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态势及其战略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论文,中国论文,态势论文,战略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309(2004)06-0005-08
一、中国经济增长已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1.中国经济增长呈现出五大显著特征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与过去20多年的增长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经济增长已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表现出一系列显著的特征:(1)无论从经济的总量还是从经济的增速来看,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首先,经济总量从一位数跃升到两位数,上了一个新台阶。2003年整个经济的总量达到了11.67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大关,它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起飞时期。其次,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目前中国经济也正进入一个新增长时期的上升阶段。2001年GDP增长7.5%,2002年增长8.0%,2003年增长9.1%。(2)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制度机制已经发生变化,市场机制日趋完善,这表现在:市场准入门槛的进一步降低,政府管制的进一步宽松,投、融资环境的进一步改进,法律环境的进一步健全,以及市场要素的使用更加有效、要素的流转更加快速、要素的配置更加合理,市场活力对增强经济活力和提高经济效率的牵引越来越强劲。(3)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企业群体、产业构造和地区布局也正在发生变化。其中,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企业群体将依托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非国有经济、特别是不断进入中国的海外投资以及民营企业的发展,将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带来新的活力。从产业的角度来看,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已经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尽管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占有很重要的分量,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已经开始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电子信息产业、房地产业和汽车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者,在未来的中国经济增长中,这样的产业结构升级的趋势还将继续。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一方面,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区为中心的高增长区域对整个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在加大,其中部分地区的产业集群已逐渐形成,有些已趋于成熟,区域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复兴计划正在给中西部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4)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显著。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市场将不再仅仅是一个国内市场,而应是一个全球市场。这就意味着今后的市场竞争将逐步淡化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界限,而一切相关政策的制定也要同时考虑国内外形势,包括来自国内和国际的机遇和压力。(5)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的发展观念已经确立。从单纯追求GDP增长转向追求财富增加、经济结构和功能优化并举,更加注重经济与社会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更加注重全面把握宏观调控的各项目标,更加注重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经济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①
2.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一轮的经济长波上升阶段
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周期都是客观的存在。从世界经济发展长波周期规律的角度来判断,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新一轮经济长波的上升阶段,在未来的10~20年时间内,经济将持续、快速增长,有效需求、充分就业、物价指数等宏观调控指标总体上呈现好转态势。一般认为,技术革新是经济长波的主要起因(熊彼特,1942)。在近代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纺织机,蒸汽机和钢铁生产,电力、化工和汽车等重大的技术革新引起过三次大的经济长波。重大的技术创新(新的技术产业)在其成长期内带动经济以较高速度增长,形成经济长波的上升期。新的技术产业渐趋成熟,增长速度下降,带动经济增长减缓,经济长波进入下降期。当新一轮的重大技术创新出现之后,经济增长便进入下一个经济长波周期。发达国家(工业先发国家)经济长波周期大的50~60年,上升期和下降期长短基本相当。而发展中国家(工业后发国家)实行追赶型经济发展战略,引进现有成熟生产技术,技术起点高、普及快,因而长波周期变短。在一个经济长波内,会有几个中波(中周期)。根据我国经济主导产业的转换时间表,自19世纪80~90年代,到1980年,我国经济增长大致经历了3个长波,平均周期36年。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经济增长进入第四个长波,从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到2002年,是我国经济长波下降阶段。2002年下半年,我国经济保持长时间的强势增长,2003年第三季度GDP增幅超过9.0%,前三个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在30%以上,2003年9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和贷款总额分别增长20.7%和23.7%。从我国经济结构变化的来看,2002年下半年标志着我国经济进入了第四轮经济长波的上升阶段,在这一轮经济长波中,主导产业将是汽车、电子和住宅产业。②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专家认为,2002年以来,随着我国内需增长活力的逐渐显现和入世效应的增强,我国宏观经济开始走出调整型增长阶段的“紧运行区”,过渡到“宽运行区”,并逐步向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转换。2003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表明中国已经告别了始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的经济下行周期,转而步入经济快速上升轨道,这标志着中国经济新一轮黄金增长周期已经拉开序幕。③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厉无畏等认为,21世纪初,中国经济将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而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来自于中国进入重化工业和装备工业时代、以电子通信产业为主的新经济、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入世所带来的国际经济合作机会四个方面。④
二、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测分析
未来中国经济能否实现持续、快速和稳定增长,国内外专家学者普遍持谨慎乐观的态度,认为未来20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7~8%是比较客观和实事求是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克莱因指出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连续40年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在经过了20多年的快速增长后,在未来20年里,并非没有可能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但是他指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有起伏,由于国际竞争等因素的影响,有时增速会在6~7%左右,而不是8~10%。高盛(亚洲)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胡祖六对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前景表示乐观。他认为中国经济具备保持长期较快增长的一些基本要素。首先,中国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按汇率折算刚刚达到1000美元,按购买力评估法折算也仅有4000到6000美元,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很大的“追赶空间。”其次,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而且中国的高投资率有高储蓄率作后盾,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改造、住房消费等将长期扭动投资增长。第三,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第四,中国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其审慎有效的财政、货币和汇率政策,为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第五,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其外向型经济的特征越来越明显,这有利于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生产力的提高。并且认为未来20年,生产力的提高将代替资本积累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动力。⑤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认为从中国经济增长的条件、基础和动力等各方面因素来看,中国以7~8%的高速保持近半个世纪的增长是完全有可能的。其基本理由有以下九个方面:一是中国已拥有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二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三是中国有一个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四是中国政府积累了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五是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我们已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六是中国正在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七是科教兴国战略将为经济保持长期快速增长提供强大动力;八是中国有一个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九是我们提出了新的发展观,在新的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逐步消除经济增长中的不平衡、不协调现象,切实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以保持经济的长期稳定健康快速增长。⑥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在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增长研究中心的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上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乐观预测,认为未来15年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各种内在因素虽然有所变化,但是中国的经济仍将保持7%以上速度增长。其基本理由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物质要素的供给方面,“我国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已经得到明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交通、水利、通讯、能源等的供给能力大大增强,物质要素的丰富将为经济增长推波助澜,到2002年底我国高速公路已经达到2.52万公里,世界排名第二。二是在人力资本因素方面,中国有7亿劳动力,且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供给十分充裕。另外,整个国家向信息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推进还将全面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三是在资本积累方面。中国资本的积累已经达到了空前雄厚的程度。民间金融资本已经达到12万亿元,国家外汇储备也已经超过3000亿美元。邱晓华认为,“资本扩张已经长期维持高增长水平,继续以此为主推动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难度”。今后要尽快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把资金投到更需要投入的地方。四是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未来15年,投资、消费和外贸对经济的贡献作用将发生变化,“投资对经济的贡献作用将从现在的40%下降到30%左右”。未来几年,投资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但是从整体趋势上看,增长势头会有所减弱。而与此相对应,未来15年,居民收入有所增加、消费环境不断改善、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将导致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明显增加,“平均贡献率将从50%上升至60%”。外贸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则会保持相对的平衡。从趋势来看,随着中国进口的大规模增加,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会逐步减小。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仍然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在今后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工业对经济成长的拉动作用还会明显增强,“贡献份额将超过60%”。经过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后,传统的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作用在未来15年的发展会相对平稳,但新兴服务业将加速成长,贡献率将逐步上升到35%以上。农业增长的速度将继续相对平缓,对经济贡献的份额将从现在的4%至5%下降至3%左右,但农业的基础地位仍将继续增强。⑦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对未来15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做出判断,认为未来15年,可以实现7.0%或略高一点的“较快增长”。按照邓小平同志“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战略构想,未来50年的中国经济,仍应保持“较快增长”的速度。如果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定义为人均GDP为12000美元左右,人均GDP要比现在的1000美元增长大约12倍,而改革时期20年人均GDP只增长了约两倍,即使考虑到2030年人口增长出现明显下降从而使人均GDP增长加快,也不会根本改变2000年前经济高速增长的趋势。按不变汇率算,2020年要达到人均GDP4000美元,需要年均递增7.5%左右,要达到5000美元,则需8%以上的速度,如果取这两个方案的均值,到2015年,人均GDP大约在2600~3100美元的区间内,这是一个较稳妥的增长方案。同时,认为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增长不宜低于6%这样一个心理防线,低于6%,会带来更大的失业风险。因为“十五”和2006~2015年期间的劳动力以1.2%~0.8%的速度增长,要实现相对充分就业,必须要求国民经济有7%左、右的“较快增长”来保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善同研究员等认为未来20年中国经济将持续增长,其中在2001年至2010年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速度可以达到7.0~7.9%;而在2011年至2020年间,这一速度将降至5.5%~6.6%之间。认为未来20年,经济增长仍主要依赖于资本的积累和生产率的提高。前10年,资本的快速积累、生产率的提高和劳动力的增长共同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后10年,由于劳动力在2010年之后停止增长,劳动力数量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减少;由于资本增长趋于缓慢,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将下降,此二者将导致经济年均增长速度比前10年下降1.3~1.4个百分点。若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到2020年,按照世界银行2000年汇率计算,中国GDP将由2000年的10645亿美元提高到41970亿美元,人均GDP将由2000年的840美元提高到2850.7美元。若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假设年通货膨胀率为2%),到2020年,按汇率换算,中国的人均GDP可达4236美元。⑧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预测今后5~10年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应在8%~10%。吴敬链认为,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供给政策决定了中国经济今后的走向,所以更为重要。虽然外部环境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现在也不能确定外部条件到底有什么,有多少强度的变化,但多种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经济主要依靠国内因素可保持7%以上的增长率。在近期,也许是5年或10年的范围,如果国内外经济运行环境能够处于常态,中国经济潜在的增长率应是8%、9%甚至10%。要强化供给政策推进经济改革,如果做好各项配套工作,经济增长至少会是7.5%~8.0%(吴敬链,2003年08月)。
表11950~2000年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各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时期 美国 日本
德国 英国 法国
1950~19603.49 —— 7.73 2.70 5.10
1960~19704.18 10.14 4.45 2.93 5.71
1970~19803.20 4.43 2.72 1.94 3.31
1980~19903.19 4.00 2.25 2.67 2.37
1990~20003.24 1.23 2.65 2.28 1.79
1950~20003.46 —— 3.94 2.50 3.64
资料来源:1.许春宪:《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及其国际经济地位展望》,《研究参考资料》,2002年第12期.
2.安格斯.麦迪森:伍晓鹰译,《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表22000~2100年中国GDP总量及其增长率预测方案
GDP 年经济增长率GDP 年经济增长率
年度
(亿美元) (%)
年度 (亿美元) (%)
2000 10800 7.5 2020417836.5
2001 11610 7.5 2025546095.5
2002 12481 7.5 2026576125.5
2003 13417 7.5 2029676515.5
2004 14423 7.5 2030713725.5
2005 15505 7.5 2040
1108394.5
2006 16668 7.5 2047
1410183.5
2007 17918 7.5 2048
1459543.5
2008 19262 7.5 2050
1563493.5
2009 20707 7.5 2055
1812513.0
2010 22260 7.5 2056
1866893.0
2011 23707 6.5 2060
2101203.0
2012 25248 6.5 2100
6854203.0
资料来源:中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2004。
注释:按2000年价格和1998、1999、2000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计算。
三、促进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四大基本战略
把握经济发展战略机遇,选择经济增长战略突破口,促使中国未来20年乃至更长时期内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和稳定增长,是当前迫在眉睫的重大研究课题。在当前和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笔者认为促进中国未来经济协调、快速、稳定和持续增长应坚持实施以下四大基本增长战略,即“东西互动、协调增长”战略、“四极共轭、非均衡增长”战略、“内需拉动、稳定增长”战略、“统筹发展、持续增长”战略。
1.东西互动、协调增长战略
2003年8月29日至31日,温家宝总理在上海考察工作时,首次完整地阐述了中国经济发展“东西互动”的战略思想,即“西部继续大开发、东北振兴老工业基地、东部保持良好势头”,比较系统地勾勒出了新一届政府的经济发展思路,指出了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取向。国内经济界权威人士将这一战略思想总结为“西部提速、东北攻坚、东部保持、东西互动、拉动中部”。“东西互动、东中西协调发展”,首先要加快东部地区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东部地区继续加快发展,关系全局,意义重大。东部地区经济总量大、经济发展水平高,东部地区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实现现代化、实现小康。没有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基础,没有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和支持,实现全国经济的全面发展是不可能的。沿海7个省市的GDP超过全国的60%,仅广东、山东、上海、浙江、福建5个省市的GDP占就占全国的48%。东部沿海地区给国家提供的税源占全国存量的60%、增量的70%。加快东部地区的发展,可以为全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壮大国家的整体实力;可以较快地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拿出更多的力量支持广大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发展;还可以为推进全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积累新经验,发挥示范作用。与此同时,又要高度重视中部和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发展。因为,我国总体目标是要实现全国的小康,而西部地区是实现小康难度较大的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总揽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新形势下,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得力的措施、更扎实的工作、坚定地把西部大开发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广大中部地区,实际上是国家粮食和农业的主产区,也是工业比较集中和发达的地区,这一地区也不可忽视。所以,要突出实施“东西互动、带动中部”这一战略。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和发展后劲,有利于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有利于提高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实施这一战略,具有多方面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从调整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布局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振兴,是实现“东西互动”的一个重要的“轮子”。因此,实施东西互动,协调增长战略,将是我国未来20年乃至更长时期内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战略选择。
2.四极共轭、非均衡增长战略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全球、国家、区域应当形成一个基本的科学理念,即“必须以经济增长的区域非均衡,去换取社会公平的相对区域均衡;从经济非均衡到社会相对均衡的转换关键,是必须具有强大的社会公权力,即政府的调制解调能力”。实践证明,城市群或城市带的区域经济圈是一国经济的重心区和增长极。经济重心区是指它对国民经济的重要程度,就像生命体的“心脏”一样;增长极是指它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带动作用,可以比作是机械运动中的“发动机”。2001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之一的斯蒂格列茨认为,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他提出“中国的城市化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并产生最重要的经济利益,”20年的改革开放,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城市群构成的三大经济圈。过去的20年,三大经济圈一直是中国经济的重心区和增长极。最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东北振兴战略行动计划,东北三省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已成定局。可以预计,未来20年“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东三省”将成为牵引中国经济增长的四个“增长极”、四个“火车头”,共同构成中国经济非均衡增长的战略平台。从经济区位来看,长三角和环渤海是带动中国广义中原地区的经济增长极,属于中国的核心地区经济增长极。珠三角和东三省分别是带动东南亚和东北亚的经济增长极,具有辐射国内和辐射国外邻近地区的双重作用,属于中国的外缘地区经济增长极。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将沿中国海(由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共同构成)的海岸较均匀地分成三大段,珠三角与长三角的距离约为1220公里,长三角与环渤海的距离约为930公里。在未来5~10年,四大“增长极”不仅将共同分享中国加入WTO及经济全球化、国际产业资本转移所带来的新的发展机会,而且各个经济圈内部业已产生启动新一轮大发展的能量巨大的引擎或“发动机”。珠三角经济圈“引擎”主要来自香港与内地CEPA协定。2003年6月29日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一方面会由于273种香港产品以零关税进入内地,而有助于刺激香港制造业在一定程度上的复苏;另一方面随着关税壁垒的提前消除,毗邻港澳的区位和文化优势使得广东与港澳经济融合的步伐加快(内地与澳门的类似安排也将在年内签署),香港在大珠三角经济圈的龙头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从而必将带动珠三角经济圈向更高层次发展。长三角经济圈“引擎”主要来自上海举办世博会及国际性大都市建设。举办2010年世博会既是上海提升城市功能,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加速器,同时它又是一个辐射源,长三角其他城市都可能从中受益。用于世博会园区建设的直接投资为250亿元人民币,而包括为世博会成功举办所需要的交通、城建等间接投资约是直接投资的5~10倍。据上海有关方面测算,这些投资需求可能拉动地方GDP增长0.6个百分点。由于长三角毗邻城市与上海市的区位、交通紧密联系,上海世博会的巨额投资会把周边城市带动起来,不仅在交通等基础设施上对接,而且在整个城市服务功能、城市品位上,都将相应提升档次。借助“世博效应”,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圈将可能从“国家级”跃升为“国际级”。环渤海经济圈“引擎”主要来自北京举办奥运会及国家扶持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据有关部门公布的投资预算,北京将为举办2008奥运会进行奥运史上最大规模的投资,总额高达2800亿元人民币。举办奥运会将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建筑、房地产、旅游、广告、城市公交等,并创造大量新的就业岗位。据国家统计局预计,到2008年,北京“奥运经济”平均每年能拉动全国GDP增长0.3~0.4个百分点。作为毗邻北京的环渤海主要城市,从奥运大规模建设中必将分享一定利益。⑨
3.内需拉动、稳定增长战略
扩大内需是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基本战略,从国际经验来看,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就曾采取过扩大内需的政策。20世纪30年代,日本在《国民经济倍增计划》中,也提出了增加政府投资、激活民间资本等扩大内需的思路。当前和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扩大内需是实现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中国作为一个不断开放的发展中经济体,中国经济增长不可避免要遭到金融风波、全球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中国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首先就要立足于扩大内需。中国扩大内需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实力大大提高,居民储蓄、外汇储备、财政收入、粮食储备雄厚;二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中国有近13亿的人口,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国内市场容量大、潜力大;三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存在着地区差距、城乡差距等,蕴藏巨大的需求空间。因此,中国国内的广阔市场,可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极大的回旋余地。1998年以来,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和世界经济波动的不利影响,中央政府采取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了经济快速增长。五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6%,取得相对稳定的高增长,扩大内需战略取得重大成功。到2002年,在世界经济增长仅为1.3%左右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仍然达到8.0%。国际经济学家评论说,中国实施的扩大内需,是迄今为止成功的范例之一。当前,中国扩大内需,不仅表现为增加投资和消费等方面“量”的扩张,而且更重要的是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质”的提高。中国经济要不断增长,要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就必须从我国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自我,扩大国内需求。这是实践的结论,更是今后不能动摇的方针。在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中,70%以上来自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的贡献。我国是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来解决。这既是我们的国情,同时又是我国发展经济的“王牌”。国家统计局测算表明,目前,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相当于城镇居民的1/3,滞后城镇消费水平整整8年时间。如果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现在的不足40%提高到50%,就意味着国民经济新增80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如果西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东部现在的水平,国内生产总值将形成1.7万亿元的增量。潜在的需求一旦化为现实的需求,将为中国经济飞跃提供不竭的动力。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我们不但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而且要把实施的力度和效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唯有如此,才能把外部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才能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势头,为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4.统筹发展、持续增长战略
2003年中国GDP的总量已相当于1.4万多亿美元(按照现行的汇率计算),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国家外汇储备超过4000亿美元。2003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以美元计算为8512亿美元,排世界第4位,逼近排名第三的日本。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逾500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但是,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区域发展差距、城乡发展差距逐步扩大,经济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也需要进一步地协调。区域发展差距主要表现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尤为明显,地区间的经济差距迅速扩大。中国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大,集中反映在沿海和内地的差异上;南北之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小,但表现为结构性差异较大。城乡发展差距主要表现为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尤其不发达。当前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中国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差距拉大,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农村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现代文明远远落后于城市。根据国内专家测算,我国农民人均收入要在20年后才能达到2000年城镇人均收入的水平,也就是说,我们国家城镇和农村之间的发展差距在20年以上(李培林,2003年)。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中国资源短缺,人多地少水少油少富矿少,许多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资源短缺的同时,资源破坏和浪费又非常突出。经济高速增长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当前资源不足和生态环境恶化必然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最大的“硬约束”。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为长期以来把经济发展作为‘硬’道理,把社会发展作为‘软’道理,虽然经济增长了,但是并没有实现公正、公平的增长,城市化发展滞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就业形势严峻等诸社会矛盾凸现。正确处理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从长远发展的战略来看,一是从正确处理开拓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关系来看,对于一个大国而言,两者都重要,但相对来说,国内市场更重要;二是从正确处理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关系来看,大国必须考虑立国的技术支撑问题,必须考虑核心竞争力的提高问题。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已经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即增长本身要求必须解决增长过程中的种种不协调现象,否则经济增长就难以为继的境地,正是这种背景之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统等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五个统筹发展是改革开放经验的总结,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是保障我国未来20年仍至更长时期内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的重大战略决策。
标签:经济增长论文; 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国内经济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城市gdp论文; 拉动增长论文; 长三角论文; 扩大内需论文; 经济学论文; 珠三角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