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即其在特定状况和条件下,所能够发挥的优势和价值。目前,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正朝着模块化、系统化以及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也衍生出很多新的产品,但该设备的使用环境却并未因此而改善。基于此,必须要对其应用的可靠性进行研究和分析,以确保其应用效率的显著提升,并为自动化行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电气技术;生产厂家;零部件
1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必要性分析
目前,我国的电气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由此产生了很多电气自动化设备。它对专业水平要求较高,实践过程中为了确保其性能的稳定发挥,工作人员需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手段提升该设备的应用可靠性。首先,促进安全生产。现代化企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在生产产品时,自动化控制设备应用频率较高,可大幅度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一旦确保了该设备的可靠性,便可保证其功能和价值的稳定发挥,从而为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其次,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质量对于产品而言至关重要。企业若想实现长久稳定发展,就要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引进各种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从而有效实现上述目标,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全面提升提供保障。最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成本控制工作落实的好坏,与企业实际的经济效益紧密相连。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如果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应用缺乏可靠性,便会直接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因此,必须要强化管理和维护,提升设备的可靠性,从而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2影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2.1设备自身元件
若设备元件出现质量问题,便会影响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通常,该设备由很多个零部件一起构成。元件的生产厂家各不相同,因此各零部件的质量及其他参数也会存在一定差距。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旦某个零部件出现问题,便会对设备整体的可靠性产生直接影响。目前,我国的行业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各生产厂家为了能够在众多对手中脱颖而出,经常会打“价格战”,过分重视产品质量而直接忽视生产质量。在此情况下,也将严重影响设备的可靠性。
2.2人为因素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现场操控人员的能力水平欠佳,经常会使设备出现很多故障问题,且故障发生后未能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和维修,直接影响设备的可靠性。
2.3环境因素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目前的应用十分广泛,涉及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因此,这决定了其运行工作环境的不同。特别是在外力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和作用,常会对设备可靠性造成严重影响。例如,气压、温度的高低与设备性能的发挥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一旦过高或过低,便会对设备结构和运转的灵敏度造成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电磁环境也是导致设备可靠性降低的关键性因素,严重时还将引发安全事故,应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
3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策略
3.1制订合理的设计方案,增强设计可靠性
要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首先就要重视设备的设计方案,制订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解决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问题。在方案设计过程中,研究人员应结合设备实际使用方向和设备特点,分析设备的设计参数,确保产品的使用性能和条件,制订科学、合理的设备设计方案。要制订完善的设计方案,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设备的结构与类型、设备的规模大小、设备的制造成本、应用条件等,不可以轻视其中任何一项,否则将为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带来难以弥补的恶果。对于零部件和元器件的设计与选择,在满足各项技术要求的前提下,还应结合价值工程理念,在严密逻辑思维下选择合适的应用材料,最大程度地降低制造成本,减少设备整体的制作费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各方面的性能。
3.2合理选择并及时更换设备的零部件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中要用到大量的零部件。为保证产品质量和配件间的匹配兼容以及后期的维修保养和更换便利,在选择零部件和元器件时尽量选择专业厂家生产的通用零部件,产品的品种规格也要尽量少些。同时,在采购过程中也要严把质量关,防止未达标零部件投入使用,这样设备的性能也就有了基本保障。对电子元器件的选择,应结合工作环境的技术条件和性能,优先选择符合质量要求的标准元器件。同时,还应储备足够数量的元器件替代品,以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替换。电子元器件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设备的可靠性,特别是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下,空气湿度接近饱和,气温过低,会使电子元器件出现凝露现象,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因此,在挑选电子元器件时必须考虑温度和湿度因素,挑选散热性能良好的元器件。
3.3加强设备的散热保护
温度是影响电气设备可靠性的一项重要因素,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设备的可靠性。电气设备运转过程中会散发热能,如果这些热能由于防护装置设计不合理不能及时散发出去,必将导致设备温度过高,运行速度减慢,可靠性降低。因此,在电气设备设计时要特别注意散热问题,制订科学、合理的散热方式,避免因温度过高而引发事故。通常做法是在散热器上多加几个助片,增大散热面积,加快散热速度。
3.4加强设备的气候防护
气候防护主要是针对湿度、盐度、气压等影响设备可靠性的自然因素而采取的防护措施。其中,湿度对电气设备的影响最大。当空气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电气元件表面便会形成一层水膜,增加其表面的导电率,造成设备漏电、短路、损毁等事故。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中,电气设备表面覆盖层也会出现气泡脱落的现象,失去其对电气设备的保护作用。因此,对电气设备的气候防护,通常采取密封、浸渍、灌封等措施.
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设备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着国计民生。保障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虽然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但只要人们予以足够的重视,积极研发新技术,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并按照流程正确使用,及时保养,必能让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达到取得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杨建秋.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相关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5).23-45
[2]徐学强,关睿.浅析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影响因素[J].建材与装饰,2016(12).12
论文作者:卢妍,李鸿彬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可靠性论文; 设备论文; 控制设备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零部件论文; 过程中论文; 性能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