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障碍因素及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贫困地区论文,经济增长方式论文,障碍论文,因素论文,对策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九五”时期以及今后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的九条重要方针之一,对于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贫困地区实际出发,对影响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些障碍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求贫困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途径,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
经济增长方式是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运行机制和体制所决定的。从宏观上看,我国经过40多年的经济建设,特别是17年改革开放的推动,我国已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经济总量和规模相当可观,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所以,从宏观上适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已成为可能。但是,经济的发展往往带有不平衡性,这是一种客观经济现象。沿海与内地、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在我国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特别是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比较差距更大,无论是其经济发展规模、质量和效益,还是科技进步、人才素质、管理水平等等,都比不上沿海地区和内陆发达地区。相比之下,在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无疑会受到一些障碍因素的影响。
1.观念陈旧束缚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举国上下尽管曾几度掀起解放思想的热潮,但就一些贫困山区而言,上至各级行政部门领导、企业决策者,下至普通工人、农民,其思想还并未真正解放,一些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仍然左右着人们的行为。一是计划经济观念根深蒂固。运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人们思维中的烙印始终难以消失,并不知不觉地在实际工作中沿用,习惯于老一套。比如说,在企业改革方面,真正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改革、改组、改造,按新机制运行的企业为数不多,大多是讲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行动上则仍然沿袭老一套的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致使企业困境重重、举步维艰,甚至频临破产、无法生存。二是“小富即安”的小农经济意识仍困扰着人们的经济行为。有的抱着“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的陈旧思想,不愿到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去锻炼、去拼搏,不去抢战市场经济的潮头;有的安逸于现状,守旧摊子,不求发展;有的处事“怕”字当头,不敢闯、不敢冒,怕丢乌纱帽,这也不敢搞,那也不敢搞,结果坐失良机,等等,致使贫困地区经济的总量和规模与发达、沿海地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三是“画地为牢”的封闭式经营思想,如本位主义、地方与部门保护主义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四是“等、靠、要”的思想比较深入民心。等等一些陈旧的思想观念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极不相称,从某种程度上延缓甚至阻滞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那么,要转变受经济体制影响和制约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无疑会受到一定的束缚。
2.政策滞后影响转变。贫困地区的经济客观上需要有与其他地区不一样的、特殊的政策来予以反哺和扶持。近几年来,国家对贫困地区虽然给予了一些优惠政策,但与经济特区及同行业相比,存在着明显的政策滞后现象。一是产业政策滞后。特别是在产业布局上,往往偏重于大中城市、沿海及内陆发达地区,而忽视贫困地区,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缺乏正确的产业导向与分类指导,致使产业结构极不合理,难以形成自身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二是投入政策滞后。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利益取向的驱动,一些贫困山区能够得到的项目、资金、人才、技术、信息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十分微弱,尽管国家“八九”扶贫攻坚计划对贫困地区给予了一定的投入政策,但对于长期“亏血”,而且自身“造血”功能贫困地区而言,也只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很难使厂房陈旧、设备老化、技术落后、长期亏损的工商企业起死回生,也很难使长期失修、功能不全、破烂不堪的农业基础设施得以迅速恢复与强壮、从而直接影响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三是有关的激励政策也有与新机制、新体制要求相悖的现象,助长了单纯追求数量扩张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漫延。比如有些地方或部门出台的一些“重速度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的考核办法,×××总产值达到×××亿,书记、乡长可享受×级待遇等等,致使一些地方一味地追求产值的增长,而忽视效益的增长与质量的提高,甚至出现了一些虚报浮夸的现象,直接影响或延缓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先天不足制约转变。贫困地区与其它地区相比,存在一些先天不足:一是立地、交通、通讯等基础条件普遍较差。相比之下,别人有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信息优势,贫困地区都不存在,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的规模与效益,比如某贫困县办的一家N肥厂,用作原料的白煤,从异地用火车拖到离本县最近的M县某车站(因本县不通铁路),再还要汽运128公里才到厂,这样一吨煤要比外县的N肥厂多70元的运费;而产品的销售市场主要在外地,一吨肥料运出去又要多40多元的运费,吨成本要比其他N肥厂高110元左右,这样的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必败无疑。二是贫困地区的经济规模普遍较小,与市场经济本身要求的规模经济形成强烈反差。据调查,某贫困县共有247家乡以上独立核算企业,生产规模在500万元以上的只有10家,仅占4%,且在实际生产中有的还不能达产。三是科技人才匮乏。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奇缺、劳动者素质普遍低弱、技术部门服务功能不全是贫困山区的一个显著特点。由于经济上的贫困,一方面既培养不起人才,又引不进来人才,另一方面就连本地极少的人才也“孔雀东南飞”,最终形成的是一种“缺人才——缺技术——经济落后——人才外流——人才奇缺”的恶怀循环,致使企业技术进步缓慢,农技推广困难重重,管理水平粗放低下,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4.现实困难阻挠转变。贫困地区经济,无论是工商企业、乡镇企业,还是农业,在经济体制的变改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的现实困难。工商企业主要是负担沉重与机制不活的问题。就负担而言,既有繁重的人员包袱,又有沉重的债务负担,据某贫困县对县属10家工业特困企业的调查,共有职工3910人,其中在岗1384人,歇岗1388人,退休1266人,三者平分秋色,也就是说一个在岗工人要负担2保工人;10家企业的负债率平均达110%,最高达150%,人均负债1.41元。如此沉重的人员与债务负担,不可能使企业有好的效益。机制不活,并不是贫困地区没有抓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这项工作,关键是改革的深度与广度不够,没有触及体制本身的深层次问题。国有企业表现尤为突出,在用人制度上,职工的全民身份没有彻底打破,工人当干部行得通,但干部落聘当工人就做不到,说到底就是没有从旧的经营机制中走出来。乡镇企业在机制方面虽然比国有企业要活一点,但也面临起点低、规模小、产品科技含量低、适应市场能力差的实际困难。从农业方面来看,贫困山区的农业基础十分脆弱、基础设施陈旧落后,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农业机械化程度极低,给推行和发展集约化、产业化的农业,客观上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等等这些,对转变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极为不利的。甚至有一定的阻挠作用。
〈二〉
我们研究贫困地区制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障碍因素,并不是说贫困地区不能或不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恰恰相反,而是为了更好地寻求其具体的途径,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笔者认为,贫困地区在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方式和途径上,不能照搬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做法,而应从实际出发,针对自身的经济基础和薄弱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排除障碍因素,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首先,必须彻底更新贫困地区的思想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消除贫困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障碍因素,必须首先从“先导工程”抓起。这就需要我们对贫困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进行一次彻底的变革,从根本上摒弃长期困扰贫困地区的一些传统观念与陈旧意识,诸如计划经济意识、小农经济意识、封闭意识等等,努力帮助他们树立起市场经济的新观念、新意识,这是贫困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所在。其途径有三:一是贫困地区的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加强对市场经济理论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带头更新观念,当好解放思想“领航机”。如果领导干部不能摆脱经验主义、教务主义等狭隘观念的束缚,把自己置身于改革的洪流中去,仍然衷于守旧摊子,这也不能搞,那也不能干,那就无法带领群众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二是各级新闻舆论和干部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市场经济知识的宣传力度,当好解放思想的“播音机”,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灌输市场经济的新理论、新观念和新思想。三是各级党员干部要自觉当好解放思想的“播种机”。不仅要自觉搞好本身思想观念的更新,而且要利用检查指导工作,调查研究以及与群众朝夕相处的机会,向人民群众传播市场经济的新观念、新思想,促使广大人民群众摒弃旧的思想观念,充分认识推进“两个转变”的重要意义,帮助人们从思想上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其次,必须努力壮大贫困地区的经济规模。集约化的经济方式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呈现出的状态,它不可能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呈现。按照经济学的观点来讲,某产业达到一定规模时,就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小于这个规模,利润就会下降,当规模降至临界点时,就会出现亏损。现实也是如此,贫困地区不少工业企业由于规模过小,难以进行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即使开发出新产品,也因批量太少,而不能与市场同类产品竞争,无力占领大市场,当然也不可能获得好的效益。工业如此,农业也不例外。贫困地区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增长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农业生产规模小,一户人种几亩田,既无力使用农业机械技术,也难以推广运用新的科学栽培和管理技术。因此,贫困地区一定要立足现有基础,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在不断壮大自身的经济规模上下功夫。工商企业与乡镇企业,应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组建企业集团,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农业则应通过实行土地流转制度,逐步使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改变现在“一山多户主,一户多山头”和“一地多劳力,多地少劳力”的状况,走专业经营、规模经营之路。同时,还应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实行公司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促进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取得规模效益,这是贫困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
再次,必须加速优化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贫困地区存在的一些先天不足或现实困难等障碍因素,归接到一点,与其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不无重要关系。因此,在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必须把优化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作为一个重点来抓。农业主要是通过加速普及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速良种和先进技术的推广运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形成农工贸结合的服务体系;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等措施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工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主要是搞好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立足本地的资源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引进运用高新技术兴办一批资源加工企业,以及对现有一定前途和市场的产品进行技术革新,提高产品的技术档次和科技含量,推动产业与产品的升级换代,形成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并逐渐打破城乡、行业所有制界限,推动生产要素和资本向优势产业集结。同时,要加强领导与工作力度,正确引导、鼓励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最终达到一、二、三产业结构的合理优化,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这是贫困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点。
最后,必须着力强化贫困地区的政策导向。这是贫困地区能否完成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保证。贫困地区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加之长期以来得到国家有关政策的扶持相当少,特别是近几年来,与沿海及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如果国家不在政策上给予贫困地区更多的优惠、扶持和正确导向,那就很难顺利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当前急需的,一是产业政策上的倾斜。最近,国家为缩小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在宏观产业政策上作了重要调整,集中向中西部地区倾伴,并出台了五条具体政策,比如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引导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等等。贫困地区虽然大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但国家给中西部地区的这些政策,贫困地区能否足额到位,特别是一些特贫县、特贫乡能得到多少政策优惠,人们还心有余悸。因此,有必要将国家扶持中西部地区的一些优惠产业政策具体细化,明确给贫困地区那些优惠政策,并保证到位实施,使其真正得到实惠。二是在科技投入上急需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比如把相关的一些科研院所设在贫困地区,选派科技人员去贫困地区帮助工作,为贫困地区免费或低费培训科技人才,每年注入一定的科研经费等等,以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三是有关部门制定的一些政策,要坚持正确导向。建议国民经济核算、考核体系以及各级各部门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少用数量指标,多用质量、效益指标,帮助贫困地区尽快走出“重速度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的误区,保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在贫困地区尽快形成。
标签: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贫困地区论文; 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三农论文; 经济学论文; 中西部地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