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工程;建材质量;检测;质量控制
1建筑材料质量检测问题
1.1建筑材料取样方法与数量不正确
许多工程项目的技术人员存在建筑材料取样方法与数量不正确的问题,这是因为工程材料检测试验中要面临诸多工程构件内容,因此检测试验工作难度一般偏大,可能在试验过程中出现较多意外问题。如:在材料取样过程中将混凝土作为主要取样对象进行试验,其具体流程要对钢筋位置进行测定,将钢筋数量合理控制在2根以内(尺寸控制在10mm以内)。而在获取钢筋芯样过程中,则要保证芯样直径为建筑骨料直径的3倍以上。该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数据统计错误,导致样品数量测定无据可依,而钢筋的数量与芯样数量出现错误,不符合施工要求。
1.2检测方式不够先进
在科学技术水平快速提升的大背景下,委托单位对检测结果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检测单位在应用仪器设备的过程中,往往会在仪器设备损坏严重、不能修理的情况下,才将其报废停止使用,且检测单位投入试验仪器设备的资金相对较少。除此之外,在现代化工程项目建设中,建筑材料主要是复合材料,由于检测仪器设备相对落后,无法准确地检测出建筑材料物质的含量和成分,导致实际检测结果不真实,为施工留下了一系列质量隐患。
1.3专业人员配置不足
通过对现阶段建筑工程试验检测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大多数试验室的试验检测人员不足,且都以新手居多,责任心不强,缺乏实践经验,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如有的试验项目目的明确、原理简单,但是操作复杂、检测周期长,需要2-3人合作进行,但是有的试验室仅1个人负责;有的试验人员能力不足,只能操作仪器设备,缺乏对标准和规范的学习,对试验目的、试验原理和数据分析一知半解;更有甚者,有的试验室为了赶工期,利用物资人员、计划人员、安全员等非本专业人员临时“兼职”试验员,这些“拼凑”的试验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也没有取得相应资格就上岗作业等等。因此,在施工中经常出现漏检、错检现象,而试验室出具的试验报告的真实性也值得商榷。
2建材质量检测控制措施
2.1统一检测质量标准
统一标准,对于检测行业的发展极其的重要,对于检测工作的开展极其有利。检测工作的开展,需要制定一套严密的检测标准,对于检测工作的不断提升进步也是极其有利,我们也需要不断提高检测质量标准。从实际操作来讲,我们需要完善以下两方面工作:①了解现行的检测质量标准,为检测结果提供依据,使检测工作得到顺利的开展。建筑材料检测结果可得出建筑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隐患,通过公众平台,可以对检测结果进行公布,资源共享,同时也使检测结果受到大众的监督;②对于检测的建筑材料来源及其位置进行记录存档,以便于日后对检测结果的调取,以及日后的参考。
2.2进一步规范取样检测流程
针对取样不科学的问题,这需要从取样的整体流程、方法以及取样的细节入手进行规范与管理,从而全方位提升取样、试样水平,保证取样具有代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方面,要充分遵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标准要求对取样的程序进行规范,保证取样的范围得到有效控制,同时针对同一批次的材料进行取样时,应确保取样的部位与数量能够满足检测试验的基本要求。以混凝土材料的取样为例,首先要做好对混凝土表面的探测工作,选取部分样品,再进行材料内部的取芯操作,得到另一部分样品,然后对这些样品进行检测试验并详细分析这些数据以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如果材料取样过程中出现问题,则应对引发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因素并及时总结教训从而为后续的检测工作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在取样过程中监理单位也应履行好自身职责,做好对取样现场的的见证与记录工作,充分发挥好自身监管职能,确保材料的送检符合相关规定。
2.3优化检测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会有许多工作人员评估材料的质量,在此期间,会根据被大量使用的建筑材料并结合多年的专业经验进行评估,虽然这种方法非常实用便捷,但对建筑材料质量的评估并不准确,评估的准确性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首先,一些新材料的应用主要用于改善新结构的性能,但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这些新材料的了解不够全面,缺乏经验导致其使用不能完全展现出新材料的性能特点,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并在检测材料时产生一些问题。然后由于新型建筑材料使用的时间不长,使用标准并不全面,工作人员对新材料的了解还不是很全面,通常不能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检测,在没有参考和数据对比的状况下,这将导致安全风险和无法预测的经济损失。
2.4对检测人员的素质和专业能力进行提升
在这项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还是需要更多的检测机构来足够的配合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定期的对参与工程建设的技术人员进行技能的培训和专业素养的受教,从而来确保他们能够更加具备相应的技术和工作经验并在这个环节不断的加强全体工作人员职业道德以及工厂纪律的教育工作。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开发,以及利用都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能够掌握充分的技术来对其进行实战性的操作,在对土木工程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制度的同时,确保每个人具备专业的工作证明,淘汰末位置以及奖励机制来督促员工不断的努力工作,加强对专业知识教育的选择性发挥。
2.5建筑工程材料的测量精度和误差处理
通常工作人员在测量建筑工程材料的精准度期间,一定要具有按相关规范试件检测方式进行材料力学性能检测的意识,并要求所有人员严格按照标准、规程进行相应的检测流程。通常情况下会造成检测误差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平行检测误差影响,就是指通过同一种方法、同一种仪器对一样的样品进行分段式小样检测期间所得出的结果均会出现检测结果有误差的局面;第二种是同一组材料之间的检测误差,主要是由于操作人员的经验有所不同,且操作熟练程度有所差异,因此产生一定的误差范围;第三种是再现性材料检测误差或对比式检测误差,此种误差是指在应用不同的设备对同一材料、同一样品进行检测期间所出现的误差。对于上述三种误差情况,工作人员一定要具有前期防范的意识,对于不同的材料检测、力学性能检测等,要应用针对性的设备,并严格按照检测流程进行检测工作。同时要注意操作人员的检测经验丰富程度和熟练程度,以材料性能的差异要求不同能力的操作人员进行检测,这样可在极大程度上减少后期出现测量误差的可能性,提升工作效率。此外,还需要工作人员前期检测材料的质量、样品的质量等,仔细检查仪器是否有损毁等,进而避免因材料和设备导致的测量误差。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把好施工进场原材料的质量关是第三方检测单位的重要责任。通过分析建筑材料质量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促使检测单位能够全面提升检测技术水平,为检测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姜涛.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要点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22+24.
[2]李治国,张宁.建筑材料试验检测中影响质量的原因与解决措施[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5(12):84-85.
[3]陶涛.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及其常见问题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8,16(11):346.
论文作者:李洪伟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5卷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材料论文; 误差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过程中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5卷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