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建筑安全监督工作面临的问题与策略论文_杨孝

新形势下建筑安全监督工作面临的问题与策略论文_杨孝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10

摘要:建筑安全监督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坚持进行的复杂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的积极参与,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体制,形成科学的监管模式。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建筑安全监督工作面临的问题与策略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新形势;建筑安全;监督工作;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的技术水平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但是应该看到的是,我国的建筑安全监督工作还非常不成熟,和国外的建筑安全监督工作相比,我国的建筑安全监督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建筑行业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实现可持续进步,必须应用合理的手段和方法,解决建筑安全监督问题,让建筑安全监督工作走向成熟。

一、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的因素

1.1人为因素

这里所指的人为因素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管理意识不到位以及操作行为不规范。例如: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缺乏,在施工过程中不佩戴安全防护用品;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不能满足建筑施工要求,技术不规范;施工过程一些从事特殊工种的人员无证上岗、违章操作等。

1.2材料设备因素

材料质量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然而,在实际中,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效益,在选购施工材料时往往过于重视材料价格而忽略材料质量,致使一些质量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另外,一些单位采用的机械设备、施工工具以及配件等不符合施工要求,或者没有做好设备的现场维修和养护,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

1.3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例如:暴雨、泥石流、沙尘暴等恶劣天气都会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如果不能够及时根据当地水文、气象资料采取措施还会造成经济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

二、现阶段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安全管理不到位,监管责任不落实

目前负责全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仅对建筑业中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实施监督管理,未全面有效地履行对建筑业和各类建设工程生产监督管理的职责;安全监管部门安全综合监管职责不明确,也缺乏有效手段,其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难度大。

(二)法规制度建设相对落后,执法监督乏力

这方面主要有三点问题存在:一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安全生产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相适应的建筑安全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有的建筑安全技术标准及规范己明显落后,特别是缺乏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强制性规定以及保障建筑施工安全投入的规定,产生事故隐患;三是执法监督不力,行政执法和动态监管工作不够严格,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和发生事故的企业和责任人处罚力度不够。

(三)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基础管理薄弱

施工安全涉及建设各方,从历次安全检查特别是重特大建筑事故暴露出的问题看,有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流于形式,责任制未落在实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不到位,安全法规和标准规范意识差,“三违”行为时有发生,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安全设施和安全防护不到位;不少监理公司忽视对建设项目的安全监理,项目监理人员不认真履行安全监理职责现象比较普遍;有的设计单位对安全标准和规范重视不够,造成设计上就存在安全缺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滞后,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不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民工大量涌向市场进入“门槛”低的建筑业,有的虽然进行了培训,但培训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往往流于形式,难以满足施工安全需要。这也是建筑安全生产的一个突出问题。

三、新形势下我国建筑安全监督工作的提升对策

对于我国建筑安全监督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应该首先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采用正确的可行的措施对策来解决,提升我国建筑安全监督工作的实效,形成建筑安全监督的长效机制,保证我国建筑施工的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对策:

(一)完善建筑安全监督制度

任何一项工作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制度的约束,建筑安全监督同样如此。完善建筑安全监督的相关制度,是提升我国建筑安全监督工作实效的首要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发生原因,合理对建筑安全监督制度进行修改、补充、完善,保证建筑安全监督制度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一套科学的建筑安全监督制度,是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的根基,是维护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权利的前提。

(二)落实建筑安全监督责任

制度得不到有效的实施,往往是因为在责任的界定过程中归责主体不明确,存在相互推卸责任的扯皮现象,解决这样的问题,必须把建筑安全的监督责任落实到特定的人员身上。这样,一旦由于监督不力而导致安全事故问题,就可以第一时间找到归责主体,对其进行相关责任的界定,对其的失职进行惩处。这样,建筑安全监督制度的惩处作用就可以发挥出来,在相关责任人受到追究的同时,也可以对其他安全工作者起到警示的作用,提升其安全责任意识。

(三)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建筑安全监督工作,是由建筑企业和政府二者共同完成的,如果单单凭借建筑企业自身来进行监督工作,很可能导致监督工作流于形式。政府在建筑施工安全监督过程中,应当积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监督制度,对监督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知识培训和能力培养,对建筑安全监督存在隐患的建筑企业应当及时提醒,对企业的建筑安全监督工作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对相关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的惩处。充分发挥政府在建筑安全监督工作中的客观性作用,可以让监督制度的约束作用得到良好体现,帮助企业形成良好的安全监督体制,提升企业的安全监督意识。

(四)积极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监督方式

和发达国家的建筑安全监督工作相比,我国的建筑安全监督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对这些不足和漏洞,应当正视,采取正确的方式处理,从而实现我国建筑安全监督能力的提升。对于国外的先进的建筑安全监督方法,应当研究、借鉴、学习,成为我国建筑安全监督的宝贵资料,提取其精华为我国的建筑安全监督工作服务,力求使我国建筑安全监督工作和国际接轨,实现建筑安全监督工作能力的实际提升。

(五)树立安全监督先进榜样

对于在建筑安全监督工作中安全事故发生少、安全监督制度落实到位、安全监督意识强、安全监督体制完善的先进企业,应当给予奖励,进行宣传,树立榜样,让其他企业从榜样企业身上认识到安全监督的重要性,借鉴安全监督的方式方法,提升安全监督的能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政府对于安全监督工作中的榜样企业,应当给予足够的宣传,树立其正面形象,将其安全监督工作的正能量传播到社会中,在建筑企业中形成良好的安全监督氛围,从而提升我国建筑企业安全监督的整体能力。

结语:

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想不断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水平,需要从上述几个方面不断努力。只要我们思想重视,措施得力,真抓实干,严格管理,就一定可以做好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将建筑安全生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作为建筑安全监督队伍中的一员,我们有职责也有义务,为建筑业稳步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郑欣.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应对策略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1).

[2]张达勇.分析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所遇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3).

[3]彭本.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4]张楠.新形势下建筑安全面临的主要矛盾及其对策研究[J].建筑安全,2012,05:15-19.

论文作者:杨孝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  ;  ;  ;  ;  ;  ;  ;  

新形势下建筑安全监督工作面临的问题与策略论文_杨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