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华医院麻醉科;四川成都610000)
【摘 要】目的:研究老年麻醉选择TCI依托咪酯和瑞芬太尼的运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基本对象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实施治疗的病患,共有38例,将他们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A组与B组),给予A组的19例老年病患运用TCI依托咪酯和瑞芬太尼实施麻醉,给予B组的19例病患运用传统全麻的麻醉方式,比较两组病患在各时间段的MAP以及HR等指标。结果:经过观察发现,在T2中,A组的MAP以及HR指标的降低幅度高于B组,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结论:对于老年病患实施TCI依托咪酯和瑞芬太尼麻醉方式可以帮助病患降低疼痛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TCI依托咪酯;瑞芬太尼;老年病患;麻醉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实施治疗的38例老年病患,将所有病患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B组与A组,各为19位,其中A组男病患11人,女病患8人,他们的具体年龄在51-87岁之间,平均(62.36±9.87)岁;B组中男病患10位,女病患9位,B组病患的年龄在53-86岁之间,平均(62.44±9.05)岁。对比两组病患的相关临床资料,对比结果差别不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病患在入院之后 ,护理人员对病患实施常规检查,其中包含体温以及心肺功能的检查等。对于B组病患给予传统的全身麻醉[1],而A组则运用TCI依托咪酯和瑞芬太尼来完成相关的麻醉任务,具体方式如下:
病患在给予麻醉前半小时,护理人员为病患注射苯巴比妥钠(0.1g),同时在麻醉诱导前为病患注射阿托品[2](0.3mg)。运用TCI依托咪酯1.5-2.0μg*mL,并且用0.5-1.0μg/(kg*h)瑞芬太尼持续泵注。手术过程中间断性的为病患注射维床架溴铵45μg*kg,以此来确保肌肉松弛度,手术完成前的5分钟左右可停止依托咪酯的输入。
1.3评定方法
对两病患的HR、MAP指标加以记录,即T0(进入手术室前)、T1(麻醉诱导前)、T2(麻醉时)、T3(插管时)、T4(切皮时)、T5(手术探查时)、T6(完成手术后)、T7(拔管时)。
1.4统计学方法
对相关数据展开统计,此统计主要以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对具体数据加以处理,用±s来代表基本的计量资料,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差距可以用X2加以检验。
2.结果
经过观察发现,在T2中,A组的MAP以及HR指标的降低幅度高于B组,与T0相比,B组在T3与T7两个时间点的各指标均有明显上升迹象,A组水平保持稳定,差异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具体详情参见表1。
3.讨论:
由于年龄的关系,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以及免疫力均有所下降,大部分老年病患均伴有其它类别的疾病,比如心脏病、高血压[3]等,为此,对于那些需要通过手术治疗的老年病患常常因为这些合并症而在手术过程中降低对手术以及麻醉的应激能力,一旦麻醉不当,将会为病患带来不良的并发症。近些年以来,TCI依托咪酯以及瑞芬太尼被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中,二者联合使用能够辅助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本研究中, 分别给予A组与B组老年病患运用TCI依托咪酯&瑞芬太尼、传统全麻的麻醉方式,比较两组病患在各时间段的MAP以及HR等指标,经过观察发现,在T2中,A组的MAP以及HR指标的降低幅度高于B组,差异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
由上可见,依托咪酯和瑞芬太尼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运用效果良好,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朱爱萍.TCI依托咪酯和瑞芬太尼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04:128-129.
[2]张裴森,黄丽蓉.TCI依托咪酯和瑞芬太尼用于老年麻醉的临床效果研究[J].海峡药学,2016,04:196-197.
[3]李龙,鲁晓红,宋俊.TCI依托咪酯和瑞芬太尼在老年麻醉中临床效果[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9:171.
论文作者:袁文军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下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6
标签:病患论文; 芬太尼论文; 老年论文; 统计学论文; 指标论文; 效果论文; 手术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下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