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隆回县滩头镇中心卫生院 湖南邵阳 422200
【摘 要】目的:观察并研究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以有效指导临床干预,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方法:抽取60例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病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并总结产后出血的原因。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是自然分娩后导致出血的首要高危因素,其次为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和凝血功能障碍,这些因素有可能相互影响。结论: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异常是导致顺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临床应积极开展产前检查,明确并排除出血高危因素,提高产妇分娩质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关键词】自然分娩;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干预
产后出血是产科临床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是导致产后产妇死亡的一个首要原因。据统计产后出血发生率约为分娩人群的2%~3%[1]。此外应考虑到失血量的收集以及测量误差因素,实际发生率可能更高。产后出血给孕产妇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临床能否及时排除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早期干预预防产后出血,对产妇恢复和预后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主要探讨了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以有效指导临床干预,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产科收治的60例自然分娩产妇,年龄最小24岁,最大38岁,平均年龄(29.1±2.4)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2±0.4)周;其中44例为初产妇,16例为经产妇。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入组病例临床资料,分析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产后出血诊断标准如下:以免除胎儿后出现阴道流血或者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为主要临床表现;出血颜色为鲜红色或者暗红色,或伴有血液不凝表现,亦表现出脉压缩小、烦躁、脉搏细数以及皮肤苍白湿冷等一系列症状表现。采用称重法、面积法或者容积法计量产后失血量,称重法计算公式如下:出血量=(产后敷料湿重-未使用时的敷料重量)/血液比重1.05。面积法计算方法主要根据接血纱布浸血面积大致估算失血量;容积法是指采用接血容器收集产后阴道出血,以量杯测取失血量[2]。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P<0.05时判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总结分析发现,子宫收缩乏力是自然分娩后导致出血的首要高危因素,占31.7%,其次为胎盘因素(23.3%)、软产道损伤(21.7%)和凝血功能障碍(20.0%)。
3 讨论
产科临床上,产后出血是常见的一种分娩并发症,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一个首要因素。本次入组的产后出血产妇为60例,占我院一年间收入的自然分娩产妇总人数的2.6%,这与既往文献报道[3]相符。导致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几个高危因素分别为宫缩乏力、胎盘粘连/前置/早剥、软产道损伤以及凝血功能障碍,分别占比31.7%、23.3%、21.7%、20.0%。临床研究[4]表明,此类因素均为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可能同时共存,也可能互为因果,或者彼此影响。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中,宫缩乏力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其对于产妇子宫肌层收缩以及缩复功能有较大的影响。产妇往往由于对分娩这一生理过程不够了解,或认识上存在偏差,分娩时精神过度紧张和恐惧,或者产妇自身体质孱弱、妊娠期合并症、胎盘因素以及产程延长等均会引起子宫肌水肿,对子宫收缩功能产生不良影响。除此之外,产后抑宫缩药物使用过多也会引起产后出血。胎盘滞留则会导致剥离面血窦无法关闭,引起出血,其原因可能是膀胱充盈导致胎盘剥离后于宫腔内滞留,或嵌顿于宫内无法排出。而胎盘植入或者粘连也同样引发宫缩不良,导致血窦开放,最终造成致命性出血。除此之外,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羊水过多、巨大儿等因素未及时排查明确均有可能引起产后出血事件。及时掌握此类高危因素,早期开展预防和干预,可有效避免产后出血。
一旦发生产后出血,临床应第一时间明确出血原因,首先予以止血并积极补充血容量,改善失血性休克症状,并做好感染预防工作。对于子宫收缩乏力的病例,医师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宫缩,可通过经腹双手按摩子宫(亦可经腹-阴道),亦可给予缩宫素10U+500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注,或者直接宫体注射,直至恢复正常宫缩。宫腔内填塞纱布止血也不失为一种合理选择,但当前应用较少。对于积极抢救无效、无法止血的产后出血病例,应及时采取子宫切除术,以免给产妇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对于胎盘因素引起的出血,应徒手将嵌顿或胎盘残留部分予以剥除,视具体情况采取刮宫处理。软产道损伤者应妥善止血并根据解剖结构逐层缝合,不留死腔[5]。有血肿的情况下将血肿切开并彻底清除积血、缝合,视具体情况放置引流管。高危产妇娩出胎儿后可给予600μg米索前列醇口服治疗,避免产后出血,第三产程一般在5min左右,产后出血率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异常是导致顺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临床应积极开展产前检查,明确并排除出血高危因素,提高产妇分娩质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汤萍萍,胡惠英,高劲松等.盆腔动脉栓塞术治疗原发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6,(2):81-86.
[2]王胤佳,李超,李志伟等.产后出血患者的液体管理及其继发腹高压的危险因素[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6,19(2):90-94.
[3]王晨笛,李莉,李南等.子宫网压缝合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初步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6,32(2):138-143.
[4]蒲才秀,李秀泉,黄婵等.手术干预控制60例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6,45(22):3089-3090,3095.
[5]曾晓明,卢斌,邱鸷华等.动脉栓塞联合宫颈钳夹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5,31(9):716-718.
论文作者:刘秀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3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2
标签:产后论文; 因素论文; 胎盘论文; 产妇论文; 产道论文; 子宫论文; 乏力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3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