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
新时代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创新发展方略
王 静
(安徽新华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学生素质中心,安徽 合肥 230088)
摘 要: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系列论述科学回答了科技创新的战略地位、科技创新必由之路、科技创新保障机制、科技创新动力来源等问题,是新时代我国开展科技创新事业、建设科技强国的行动指南。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发展落后,存在科技人力资源短缺、科技水平不高、科研动力不足等问题。新时代必须以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为科学指南,指导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创新发展的谋划和实施。
关键词: 习近平;少数民族;科技创新
新时代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科技发展势头加快,但是发展仍处于低水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一个民族不能少,一个民族不能掉队;新一轮科技革命以及新产业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契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推动科技发展、科技人才培养的科学指南,助力民族地区经济腾飞。
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现状
我国的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位于东北、西北和西南,涵盖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8个地区,绝大多数集中于西部。这些地区和省份经济水平、科技力量相对落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以粗放型为主,科技在经济发展中贡献率偏低,经济发展的落后、低速导致经济对科技发展和科技人力资源支撑不足。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帮扶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科技发展,但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科技发展、科技人力培养相对于其他地区出现双落差。
(一)少数民族地区科技人力资源现状
在当今发展形势下,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对科技人力资源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强,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决定科技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按国际通用概念,科技人力资源按照不同层次可分为专门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活动人员、R&D 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等。按照中国科技统计的有关口径,一般采用专业技术人员或科技活动人员来衡量一国或地区的科技人力资源状况”[1]。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8年)》《2018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18》整理的数据(见表1)分析少数民族地区科技人力资源可知:
表1 8个民族地区科技人力资源状况和全国平均水平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8年)》《2018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18》和国家统计局网、中国科技统计网。注:《中国统计年鉴(2018年)》《2018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发布年份为2018年,统计数据指2017年;《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18》报告发布年份为2018年,所用数据标注为2016年。
1.科技人力资源总体较弱、数量偏少。2017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排名,云南排第11、广西排第15,总体靠前;其他几个民族省区排位皆靠后,其中宁夏、青海、西藏分别排第29、第30、第31,位列第一的广东省是西藏自治区的17倍。科技人才的相对匮乏直接影响科技产出,2017年专利申请数8个民族省区除广西自治区排名靠近中列,其他排名都靠后,宁夏、青海、西藏仍然排第29、第30、第31。专业技术人员全国各省自治区平均为1015625人,专利申请数平均为114075件,8个民族省区这两项指标都低于全国平均数。
2.高层次科技人才数量偏低,科研后劲不足。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是推动科技创新、科技转化的中坚力量,万人R&D人员是反映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水平的主要指标。2016年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8个民族省区R&D人员总数排名为:云南第21,广西第22,贵州第24,内蒙古第25,新疆第27,宁夏第28,青海第30,西藏第31。全国R&D人员平均数为200439人,万人R&D人员数是64.29人,少数民族地区都低于全国平均数。科技人才总体规模小、高层科技人才力量薄弱导致科技创新力不足,这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科技发展滞后的重要影响因素。
1.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解决我国科研和经济联系不紧密的痼疾,关键是创新资源配置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5月28日两院院士大会上讲话指出,“要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让市场真正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4]一方面让市场成为创新资源配置的决定力量,以市场为导向,培育新兴产业,突出企业为科技创新主体;另一方面改变过去政出多门、九龙治水的格局,构建科研协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其中政府职能由管理转变为治理,确定技术方向和路线,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完善激励创新的制度体系,如此才能破解科研和经济的“两张皮”困境,促使科技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
(二)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投入及产出概况
科技的发展依赖于良好经济基础上的科技经费投入,以改善科研环境,引进、培养科技人才。科技产出效率高低与否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速度,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更需要科技支持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依据《2017年全国及各省(市、区)财政科技支出情况》《2018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18》数据(见表2、表3)对8个民族地区分析可知:
表2 8个民族地区科技投入状况和全国平均水平
资料来源:《2017年全国及各省(市、区)财政科技支出情况》《2018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表3 8个民族地区科技进步综合监测指标
资料来源:《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18》
2.创新机制保障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研成果要坚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消除自我循环的“孤岛现象”,改变转化率低问题。为此要推动各种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以主导产业科技创新,建立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共建共享机制,建设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和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的生态系统,使科研成果转化渠道流畅。同时建立健全由政府引导、市场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机制,激励发明者、创新者的积极性,使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这只是小岗农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小岗农业的产业链在延长,附加值在增加。2014年,小岗村规划了总面积5 km2的小岗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引进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小岗盼盼食品公司、谷优美食品科技公司、徽观农业蒸谷米深加工项目等陆续落户。
萨普承认理论本身就是一个结构,在其看来,当科学家提出一种理论时,就必须将理论的结构加以阐述,即承认现实世界与理论之间存在着一种图形对应的关系,理论的结构就是这种与现象之间的各种表现的模型化,这里的关系即定律,实质上萨普将理论看作是一种“关系系统”,该“关系系统”是一切逻辑上可能发生的状态的集合,物理系统拥有众多构型,而实体的状态是最为特殊的一个,因而所选取的少量参数值就以状态呈现,理论亦即一种“集合论实体”。[6]221可见,其理论具有鲜明的实在论立场。
2.R&D投入总量有限、强度不够。R&D经费投入量是挖掘科技潜力、培养科技人才、提升科技水平的重要保障。8个民族地区只有云南、广西、内蒙古R&D经费投入量超过100亿元,与全国平均数567.9亿元相差甚多,排名最后的西藏只有2.9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指的是R&D经费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能体现地区对科技发展的重视程度。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民族地区R&D经费投入强度排名:宁夏第21,云南第22,内蒙古第26,广西第27、贵州第28、青海第29、新疆第30、西藏第31。2017年只有宁夏R&D经费投入强度超过1%,其他民族地区均不足1%,且较之全国平均投入强度2.13%有较大差距。
3.科技产出效益不高、转化率低。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技术成果市场化四项指数都属于科技进步综合监测指标,表明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程度。从表3(统计年份为2016年)数据分析可知:科技活动产出、技术成果市场化两项指数是青海最高,但在全国排名分别为第19、第17,且相比2015年下降2位、1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最高是宁夏,全国排名第16,相比2015年排名下降3位;高新技术产出化指数是广西最高,全国排名第9,这与广西科技人员、科技研发人员、财政科技投入在8个民族地区排名靠前相符,是广西注重科技与经济发展的体现,但其他三项排名均在第20位之后。8个民族地区个别地区在个别指标项目有较突出表现,但科技进步综合能力还是较弱,从指标数据可看出科技产出、科技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在全国排名均靠后。
I don’t think I’m good ayou my 1)thought face to face with you, so I’m writing to show my deep love for you.
二、 以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指导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建设
1.完善科技人才培养、使用机制,打造梯队结构合理的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我国科技人才总量不少,但是缺少世界级科技大师,一些重要领域的科技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不足,要在科技创新中占优势,必须解决这一困境。所以,要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大人才投入,优化人才政策,形成促进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构建有效的引才用才的使用机制。
(一)科技创新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取得成效,国际地位获得提升,得益于科技发展与突破的巨大贡献。习近总书记立足世界历史发展和近代以来中国发展的视野,从创新与发展关系高度,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命题。创新的“牛鼻子”即是科技创新。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先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我们在国际上腰杆子能不能更硬起来,能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2]26科技创新是我国社会进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没有强大的科技,中国梦难以顺利达成,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并联式”发展推进就会缓慢,科技创新是强国富民的关键,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回答了我国科技“为什么创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创造性发展。
(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掌握创新驱动战略之根本
1.树立机遇意识,增强创新自信。一方面,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给中国带来不确定因素,掌握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增强创新自信是迎接机遇和挑战的客观要求。在我国一些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领域,坚定信心和决心能够实现更大跨越。另一方面,增强创新自信基于制度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其自身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够形成创新的强大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明确提出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也明确指出人才管理、培养存在诸多问题。
(三)加快科技体制改革,保障创新动力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经济应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两个轮子,两个轮子共同转动,才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2]16党的十九大报告、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明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关键、保障等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如何激发、提升创新活动的方向和途径。
广西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绿色建筑质量验收规范》(以下简称《验收规范》,DBJ/T45-068-2018)将于今年11月1日开始实施。这意味着广西开展绿色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工作将有据可依、有规可循。
1.财政科技支出总体偏低。8个民族地区贵州财政科技支出额度、占财政支出比重都是最高, 分别排第15、第14,与往年相比不断提升,在全国排在中列,这与贵州近几年经济发展提速较快有一定关系,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西藏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两项都排第31。贵州、西藏同为少数民族地区已明显表现出差异,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悬殊更大,广东财政科技支出是贵州的9.4倍、西藏的96.9倍。
3.完善科技管理体制、评价机制。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一是转变政府职能,二是激发各类主体创新的激情和活力,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保驾护航。一方面要完善政府科技管理体制,做好“三个分工”、“一个加强”:即政府和市场分工、中央各部门功能性分工、中央和地方分工,同时要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政府在培育创新主体、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环境营造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改变行政决策支配科技咨询的决策管理机制。另一方面,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机制,“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4],改变过去重数量轻质量、重近期轻长远、重利益轻创新的倾向,在社会培育创新环境、倡导创新意识,“建立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的结合体,进而能够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科技创新体制。”[5]
(四)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抓住创新关键因素
2.走中国特色科技创新道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实践必须运用好中国自身制度、政策、资源优势,依靠科技进步的力量,走自主创新道路,为此必须做好四方面工作:其一,做好顶层设计,采取“非对称”创新战略。科技工作“要研究和找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景、发展的趋势,以及中国的现状、中国应走的路径,把需要与现实能力统筹考虑,有所为有所不为,长远目标与近期工作结合,这样提出切合实际的发展方向、目标、工作重点。”[2]40-41在根据我国科技自身特点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攻克关键、短板难关,作好科技发展长期规划和总体布局,这既是对自主创新提出的要求,也是谋划我国科技发展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其二,坚持开放合作的自主创新。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不排斥向先进学习,增进创新合作,利用好国内外科技资源。其三,夯实自主创新的人才资源和物质技术基础。“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2]119建立健全培养管理机制,加大科技投入,建设国家实验室、其他各类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研发机构协同创新平台,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其四,注重科学普及,关注民众科学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科技三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把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比喻成创新发展的两翼,指出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关注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为建立高素质创新大军奠定全民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创新、科技创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与论述,科学回答科技创新定位、科技创新途径、科技创新主体、科技创新目标的问题,为新时代科技发展、科技人力资源建设指明方向。
2.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科技教育分工合作。从1995年全国科学大会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到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再到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发展、科技人才培养都离不开教育的支撑。我国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创新教育方法等,都是为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
3.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目前我国科技评价考核还存在问题,例如注重追求科研数量和速度,忽视科技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的对接,行政化弊端影响科研人员的潜心研究和创新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讲话强调要发挥好科技人才评价指挥棒的作用,“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要完善科技奖励制度,让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得到合理回报,释放各类人才创新活力。”[4]为此营造良好创新环境,要形成有利于才尽其用的激励机制,有利于用有所成的竞争机制,改变过去对科技人才的静态评价做法,调整片面以论文、专利、资金量为评价人才的标准,既以科技事业激发创新勇气和热情,也重视必要物质利益以释放创新活力,为科技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平台。
空气开关属于一种电器元件,其存在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也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将其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笔者在多年的实践工作中发现使用空气开关保护变压器时,如果变压器的输出端出现短路的现象,空气开关将不能起到保护的作用。因此为了能够将此类问题解决,应从空气开关的自身工作原理与变压器的工作参数和结构角度出发,分析其不能对变压器起到保护作用的因素。[1]
例如,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最喜欢的就是游戏,那么在英语课上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兴趣,巩固英语基础。在三年级英语中,要学习26个字母的大小写,学生很容易混淆,那么可以采用“找朋友”的游戏来检查学生对字母四种体(大写、小写)的熟悉程度。(1)准备好印刷体和书写体的大小写字母卡片若干张,分成几组;(2)选出其中几组卡片,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允许他们互相看一看,但不能读出声音来;(3)教师发令,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速度找到相同字母的三位学生为优胜。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26个字母牢记在心,而且也提升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无形中为核心素养做好了铺垫。
(五)坚持科技创新以人民为主体的价值指向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推动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但科技是把双刃剑,它的发展也给人类带来诸多问题,甚至危及人类生存,生态环境问题、生命尊严的伦理问题、核技术开发利用的安全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摆正科技、科技创新的价值目标。
1.科技创新应该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进行系统阐述,党和国家发展事业的根本目的在服务于人民。“‘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思想的价值指向和目标追求,它回答了科技创新‘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6]“为了谁”就是要把科技创新的根本目的和目标追求落实在人民的根本利益,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把人民要求作为科技成果是否实现创新价值、创新驱动的检验标准。运用科技创新成果解决人民关注的医疗、教育、食品、环境等问题,更充分地惠及人民群众,让科技创新成为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推动力。
2.注重科技人才伦理道德建设。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科技创新造福人民的价值目标能否实现,依赖科技人才的实力和思想道德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很多讲话明确指出科技人才的培养除科技能力外,必须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科技人才要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传承以天下为先、淡泊名利的优良品质,把个人理想与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结合起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敢于担当、勇于创新、挖掘潜力、提高能力,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一)创设和谐、活泼、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为融入情感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教师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要以快乐、积极向上的热情奔放的情绪来对祖国的未来——初中学生进行影响与培养,让学生从小树立自信、自立、积极向上的情感,用热心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树立为人民服务,我帮人、人帮我的信念。
综上所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系列论述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创造性回答了“为什么创新”、“怎么创新”、“谁来创新”、“为谁创新”等基本问题。新时代,少数民族地区应该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为科学指南,认识自身发展的不足和优势,强化科技创新意识,加大科技投入,为发展打好基础。同时,本着科技为民的原则,做好顶层设计,找到“非对称”赶超战略优势,为地区科技谋划长远的发展布局;革新科技体制,大力培养科技人才,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克服科技发展困境,依靠科技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瑾燕,云健,王少君.民族地区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人才队伍建设对策[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2,(04).
[2]习近平.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2016.
[3] 尚勇.建设创新强国的思想纲领和战略指南—学习《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J].求是,2016,(06).
[4]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29(01).
[5]金光磊.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6,(05).
[6]徐荣.论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J].科学管理研究,2018,(02).
The Minority Areas ’Strategy abou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Development in New Era
WANG Jing
(College of Marxism/Colege Students Education Research,Anhui Xinhua University,Hefei Anhui 230088,China)
Abstract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treatise abou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cientifically clarifies the strategic position, inevitable route, safeguard mechanism and power sourc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t is also the guide of our country’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s well as superpower construction in this era.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is backward, and problems such as weak human resources, low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evel, and insufficient motivation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exist. In the new era,we must take Xi Jinping's important treatise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s a scientific guide.,to guide the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n minority areas.
Key words :Xi Jinping; Ethnic minoritie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收稿日期: 2019-06-15
作者简介: 王静(1973-),女,副教授,哲学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
基金项目: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我国高级科技人才中少数族群成长环境与政策因素研究——以少数民族两院院士为例(SK2017A0686)
中图分类号: G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638(2019)09-0058-04
(责任编辑 董翔薇)
标签:习近平论文; 少数民族论文; 科技创新论文; 安徽新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 大学生素质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