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是信息社会最有代表性的生产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最有论文,生产力论文,代表性论文,社会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TP393
1 信息社会是充分开发与利用信息资源的社会
在经历了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之后,人类正在迈入信息社会。对于什么是信息社会,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作过多种解释。有的说是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有的说是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我们认为,信息社会是充分开发与利用信息资源的社会。
物质、能源和信息是组成客观世界的三基元,也是人类可资利用的三类基本资源。有史以来,人类就是依靠这三类资源而生存、发展的。但是,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呢?就在于核心资源的不同。农业社会的核心资源是土地(物质资源),工业社会的核心资源是能源,而信息社会最重要的资源则是信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方面提高对物质与能源的利用水平,另一方面起到对物质与能源的置换作用,再者,形成新兴的、作为主导产业的信息产业,从而改变经济结构,也改变社会结构,推动经济与社会进步。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十分重要,但它只是工具与手段;而信息产业的发达则是结果与标志。因而,真正体现信息社会本质的是对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
对于信息社会的解释,我们没有沿用“以信息为战略资源”的观点,而是特别强调对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其原因就在于信息资源具有区别于物质、能源的许多特点。第一,信息有很强的时效性,如果不被及时利用就会失效;第二,信息具有可共享性,采取利用物质、能源的独占方式,不能达到最佳的信息利用效果;第三,信息具有边际效用递增性,拥有有效信息越多越好;第四,信息价值具有隐蔽性,深度开发是信息利用的基本方式。信息的特点决定了仅仅从静态的角度用“以信息为战略资源”来理解信息社会是不够的,必须强调对信息的充分开发与利用。
2 信息社会的核心是信息网络
信息社会是充分开发与利用信息资源的社会,而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又有赖于建立在畅通的信息交流与传播基础上的高度信息共享。信息如果仅仅被个人或单位占有,不能融入社会信息库,为全社会共享,就不能真正发挥其功用,就成了死信息。因而,传递性是信息的又一个基本属性,信息只有在传播、交流中才能实现其价值。
人类历史上形成了两种基本的信息交流方式,即人与人之间直接进行的信息交流,如直接交谈、演讲、参加会议等等,这是非正式交流;与非正式交流相对应,借助专用的设施与通道进行的组织化的交流是正式交流,如出版发行系统、图书情报系统、邮电通信系统就是正式交流渠道。虽然两种方式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只有正式交流对大规模的、社会化的信息交流才有效,因而它更重要,是主流。
决定正式交流效率、反映正式交流水平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技术手段,另一个是设施与通道的集合度。技术的趋势是从手工到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设施与通道的集合度则由孤立向系统、内部网、广域网、互联网、国家信息基础结构的方向发展。技术进步与集合度的提高不断提升信息交流的水平,也就不断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程度,不断增强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并从而推动社会向信息化演进。技术与集合度两者之间也是相互关联的,技术是基础,集合度的提高使技术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最近几十年,由于微电子技术、计算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相互融合,带来了电信网的数字化、智能化,也带来了计算机网、电信网、电视网的结合,这样的网络代表信息交流的方向与水平。
回过头来看,信息社会最核心、最有代表性的东西是什么?有人认为是信息机器(计算机),有人认为是信息产品。如果能够超越工业社会的观念,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我们就会发现,信息社会的核心是信息网络。人类有史以来的信息交流与传播,从烽火报警、信使传书、联机检索到互联网络,变化的不在信息内容,如上所述,而是信息处理与传播的方式。马克思曾经说过,“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8页。)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的主要区别在于信息处理与传播方式的变化。如果说工业社会是以机器为中心的商品社会,那么信息社会就是以网络为中心的服务社会。50~60年代人们注重信息机器,70~80年代人们注重信息系统,进入90年代,注重的是信息网络。这种趋势就是对信息社会以网络为中心的反映。
互联网的一夜崛起是信息社会以网络为中心的最有力的佐证。商业化的互联网于90年代初从美国起步以后,爆炸式地向全球扩张。短短几年间,用户发展到1.3亿,服务遍及173个国家与地区,迅速成为任何网络都不能望其项背的、覆盖全球的超级网际网。更重要的是这个网络已经成为社会信息基础结构的雏形,成为一个吸纳、承载人类生产、工作与生活的大平台,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
3 网络是信息社会最有代表性的生产力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网已经突破信息交流渠道的范畴,成为集信息集聚、处理、传播、开发与利用于一体的功能综合的信息平台。由于信息活动渗透到生产、工作与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各种社会活动的基础,信息网正在与生产、生活融为一体。这个时候,网络就是生产力,而且是信息社会最有代表性的生产力。
生产力由劳动力与劳动资料组成。在信息社会,信息网络深刻地改变着生产力的内涵。
从劳动力说起。信息社会是高度依靠知识与智能的社会,劳动力的脑力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因而教育、学习、掌握信息被摆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由网络提供的远程教育一方面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打破学校教育对时间、年龄与学习方式的严格限制,此外还提供任何一所大学都无法相比的极为丰富的教学内容。互联网目前已经连接各种节点计算机超过2 000万台、各种信息网络62万个、web站点近10万个,真正成了信息的海洋。而且,它的通信量正以每100 天翻一番的速度增长。所以,网络必将作为教育、学习、掌握信息的最基本的渠道对提高劳动者的脑力起到核心作用。不仅如此,信息网络承担的大量的搜集、归并、标引、翻译、加工、处理、检索信息和信息路由选择、电路交换等劳动都是复杂劳动,它不需要,有时甚至不允许人们做太多的操作干预。从这个角度讲,如果能够超越传统观念,我们就不能不承认网络也是劳动力。
网络是生产力也体现在它作为劳动资料上。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技术的不断翻新与广泛应用、大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得生产操作过程越来越复杂。这时,仅仅依靠人的劳动来控制实际生产过程和工程技术的进程就愈发困难了。因此,采用先进的技术工具和手段势在必行。电子计算机和以电子计算机武装的信息网络的出现,使信息与生产、信息与控制合为一体,形成综合自动化,把输入的信息转换成部分地代替人的脑力劳动的信息,用以控制机器,把生产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之上。这样,生产技术发展中,作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技术要素从能源转化为信息,带来生产力的革命性变化,使得体现信息技术合理组织、科学利用的网络成为最有代表性的生产力。引入信息网络后,传统工农业生产得到再造,生产、经营与管理过程更加灵活、更有效率,在了解原材料与产品需求信息、节纺人力、交通与能源成本、节省营销开支、开拓产品市场等方面都出现质的变化。此外,依托互联网而构建的网络生产、经营、管理、商务、金融与服务体系正在形成,并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表现出极大的活力。网络运行由于建立在技术、设施、通道与人力的集成带来的功能放大机制之上,其功能与效率非单点、单机能比,充分体现出信息社会劳动工具的特点与优势,它的确是信息社会生产力的象征。
网络是生产力还体现在信息产业的崛起。信息产业的产值在GNP 中的比重是衡量一国信息化水平的核心指标。美国的这一比重达到50%,他们正是据此称自己进入了信息社会。虽然各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不一致,但1997年这一产业的全球年产值已经突破1万亿美元, 成为跃居传统产业之上的支柱产业。而且,它正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预计2001年产值达到5万亿左右,成为不折不扣的主导产业。 信息产业由信息设备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组成。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在信息产业内部已经形成服务业的产值超过制造业的格局。这是一种必然。信息化在本质上是要让任何人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方便地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而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信息设备,更需要信息服务,因为只有信息服务才能最终满足信息需求。这就是说,信息服务才是信息化的实质内容,才是信息产业的中坚。信息服务形式多样,但信息网络服务是主流。特别是互联网一出现就表现出极大的吸纳力与包容力,各种服务形式都在向它靠拢。由于信息产业是信息社会生产力的代表,而网络又是信息产业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有理由说网络是信息社会最有代表性的生产力。事实正是如此。网络产业不仅自身产值高、增速快,而且它以强外部经济性和高投资效益体现了先导产业的特点,发挥对国民经济的巨大拉动作用。前苏联的调查表明,通信网的总效益中,直接效益只占5%~10%,而间接效益占90%~95%。专家指出, 我国投资1亿元的电信网建设可诱发其他行业生产规模增加2.38亿元。 按照生产函数法测算,我国1部电话对GNP的贡献大约是电话投资的6.8 ~16.7倍。我国每增加1 个单元信息要素对国民经济的边际贡献是增加物能要素的15.8倍。美国人认为,依靠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至2007年他们的生产率将比目前提高20%~40%。
4 结束语
我们说网络是生产力,这里的“网络”不限于某种具体网络形式。当前最具影响的信息网是电信网、因特网,三网合一的呼声也很高,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已经成为目标模式,未来还会有很多变化。简言之,信息网络是为了达到信息充分共享的目的而将信息技术、设施与传播通道有机整合形成的集合体。
网络经济、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不是工业经济的一个部门,而是一种对应于工业经济的全新的经济形态。如果承认这一点,就不能套用工业经济的观念、思路、理论与办法。这既是对实践界的挑战,也是对理论界的挑战。这个挑战必须直面,不能回避。
收稿日期:1999-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