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上[,2]、下[,2]……起来[,2]”——兼谈趋向补语、动趋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补语论文,动趋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动词加上“趋向动词”,比方说“跳上(桌子)”、“看上(他)”,比较通行的说法是一律叫动趋式,管“上”叫趋向补语。
我们觉着,动词后头的“趋向动词”分成两类更合适。“跳上”的“上”是上[,1],“看上”的“上”是上[,2]。本文主要讨论“上[,2]、下[,2]……起来[,2]”。
一
上、下、进、出、来、回、过、起……上来、下去、进来、出去、回来、过去、起来,等等,都能单独当动词使用,习惯上叫趋向动词。
它们又经常跟在别的动词后头,合着用。这时候它们该算成什么,就不大容易说清楚了。
有的先生把动词后头的这些东西都叫趋向补语(注: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第七章。),有的先生把动词加上“趋向动词”叫动趋式短语(注:吕叔湘主编(1980):《现代汉语八百词·现代汉语语法要点》,商务印书馆。)。
从语法分析的实践看,同意上述主张的人往往见了动词后头有“趋向动词”,就把“趋向动词”叫成趋向补语。这么办在解释言语事实的时候会碰上困难。比方说:
你起来
你坐起来
你站起来
你爬起来
你扶着(凳子)起来
头一句“起来”单用,它是主要动词,这么说没有问题。后头几句,假定解释语意的时候,说“坐”、“站”、“爬”、“扶”是主要的,“起来”不“起来”是次要的,那可就不近情理了。让他“起来”是说话人要达到的目的,至于“坐”、“站”、“爬”、“扶”那是动作方式。从这儿看,说“坐”是主要动词,“起来”是次要动词,起补充说明作用,恐怕不合适,管“起来”叫补语太勉强了。动词后头的这种“起来”可以叫“起来[,1]”,类似的“上”可以叫“上[,1]”。比如:
他走上讲台
他爬上了房顶子
老鼠跳上桌子
“下[,1]”、“进[,1]”……“回去[,1]”、“过来[,1]”等依次类推。“起来[,1]”、“上[,1]”都有方向的含义。
主张“趋向补语”说的,碰到的最大困难还不在这儿,而是在解释另一批没有趋向含义的“趋向动词”的时候。比如:
看起来,她也就三十多岁。
看起来,他不愿意上大学了。
“看起来”,是(根据外表或者外在的表现)观察之后开始做判断。说话人光是“看”,并没“起来”,被观察的也没“起来”,“起来”也没补充说明“看”的趋向。这两句的“看起来”假定要找个替换对象,可以用“(我)看着”顶替。再看两个例子:
论起来,他还得管我叫舅舅。
小孩儿没娘,说起来话长。
“论起来”,是开始(由某种情况)分析、说明,“说起来”,是开始说(某种情况)。“起来”给前头的动词附加上动作开始的意思,似乎还加上了一点儿假设的语气,这些个跟动作行为的方向都没有关系,这个“起来”还能叫“趋向补语”吗?
再说说“上”的例子。
我打算今年盖上五间北房。
盖的时候没有房,往哪儿“上”?“盖上”,是盖的行为完成的意思。
再置上几套高档家具。
“置上”,是购买的行为完成、实现了。
我跑了三家饭馆儿,才吃上可口的饭。
“吃上”的“上”绝不是表示到饭的上头去吃,是表示“吃”这个行为落实了、完成了。
类似的例子太多了:
喝上一盅酒
做上三个菜
听上一段京剧
走上两个钟头儿
再搁上点儿糖
贴上一幅对联儿
写上几句知心话
哭上三天三夜也没用
穿上一件新衬衫
爱上一个画家
以上例子中所有的“上”,都没有动作方向的含义,都是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实现、完成、起始或者持续,等等。这种附加意义应该归到语法意义里头。
“趋向动词”还有跟前头的动词粘得更紧的,简直可以说是融合了。比如:
一个演员看上了她,老给她写信。
总经理看上了他,提拔他当了领班。
头一个“看上”,意思是观察或者接触之后产生爱情。第二个“看上”,意思是观察或者接触之后,感到满意,“看”本身没有爱或者满意的含义,“看”和“上”结合成一体,才有了这些意思。离开“上”还不行,比如,“看出、看来、看起来……”都没有这些含义。
刚说过的这些动词后头的“上”,“看起来、说起来、论起来”的“起来”,讲成补语都不合适。把它们看成动词的接尾部更好一点儿。本文管它叫“上[,2]”、“起来[,2]”。
咱们把动词后头的“上、下、来、去”等分成了两类,一批有方位意义的,叫“上[,1]”什么的;一批没有方位意义、有语法意义的,是动词接尾部,叫它词缀也可以,是“上[,2]”什么的。
人们自然会提出一个问题:这个“上[,2]”、“起来[,2]”、跟“着”、“了”这一类是什么关系?
“上[,2]”、“起来[,2]”、跟“着”、“了”有共同的地方: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根据这个共性也可以把它们归成一类,本文赞成把它们都叫成动词接尾部,假定有人习惯于叫助词,也无不可。
跟形态丰富的俄语进行比较,对理解我们的主张有帮助。
俄语表达“着”、“了”、“上[,2]”、“起来[,2]”,采取的办法是往动词主干前头加东西,或者变换后头的词尾,也有两手儿都用的。比方说:
他(正)唱着歌儿он поёт песню
他唱了一个歌儿 он спел песню
他唱起歌儿来он запел песню
当相于汉语“着”的意思,俄语用未完成体动词的现在时词尾- ёт表示;“了”的意思,它用完成体过去时表示,前头加c变成完成体,词尾换成-л;“起来[,2]”的意思是开始, 它还是用完成体过去时表示,不过前头这一回加的是за。
再如,“上[,2]”的意思俄语有这么表达的:
(用别针儿)扎、别толоть〈未〉
(用别针儿)别上 подктолоть〈完〉
印、印刷початать(未)
印上、印成напечатать〈完〉
写(字)писать〈未〉
写上(字)написать〈完〉
俄语把附加“上[,2]”意思的动词叫完成体,头一个例子是前头加поц,后两个例子是前头加на,поц和на都可以独立做前置词。
汉语的办法跟俄语不太一样,是一律往动词后头加东西。
“上[,1]、下[,1]、起来[,1]”和“上[,2]、下[,2]、起来[,2]”靠什么东西分类呢?
它们都是永远跟在动词后头,一般地说,大都含轻音,靠这两条儿不行;靠语法功能也有问题,眼下的争论就是打这儿出来的。由表层的特点找区别比较困难,可以由深层结构找出路。看下面的例子。
老鼠跳上了桌子
是“老鼠跳+老鼠上(桌子)”。
他爬上了房顶子
是“他爬+他上了(房顶子)”。
再比如说“上[,2]”的用例:
我盖上了五间北房
不是“我盖+我上了(五间北房)”,是“我盖上了(五间北房)”,“上[,2]”负载的语法意义限制了它,它不能独立跟主语组成一个什么结构。
二
现在我们对“动趋式”、“趋向补语”的学说发表不同意见,不是为了争论一个名称,是发现它对语言事实的解释有不大理想的地方,想找个更合适的说法。
《现代汉语八百词》这部书,前头有一篇《现代汉语语法要点》(以下简称“要点”)。“要点”提出了“动趋式”:“有两种短语式动词需要特别提一下:一类是主要动词加表示趋向的动词,可以叫做动趋式……”(P.10)
照着这个定义说,“走出去”是动趋式,是短语式动词,是一个词。
可是,“要点”又说过:“动词可以有三种连带成分:宾语,补语,状语。动词和它的连带成分构成动词短语。”(P.10)“短语是词的组合。”(P.5)
照着这种定义说,“走出去”不是个词,是个短语。
我们的理解并没歪曲作者的原意。“要点”在“动趋式动词有关句式表”里把“走出去”叫动趋式动词(P.35),在“总论”里介绍“动词短语”(动词加连带成分),把“走出去”叫动词短语(P.5)。
那么,“要点”说的“短语式动词”到底是短语还是动词?假定承认这种东西是短语也是词,就惹出了另外一个麻烦:短语和词的界限问题又得讨论。
由“短语式动词”这个显得很特别的名称,和“要点”举例归类的矛盾现象,可以体会到作者对“记下”、“种上”、“跑来”、“走回去”这一类的东西看出了它的复杂性,在分类和命名的时候采取了模糊化的处理方法。
我们把“动词+上[,2]”看成“动词+接尾部”,承认是一个动词。这么办,有两个好处:一个是符合言语实际,指出“上[,2]”没有动作趋向的意义;一个是肯定它是一个词,不是短语,避免了“要点”遇上的困难。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主张趋向动词在其他动词后头当趋向补语。这个学说影响很大。国内高等学校用的三本《现代汉语》教材,《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都是这么讲的。(注: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张静主编《现代汉语》,刘月华等著《实用现代汉语语法》,王还主编《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
主张“趋向补语”说的各位先生已经看到一个问题:“趋向补语”有的“没有趋向的意味”,名跟实有矛盾,于是提出“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或者叫引申意义),试图解决这个矛盾。
涉及到我们说的“上[,2]、下[,2]”这一批东西,有些先生的讲解意见应当一分为二。比方说:
①他刚进门,电话铃就响起来了。
②姑娘说着说着突然哭起来了。
他们认为,这是“起来”的引申用法,表示动作开始并继续。再如:
③你讲的这件事很重要,快讲下去。
④这样干下去,要七年才能完成。
说这是“下去”的引申用法,表示动作继续进行。(注:例句①、②、 ④见《实用现代汉语语法》P.346,例句③见《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P.97。)
例句当中的“起来”是“起来[,2]”,“下去”是“下去[,2]”。他们所讲的“起来[,2]”,“下去[,2]”的意义颇有道理。这一类的意义应当归到语法意义,这一点他们没说。
他们的讲解意见有些个是值得研究的。比如说“上”的引申用法:
⑤请你把门关上。
把“上”讲成“表示由开到合”。假如门由开到合是“上”表示的,“关”是干什么的?
⑥这块地今年第一次种上庄稼。
把“上”讲成“表示使某物存在于某处”。把植物的子儿埋在土里,苗儿栽到土里,“使某物存在于某处”,是“种”的词义,不是“上”的词义。
⑦解放前住了几十年席棚的孙大娘,搬进了大楼,一家五口住上了一套房子。
把“上”讲成了“表示达到了很不容易达到的目的”。这么讲更难理解:整个儿句子里无论哪个词都没有“表示达到了很不容易达到的目的”的引申义,是整个儿句子的潜台词有这个意思。
⑧盖上毛毯。
说“上”是“使事物或人通过动作处于一定位置”。通过动作让毛毯遮在人(或物)体上头,是“盖”的词义,不是“上”的词义。再比方讲“起来”的引申用法的例子:
⑨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
⑩晒干的衣服都收起来吧。
把“起来”讲成“表示动作使事物由分散到集中”。使人们的力量由分散到集中,是“团结”的一个义项,把分散的物品集中到一块儿,是“收”的一个义项,这些个意思不是由“起来”负载的。(注:例句⑤、⑥、⑦、⑨见《实用现代汉语语法》P.346,例句⑧、 ⑩见《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P.42、P.97。)
他们讲引申用法有个共同的问题,都把前头动词的词义安到后头“上[,2]、下[,2]……起来[,2]”的头上,算成引申义。照这个样子讲,连句子都讲不清了,一个句子里头同一个意思怎么用两个词说两遍?
假定上头这些个例句里头的“上[,2]”、“起来[,2]”照我们第一节的讲法儿讲,说它们表示“动作、行为的实现、完成”等等意思,能讲通。
说到这儿,自然而然会问一个问题:他们讲引申用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头一个原因是把“上[,2]”、“起来[,2]”这一批东西看成“趋向动词”,是动词就有表示动作行为的词义;第二个原因是把它们看成补语,是补语就有对主要动词的补充说明,而且是独立的词汇意义。
把“上[,2]”、“起来[,2]”看成“趋向动词”,认为它们是补语,根源就在把它们当成了实词。
我们不能忽视语言发展变化的事实。一个实词产生引申义是正常现象,词义的引申超出了一定的范围也会引起这个词的词类变化。一个实词在一定的条件下,如果规律性地丧失了实词意义,只有语法意义,就应当承认它在这种条件下已经变成虚词或者某种语法成分了。《现代汉语八百词》就是这么做的。它把“在”分成了三个:1.“父母健在”的“在”表示“存在”,动词;2.“红旗在飘扬”的“在”表示“正在”,副词;3.“生在一八九九年”,“在高空飞翔”的“在”,跟时间、处所、方位词语结合表示时间,是介词。由大类上说,前两个是实词,第三个是虚词。我们把动词后头的“上、下……起来”分成两批,把“上[,2]”、“起来[,2]”看成动词词尾(喜欢叫成助词也行),是承认它们已经虚化,只有语法意义了。
标签:现代汉语论文;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