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特别草案#183;目前的宏观经济操作是否正常_同期增长论文

#183;特别草案#183;目前的宏观经济操作是否正常_同期增长论文

#183;专稿#183; 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是否正常,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专稿论文,经济运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并判断其发展趋向,不仅涉及到今年“稳中求进”目标的实施,而且对今后几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也具有重要影响。近来经济界人士对当前形势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一种意见认为,目前我国经济收缩虽然已近尾声,但启动经济回升的需求拉力明显乏力,经济仍然在谷底平台(偏冷区)运行。另一种意见认为,自1996年底成功实现“软着陆”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适度增长区间,通货膨胀率已降到较低水平,农业连年丰收,农产品供给能力大大增强,宏观经济各项指标组合处在从未有过的理想状态,这标志着国民经济正在走出低谷,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即将到来。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价格涨幅持续下降,经济增长速度连年回落,已经使就业形势严峻,速度回落应该适可而止,不能连续下滑,否则就会逆化为经济滑坡。

由于对当前经济运行状态的评价存在分歧,因此,如何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找出正确答案,从而实施正确的宏观调控政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

一、需求真的乏力吗

判断经济运行是否正常或“偏冷”,关键在于正确判断总需求的发展趋向。

1.从消费需求来看。今年1—9 月份,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158.7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比去年同期增长11.4%。 根据往年情况,9月份应为市场销售旺季,可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幅比1—8 月回落2.2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国家统计局对9月份的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进行了调整,使调整后的数据挤掉水份,更加贴近现实,如扣除这一因素,与前几个月基本相当,三个季度增幅均在12%以上。一般认为,9%的实际增长率是商品零售额的合理增长区间,因此, 当前消费品市场仍属平稳增长。

在这一轮宏观经济持续紧缩背景下,1—3季度物价涨幅回落至1.3%,商品零售实际增长率能够连续30多个月保持在12%左右,这与同样实施紧缩政策的1989年和199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长率分别只为-7.6%和0.4%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1990 年我国经济进入低谷导致需求不足的情况也截然不同,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仅比上年增长4.1%,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幅度不到2.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不过7.5%。而现在的情况则全然不同,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9.0%,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均高于经济增长率;另外,从影响消费的收入因素来分析,1—3季度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均比去年同期下降,特别是农民人均收入下降幅度较大,受此影响,1—9月份城镇消费增长12.1%,农村消费增长10.3%,增幅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同期GDP增长水平。而且从消费者综合情绪指数来看, 据卡斯特经济评价中心对北京、上海、重庆、广州和武汉等五大城市的消费调查显示,已连续三个季度稳定在106点以上的高位, 说明广大消费者并没有因收入下降而影响今后的消费意向;此外,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前三季度的实际市场供需情况来看,四季度消费品市场实际增长率将略高于前三个季度,继续保持在长期上升通道中运行,全年可望实际增长11.5%左右。(1)一般来讲,四季度进入消费旺季,市场货源充足, 商品丰富多采,为广大居民购买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特别是今年以来再度掀起的家电热(如大屏幕彩电、大容量电冰箱、洗衣机、VCD 等)在四季度可能出现销售热潮;(2 )再次降低利率有利于消费品市场的回升;(3 )各厂家纷纷让利销售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刺激居民的消费欲望。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消费品市场也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从影响居民消费的价格因素和收入因素来考虑,我国消费需求已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长时期。

2.从投资需求来看。在中央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下,1—9月份国有单位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81.56亿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11.2%,略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 说明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基本上保持了适度平稳增长,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增长17%;更新改造投资增长9.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2%。与前几年相比,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虽然有所回落,但投资结构明显改善,农林牧渔、水利业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85.6%,在总投资中所占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6%猛升到2.8%,这种变化是近年来少有的。而房地产投资由于前几年的严重过热,现在出现下降开始步入盘整消化阶段也是正常的。

此外,今年以来投资增长速度虽然比较平稳,但是全国新开工项目增势依然不减,影响投资较快增长的因素仍然存在。至六月底,全国新开工项目29233个,比去年同期增加4139个,占施工项目的比重为36.9%,比去年同期提高3.9个百分点。据有关部门分析, 绝大部分为地方新开工项目,说明地方投资热情仍然很高,投资过快增长的潜在压力依然存在。

目前已进入四季度,而1—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仅完成9081.56 亿元,如按年初预计的19000亿元的计划投资规模的话, 今后几个月投资增长速度会有所加快,目前已经显现出这种苗头,1—9 月份累计增幅比1—8月份提高了0.4个百分点。因此,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适度增长的势头不会改变。

3.从外贸需求来看。今年以来,外贸需求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各月增幅均在20%以上,对经济增长形成了明显的拉动作用。从前三个季度的情况来看,外贸出口表现出“几快”:出口同比增长速度较快,1—9月份累计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24%;一般贸易出口增长速度较快,1—9月份累计增长29.7%;国有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同步增长, 1—9月分别增长23.7%和23.1%;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较快,1—9 月份工业制成品出口121.3亿美元,增长26%, 占出口总值的比重提高到87%。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改善。外贸出口能够保持较快增长的原因:一是受去年基数低的影响,如和1995年比增幅大体持平;二是国际经济强劲增长,为我国出口企业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环境,对世界各大洲出口普遍提高;三是国内物价下降使得换汇成本下降等。外贸进口今年以来增长相对缓慢,1—9月份累计完成进口总额983.6亿美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2.5%。前几年由于外商投资企业的迅速增加, 进口了大量的机器、设备等,使我国进口增长较快,而目前这些外商投资企业前几年的投资现在逐渐进入回报期,不需要再从国外进口大量的设备。今年以来由于世界经济的复苏,外资进入我国的速度明显放慢,因此,进口下降主要是受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减少的影响。随着国内企业结构调整速度的加快,经济效益逐步好转,进口会相应增加,其中1—9月份国有企业进口降幅比前8个月减少了1.4个百分点,下降0.7%, 进口低迷的状况开始有所好转。从今后几个月来看,中央为鼓励外贸企业继续出口,已经采取措施,如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允许中资企业外汇留成15%,这将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因此,从政策因素和国内外环境来分析,今后外贸需求保持目前这种稳定增长的势头不会改变。

以上分析表明,我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由前些年的超高速增长转为平稳适度增长。有人将前些年的“过热”需求作为标准来衡量当前的需求,认为经济运行偏冷,却看不到当前的需求,与1989—1990年的情况相比,避免了“大落”的事实。在“软着陆”避免了“大落”之后,当前要特别注意避免“大起”的冲动。

二、速度回落真的会引起经济滑坡吗

截止1997年9月份,我国价格涨幅已连续30 多个月保持回落的势头,商品零售价格的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从1994年10月的25.2%和27.7%分别回落到1.3%和3.4%;GDP 增长速度由“八五”期间的年均增长12%,回落到今年三季度的9.0%。 对此有些同志担心会不会由此引起经济增长速度滑坡?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1.经济增长速度的回落有其合理性,而且回落的幅度也处于我国经济增长8%—10%的合理区间。为什么说速度回落有其合理性? 众所周知,1993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水平,GDP 增长率在13%以上,经济处于过热的边缘。针对物价涨幅过快,经济秩序混乱等问题,中央于6月份及时下达了6号文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经济开始逐渐降温,1994年经济增长率为12.6%,1995年为10.5%,1996年为9.7%,1997年前三季度为9.0%。因此,增长速度的回落有其合理性,而且今年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仍高于全年宏观调控8 %的预期目标,说明经济增长速度仍属正常。

2.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从总体上来看虽然低于1996年的水平,但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调整力度加大,国有企业生产速度有所加快,经济效益继续恢复性好转,未来工业增长速度稳中趋升。1997年以来,中央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设立300 亿元的呆帐坏帐准备金以及“三改一加强”和“抓大放小”等等,鼓励收购、兼并和强强联合,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资产重组,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特大型集团公司的组建。仪化集团公司、扬子石油化工公司、金陵石油化工公司和南京化学工业集团公司强强联合,表明中央为培养我国的企业“航空母舰”迈出了第一步。在中央采取了上述一系列措施之后,国有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国有企业运行的体制性环境明显改善。从前三个季度的工业运行情况来看,一季度增长11%,二季度增长11.9%,三季度增长10.1%。三季度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回落0.9和1.8个百分点,比1996年同期回落1.7个百分点。 但是国有企业生产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1—9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7.4 %,比上半年增幅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国有企业增长5.4%。从产销衔接情况来看,企业经济效益继续好转。1—9月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5.13%,比去年同期增幅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各月均在96 %以上,是近几年来的较高水平。尤其以国有企业效益回升较为明显,1—8月累计,国有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总额18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2.1 %。其中特别是中央企业盈利状况较好,1—8月实现利润275亿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40.5%。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企业效益将继续保持逐渐好转的势头,这会带动未来工业速度平稳增长。

3.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态势不会改变。首先,十五大以后企业改革再次成为热点,中央虽然也强调了不要“一哄而上”,但一场全国性的企业改制、联合、兼并、破产将全面展开,特别是在“放小”方面步子会迈的更快些,这将有利于工业速度的平稳增长;其次,当前我国投资环境相对宽松,信贷资金和外汇储备较为宽裕,应该利用当前有利时机,加快结构调整。政府有关部门正在着手寻找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某些行业的“瓶颈”问题,准备有针对性地加快审批一些能够带动行业整体发展的项目。对于产品无市场、规模不经济、技术不先进的项目,批了的也不能上。反之,项目符合结构调整方向、产品有需求、能增加有效供给、符合规模经济、能带动行业整体发展的项目,未立项的,也要尽快组织前期工作,按程序报批立项,在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信息预示着投资速度会有所加快,并拉动经济较快增长。

4.物价将较长时间保持低增长。尽管物价从8 月份开始月环比出现回升,但这并不会引起物价大幅反弹,宏观经济将继续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格局。和1996年同期相比,1—9月份全国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分别上涨1.3%和3.4%。但从月环比来看,3—7月份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均为下降趋势,而8月份环比均为上涨0.6%, 9月份环比分别上涨1.1%和1.7%,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部分省(市)房租、水电涨价以及个别地区粮食价格上涨所引起的。8 月份全国小麦和玉米价格每吨分别比去年同期低17.82%和14.66%,但比7月上涨2.87 %和11.49%。另据郑州集诚信息网提供的数据,8月份全国粮食批发价格指数为121,比7月份指数116上涨5个百分点; 食用油批发价格指数比7月份上升3个百分点,为97。以上情况说明粮食总体价格有所上扬, 市场价格有止跌回稳的迹象。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受秋粮减产预期的影响,但从全年来看涨幅非常有限。因此,全年物价涨幅将低于2 %,宏观经济高增长、低通胀的运行态势将继续持续一段时间。

三、当前经济是否已经具备启动的条件

关于我国经济增长周期问题,国内一些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大致经历了四次波动,每次波动的回升期呈不断延长的趋势。近来也有研究认为,这一轮经济周期将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表现为“高峰谷,长周期”。但也有人认为,1996年底实现“软着陆”后,经济发展已到谷底,应该实现“软起飞”,新一轮增长周期即将启动。那么,我国经济目前是否已经具备新一轮增长启动的条件?

1.今年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是“稳中求进”,围绕这一目标,一是求稳,二是求进。当前我国宏观形势虽然向好,但经济生活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暴露的非常突出,如供需结构不协调、国有企业低效率等。要想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必须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现在这种环境正具备了这样一个条件。因此,政府在力求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趁此良机加大结构调整和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

2.受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投资需求不能持续放大,是制约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从我国前几轮经济周期中可以看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投资需求的拉动,而今年的投资率目标为32%,比1996年减少两个百分点,表明政府对投资总量控制的决心没有改变;从企业来看,资本金制度的实施使企业对投资变得更为谨慎,企业已不象过去那样轻易上项目、铺摊子,而是宁肯把钱存入银行也不愿意上那些市场前景不乐观、无效益的项目。从金融方面来看,到三季度末,M[,2]、M[,1]、M[,0]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7.14%、17.13%和12.1 %,其中M[,1]、M[,0]增幅基本处于年初18%左右和13.6%左右的计划调控之内,而M[,2]则低于23%—24%的计划调控目标, 这一方面是由于投入股市的资金和购买国债两块资金统计口径未包括,另一方面也表明信贷结构正在趋于合理。从今后来看,中国总的货币政策仍然是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加大对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的调整力度。在需求方面,严格对现金管理的同时,加强对货币总量的控制。在供给方面,在合理掌握贷款增量的同时,要对产品有市场、还本付息有保证的企业增加流动资金贷款,否则不予贷款。从以上有关的政策可以看出,今后的投资政策就是要在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上下功夫,不可能还象过去那样依靠大量注入资金来拉动经济增长。

3.我国的市场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依靠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投资方式所带来的回报率明显下降。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从根本上摆脱了短缺经济,实现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变化,绝大部分商品供求平衡或供过于求。在资金、劳动力、技术、原材料等生产要素配置日趋市场化的今天,社会生产总量的迅速增加,使经济形态由短缺型过渡到相对过剩型,它所表现出的是竞争的公平化和效益的平均化。在这种市场格局下,依靠大量投资拉动消费品市场火爆的局面已成为过去,企业必须尽快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相对宽松、物价稳定,摆脱了瓶颈约束,实现了建国以来少有的买方市场,这为企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遇,同时也是投资结构升级的一个较好时机,绝不能迫于落后企业的压力而盲目扩大投资,放松银根,如果这样,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困难,反而还将破坏目前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4.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和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在短时间内会影响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前几轮经济增长中,宏观经济政策上总是表现出“重发展,轻结构调整”,往往调整还没有到位,经济就开始明显升温了。而这一轮经济增长中,首先从指导思想上把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来抓。由于结构调整是一个十分紧迫而又需要较长过程的系统工程,既要积极稳妥地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又要防止速度过快给一些产品无市场、濒临破产的企业带来一线生机,使之造成进一步效益下降。因此,保持10%以下的经济增长速度,将更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和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标签:;  ;  ;  ;  ;  ;  ;  ;  ;  ;  

#183;特别草案#183;目前的宏观经济操作是否正常_同期增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