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切“民生”:一个不能忽视的马克思传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关切论文,民生论文,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对“民生”的关切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思想传统,是最可宝贵的马克思主义精神资源。弘扬马克思关切“民生”的思想传统,有助于理解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内涵。
一、关切“民生”:马克思理论的运思传统
关切“民生”是不能忽视的马克思的思想传统,首先在于:它是马克思理论的运思传统。要合理地改造世界,必先现实地理解世界。关切“民生”是马克思理论的运思传统和现实镜像。
1.关切“民生”是马克思历史观的运思传统
马克思之所以在“原初的历史关系”上提出了“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历史得以可能的前提和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生活决定意识”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恰恰源于对民生的现实性关切。在他看来,(1)作为第一个历史构成事实:“需要”,是民生的。(2)作为第二个历史构成事实:满足“需要”的生产与再生产,是民生活动。只有通过人类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而且是生产的连续不断的进行,才能满足人的连续不断地生发的需要。(3)作为第三个历史构成事实:人种的繁衍,是民生活动。人的繁衍同家庭和社会的需要紧紧相连。当“人口的增多又产生了新的需要”,伴随“需要的增长”,“新的社会关系”又产生了,随之出现的是满足这种“需要”的新的生产。我们必须注意,这些在“原初的历史的关系”上得出的“历史观”都是最基本思想。所谓“原初的”,在这里是指一切历史都具有的内容。那么,在“非原初的历史关系”上,“民生”内容在不同历史阶段上有差异。在现代社会中,“民生”还包括人们的就业状况、社会保障条件、普遍教育程度等内容。
2.关切“民生”是马克思哲学的运思传统
马克思哲学终结旧唯物主义哲学,开辟新唯物主义哲学。那么,在这个哲学变革中,马克思思想的本真价值诉求是什么?我认为,关切“民生”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原发基地和推动力量。首先,马克思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所谓“全部社会生活”应是“民生”的另一种表达。马克思在这里启示我们,要真正地理解生活,就要对“对象、现实、感性”在“实践”方面去理解。“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是包括人的吃喝住穿及其他一切需要以及为满足这些需要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整个感性世界得以可能的基础。他强调,“人们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①人们的需要连同满足它的生产都“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②其次,马克思强调,劳动是人的真正本质。黑格尔哲学由于故意偏离实际生活而从事“概念游戏”,把哲学导向“玄学”,以“自杀”方式了结了哲学生命;德国意识形态家们总是从人间升到天国去,沉醉于纯粹的“批判的批判”,以种种“震撼世界的词句”了结了哲学生命;尤其是费尔巴哈把哲学囚禁在感性直观与哲学直观之间,使哲学沦为一种抽象的人本学。马克思哲学不是人本主义哲学,也不是纯粹的生存论,更不是抽象的人道主义。
3.关切“民生”是马克思批判理论的运思传统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曾经强调“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他们的“社会批判理论”就是弘扬这个精神。马克思批判理论之所以可能,其原发基地和推动力量依然是关切“民生”。首先,政治批判,这个开启了马克思批判理论之先河的东西,直接地表现为对“民生”的现实主义关切。这种批判集中阐发了“腐败且反动的资本主义政治法律制度是民生困苦的根源”。可以说,它对普鲁士政治、法律和文化制度的批判在思想上都超越了当时批判理论的水平。其次,宗教批判也是对现实困苦的民生的现实抗议。马克思强调,宗教对民生的关切是虚幻的。“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对宗教的批判就是对苦难尘世——宗教是它的神圣光环——的批判的胚芽。”③更重要的是马克思把宗教批判与“对法的批判”和“对政治的批判”结合起来,使这种批判走向对民生的现实性关切。再次,马克思哲学批判也是生活批判。德国人的哲学思想却是“思辨的法哲学”,“置现实的人于不顾”,“只凭虚构的方式满足整个的人”,使“德国人民现实的生活胚芽一向都只是在他们的脑壳里萌生的”④,因而我们必须消灭这种哲学,使哲学世界化,成为变革世界的精神武器。最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集中批判了古典经济学抽象地谈论劳动价值论。国民经济学家把糟糕透顶的资本主义社会民众生活状况归咎于工人和农民的“懒惰”。可是,事实上,无产阶级是所有价值的创造者,却不是它的持有者,得不到属于人的生活内容。相反,“肮脏,人的这种堕落、腐化,文明的阴沟(就这个词的本意而言),成了工人的生活要素。完全违反自然的荒芜,日益腐败的自然界,成了他的生活要素。”⑤什么因素造成了这种不合理的生活状况?马克思回答:工人和农民的一切情欲和一切活动“都必然湮没在”资本家阶级的“贪财欲之中”,而他们自己都“只能拥有他想活动下去所必需的那么一点,而且只是为了拥有这么一点,他才想活动下去。”⑥这是国民经济学家所不理解的,也不愿承认的事实。通过对民生的关切和思考,马克思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深化了历史唯物主义。
3.关切“民生”是马克思解放理论的运思传统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学说。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马克思解放理论之所以可能,也源于马克思对民生的关切。首先,人的解放是人的生活需要的被满足。“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⑦也就是说,人的解放不是单纯的思想活动,而是一场深刻的历史活动。他还强调,“市民社会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是由于自己的直接地位、由于物质需要、由于自己的锁链的强迫,是不会有普遍解放的需要和能力的。”⑧因而,其次,人的“解放”:不论思想解放还是政治解放,终究都要通过“物质解放”来完成。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和农民的“吃、喝、生殖,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⑨都不再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而是为资本家阶级生产持续不断的劳动力。再次,人的解放在现实社会中直接地表现为无产阶级的解放。马克思强调,我们必须在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中使无产阶级上升为“世界历史性”存在,“通过兴起的工业运动”,“宣告迄今为止的世界制度的解体”,“否定私有财产”,“把社会提升为无产阶级的原则的东西,把未经无产阶级的协助就已作为社会的否定结果而体现在它身上的东西提升为社会的原则”⑩,实际地反对现存一切不合理制度,积极地扬弃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使每个人都“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11),实现生活的解放,达到对人的本质的复归。共产主义社会是对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正是解放的生活、解放的人的社会。
4.关切“民生”是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的运思传统
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最终解放,历史必然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人才具有了“真正人的需要”。马克思现实地想象了这种共产主义生活图景,即:“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12)这是获得解放的生活,是真正人的生活。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这种共产主义生活,并不是已经确立的社会状况,而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发展共产主义民生是一场深刻且具体的社会生活变革。马克思启示我们,实现共产主义生活,还需要我们作具体的努力。“首先必须对所有权和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实行强制性的干涉,也就是采取这样一些措施……1.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2.征收高额累进税。3.废除继承权。4.没收一切流亡分子和叛乱分子的财产。5.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6.把全部运输业集中在国家手里。7.按照总的计划增加国家工厂和生产工具,开垦荒地和改良土壤。8.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成立产业军,特别是在农业方面。9.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10.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等等。”(13)这种方案蕴含了如下内容:第一,建立共产主义公有制,保证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为全社会提供极其丰富的财富;第二,确立共产主义分配方式,保障人们的生活必需品能够“按需分配”;第三,消除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保障全社会的公正、平等、自由、正义;第四,发展共产主义教育,使每个人都能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正是源于对“民生”的关切而确立的。
二、关切“民生”:马克思的思想传统
我们说关切“民生”是马克思的思想传统,还在于它内在地包含于马克思思想的生成逻辑中。对民众生活状况的现实关怀,并不是马克思在某个思想时期的特定设计,而是毕生坚持的思想传统。坚持对“民生”的关切,马克思世界观有了原发基地和推动力量。
1.关切“民生”,是年青马克思世界观萌发的原生基地和推动力量
马克思中学时无论对待基督神性还是思考职业选择和奥古斯都元首政治,都没有离开对人的幸福生活的关切。他把基督神恩看作人的生活的阳光和雨露,希望人们以基督伦理规范生活,使自己成为有道德、善、爱心的人。他在德文习作中说过,青年人要认识到职业选择是一件神圣的事务,是基督神性伦理的体现;一个有正义感、爱心的人要把人的生活幸福作为选择职业的指针,要为他人幸福生活负责任。所谓幸福生活就像基督神性要求的那样要在生活中关爱他人,廉洁自律、公正无私。正是这样,他在拉丁文习作中提出奥古斯都时代生活虽然算不上罗马历史上最好生活,但它却是幸福的,因为这个时代“风尚纯朴、积极进取、官吏和人民公正无私”。在这里,年青马克思的世界观是不是基督教的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对人的幸福生活作了直接的关切。
马克思在大学经历从法律到历史到哲学的学习转换。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源于他对民生的关切。一开始,他主修法律的确受到父辈影响,但这不是全部原因,重要的是他立志用法律帮助穷苦人过上幸福生活。可他很快发现,即便学好了法律也难有作为,因为普鲁士法律制度只会扩大生活的分裂,加剧穷苦人生活贫困。马克思希望在历史知识中获得对这种冲突的解答。他也很快发现,抽象的历史知识根本就没有这种内容。当时哲学氛围在德国很浓厚,尤其黑格尔哲学影响巨大,吸引了许多年青人。年青马克思也自觉地走进哲学世界。在哲学的启迪下,他理解了生活为什么是变化的,生活并不是偶然事件的纯粹集合。他在《博士论文》中写道,伊壁鸠鲁用“原子偏斜论”纠正德谟克利特的机械决定论,这说明“在必然性中生活,是不幸的事,但是在必然性中生活,并不是一种必然性。”(14)必然不是生活的全部,偶然恰是自由生活的体征。幸福生活应当是自由自主的生活。可以说,大学学习深化了马克思对生活的理解。从中学到大学毕业,马克思世界观发生了明显转变,而其直接力量和原生基地恰是马克思对民生的关切,虽然它是初始的。
2.关切“民生”,还是马克思在1842年到1844年底间形成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思想基地和推动力量
一般说来,年青马克思在这个时间段完成了从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转换。这源于他不再抽象地想象现实的民众生活而是现实地想象当下的民众生活。自1842年在《莱茵报》编辑部工作始,他遭遇大量的民生问题,深感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激烈,自觉地审查从前的信仰,放弃抽象的思考,转向现实地关切“民生”。首先,他激烈批判普鲁士主流话语热衷于献媚反动腐朽的统治阶级而对糟糕透顶的民众生活熟视无睹,甚至粉饰是非的反动腐败行为。其次,他指出,政治法律制度要以规划公正的“民生”为宗旨。可是,普鲁士国家政治法律制度违背了这一宗旨,是糟糕透顶的民众生活的“直接根源”。再次,他提出,德国犹太人的公民人权与自己的“生活机能和生活条件”出现严重分裂,他们“被剥夺了自己现实的个人生活,却充满了非现实的普遍性”(15)。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就是民生与民权问题。可是,空谈家们却空谈“民生”、“政治解放”的学理逻辑。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文中,虽然马克思欣赏费尔巴哈不再继续“概念游戏”而关注感性生活,但由于费尔巴哈只是直观地理解吃喝穿住及爱情,因而他对马克思影响是有限的。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研究而转向实际地关切民众生活状况。他发现: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异化劳动“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16),这种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17)他提出,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18),使得生活成为人的本质性存在。马克思超越了同时代人。同费尔巴哈比较,马克思唯物主义地改造了黑格尔辩证法;与黑格尔比较,马克思辩证地深化了人本主义;更重要的是马克思具有共产主义思想。马克思对民生的关切是建立在人本学、辩证法、共产主义三者辩证统一上的。
3.关切“民生”,更是马克思确立和完善科学世界观的思想基地和推动力量
对“对象、现实和感性”需要从“实践”方面去理解。这意味着,对民众生活的关切也要从“实践”方面去理解。什么是“实践”?实践是人的生活,感性活动。世界的改变、生活的改变同人的活动与自我改变是一致的。这是费尔巴哈所不理解的生活。他看不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19);看不到人的感性活动“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20);更不了解正是工人的感性活动使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生活成为可能。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说,工人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却不是持有者,资本主义社会生活与工人本身的存在是分裂的,“工人的生命活动对于他不过是使他能够生存的一种手段而已。他是为生活而工作的。”(21)这些思想在《哥达纲领批判》、《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等论著中得到了深度发挥。晚年马克思从人类学思考人类生活史的规律性,要用共产主义思想为关切“民生”作出世界历史意义的现实论证。与费尔巴哈等人相比较,马克思对民众生活状况的关切和思考是现实的、具体的。可以说,关切“民生”是马克思科学世界观得以真正确立的思想基地和推动力量。
三、关切“民生”:新唯物主义的现实镜像
对“民生”的关切是马克思理论的运思传统,是马克思世界观形成的原发基地和推动力量,更是新唯物主义的现实镜像。因而,从“关切民生”上理解马克思思想,也许更贴近马克思思想的真精神。
1.关切“民生”确立了马克思思想的“以民众为本”思维
马克思说过,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与人类史就会彼此联系着。环境的改变也是与人的活动相一致。没有人,没有人的劳动,就没有生活世界。生活是“现实的个人”的存在。当然,马克思的“以人为本”的“人”不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人”。费尔巴哈只讲“一般人”、“类生活”的人、“感性”的人,实际上又是特定生活条件下的“德国人”;他不了解日常生活的人是处于感性活动中的人,是“现实的个人”。费尔巴哈的“人”只是感性直观的“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的能动性主体。马克思认为,人是有生命的个体,是持续不断地生产与再生产满足生命需要的“现实的个人”。人是生活的主人。广大民众,广大的工人和农民,是历史和生活的真正创造者。关切“民生”就要以劳动人民为本,关切他们的首创精神。
2.关切“民生”确立了马克思思想的辩证性思维
首先,民生与劳动的辩证统一。劳动是人的本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生产决定生活,而生活的需要又能动地设计了生产的内容。其次,民生与民权是统一的。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而是一定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现代社会中,这些关系早已被法律制度确定了,作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权利,诸如自由、平等、公正、博爱、财产所有权等,是“民生”的基本内容。然而,这些权利都是现实的、具体的,是民生与民权的统一,它们不是抽象的“概念”。再次,民众的生活不是单向度的物质生活,还包括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最后,人的解放与生产力发展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认为,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前资本主义社会所提供的生活必需品极为有限,不能满足全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很多人生活极其困苦。生活的满足是以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为前提的。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活的解放才是可能的。马克思还特别强调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不开社会变革。资产阶级革命为人类造就了资本主义制度,这本来是人类历史的进步,也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了巨大历史空间。然而,在历史进程中,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异化劳动,民众的生活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反而陷入更加严重的分裂和殖民化状态,因而资本主义私有制已经不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效手段而是发展它们的桎梏。无产阶级革命要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异化劳动,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人的真正解放。
3.关切“民生”确立了马克思思想的实践性思维
马克思总是朝向现实生活,实事求是地讨论民生状况。首先,马克思认为,民生也是一种生产。因为民生的一切需要的满足都是由人们的生产活动来完成的。生产方式决定了生活方式。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其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讨论民生。他在《论犹太人问题》和《神圣家族》中批判鲍威尔等人抽象地空谈人的宗教信仰权和政治权利,因为他们只谈权利的“概念”,不谈生活的实际权利内容,在其理论上恰恰要剥夺民众的现实生活权利。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批判蒲鲁东抽象地空谈人的财产权,因为他只是关切他自己那个阶级的利益,并不关切工人阶级的利益,更不关切全人类的现实利益。马克思认为,讨论人的生活,必然要讨论人的实际生活权利。实践唯物主义者,就要实际地讨论人的生活及其权利,就要看到生活的实际需要以及满足这些需要的实际生产与再生产、人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精神发展都是现实“民生”的构成内容。再次,共产主义生活是正在进行的现实运动,是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运动。理想是生活的未来,现实是生活的基础。关切“民生”,要从把握生活当下性开始,向生活未来性积极开放。马克思从批判资本主义生活殖民化现状及其资本主义制度根源出发,揭示共产主义生活是现实的社会运动。只有无产阶级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才能实现理想的共产主义生活,才能保障每个人都能自由全面地发展生活。
4.关切“民生”蕴含了马克思思想的和谐思维
和谐思维是马克思关切“民生”的原初维度。早在中学时代,马克思就认识到人的幸福生活是真、善、美相统一、相和谐的生活。他强调,一个人的生活要与基督的要求相和谐,要与千百万人幸福生活的要求相和谐,就能过上好的生活。马克思后来发现,生活还是必然与自由的一定和谐,是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和谐发展。他还发现,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是这个社会生活不和谐的总根源,批判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对人的本质的剥夺,批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虚伪性。他深信,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不和谐只是人类和谐生活的一个“阶段”,必将在社会发展中被超越;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们的生活是自由的更是和谐的。
四、关切“民生”:走向当代的马克思传统
关切“民生”,这个马克思的思想传统,是一个时代性的永恒课题,她必然走向当代。实现与马克思的对话,我们需要弘扬马克思关切“民生”的思想传统,使之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思想资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的基地和推动力量,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第一,加强引导。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我们的“民生意识”。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说得好,“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22)。这是对我们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继承和弘扬。毛泽东倡导我们共产党人关心群众,要从基本的生活问题做起,从人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做起。邓小平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长期让人民群众过紧日子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使人民群众富裕起来, 日子好起来。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我们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一定要充分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可见,胡锦涛同志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来落实,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的。这也启示我们,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弘扬马克思关切民生的思想传统,要把“关切民生”融入执政意识、国家意识中,把关心和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执政兴国的目标主题,要在新时期进一步强化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二,重在落实。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胡锦涛同志强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那么,如何以人为本?中心任务就是“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23)关切“民生”,重在实现“民生”目的,保障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制定和实施各项社会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措施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福祉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加强落实。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24),实施有利于“民生”发展的政策。其次,我们要按照“五个统筹”积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协调好各方面关系和矛盾,大力推进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保持社会经济的速度与质量协调发展,保障区域经济间协调发展,维护低收入群体利益和完善城乡最低生活水平保障制度的建设,探索出中国特色的城乡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特色工业化和城镇化模式、中国特色教育发展模式、中国特色农村发展模式,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从而推进“民生”问题的切实解决,让全体人民群众都能够过上小康生活。
第三,注重完善。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保障和增进人民民主政治权利。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说过,“民生”问题既是物质利益的满足问题又是政治权利的实现问题。在依法治国的今天,关切“民生”,我们必须关注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之实现问题。可以说,“民生政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民生”建设的不可分割内容。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就要努力发展人民群众的民主政治生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扩大人民群众民主政治权利,是对马克思关切“民生”的思想传统之当代弘扬。我们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大立法、司法、执法力度,加大防腐反腐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享有各项公民权利,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总之,马克思“关切民生”的思想传统是我们今天不能忽视的内容,它启示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就在于对“民生”的现实关切。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是为了保障和改善全体中国人民的“民生”,也是为了真正落实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宗旨。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1页注①。
②余源培、吴晓明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导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6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8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41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43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4-75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4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71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5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9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5页。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4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6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73页。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7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69-270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97页。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6页。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7页。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6页。
(2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2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2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标签:世界历史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抽象劳动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共产主义社会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世界政治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基督教共产主义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