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例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论文_叶晓晶

28例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论文_叶晓晶

叶晓晶 (嘉兴第二医院血液风湿科 浙江嘉兴 314000)

[ 摘 要] 回顾性分析了28 例慢性粒细胞白细胞住院患者,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

口服治疗,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护 理措施。本组28 例治疗期间,主要的不良

反应为血液学不良反应100%,水肿57.1%,消化道症状35.7%,骨、关节、肌肉痛

25%, 皮疹10.7%。通过密切观察药物反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积极主动指导患者

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细胞;甲磺酸伊马替尼;不良反应;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733.7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4-1620(2015

)10-179-02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属骨髓增生性疾患,是一种由 多能干细

胞病变所致、以粒细胞系统无限制增生为特征的白血 病[1]。甲磺酸伊马替尼,商品名

格列卫(Gleevec)]是一种2一苯 氨嘧啶衍生物,它通过取代BCR ~ ABI融合蛋白

中的ATP而阻 断ABL酪氨酸激酶的持续磷酸化,从而达到抑制Ph阳性白血病 克隆的

增殖和抗凋亡作用,成为第一个成功治疗Ph阳性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的靶向

药物[2]。现将2008年4月至2013年 1月,对入住我院血液专科病房28例慢性粒细胞

白血病患者,采 用口服伊马替尼化疗方案治疗后不良反应及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

1.1 一般资料 2008 年4 月至2013 年1 月,对入住我院血液专科病房28 例 慢

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口服伊马替尼化疗方案治疗。本 组男16 例,女12 例;年

龄25-52 岁,平均47.5 岁。依据血液病 诊断及疗效标准[3],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

病且BCR— ABL融 合基因阳性、Ph 染色体阳性。其中慢性期10 例,加速期12 例,

急性变期6 例。 1.2 不良反应

1.2.1 血液学不良反应 主要为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贫血,本组26 例接受伊马

替 尼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贫血, 多发生于用药后2 ~

3 周。10 例病人服用伊马替尼后,因出现 严重血液学不良反应,减量或停药治疗。

1.2.2 非血液学不良反应 主要表现为水肿,恶心,皮疹,骨、关节、肌肉痛。本 组28

例患者其中最常见者为水肿16 例(57.1%),尤以眼睑 水肿为重,3 例严重者出现胸

腔积液或心包积液;恶心10 例 (35.7%), 其中2 例胃痉挛, 骨、关节、肌肉痛7

例(25%), 皮疹3 例(10.7%)。本组3 例皮疹,在未停用或改量情况下经 过抗过

敏治疗后皮疹消退或好转。 2. 护理

2.1 给药方法 患者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 初始400mg/d, 每日1 次,同时

嘱患者多饮水。当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ANC)

<1000/mm3 或血小板<50000/mm3时停 药; 当停药>2 周, 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

(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ANC)<1000/mm3 或血小板<50000/mm3时

继续停药,当 停药>2 周, 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

ANC)≥ 1000/mm3 或血小板≥ 50000/mm3,伊马替尼剂量减少 25%-33%(不

低于300mg/d),当停药<2 周,绝对中性粒细胞 计数(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ANC) ≥ 1500/mm3或血小板 ≥ 75000/mm3,继续伊马替尼400mg/d

治疗,对于顽固性中性粒 细胞减少与血小板减少患者,可采用生长因子与伊马替尼联

合 应用。开始每2 天复查外周血涂片、血常规,每周复查肝肾功 能,1 个月后每周复

查外周血涂片、血常规,每2 周复查肝肾功 能,每个月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每3

个月进行细胞遗传 学检查,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药物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2.2.1 血液学不良反应 本组28 例发生不同程度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贫血,

出现白细胞减少,及时向患者做好健康教育,指导其注意休 息,减少探视人员,病室

通风换气,并有臭氧空气净化机消 毒病房每日2 次,每次30 分钟,患者餐后及时漱口

,餐前洗 手,睡前、便后清洁会阴部及肛周,注意个人卫生;本组12 例 出现白细胞

<2~3*10^9/L 患者经皮内注射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 因子100~200ug,继续口服甲磺

酸伊马替尼治疗,6 例白细胞 <1.5*10^9/L 患者在升白细胞治疗同时予减少化疗剂量

或停药, 待血细胞恢复,继续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出现血小板减 少,嘱其勿挖

鼻、剔牙,避免碰撞,拔针后按压时间>10 分钟, 保持大便通畅,勿屏气;血小板低

于20000/mm3,绝对卧床休 息,指导床上大小便。本组4 例血小板<20000/mm3时

经皮下注 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输注血小板,丙种球蛋白,待血小 板恢复≥

75000/mm3,继续伊马替尼400mg/d 治疗,同时密切观 察有无头痛、恶心、呕吐

,呕血、黑便,血尿,预防血小板减 少引起的颅内出血或消化道出血,有2例顽固性血

小板减少患 者生长因子与伊马替尼联合应用。出现贫血,指导患者卧床休 息,根据贫

血程度、发生速度及原有身体状况,制定病人可耐 受的活动量,减少体内耗氧量。本

组10 例患者血红蛋白<70g/ L,医嘱予输注红细胞,伊马替尼继续服用。

2.2.2 水肿 本组16 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颜面、眼睑和(或)双下肢浮 肿,其中

3 例出现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嘱患者低盐饮食,记 录24 小时尿量,量人为出的方式

补液或饮水,医嘱予速尿、螺 内酯利尿消肿治疗后,浮肿均有好转。

2.2.3 消化道反应 本组10 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其中2 例出现胃痉挛,嘱 患

者餐中服药,服药后饮水500ml,进食易消化、高蛋白食物 和补充足够液体,减少进

食对消化道刺激的食物,恶心、呕吐 明显者予盐酸昂丹司琼或甲氧氯普胺止吐治疗,

出现胃痉挛患 者嘱其腹部热敷,医嘱予654-2 针解除内脏平滑肌痉挛,以上 措施后消

化道反应消失或好转。

2.2.4 骨、关节、肌肉痛 本组7 例患者出现,指导其适当按摩骨、关节、肌肉,

医 嘱予西乐葆、曲马多等止痛治疗,其中1 例,服用伊马替尼症 状加重,停药后好转

,改用达沙替尼治疗。

2.2.5 皮疹 本组3 例病人出现皮疹,主要表现为躯干、四肢散在斑丘 疹伴皮肤瘙

痒、皮肤干燥、脱屑,嘱患者避免阳光照射皮肤, 指导穿棉质衣裤,保持皮肤清洁,

勿用碱性肥皂清洁,指甲剪 平,勿抓挠皮肤,防止皮肤受损,引起感染,忌食鱼腥辛

辣刺 激性食物,请皮肤科专科医生会诊,医嘱予开瑞坦、复合维生 素B2片、赛庚啶片

联合抗过敏治疗,恩肤霜、尿素霜等外涂, 经过治疗皮疹控制或好转,按期完成口服

化疗疗程。

3.小结 甲磺酸伊马替尼,商品名格列卫(Gleevec),是目前治疗 慢性髓细胞

白血病(CML)的主要药物之一,是美国国家癌症 综合网络(NCCN)首推的治疗药

物[4]。但该药物存在较多副作 用,掌握甲磺酸伊马替尼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在患

者治疗 过程中密切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并按要求及时进行处理,减 少药物不良反应

及非药物毒性对患者的影响甚至伤害,保证患 者用药安全,确保疗程顺利进行。 参考

文献: [1] 干定云,陈燕.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分子靶向治疗的新进 展.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06,19(3):190— 19. [2] Odwyer ME,Mauro MJ,Druker

BJ.Recent advancement of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J].Annu

Rev Med,2002,53: 369— 381. [3] 张之南,沈悌.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

天津:天津 科学出版社,1991:193-195. [4] 魏永强,张贤. 临床血液学杂志.2011

:517-519.

论文作者:叶晓晶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文摘》2015年第9卷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0

标签:;  ;  ;  ;  ;  ;  ;  ;  

28例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论文_叶晓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