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党校及县委委派,我到柞市镇洪堰村担任党建扶贫工作队长兼村第一书记,这几个月时间里走访了所有的贫困户和低保户家,常年不在家的贫困户我也去认了家门。对洪堰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对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有了清楚的认识。
一、洪堰村的基本情况
柞市镇洪堰村地处衡南县斗山桥水库中上游,由原来的阳雅、打龙、苍塘、洪堰四村合并而成,现辖34个村民小组,全村二个党支部,现有党员92人。现有农业人口2387人;区域面积11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5000多亩,多以紫色岩丘陵地形为主。稻田面积仅1247亩。区域内水网密布,汛期有100多亩水面面积。自然条件较差,交通闭塞。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年为不足6000元,距县城云集近90公里,距柞市镇尚有13.8公里,是衡南县65个省级贫困村之一。综合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基础设施、区位条件、交通条件、人均拥有耕地面积、人均可支配收入及面上贫困人口数都是衡南县最典型的贫困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27户,贫困人口468人,经过2014年、2015年、2016年的脱贫及2017年的走访排查共清理和脱贫贫困户38户,156人。目前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93户,贫困人口329人。低保人口26户,37人。残疾人9人、精神病人5人、患有大病25人。洪堰村贫困户有三多“残疾人多,精神病人多和超生户多”
(一)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条件差。洪堰村离柞市镇近13公里,最近的集镇是祁东的金桥镇6公里。居住环境恶劣、资源贫乏,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即使有资源也多因交通闭塞、信息不畅,难以与市场对接流通。比如:该村家家户户都种有四月枇杷、柚子今年喜获丰收但因为离集镇远的原因很难在其它地方销售,而导致只能自给自足,甚至烂在树上。
(二)受教育程度低,脱贫意识低,缺乏发展技能。该村贫困人口多数为初中以下文化。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思想观念陈旧,传统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生活上往往温饱即安或两腿向上靠帮靠救济,脱贫意识较差。几乎没有懂现代农业专业技术的人员,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动力。
(三)产业附加值不高,缺乏劳动力,收入水平低。多数贫困户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依靠责任田,缺技术、缺资金、缺门路,日常生活比较艰难。农业有产出,主要依靠人工劳力,且产业附加值不高、收入低,青壮劳力大多选择外出务工。在家的多为老弱病残幼,即便想要发展产业也是“有心无力”。
(四)、教育负担重,抗风险能力低,因学因灾因病返贫现象严重。再穷不能穷教育。文化知识的培养是贫困户最终改变贫困命运的关键。目前国家已免去了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费用。但就读高中、大学阶段的贫困学生家庭负担仍然相当重。一个高中生每年需支出15000元左右,有些贫困户家庭往往为了孩子上学负债累累。特别是洪堰村贫困户中竟有生四娃,五娃的,占因学致贫的大多数,这么多娃就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二是在贫困户收入来源中农业收入单一,缺乏抗风险能力。一旦遇到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收入更无保障,迅速返贫。三是家庭收入主要靠劳力。一遇到家庭中有住院或慢性病的,既要支出高额医疗费用,又减少了家庭收入,这一增一减,对于贫困户家庭无异于雪上加霜。因学因灾因病返贫现象严重。
(五)农民思想上的贫困成为贫困户脱贫的致命障碍。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既是贫困的结果,又是造成贫困的原因。许多贫困人口由于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即便是外出打工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加之贫困户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温饱即安,“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凡事都等国家和社会的救助。尽管有些贫困户有摆脱贫困的愿望,并不断努力尝试,但由于思路不清,路子不明,缺少引导,导致失败,最终失去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
(六)农村情况错综复杂增加了精准扶贫难度。一是随着青壮年劳力大量流入城市,农村常住人口大都剩下留守妇女、儿童、老人,实际长期居住人员不足三分之一,在农村实施规划扶持项目中出现劳力紧缺和种植项目后期管护难到位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二是一些干部工作方式方法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责任心不强,作风不民主,对贫困人口认识有偏差,认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是搞形式,扶贫到户不一定能兑现,导致乡村干部对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三是精准识别要求精准到户、因户施策,而识别过程缺乏准确信息,难以做到让群众心服口服。
二、工作队做了那些工作
(一)重建组织。洪堰村四合一村,新村干部从原来的四个片村干部中选拔留用。在日常工作中,常以片村村民干部利益为重,不能站在新洪堰村的高度和利益上考虑问题,开展工作。导致村干部之间矛盾重重,村里工作不能有序推行下去。工作队看到这个情况,多次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针对这个现象作了反复强调。工作队指导员陈松春同志民主生活会上讲“你们现在是新洪堰村的干部,要为新洪堰村做工作,不再是原来的四个片村(阳雅、打龙、苍塘、洪堰)的干部了,你们要切记”。在村干部包组中做了调整,打破原有格局。干部风气有了很大转变。
(二)强化教育。农民思想上的贫困成为贫困户脱贫的致命障碍。针对农民对党的扶贫政策的不理解和“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工作队在村里开会时反复强调了“一超过、二不愁、三保障”的贫困户退出标准和“脱贫致富光荣、以贫为荣可耻”。并在村部门口挂了宣传横幅,宣传党的扶贫政策。
(三)发展产业。为了改变贫困面貌,发展产业致富。根据洪堰村的种、养历史,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经反复研究,最终确定在洪堰村发展养鸡和种席草。现已免费投放鸡苗15000羽给贫困户和面上户。因种席草季节尚早,拟定种植席草400亩,目前已落实面积300多亩。种植农户150多户,其中贫困户82户,为发展席草产业,我们工作队与村支两委开会讨论决定:对贫困户由扶贫后盾单位免费提供草种和肥料,对面上户采取以奖代补形式提供草种。由席草种植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这两项产业发展计划需要提供资金30万元-35万元。由后盾单位县委党校和县农商行解决。预计这两项产业发展计划可以为贫困户每户增收5000元以上。达到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目的。
(四)改善民生。为改变洪堰村的交通状况、用电安全和饮水安全,我们工作队呈文县移民局、县交通局、县水利局和县电力公司对白杨至孙家七拱垅公路桥建设、四叶组至鸣路桥1000米跨境公路建设、必子组至丰树组人行路建设、阳雅和苍塘两片的农网改造、贫困户饮水安全等项目申请以上四家单位给以项目安排和资金安排。目前四叶组至鸣路桥1000米跨境公路建设已建成。阳雅和苍塘两片的农网改造已完成,贫困户饮水安全和白杨至孙家七拱垅公路桥正在施工中,人行路建设也在筹备中。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加强基层党建队伍建设。洪堰村党建工作虽在稳步推进中,但仍需要继续加强,“三会一课”制度进一步推进落实,村干部的作风建设还需要继续努力。村干部和党员政治生活制度、学习制度需要坚持不懈。需要工作队把关。
(二)加强党的扶贫政策宣传力度。对贫困户的识别过程缺乏准确信息,造成群众对村干部意见很大,还需要工作队反复做工作。另外对贫困户的技术培训还没有完全推开,目前,洪堰村的技术培训主要是通过村干部和养鸡、养羊能手的传帮带,没有形成较好的学习培训方法和制度。
(三)努力增资跑项,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为改变洪堰村的贫困现状,还需要工作队申请县里相关职能部门对村里发展给以项目和资金支持,以解目前的困境。
(四)迅速落实村部建设。目前洪堰村没有确定的办公场所,新建村部计划因财政投资不足而搁浅。改建村部计划因柞市镇委、镇政府没有确定合适的场地而迟迟没有动工。
(五)发展电商平台,让分散的农副产品及时走向市场。为发展洪堰村经济,解决农副产品销售途径,工作队与村支两委研究,拟定发展电商和委托销售农产品两条腿走路,目前已在接洽中。
(六)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力争按期“摘帽”。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工作队与村支两委讨论决定:明年为洪堰村引进席草加工厂,拟定10台机器的产能,预计可以为村集体每年增加近10万元的收入。
论文作者:陈松春,刘鑫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4
标签:贫困户论文; 工作队论文; 席草论文; 贫困论文; 衡南县论文; 收入论文; 市镇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