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移重心抓好基础工程--龙岗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探索_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论文

下移重心抓好基础工程--龙岗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探索_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论文

重心下移抓基础工程——龙岗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心论文,基层组织建设论文,农村论文,基础论文,工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来,我市龙岗区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加强以村级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基础工程”,使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区委因此1996、1998年两次被广东省委授予“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称号。今年10月在龙岗召开的广东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推广龙岗区基层组织建设的经验和该区坑梓镇政务公开的经验。

一台“发动机”和四个“轮子”

龙岗区现有90个村委会,595个自然村, 村级党支部建设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从建区之始,区委就把领导工作联系点放在镇村,每位区领导挂一个点,指导村党支部抓组织建设、股份合作经济、社会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他们将这个举措称为“一台发动机”和“四个轮子”。

区委一班人确定,每周二、周三为无会日,这两天不安排会议,干部下到镇村调查研究,帮助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问题,这一制度已坚持了几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了选好用好农村党支部的带头人,龙岗区先后进行了一系列探索,采取“派、带、换、聘、竞选”等五种办法。去年区委又在坑梓镇秀新村进行“两票制”推选党支部试点,区委书记刘志庚到镇村调研,听取意见,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后,将“两票制”推向全区,今年已成为全市村级党支部换届选举通行办法。

除此之外,各镇镇委也实行分片包村制度,镇每位干部都联系一个自然村,对村里经济发展、计划生育,直至殡葬改革,都要负责。目前农村情况千差万别,为了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区委要求各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培育和发现好的典型,向全区推广。布吉镇对机关和农村干部实行双向挂职锻炼,坑梓镇在各行政村、村民小组中开展“双文明”的升级晋档活动,这些好做法都被推向全区。

“扶上马”工程和“学习驾驶”工程

新生村支部书记刘炳粼在接受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看村干部称职不称职,群众看得最清楚,关键就是看他们是不是有战斗力、号召力、凝聚力。有了这“三力”,就会战无不胜。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其中经济建设是个根本;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任务重,归根到底也是为了村级经济发展,村民也希望能有一个带领他们致富的好班子。

正处在农村城市化过程当中的龙岗区,由于历史原因,目前仍有少数自然村是没有年终分红的欠发达村;另有一些村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或起步较早,经济发展迅速,集体资产不断壮大,而村干部素质跟不上,又容易出现腐败问题。

这两类问题,恰恰是制约当前农村发展的“瓶颈”。

从1994年开始,龙岗区连续实施“立体扶贫”计划,共抽调374 名干部,向欠发达村派出101个工作队。

接着,该区又开展了“十、百、千”帮扶工程。“十”,就是组织55个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挂钩扶持55个村;“百”,就是组织区直机关232名副处以上干部与232个贫困户实行“一帮一”;“千”,就是组织近2000名镇村党员干部“一帮一”扶持贫困户。在扶持中,把经济扶持与精神扶持结合起来,扶信心、扶观念、扶项目、扶管理、扶技术,在物质帮助的同时,引导当地干部群众转变观念,提高素质。

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的领导干部都不是神仙,许多是从村民中提拔和选举,直接走上有一定权限的领导岗位的,在特别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他们能否经受住考验?一切都有赖于建立规范的制度化的运作机制。

针对集体资产、财务和土地使用等与群众利益关系密切的热点难点问题,龙岗区建立健全了民主管理、群众监督制度;1998年,在新生村、坪环村试点的基础上,全区推广了村务公开制度;全区试行了镇级会计核算中心制度,村级财务由镇会计核算中心记账、核算;从1993年建区始,经过不断探索,农村股份合作制经历了“横岗模式”、“荷坳模式”等不同阶段,提升完善为“龙岗模式”,对现有的股份公司进行公司制的规范化改造。

所有这些规范、制度,就是强迫农村领导干部不断学习,学习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领导村民致富奔小康的科学方法和管理经验。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五大体系”

几年的农村基层建设成效是明显的,有关统计显示,村级经济占龙岗全区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几年来共评出文明村27个,文明户占到农户总数的74%。在此基础上,目前龙岗区及早确定“重心下移,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全面提高,为初步实现农村城市化跨世纪战略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的思路,在这一思路指导下,正积极探索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五大体系。

——健全村级组织体系,按照行政村“五个好”,自然村“四个好”的要求,建立健全村党支部、村委会、经济发展公司、群团组织,明确各自职能,合理配备干部。

——健全民主自治体系,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个方面。在选举上做到公开公正,选贤任能;在决策上做到民主、科学、可行;在管理上做到依法治村、制度管人;在监督上做到完备、及时、有力、有效。

——健全村务运作体系,完善村务管理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实现“五化”:村务运作程序化,干部职权岗位化,工作行为规范化,社会管理制度化,办事结果公开化。

——健全干部群众教育培训体系,内容重点是五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法制与依法行政教育;文化知识和科技知识教育;党风廉政教育;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教育。以“洗脑进城”为重点,全面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健全激励考核体系,在先进村创建“初步现代化示范党支部”,在小康村创建“五个好红旗党支部”,在欠发达村开展“升级晋位”活动,根据考核结果对镇、村责任人进行奖惩;对干部实行“政绩卡制度”,全面记载干部学习、工作和廉政情况;规范考核机制、奖惩机制,引入竞争机制。

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麦旺枝说,下一步是抓重点、抓配套、抓落实。重点仍然放在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两翼齐飞”上。创建“好班子”的做法要推到村一级,还要在村里落实“五个一”工程:建一个广场、一个图书馆、一个小公园、一条商业街、一个文化活动室。对少数无分红的“空白村”,继续实行工作队驻点、部门挂点、干部蹲点的方式,直接对口挂点扶持。

做实事,讲实效,若干实干,是下一步龙岗区农村基层建设工作的着眼点。

标签:;  ;  ;  ;  ;  

下移重心抓好基础工程--龙岗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探索_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