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倒闸是变电运行的核心内容,也是维持电力安全运行的基础。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变电运行中出现了很多倒闸问题,对电力系统造成了巨大影响。因此变电运行部门必须认真分析并了解倒闸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多种措施,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事故分析;预防措施
变电站的正常运行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保证,对于社会正常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倒闸操作是变电运行中的基本操作方法之一,操作不当会造成配电线路故障、变电设备损坏等问题,因此,保证倒闸操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1倒闸操作事故原因分析
1.1调度发令不够准确,运行人员没有认真受令
曾经某110kV变电站值班人员接到了指令:10kV某线路线路检修工作即将完成,要求变电值班人员按照“10kV某线路由线路检修转运行”的指令拟定操作票。之后,运行人员没有进行指令复诵确认及理解调度的意图,当即填写操作票并执行该线路的送电操作,造成该线路带接地线合闸的恶性误操作事故,所幸线路检修人员安全措施完善未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1.2操作票的填写与审核发生错误和不规范
曾经,某10kV开关室开展停电检修工作,其并没有将进线开关的线路侧断电。在检修工作完成之后,运行值班人员在没有将下刀闸与进线开关之间接地线予以拆除的基础上,就对10kV母线实施了恢复送电的合闸操作,这导致开关室的10kV进线开关出现跳闸,10kV馈线上全部用户都发生了失电情况,而且开关室的电气设备也遭到击穿烧坏,从而带来严重的损失。
1.3在执行倒闸操作的前后没有仔细检查设备的状态
曾经,某高压配电房的运行值班人员在对水泵实施停机操作时,由于走错了开关柜,错误地强行带负荷来开正在运行过程中的高压开关柜的隔离开关,从而引起了弧光短路,造成配电房某10kV母线进线出现开关跳闸的情况,隔离开关遭到损坏,而且飞溅的电弧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一定损害。
2变电运行倒闸控制重点内容
2.1倒闸操作前,相关人员必须认真了解并掌握调度部门发出的所有信息,一旦出现不良问题,必须向调度部门反映,得到许可后再完成其他操作;倒闸操作要求按票操作,一般结束唱票复诵后,采用打钩方式确认,避免出现跳项;操作中严禁私自离开现场,避免出现走错设备间隔或其他问题,禁止随意进行解锁操作,防止误操作。
2.2避免误合接地刀闸或带接地刀闸合闸等恶性事故的发生。实际操作中要求相关人员必须赶往现场做好相关工作检查,了解设备与接地线实际运行状况。除此之外,还要保证母线与电压互感器接地,合理区分,制定试验开展中临时变更的安全措施。
2.3进行倒闸时,要求悬挂标识牌并设置围栏。实际操作中将标示牌悬挂在较醒目的地方,既要保证围栏设置工作的开展,又要扩展围蔽范围。实际操作中如果要求更换标示牌,必须由相关负责人提出申请,并由运行人员取下标示牌。
2.4进行电压切换工作时,必须结合工作需求操作,主要进行距离及母差等切换,不能切换的严禁切换,如电压互感器高压侧停电后不能进行低压侧反送电。
2.5倒闸操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实际操作中一旦出现异常状况,要求暂停相关操作,了解并调查异常情况出现的原因,在获取值班调度人员许可后再进行倒闸操作。
3预防倒闸操作事故的措施
3.1完善倒闸操作制度
通过上述案例可以得知,在变电运行中,由于倒闸操作失误引起的事故危害极大,为了弥补当前变电运行中倒闸操作制度的不足,我们应该对此进行完善。对于倒闸操作的监护制度应该进行完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倒闸操作的时候,需要有监听的专业人员,了解调度指令中的所有信息,对于不能确定的信息要及时与相关的调度部门进行交流沟通确定,防止操作不当的情况出现[2]。对于操作票的填写要严格,不能漏项和跳项;除此之外,在倒闸操作中禁止单人操作,不能出现违规的操作行为,若有发现要及时处置。
3.2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在变电运行中,之所以经常发生各种倒闸事故,和工作人员的盲目操作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应该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水平培训,减少因为盲目操作而引发事故的概率。对于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有以下几点方法:①对工作人员开展专业的技术培训。对于新入职的员工要组织实际操作培训,提高专业水平,丰富实际操作经验,培训过关才能参与实际的倒闸操作工作;②设立奖惩制度,用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于表现优秀的技术人员及时的奖励,对于表现不及格的技术人员进行惩罚,做到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够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③对于倒闸事故进行集中分析讨论,通过现场示范以及专题讲座等形式来提高工作人员的应变能力,约束操作行为。
3.3倒闸操作中的非典型操作
在倒闸操作的过程中,除了常规操作,还有一些不常见的操作,非常规操作打破了固有的思维套路,关联到的项目种类也很多,发生危险的概率也提高了不少,所以在这类非常规操作的过程中,非常考验操作人员对危险点的预控以及判断的能力。如果操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培养了一些不好的习惯,那么在非常规操作中就很有可能引发操作事故[3]。因此,调度部门对于工作人员在非常规的具体操作中的表现要进行重视,若是发现有不良的操作习惯一定要及时指出并对其进行纠正,对于危险点也要及时的分析讲解。同时,为了在事故发生时有较快的反应能力,应该对操作人员进行强化训练,提升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与自我保护能力。
3.4严格操作票据编制
第一,接受、复诵、监护人逐项确认以及操作汇报并记录操作票的程序,保证操作合乎规章制度,提高倒闸操作的准确性;第二,对每一个环节加强把关,比如对票据填写的环节,可以采取两位当值人员填写操作票的方式,两者一致后再进行下一环节,或者通过两位审核人员对填写的操作票票进行确认等方式,及时发现与解决操作票出现的问题,降低操作票发生问题的可能性,从根本上降低倒闸操作事故的发生。
3.5调度指令控制
第一,调度部门在指令下传过程中,要保证传达指令的关键词明确清晰,对复杂的指令应当作出相应的操作指导或目的陈述,以保证操作人员对指令的理解符合要求;第二,操作人员在接收到调度指令后,应该将理解的指令思想向调度中心确认,在得到确认后方可进行操作,并严格遵守指令要求以及操作规章。
3.6加强设备检查工作
通过对设备的检查工作,了解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对于倒闸操作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对设备的检查,主要是通过对设备危险点以及操作中需要涉及的设备运行状况进行检查。比如二次设备、自动装置和继电保护等电气设备危险点,必须要在现场进行实地检查,对于出现异常的应及时向调度中心汇报,在确认其运行指标正常后才能进行倒闸操作;在进行电压切换等操作时,要确认设备的电压、母差保护等,以保证操作的准确性。
3.7加强危险点预控教育并制定事故预案
倒闸操作危险点的预控与运行人员生命具有很大联系,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要求必须开展危险点预控教育,提高人员的思想认识,并鼓励运行人员积极参与到危险点预控中,促进危险点预控工作的开展。实践操作中一旦发生了事故,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避免造成更大损失,例如制定特大事故应急处理及自然灾害应急处理。
结论
倒闸操作在变电所的变电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实际工作中,完成操作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精湛的操作技术,避免操作事故的产生。一旦出现事故,操作人员必须要做到沉着应对,阻止事故的扩大。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则需要变电所的负责部门对工作人员进行的严格培训。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电力系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坚,王永龙.浅议变电运行中的隐患问题与解决方法[J].广东科技,2012(11).
[2]高青云.变电站中典型倒闸操作的危险点和防范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4).
论文作者:华培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操作论文; 人员论文; 事故论文; 指令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危险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