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电网事故影响范围也随之变的越来越大,发展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后果也变得越来越严峻,这种发展趋势,就对经济、社会、政治产生巨大的影响。在目前来看,我国面临着电力供应严重短缺、区域电力市场运营、跨区大电网稳定矛盾突出的这种新型趋势。在电力的调度过程中,要想保障安全控制工作,就要重点探析系统的扰动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及其对电力系统运行的不利影响的消除,以及探析如何采取措施提高电力系统抗扰动能力。对电力调度风险管理、技术措施实施以及调度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等方面进行安全控制措施分析。
关键词:电力调度运行;安全控制;策略探讨
1导言
随着国内经济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电力能源的需求急剧增加。我国电力企业在电力调度安全管理中存在着各种问题。由于国内外陆陆续续出现了一系列电网的重大停电的事故,电网安全已上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并引起了社会各个方面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2电力调度运行存在的主要风险
2.1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求,电力运行输出量就随之增长,超负荷的电力设备运行就增加了一些不确定因素,极限发电设备的备用容量,也制约着电网的输送。因为以往宏观调控的影响,电力系统的发电装机的速度无法满足于现代化发展速度的需求,就导致电力运行输送局限、电力供需紧张等问题出现。虽然电力调度的运行曾今采取过各种防护措施,比如利用线路稳定极限,提高线路运行输送,来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对电力的基本需求。但由于输电设备长期的重载运行,超负荷运行设备柜影响输送电设备的使用寿命,使电网系统处于紧绷状态,这样很不利于电力调度的稳定、安全的运行。
2.2 电力只注重经济,忽略安全因素,大幅度波动的电网负荷现象就没有充分的考虑安全的因素。涂填电力市场上的交易风险,增加了电力潮流导致线路过载严重的问题。电力调度的日常安全运行就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2.3 自从我国家如WTO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就影响这电力运行的成本,但由于资源价格波动,在加上气候等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和存煤、水流不足等这种内在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力调度运行的障碍。
3电力调度运行技术的分析和控制
在进行调度运行时,电力调度工作人员要必须具备专业只是,要有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丰富的实践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从容的应对所有的突发事故,并发现设施所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要更好的记录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数据,挖掘出技术开发潜在的信息,增强电力系统的安全性。所以我们要做好日常的预防风险的措施,所做的主要风险控制的措施分为以下三种:
3.1 做好电力调度运行之前的控制,而调度运行之前控制的前提是需要前一周将需要的燃料和别的资源准备充足,优先计划制定可以再生的能源,如水电、风电之类的调度,将对电力系统设备的可行性的进行分析研究,并且保证设备的运行没有差错。高效有力的对传输的容量进行制定,并且更好的满足电路负荷的要求。
3.2 做好运行时的控制。在电力调度运行过程中,要实时监控输电备用分配情况、电压、潮流、保障继电保护协调。更要注重的是监视系统本身的安全和稳定,实时了解市场之间交易出现变动,与此同时,还要对一些比较突发性的事件做出及时的应对措施。
3.3做好运行后的控制,要输电路径加以管理,加强数据交换、按时进行安全分析处理,并监理用于分析交易路径比较大的区域电网的规模。增加一些通信功能的应用,并有效的保障控制中心和市场参与者的互动和交流。在事后,分析时候费用,设备的安全性。进而划分责任区域。并且对安全隐患做好预防措施,留够备用的容量。
4运用电力技术对调度操作进行控制和分析
电网调度对整个电力系统中的安全、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各电力企业应更加重视电力调度,通过各种措施加强对电力调度安全工作的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1 使用先进的能源管理系统的优点
以往的电力调度的 SCADA 系统逐渐开发新的模块,功能不断完善,能够使电力调度的运行和管理工作实现实时的监测发电机动态行为。
4.2 采用综合自动化技术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综合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的推广,使电网运行过程中可记录重合闸、保护、五防、四远、故障波形等提供了相关的技术支持,分层分布式综合自动化系统是现阶段电力调度运行过程中最为常用的。
4.3 加强安全意识,遵守操作标准
随着电力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新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也应运而生,安全防卫技术的不断更新,加上越来越完善的调度自动化系统,电力调度技术的现代化程度日益增高,这对提高电力经济性和安全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现实中可能存在着由于值班人员调度错误、操作不规范等原因,电力稳定和安全问题仍然十分严重。因此,电力调度运行管理过程中,要对现场操作规程制度的完善、职业操守的树立、调度值班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有足够的重视。
4.3.1 完善交接班制度
完善交接班制度是保证电力调度连续性的重要措施,合理科学的交接制度是保证交接思想统一、交接内容准确、全面的重要保证。只有工作交接清晰,后续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如果交接班不完整清晰,就很有可能发生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和检修计划等其他情况的信息传达错误,如果严重,甚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其他事故。
4.3.2 调度操作命令的规范
调度员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直接管理者,调度员下达的每一条调度指令均影响着相应的设备状态以及电网的运行方式。无论是在日常工作中还是在事故处理中,调度人员发出的每个调度操作指令都必须准确,这就要求调度员要严格遵守电力调度的相关制度,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杜绝误调度和误操作的发生,对设备、人身、电力安全进行保证。
4.3.3 减少电力运行中的干扰
在电力在运行和设计时,为了降低系统故障对电力运行的干扰,尽管采取了相关的措施,但还是不能够完全避免一些不可预测的故障冲击,会影响电力的运行,一些较大的干扰会破坏电力的暂态稳定。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停电对电力运行的干扰具有重要意义。
4.3.4 加强电力设施保护
电力设施是电力系统稳定、安全运行的物质基础,加强电力设施建设是电力结构可靠、强大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发生了多起破坏电力设施的事故。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用户的正常用电顺序也有很大的影响。电力设施保护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一些业务计划。在对现行的《电力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修改时,还应增加电力执法内容,使电力执法合法化。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有必要以各种形式宣传电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人们对供电安全与稳定重要性的认识,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于网络和新闻媒体的方面,我们要利用网络和新闻媒体的优势,加强舆论引导,对电力设施保护方面的法规进行广泛的宣传,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积极保护电力设施意识,进而保障电力设施安全。总的来说,经济和政治措施都有治标治本的效果,为加强电力设施保护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3.5 合理科学地采用电力系统的一次调频功能
为了使电力运行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不影响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充分合理利用电力系统内部火电机组的一次调频功能,提高整个电网的电能质量,提高电力事故的抗逆性能力,减少电力运行的波动,提高电力质量。同时,对风险管理机制进行强化、规范调度运行过程,增强调度人员的安全意识,是确保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尚杰,刘军锋,荆蓓蓓.新形势下电力调度的安全管理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7(24):116.
[2]杨艺.信息化背景下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控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8):208-209.
[3]陈新锦.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危险点及控制措施[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8):228.
[4]宋泽梅.试论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J].科技视界,2017(36):107-108.
论文作者:白玉国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
标签:电力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措施论文; 稳定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施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