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与现代人人格培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人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人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因子。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就要培养适合现代化发展的健康人格,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为此我们不仅要实施素质教育,而且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培育现代人格。
一
所谓“人格”,按照语义学的解释,格者、资格、格位、格式、标准也。是指做人的资格,是指人在世界万物中的格位,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格式和标准。人格是运用范围十分广泛的概念,不同学科对人格有不同的定义,人类学认为,人格既指区别于动物的特点,又指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环境中人的素质、能力、知识、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伦理学用人格描述和评价人们的道德修养、道德境界,如人格高尚或者卑鄙等;在法学或法律规范中,人格是指享有法律地位的人,人格标志着人的尊严和自由,诽谤、侮辱、伤害他人人格,是违法的。在心理学上,人格是指人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素质和特征的总和,表现为人的个性等方面,等等,不一而足。这是人格概念的差异。从统一性上来看,虽然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理解,但它们都从各自不同的方面说明人的状态。如果我们把这些不同的方面进行一番抽象和概括,那么我们就会看到,人格从大体上来说,它与我们通常讲的“素质”相近,包括人的生理、心理、文化、社会、道德和审美等多方面的内容。一个人这些内容较为稳定的本质统一就是人格。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人格怎样,可以从这些要素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上得到说明。
人格培育有着与时俱进的特征。所谓现代人格,简单的说,就是符合现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格。通常我们把这样的人格称为健康人格。健康人格是相对于病态人格而言的,是人格模式的优化。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人格,应当包含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道德的和审美的这样一些属于人的要素。如果它们之间能够健全、完美、统一、平衡、稳定地发展,就能成为马克思所指出的,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全面发展的新人。在实际生活中,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人们很难达到这样的高度,但应向这个方向努力。举例来说,在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道德要素十分突出,但是,身体经常有病,心态不平衡,知识贫乏,对美的事物缺乏丰富的情感,这样的人格可能就是片面发展的人格。因此,对于个体来说,一定要注意人格力量的相对平衡发展。人格的某一要素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成为主导人格力量是正常的,但同时注意用这一优势带动其他人格要素的发展,使自身的人格尽可能全面发展。
人格塑造在中国有深厚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没有人格这一概念,但有“人品”、“德性”之说,对人格的追求在这个古老而文明的国度里占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孔子发现了人,“人”是孔子哲学所关注的大课题,他最高的道德理想“仁”就是爱人,他把那些人格高尚的人称为“志士仁人”。孟子以倡导“大丈夫”人格而著称。他要人们在艰苦环境中“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注:《孟子·告子下》。),不断锤炼锻造,塑造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注:《孟子·滕文公下》。)的崇高人格。儒家圣人人格经过历代沿革,到宋代理学就变成为无情、无欲、无我的醇儒,理学家把心灵比作明镜,只要“存天理,灭人欲”,去除镜面上的蒙尘污垢,恢复虚明之本体,便是“无我”、“无心”、“无情”,能够做到“物来而顺应”,就是理想人格。到了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的理想人格是“经纬天地,建功立业”的豪杰。黄宗羲认为,如果“豪杰”得到正常的表现自身精神的渠道,就会在政治、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创造出伟大的成果;如果“豪杰”遭受困扼囚缚其创造精神不能得到正常的实现,那么必然转为强烈的反抗与斗争。虽然黄宗羲以风雷之文呼唤“豪杰”之士,但自清朝以来寂寞延续了近二百年,直到近代的开端,才被龚自珍石破天惊般的高呼所打破:“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他像黄宗羲一样认为豪杰才是真正的理想人格,但他比黄宗羲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的理想人格开始有了平民气息。而后,面对中国的国民性,严复提出了“开民智,鼓民力,新民德”。毛泽东把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作为新中国的教育方针。纵观中国的历史,尽管不同时代,人格价值标准不尽相同,但注重人格塑造的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我们是完全可以继承的。
二
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包含着培养人格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以先进的思想文化武装人,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觉悟,振奋精神,磨练意志,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为党的当前和长远目标而奋斗。在党的几十年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先进人物,这些先进人物自然都具有健康的人格。今天我们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对人格的培养,意在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总结和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这一功能,塑造符合现代化发展要求的现代人格。
把人格培养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是由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决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是千百万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中,凡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人的思想政治观点、人格价值标准等,就需要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单纯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根据人的生理、心理、需要、动机、情感、欲望等人格特征引导、启发、塑造人,以达到转变人的思想,调节人的行为,使人走向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对人格的培养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视角,它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增加针对性、现实性。在一定意义上讲,如果思想政治工作离开了人格塑造,就失去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其次,是由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决定的。培养健康人格是时代之必需。中国正向现代化迈进,市场经济的大潮能把人托于浪尖,也能把人摔入谷底,有不少弄潮儿将其置于股掌之中大显身手,他们无疑是能者。然而也有曾经风光一时的“改革者”、“能人”、“政要”中途落马。两种结果可以使人们从许多方面总结成功者的经验和失败者的教训,但人格因素无疑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社会现代化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人是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的现代化实际是人的现代化。美国未来学家英格尔斯说:“当今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它的国民不经历这样一种心理和人格上向现代化转变,仅仅依赖外国的援助,先进技术和民主制度的引进,都不能成功的使其从一个落后国家跨入自身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行列”(注:英格尔斯著,陆殷君译《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页。)
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培养适合现代化事业的人。适合现代化事业的人是具有符合时代要求、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格,他们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等创造性精神品质;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仁爱精神,遵守规则的品质,公正、公平、善良等道德品质;具有独立自主、敢于负责、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开拓进取精神。这些精神品质是现代人格所必需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要教育启发人们向这个方向发展,同时,要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作出应有的反映。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家之宝,它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改革开放和推进现代化的今天,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塑造出适合现代化的健康人格,为现代化事业作出切实的服务和保证。
再次,是由健康人格理论和方法的借鉴意义所决定的。健康人格运用一定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为人们提供人格健康的“参照系”和方法,启发人们追求全面发展的人格,培养人们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人格的层次和水平,走向力所能及的人格高度。人在社会中生活,每个人都有意无意地塑造着自己的人格,顺应人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健康人格理论吸取众多思想家的思想精华,因而,具有理论和实践的生命力。人都有追求真、善、美的愿望,都有追求人格高尚、充分实现自我的动机,健康人格理论使不同层次的人都取得相应人格进步的“参照系”,因而具有可操作性。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前提下,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是很有意义的。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中本身具有塑造理想人格的内容,因而,思想政治工作更容易吸收健康人格理论的研究成果。
把培养现代人格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于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开阔思想政治工作的视野。人格的基本特征是统一性、稳定性和可变性。健康的人格一旦形成,就意味着一个人的多种良好的素质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完整的统一“状态”,在此基础上,稳定、缓慢地向前发展,这正是思想政治工作所应追求的目标。
三
现代人格的培育不是朝夕之功便能完成的。这是一个内在个性发育的渐进过程,也是一个外在熏陶的塑造教育过程。思想政治工作在人格塑造中有着极大的优势。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遵循人的身心发展和思想活动的规律以及教育规律,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完全适用于现代人格的培养,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社会意识必须灌输的原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原理,人的全面发展的原理等等,以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系统综合的方法,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方法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具体的方法。当前,我国的许多有识之士呼吁要重视人格的培养,学校的德育教科书也把人格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当然,人格培养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做大量的理论研究和耐心细致的具体工作。结合当前的形势,我认为应当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帮助对象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们面对的社会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在下岗、升学、婚恋、工作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许多方面,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各种各样的烦恼与焦虑,从而影响工作、学习、生活的正常进行。这些都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当然,帮助可以是多方面的,但核心是帮助对象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相对健康的人格状态,是人格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道德和审美等要素都处在创造性的状态上。积极的人生态度能使人直面人生和社会,不畏困难、乐观豁达、充满朝气、勇往直前。
积极的人生态度来自于坚定的理想信念,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人们的理想信念问题,理想信念问题解决好了,人生态度才能够解决好。改革开放以后,通过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社会上出现了理想淡漠、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的现象,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人们牢骚满腹,一度出现“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现象,“见钱眼开”、见利忘义的事情频频发生。人的一生,无绝对的顺境。人生的路坎坷崎岖,苦乐并在,顺逆常存,这是客观普遍的现象,关键是你胸中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另外对现实要进行辩证的思考,避免产生片面性和偏激。有了远大的理想信念和辩证的思维方式,就能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克服困难、正确看待个人的利害得失,避免人生选择中的失误,踏上获得成功的通途。
2.思想政治工作应注意挖掘和整理中华民族文化中有关健康人格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有许多可以继承的人格精神和力量,思想政治工作可从民族文化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塑造健康人格,在这里我不可能一一列举,仅举几例为证。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人格修养上,中华民族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帮助他人来达到理想的人格境界。智慧是人格走向健康的主要力量。愚昧产生对社会和人格健康的破坏力量。人处在遇昧无知的状态下,或因缺乏独立意识、盲从、随大流,受人利用,或顽固不化,自以为是,很难使自己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又如,“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这是孔子曾经赞扬伯夷、叔齐有骨气。孟子也强调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些思想在历史上产生过积极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应引导人们继承这份遗产,在任何时候保持自己的本色,胜不骄、败不馁,直面人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学习和生活,保持自己的气节和尊严。
再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应体现在具体行动上,为国捐躯、为民分忧、帮助他人、自立、自强都是爱国的表现。爱国主义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人格精神、这种精神、境界是我们应当永远继承的。
3、思想政治工作塑造人格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正确评价教育对象。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因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我们把唯物辩证法内因和外因的关系这一原理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一方面要相信教育对象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自律能力,另一方面要特别重视他人和社会的评价,发挥他律的作用,这也是人格走向健康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我们暂且不论自我评价这一环节。在现实生活中,像目前这种对他人和社会的评价就很不利于人格的健康发展。从学校对学生的操行评语到职工的年终鉴定等,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看不出个性和特点,民主生活会和党员评议也很难听到中肯的批评意见。批评与自我批评常常变成表扬与自我表扬,这样长此以往,人格塑造难免流于形式,因为人格是在点滴生活中慢慢锻造的,并不是几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就能解决问题。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在塑造人格的过程中,要注意研究评价的科学性,不能忽视他人和社会评价在塑造人格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