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精神家园:学校文化的另一种解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神家园论文,学校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越来越多的学校管理者意识到,要适应教育变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改造传统的学校文化。于是,不少学校从美化校园、树立形象、创建品牌等举措入手,试图建设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学校文化。但如果这种建设未扎根于学校与师生的精神世界,只停留在做表面文章,成为一种标签,可能会出现“开办的时候很火,炒作得厉害,但几年后,一个很小的问题,就会让新病勾出老病,自生自灭”的情况。① 这是因为一所学校真实的精神与存在状态,往往是两三句口号、四五处景致所无法承载的。那么,学校应当追求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如何运用学校文化的力量来影响教师的实践?本文以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为例,通过呈现该校在学校文化方面的实践尝试,就学校文化建设的“解题”思路作一分析。
由于“文化”概念本身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对“学校文化”的界定自然也众说纷纭,理解各异,使得学校文化的建设也呈现了多种形式。
“打一”小学(打虎山路第一小学简称,下同)最初的改革主要从改善办学硬件入手。1991年,学校先后筑造了花坛、种植了草木、修整了鹅卵石铺就的校园小路,努力使学校看上去像花园一样。1993年,学校提出实施“情态管理”的思想,试图在绿化、美化物理环境的基础上,改变学校的社会环境。于是,便有了长达十年的从“建立规范到超越规范”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改革。② 正是在学校管理改革过程中,“营造教师与学生共同的精神家园”的文化追求逐步明晰,并越来越关注如何运用学校文化的力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打一”小学从学校文化内涵出发,在目标的指引下,通过符号、活动、榜样和环境的载体,努力实现“营造教师与学生共同的精神家园”的目标。
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示范图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罗列出几个典型画面,但从这些画面中,却可窥见整个学校文化的大景观。
1.无声的“校训”
几乎每一个成功的组织、每一所名校都有体现其文化特质的“符号”,如大家所熟知的耐克公司的“只管去做”(Just do it)、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的“没有不做的小生意,没有解决不了的大问题”(No business too small,no problem too big),再如蔡元培先生倡导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作为学校文化的“符号象征”,无论是校训、校标、校歌,抑或是学校自己策划主编的刊物或画册,既是学校共享价值观最直接的载体,也是人们认识这所学校最便捷的途径,对内可凝聚人心、标识努力方向,对外则成为人们对学校印象的浓缩,甚至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广告”效益。
在“打一”小学的管理者看来,假如“校训”只是“团结”、“奋进”、“求实”、“进取”之类词汇的不同排列组合,那么企业、机关都可以用,既可能与学校实际不符,也无个性可言。因此,“打一”小学没有刻意去追求口号式的“校训”,在校园的任何一个角落也难以找到公开展示的体现校训的文字,但似乎校训在学校又无处不在。
“打一”小学的校长在谈到学校校训时说,我们重视的是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发展,这种发展是在师生教育教学关系中求得的。用古话来说就是“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用现代的语言表述的话就是“与儿童结伴成长”。这样的道理也许一句话就可以讲明白了,但未必真正印在教师的心上。③ 在“打一”小学的管理者看来,校训是不是要写出来、贴出来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老师的心中有没有校训,它是不是真正能达到激励和劝勉教师和学子们的目的。因此,他们专门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如引导性问卷、系列话主题交流活动、人文讲座等渗透学校的办学思想。
引导性问卷是“打一”小学定期开展的一项活动,与通常的问卷设计思想不同,引导性问卷重在促进教师对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在行动上有所改进,因此,它所采用的是引导、批评、促进思考相结合的方式。如,“当您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您是怎么看待您的教师的?而此刻作为教师的您,又想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一个怎样的形象?”;“您经常去图书室借书吗?您希望我校图书室再添些什么图书?如果您忙没空去图书室的话,那您忙些什么,有何成果?如果您整天忙,却又没成果,那您过得……还是您自己说说吧。”④;“和其他学校一样,我校教师日常工作中也有许多劳务性的工作要做,而且回避不了。有老师认为这是教师专业行为的一部分,也有老师认为这影响了专业发展,他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就是纯粹的教学业务发展,您是如何认识的?”⑤ 差不多每道题目的背后都隐含着一个值得探讨的行为,但最终的指向却是一致的。
站在管理者的角度,让教师服从一个正确的观念并不难,但如果只关注其是否服从,久而久之,被管理者就可能产生一种心理抵触,一旦形成定式,即使传播的是正确的东西、或者完全为对方谋利益,抵触也会预先建立。要使校训印在教师的心里,仅有服从是不够的,接受与内化更重要。
2.门厅墙上的“名师”
现代企业文化极其强调组织中“英雄”或“榜样人物”的出现,特雷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在《企业文化》一书中提出,没有楷模人物的企业文化是不完备的文化,是难以传递的文化;“榜样人物”是组织价值的集中体现,他们保存了组织的基本价值观,代表着组织的精神与形象,隐约中设定了组织成员应当达到的标准,并通过在组织内传播责任感,鼓舞和刺激组织成员去努力实现这个标准。⑥ 学校文化建设也是如此。要让教师明白学校提倡什么、追求什么、鼓励朝什么方向发展,学校所刻意塑造的各类榜样人物其实就是最好的代言。
走进“打一”小学能看到门厅,它连接着教室区和办公区,是学校最重要的活动区域。1996年学校进行了改建,当时门厅迎面空出一大面墙,学校既没有誊写名人名言,也没有用画山画水去装点,而是开辟为“优秀教师格言墙”(老师们更习惯于称之为“名师墙”)。每学年在这面墙上展示一位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格言,以突出优秀教师的榜样作用。“名师墙”上教师的名字及其格言被制成中、英两种语言的艺术字体。一学年换一位,至今已有十多位教师随同他们的名言一起上了“名师墙”。这些教师的共同特点是:都是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各方面表现都很好(不是在某一方面比较好)、被教师和领导共同认可。
学校所要追求的价值观既可以借助口号、校训或标准来体现,也可以通过所选定的榜样来代言,后者更直观、鲜活。对“打一”小学的教师来说,学校的办学要求是什么、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只要看“名师墙”就可以了,“名师墙”向教师们清晰地传达了学校的办学追求。
同时,对某些老师来说,“名师墙”也在无形中引导或监督他们的教育行为。有位上过“名师墙”的老师说:我是学校里第一个上“名师墙”的,我没想到学校会把我的话当作“名人名言”写得大大的贴在那里……我从不敢昂首挺胸地朝着“名师墙”走过去,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加快脚步。我常常在心里读自己写的这段话,常常反问自己,担心自己会言行不一,总觉得这是一种督促,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上过“名师墙”的老师大概都有同样的感受。有位青年教师没上过名师墙,但他对此也感同身受:“师傅”上了“名师墙”,我也觉得很自豪,但也感到了压力,因为别人总会说“名师出高徒”的。在参加区教学比赛时,我只有一个想法,要师傅那样拿一等奖,整个比赛期间我特别努力,最终如愿以偿。
“名师墙”一方面使“名师”们感受到学校对自己的肯定与尊重,鞭策他们要更加努力,不断进步;另一方面也让其他教师看到了学校所倡导的教师发展的方向。
3.别样的“三八妇女节”
学校有很多的活动、仪式或行为习惯,经过时间的积淀有些成为学校传统的一部分,伴随着这些系列的、不断周而复始的活动、仪式、习惯和传统,教师走过了自己人生的一段路程,并对他们当时的或后来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产生影响,有些影响甚至是终身的。因此,要保证学校文化的生命力,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由时空走向精神,应依据学校所持有的信念和价值观,有意识、有计划地确立或创设相应的活动、仪式或行为习惯,并使其成为一种传统。正如前苏联现代教育家马卡连柯所提醒我们的那样:集体需要依靠传统来巩固,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传统,当然算不上是好学校。⑦
“打一”小学每学期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包括研讨会、表彰会、主题活动周、教师节、元宵节等等。为了营造“教师的精神家园”,学校努力使活动专业化、人文化。在“打一”小学所有的专业活动及节日庆典中,以“鲜花、诗歌、爱护”为标志性特征的“三八妇女节”尤其典型。
每年的三月八日这一天,以校长自己为表率,全校男教师一大早便会西装革履地恭候在学校大门口,彬彬有礼地为每一位到校的女教师送上鲜花,这一传统已经延续了十多年。1998年时,校长还带领全校男教师给女教师送了一首《女人颂》,打那以后,便有了“妇女节赠诗”的做法,诗歌表达的途径也不拘一格,或是精巧手制的嵌有女教师照片和全体男教师签名的贺卡,或是男老师突然奉献出的已悄悄排练多日的配乐朗诵,或是通过校园网传送的细腻而时尚的多媒体动画,如此等等。除了鲜花与赞美诗之外,“妇女节”这一天也总是男教师尽显“绅士风度”的时候:替女老师擦自行车、代女老师做护导、管理学生午饭……几乎所有的事情男老师都承包了,“像义务劳动似的”,带给女教师们一整天的温暖。有位老师说,我们学校很重视“教师节”、“妇女节”、“春节”前的活动,都会好好准备,到时总能让人感受到惊喜、浪漫和文化气息。
“打一”小学每学期至少开一次表彰会,对一段时间内某一方面表现出色的教师予以嘉奖。以前“打一”小学的表彰会表扬、颁奖、发证书,很是热闹,但用校长的话来说“觉得有点俗”。现在的表彰会完全不同了,一位老师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现在我们学校的表彰会特别有文化品位,醒目的主题、恰到好处的散文般的点评、精致的媒体制作、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让人耳目一新,赏心悦目。参加这样的表彰会我觉得特别开心,拼命鼓掌。表彰会不再是几位领导念念表扬名单、简单地做个总结,不再仅仅是一种形式,它向我们每位老师传递着“打一”小学的一种文化。
4.“分享”的办公室文化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环境,学校也是个环境,它对学校成员的行为方式有很大的影响,同一个学校环境中的成员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相当的一致性,有时一看便知他们属于某一特定的学校。这种环境包括校园格局、建筑、艺术形象或作品等。而所有这些物化环境的背后,都蕴含着特定的价值观念和办学理想。因此,它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板块。由于环境外在表现性较强,很多学校的文化建设都会先从环境入手,但透过环境所要传递的讯息却未必相同。
走进“打一”小学的校园,首先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文化品位:校门口,由学生题写、学生落款的“校名牌”引人耳目;校园里,小路旁,鸽子、孔雀悠然信步;门厅里,一台大型“背投”电视向过往人们传递着学校的最新信息,一架三角钢琴敞开着等待学生的课余练习;走廊里,学生们一幅幅精美的书画作品构成了一条条“画廊”;午间时,教师自助餐厅里,悠扬的音乐伴随着老师们愉快进餐……
办公室是教师活动的主场所之一,构成了教师学校生活的小环境。与整个的校园大环境相协调,“打一”小学教师的办公室布置也体现出一种浓厚的人文情趣。《分享》原本是几个教师于2003年自发创办的小册子,借助于文字分享彼此工作以外的生活故事或随想,给大家提供一个精神交流的平台。第一期《分享》出炉后,老师们认为这种装订成册的形式还不够“分享”,提议把办公室的几个墙柱也变为“分享”的平台。于是,原本只能等杂志印出来才能看个全貌,现在是写出一批,贴出一批,陆陆续续地写,分批分次地贴,一个墙柱对应小册子里的一个专题,不定期更换。比如有一块版面叫“心情故事”,老师们既可以在这里写文章讲述自己的个人故事,也可以张贴自己与家人的生活照、旅游照,还可以加注一些有意思的文字说明。慢慢地形成了一种风气。“分享”的目的在于沟通与了解,能达到这个效果就行了,不一定要依照某种模式继续到什么程度,我们现在的做法就是有选择地写。比如前段时间一位老师喜得千金,我特意向他约稿,让他写写初为人父的感受,他便写了一篇文章,题为《喜娘》。大家读了都很喜欢。“分享”的版面轮番展示着老师们的精神格调和朴实艺术,一根根原本空白的墙柱变成了一幅幅“会说话的风景”,成为教师间增进了解、分享快乐的桥梁,为办公室增添了许多人情味和艺术美,老师们将其称为办公室里的“文化长廊”。
这样的文化场一方面对调节教师工作心情、陶冶高尚情操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在于创设有利教师专业发展的和谐人文氛围。
一个学校管理者如果只是自己有办学价值观,却无法对学校成员产生价值导向,无法形成学校的共享价值观,那么,他就无法对学校成员真正产生影响力。学校能不能生存、发展、走向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及学校成员有没有共享价值观。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管理者必须通过一定的传播方式,使学校成员接受、认同乃至内化学校价值观,这样教师就有可能把共享的价值追求化为自己有意义的行动,在实现学校共同的价值观的同时达成自己的专业发展。“打一”小学所创设的环境的、人物的、活动的和符号的外化载体,归根结底都指向“营造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精神家园”目标,实现“教师与学生结伴成长”。
注释:
①薛峰.“教育策划”激活思维,孕育现代学校制度创新[N].现代教育报,2004-12-24.
②参见胡惠闵.校本管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③打虎山路第一小学.打虎山路第一小学“名校工程”创建计划.2003.
④⑤参见打虎山路第一小学教师问卷.1996.2002.
⑥[美]特雷斯·迪尔,阿伦·肯尼迪著,唐铁军等译.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35-54.
⑦马卡连柯著,吴式颖等译.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下卷)[N].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