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目前来看,建筑工程在蓬勃发展,城镇中高楼林立。其中质量和安全施工中做强调的,也是建筑行业管理的重中之重。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生命,安全管理是以人为本的体现。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发生频繁,所以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刻不容缓。近年来,有关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了重视。本文着重分析了目前施工中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隐患,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有效方法
一、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建筑市场管理与监督不够完善
现在建筑承包单位关注更多的不是如何完善工程实施,而是中标的多少。承包单位希望接到的工程越多越好,但却不顾施工的质量问题。中标单位低价把自己手中的工程外包给其他小的施工队,从中赚取差价。而这些施工队没有相应的资质证明,管理松散。因此,很容易造成建筑工程质量下降。甚至不能保证施工中工人的人身安全,更不用说保证建筑产品的质量。可见,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建筑行业的内部管理与监督密切相关,这需要政府从严把关。
2、施工难度大,质量难以控制
客观地说,当前的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状况总体处于可控状态。但两大因素制约了工程质量、安全提升,加大了监督管理难度,主要是:第一建筑市场秩序不够规范,挂靠、转包、违法分包现象还依然存在;施工企业的整体素质不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基础建设力量是农民工,但目前在众多劳务施工队伍中,普遍存在民工文化水平不高、接受能力差、劳动技能低下、安全意识非常淡薄等等问题。第二监理制度在施工现场执行层次差别较大,甚至在有些现场形同虚设,建设单位、施工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而质(安)监站是委托执法单位,对施工现场违法违规行为没有简易的处罚权,这样,整个管理就缺乏落实整改的力度,工程质量安全整改停留在书面、表面,难以真正落实。
3、建设任务不断加重
当前我国总体上正处在城市转型升级、加速推进城镇化的关键时期,全国进入新一轮的“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时期,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规模大幅增加,质量技术难度、安全管理的压力进一步加大。特别是近年来,建设工程项目中大跨度、超高层、结构复杂的工程日益增多,对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等工作任务进一步加重。众多建筑工程增多,势必加重管理任务,也为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严峻挑战。
三、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1、注重并加强政府部门对质量监督的力度
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上要以相关的安全体系为重点,不断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督职能,依法执行。另一方面,建筑工程在质量安全管理监督方面要真正参与到现场勘察工作中,并且尽可能将现场实体质量纳入到建筑工程的整个质量监督行为之中。建立并不断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督保证体系,并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以此保证体系的有序运行,同时在此基础上要进行相应的改进。注重并落实好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如果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就需要找到相关人员,然后给予相应的处罚,争取今后避免类似行为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不断健全建筑施工对企业的内部质量安全管理机制
在现代化社会中,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内部质量安全管理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就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时代的发展趋势,实行切合实际的规章制度,也可以在建筑企业的相关资质标准中设置相应的要求,这样就可以对当前存在的不合理行为与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3、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一定要落实到位
安全监督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质量,因此,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一定要落实到位。同时,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相关法律法规一定要认真执行,建设项目招投标一定要科学规范,严格控制挂靠、串标等违规行为。另外,实行建筑工程规范化、正规化的科学管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采用临时抽检、突击“飞检”等方式,以监督为主,做到“监、帮、促”相结合,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监督管理水平。首先,国家、省和建设部以及相关部门关于建筑工程方面的法律、法规一定要认真执行,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建筑工程建设。其次,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一定要符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规范管理,从而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安全监督到位,工程建设高效运行。
4、强化建筑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加强现场的质量管理应注重两点:首先是材料方面。要保证进场材料的质量,所有的进场的材料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检查、复验,以免材料厂家送检时偷梁换柱、从中作弊,杜绝不合格材料的混入。材料进场后要按照材料的存放要求合理的安排场地,分类堆放,以保证材料不毁坏。对于库存的材料,材料员必须定期按时整理,并对有特殊要求的材料如易燃品、防潮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保护。其次是基层施工人员方面:针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基础建设力量是农民工。但目前在多劳务施工队伍中,普遍存在民工文化水平不高、接受能力差、劳动技能低下的问题。
加强对一线劳务人员的管理成了重中之重,加强综合培训,对劳务人员进行全面的岗前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和工作技能,促使他们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意识。并自觉付诸于行动中。为保证培训和提供合格的劳动作业人员,施工企业应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①组织多层次、多规格的技能培训。②针对建筑行业流动大,季节性强的特点,坚持内培与外培,集中培训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培训方式。③经过了3~5 周理论学习,工人掌握基本专业知识后,进行严格理论考核,而后结合现场实际操作,从而使工人们边学、边练、边提高。
5、强化现场的安全管理
现场的安全管理必须要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原则,力争不发生安全事故。所以做好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很重要。专职安全员必须每日巡查施工现场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报工程项目部和监理部进行整该处理。对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进行严格的安全生产教育,让他们时刻都有安全第一的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6、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
建筑工程质量工作的前提和关键,取决于领导的重视程度。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本着高度的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将工程质量真正落实到实处。层层落实生产责任制,对项目负责人予以明确,加强检查和监督工作。
7、严格技术管理
工程技术人员应各尽其责,分工明确,做好各自的技术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认真做好记录。将每一项工作、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记录清楚,并完整保存,作为评定质量和竣工验收的依据。为了使施工中出现的差错降低,应做好图纸的会审工作,并做好详细记录,档案留存。参加施工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应全面掌握工程的施工工艺、技术要求、工程任务等特点。同时,由专人负责每项技术工作的实施,帮助纠正错误和避免偏差的发生,杜绝出现工程质量事故。应严格抽查施工中的各类材料,为了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需对设计要求予以符合时,方可使用。建立技术档案并完整保存,对情况进行如实反映,不可擅自增补和修改,并由技术负责人正式审定条件。在工程验收过程中,应逐一进行验收,包括隐蔽工程,验收合格之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三、结束语
不管什么时候质量安全问题始终是建筑工程建设的第一要务,不能有丝毫马虎和松懈,尤其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将广大群众与社会的利益放在首位,抓好建筑工程中出现的每个问题,消除建筑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注重政府部门对质量监督的力度、不断健全建筑施工对企业的内部质量安全管理机制、强化建筑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管理,促进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邱建友.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J]. 技术与市场,2011,(8).
[2]陈琪.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问题研究[J]. 建材技术与应用,2006,(6).
[3]张晓晴. 浅谈建筑施工质量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09,(14).
[4]孙胜利,张倩.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5]桑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论文作者:刘方圆1,冯翔2,宋利君3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3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工程质量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论文; 现场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