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业西移对西部就业的效应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效应论文,西部论文,东业西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实施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使东西部地区的区域差距迅速拉大,形成巨大的经济梯度,促使东部发展空间小的产业向西部转移。这对西部地区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将会对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而西部的就业问题本身就极为严峻,这就要求西部地区在承接西移产业时要充分考虑对本地区就业的影响。
1.大幅度东业西移的时机已经成熟
根据缪尔达尔的“地理二元”论,一些地区受外部因素作用,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地区,就会出现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从而引起人均收入、工资水平、利润率等产生“累积性因果循环”,使先进地区发展更快,当这种不平衡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人口稠密、交通拥挤、污染严重、资本过剩和相对市场狭小等原因,使发达地区生产成本上升,发达地区的经济要素就会向落后地区扩散,从而缩小不平衡的发展状况。以迈达尔等为代表的“梯度推移理论”也认为,不同区域之间由于发展的条件不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产业梯度与经济梯度,处于高梯度的产业会自发的向低梯度地区转移,从而带动低梯度地区的发展[1]。
就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在东西部地区差距逐步拉大,已形成区域间巨大经济梯度的背景下,东部产业大幅度向西部转移的条件已经成熟。
从东部地区来看,由于经济条件的变化,客观上有促使其部分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的内在要求。一方面东部地区工资水平大幅度上涨,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已经弱化甚至丧失,这客观上要求其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具有工资优势的西部地区转移。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各个区域应根据本区域在国内甚至国际分工中所具有的比较优势来组织专业化生产,形成本区域的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要素的累积、升级就必然引起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导致新的主导产业的生成与原有主导产业的衰退,在区域经济梯度的作用下,发展空间小的产业就会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转移,实现经济增长在区域间的传递。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在于工资低廉,与资本密集型产业相比,其劳动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较高,因而工资成本是决定其价格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在改革初期,东部地区劳动力资源比较充足,工资水平相对较低。1985年江苏工资水平为1135元,浙江为1159元,广东为1393元,与全国平均工资(1148元)相差不大;80年代初广东的人均工资约相当于香港的1/30,因而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的现实比较优势(中西部地区只是潜在比较优势)(注:周立群等.启动东业西移 推动西部开发[J].教学与研究,2000,12:18-25.),利用国际产业调整的机会,率先发展了劳动型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东部劳动力的状况开始由充足变为不足,致使工资成本上升。2003年,东部地区职工的平均工资为14633元,西部地区职工的平均工资为12602元,东部地区职工的平均工资比西部地区高出2031元,高出比例为17%(注:由《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计算所得。)。另一方面东部地区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已经拉大了与西部的收入差距,形成地区间不同的消费层次和消费结构。下表就反映了两地区消费梯度的状况:
表1 2003年我国东西部地区消费状况比较 单位:元
城镇居民人均 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消费支出
全国平均水平
8472 6511
东部平均水平
10676 8103
西部平均水平
7104 5685
资料来源:根据《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整理所得
说明:(1)西部地区的西藏由于物价的原因没有计算在内
(2)东部地区的海南由于与东部其他省份的差距较大也没计算在内
可见,东西部人均收入水平、消费性支出水平都相差较大,从而形成巨大的消费梯度。西部地区收入水平虽然低,但自西部大开发以来增长较快、势头较猛,能够接过东部由于消费升级而传下的消费“接力棒”,为这部分产业提供广阔的市场,这就促使东部地区原有的一部分产业,为了更加接近市场而向西部地区转移[2]。
从西部地区来看,西部地区已经具备承接西移产业的能力。根据赫尔希曼的不平衡发展理论,一个地区通过增加社会资本的投资(所谓社会资本是指用于基础设施的投资),实施“过剩发展”,可以降低生产投资的成本。西部大开发以后,国家加大对西部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使西部的基础设施较之以前有了较大改善,使西部生产成本降低、要素收益率提高,进而使西部地区资源、劳动力的比较优势逐渐显现出来,吸引东部产业西移。另一方面,西部作为落后地区,充分发挥自己的“后发优势”,通过积极地学习、模仿东部先进的制度体系,各种制度环境得到改善,为承接东业西移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3]。
总之,东部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产业向西部转移的条件已经具备,积极推动产业转移带动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当前西部大开发中必然的政策选择。一般来说,产业状况与就业状况存在着一定的互动关系,产业变动必然会带来就业的变化,东业西移在改变西部产业状况的同时,对西部就业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4]。
2.东业西移对西部就业的正效应分析
2.1 东业西移对西部劳动力具有“直接吸纳效应”
产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资本、土地以及劳动力的合理搭配才能有效地组织生产。三者的搭配比例主要是由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短期内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所以伴随着西移产业进入西部地区的是大量的就业岗位,形成对西部劳动力的直接吸纳。影响西移产业对劳动力吸纳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以及产业的就业弹性。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反映了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发展阶段,其数值大意味着产业处在创新或成长阶段,产品销售量随收入的提高增长的空间大,未来的发展空间也相应较大,厂商对产业发展前景的预期也就较高,从而就会增加现阶段对劳动力的直接吸纳;而产业的就业弹性本身就是测算产业对劳动力吸纳能力的指标,就业弹性大的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强,对促进就业的贡献大。
2.2 东业西移对西部劳动力具有长期“间接吸纳效应”
东西部存在着巨大的产业梯度,从东部转移出的产业(一般是东部的衰退产业),对西部而言却是技术比较先进的产业,这部分产业的进入会提高西部的生产技术水平,带动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成本的下降以及产品质量的改进,随着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竞争力的提高和生产、销售规模的扩大,企业和行业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东业西移对西部就业的这种效应主要受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收入弹性、行业竞争程度以及地方比较优势的影响。首先,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高,意味着通过降低价格来增加产品销售量,会给厂商带来较多收益,因此,厂商更愿意降低产品价格,以扩大生产销售规模。其次,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反映了产业产品的销售前景,需求收入弹性大的产业未来产品销售的增长空间大,这会在较长时期内持续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再次,产业面临的行业竞争程度决定其产品销售空间,也就决定着产业未来的发展势头。西移的产业如果面临的行业竞争小,产品容易进入市场并能不断地扩大市场份额,生产规模会相应扩大并增加对劳动力的长期吸纳作用。最后,西移产业与当地比较优势结合的好,转化成的竞争力就强,产业也就更容易扩张,对劳动力的“间接吸纳效应”也就越大[5]。
2.3 西移产业对西部就业还具有“联系效应”
赫尔希曼提出的“联系效应”理论认为,国民经济中的各个产业之间存在着某种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关系,一个产业的发展会带动与之相关联产业的发展。产业部门的这种关系可分为“前向联系”与“后向联系”两种形式,一般来说,一个产业的“后向联系”部门通常是初级产品、原材料、半成品等上游产品的生产部门,其“前向联系”部门通常是制成品、最终产品等下游产品的生产部门。在东业西移过程中,西部接纳的产业由于是相对较高梯度的产业,生产技术水平、管理水平都比较先进,这部分产业的流入和发展就会带动其关联产业的发展、增加其关联产业的就业量。一方面,移入产业的发展由于其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对其上游产品的需求,从而带动“后向联系”部门的生产、增加其就业。另一方面,移入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成本的下降,会引起其价格的降低,从而降低其下游产品的生产成本,促使其“前向联系”部门增强竞争力、增加销售量、扩大生产规模,进而提高其就业水平。产业的“联系效应”受产品需求交叉弹性和收入弹性的影响:一般来说,关联产业产品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是负值,意味着一种产品的价格下降会导致另一种产品需求量上升。如果西移产业的需求交叉弹性的绝对值大则意味着其对关联产业的带动作用大。而需求收入弹性则反映了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产业的需求收入弹性大,未来的发展空间大,对关联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也大。
3.东业西移对西部就业的负效应分析
东业西移虽然对西部就业具有较大的正效应,但事实上,东业西移对西部就业还存在着负效应或者说负面影响。
3.1 西移产业会对西部原有与其相同或相近的产业产生“冲击效应”甚至“挤出效应”,降低这部分产业的就业水平
这种“冲击效应”,一是体现在对生产要素争夺方面。西移产业凭借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市场优势(一般来说东部转移到西部的产业,技术市场等方面都已成熟),提供给要素的收益率比西部原有产业要高,从而吸引要素的能力较强。西部原有产业由于在要素争夺上的劣势,就可能不得不缩小生产规模,甚至被完全挤出行业,从而使就业岗位减少。二是体现在对市场份额的争夺上。西移产业生产水平、管理体系相对较高,有着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及产品质量、较低的生产销售成本及产品价格,再加上先进的营销理念、完善的营销网络以及高质量的售后服务,就使西部原有产业在当地的市场份额逐渐被蚕食,生产规模减小,就业岗位下降。这种“冲击效应”可用产业之间产品的需求交叉弹性来反映,一般来说,具有相互“冲击效应”的产业之间的交叉弹性是正值,其数值大则意味着西移产业对西部原有产业的冲击大,对西部就业的“负效应”也就比较明显。
3.2 西移的高梯度产业在提高西部产业技术水平的同时也可能提高西部的资本有机构成,出现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效应”
毫无疑问,处在高梯度的东部产业移入后必然会为西部带来相对先进的生产技术、先进的管理理念及管理方法,从而提高西部的整体技术水平。一方面,这会导致劳动手段及劳动工具发生变化,在减轻劳动强度的同时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其他条件既定时,会相应减少劳动量。另一方面,西部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会使劳动的分工、组织、协调与激励更为有效,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也会节约劳动力的使用量。
3.3 劳动力供求结构的不一致,导致东业西移过程中会出现较长时期的结构性失业
东西部产业巨大的梯度差距,导致所需劳动力的层次存在较大差异,加上劳动力供给结构调整的长期性特点,这就使西部长期以来形成的劳动力结构以适应西移产业的需求,出现结构性失业。一方面,西部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偏低,不能完全满足西移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据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西部12省区未上过学的平均比例为14.8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2倍;仅参加过扫盲班的人口平均比例为2.6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平均比例为41.0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3个百分点;而初中文化程度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初中文化占28.04%,高中文化占10.1%,大专及其以上文化仅占3.24%。而东部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生产技术有了较大的提高,对所需劳动力的层次要求较高。因此,这种劳动力层次结构的供需差异,会使西部在承接西移产业时出现一定的结构性失业。另一方面,西部现有的就业结构也与西移产业所需劳动力的结构不一致。2003年底,西部12省市区在三次产业就业配置上,第一产业人数所占比例平均57.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9.1%,其中云南比例最高,有72.7%的就业人员从事第一产业的简单劳动;而二、三产业就业比重西部的平均值分别为:14.1%、28%,均低于全国水平(注:由《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计算所得。)。并且在第二产业内部,由于经济资源以及历史原因,西部以资源开发为依托的重工业比重偏高,大多数下岗职工都来自重化工业。可见,西部提供的劳动力结构中绝大多数是农民工以及从重工业中游离出来的劳动力,难以满足西移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西移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产业),导致劳动力需求结构与西部原有的就业结构不一致[6][7]。
4.西部承接东业西移的政策选择
西移产业对西部就业具有正负两种效应,其实际效果是两种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就要求西部地区一方面要积极吸引东部产业的流入,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还要注意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产业选择,提高西移产业对就业的贡献,避免出现“三线”建设时期产业西移对西部所造成的长期负面影响。这就要求西部各地区在迎接产业转移时,制定合理的政策以促进本地区的就业。为此,笔者认为西部目前在制定政策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以使西移产业的就业效应最大:
4.1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市场化进程,为西移产业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产业作为生产要素的载体,也具有追求收益最大化的冲动,区域间收益率的差异是产业转移的内在动力,决定着产业的流动方向。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降低各种运输费用、信息搜寻费用以及交易费用等,降低各个产业的生产成本,提高收益水平;而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有利于市场功能的实现,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提高要素的使用效率,进而提高产业的收益率。自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的各个方面虽然都得到较大幅度提高,但与东部相比差距仍然很大,还有改善的空间。
4.2 结合地区比较优势引进适用产业
只有那些与地区比较优势能够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产业,才能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才能不断地通过扩大产品需求来引致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因此,西部地区在承接西移产业时必须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地区比较优势为基础,否则,即使引进的产业当前能够吸纳一些劳动力,也会由于缺乏竞争优势而发展缓慢,甚至被淘汰,这对就业的“间接吸纳效应”贡献不大,浪费本不充足的经济资源[8]。
4.3 各地区在引进产业时,要充分研究本地区产业的现有状况,重点引进“联系效应”大的产业,避免产业的重复建设以减少“冲击效应”,提高地区的就业水平
西部在承接西移产业时,要以自身产业现状来确定承接产业,重点引进区内产业链中的“瓶颈”产业(也就是产品需求交叉弹性为负,绝对值较大的产业),以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提高就业水平;少引进甚至不引进对区内成熟产业有冲击的产业(也就是产品需求交叉弹性为正,数值较大的产业),以减少对就业的“负效应”,节约经济资源。
4.4 加大教育及职业培训力度,以加快劳动力结构的转化速度,减小西部由于产业引进所带来的职业转换时间,缓解结构性失业
由于西部原有劳动力结构很难适应新转入的产业的要求,这就要求西部各地区在承接产业时,能够按照移入产业的要求及时转换劳动力结构,避免结构性失业的出现。这一要通过加大教育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二要通过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提高劳动力的职业技能[9]。
4.5 合理规划,培育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群”和“发展极”
无论是“产业群”还是“发展极”都可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效果,使各个产业共享市场、原材料、人力资源以及各种市场信息,从而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收益与市场竞争力。这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产业进入,发挥对劳动力的“直接吸纳效应”,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扩大生产、销售规模,发挥对劳动力的间接“吸纳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