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的空间过程与区域反应初探--兼论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新范式_金融风暴论文

国际金融危机空间过程和区域响应的初探——兼论新经济地理事像研究的一个新范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范式论文,新经济论文,理事论文,金融危机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0-0585(2009)06-1439-10

修订日期:2009-08-20

1 问题的提出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地理学者侧重于实体经济和影响区域发展传统要素的研究。前者主要集中在农业、以资源开采加工利用为导向的工业等部门,服务业领域则以交通运输业为主;后者主要集中在资源条件、经济基础、地理位置、运输等方面[1~4]。近年来,陆大道院士积极倡导研究新因素、新机制、新经济地理事像[5~8],许多经济地理学者开展了对全球化和信息化、产业集群、现代服务业的研究[9~16]。其中,金融地理研究是经济地理学新兴的研究领域。一方面,把金融作为一个产业部门,研究其分布格局及变化规律,探讨金融中心、金融体系、金融流形成的因素和变化的机制;另一方面,把金融作为影响区域发展的一个新因素,对其提升区域功能、促进区域发展作用进行探究[17~22]。

2007年开始,产生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不断深入影响世界经济,导致世界经济出现衰退[23~25]。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数据,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下降至60年来最低水平(0.5%)[26]。从当前来看,不同国家、一国内部各个区域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冰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等小国濒临破产边缘,同这些小国相比,美国、英国等大国具有相对较强的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在我国,沿海地区的发展首先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随后逐渐波及内陆地区。

由于经济地理事像在特定地域空间上发生、在空间上影响和拓展的过程以及区域响应通常是比较缓慢的,而国际金融危机是地域空间上发生、空间过程及区域响应非常迅速的新经济地理事像,探讨其空间过程和区域响应对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把经济地理事象空间过程和区域响应的研究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某一个经济事理现象在一个地点发生的机制、该事象产生影响的空间拓展过程以及区域响应规律、应对策略等。基于已经开展的金融地理、区域发展金融要素以及人文空间过程的研究,鉴于金融危机事像成因和演变的经济属性强、空间过程和区域响应的经济驱动机理显著,本文拟探索性地采用“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区域经济”的研究范式、按照“驱动力—拓展过程—区域响应”的研究思路,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空间过程和区域效应进行经济地理学探讨。

2 国际金融危机形成机制的讨论

图1 国际金融危机的形成机制

Fig.1 Forming mechanism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从经济地理学角度分析,区域发展是市场驱动和政府驱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国际金融危机是市场驱动混乱和政府驱动失灵所共同造成的,即:在市场机制驱使下微观虚拟经济对利润的无限追求而导致的宏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价值脱节以及虚拟经济体系内部结构的复杂性与政府监控不到位而共同产生的结果(图1)。具体分析如下:

微观经济通常是产生宏观经济效果和区域经济响应的机理所在。在微观经济层面,虚拟经济企业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是金融危机产生的核心驱动力。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或是通过不断创造新的虚拟经济产品、在实现产业链延伸拓展中获得收益,譬如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个人提供住房按揭贷款,然后通过金融产品创新,形成新的金融衍生产品;或是通过虚拟经济系统内部组织的复杂化、在增加收益机会中扩大收益,譬如中介机构(基金)介入金融产品(股票)买方与卖方之间的交易,通过提供相关服务,获得相应回报。通过产业链的延伸拓展和系统的复杂化,虚拟经济的服务产品日益专业化、多样化,同交易的实体对象和参照的实物价格的距离越拉越远,虚拟程度越来越高。

微观虚拟经济企业发展效果的总和,表现在宏观经济上就是新兴第三产业的不断壮大。虚拟经济的发展日益脱离实体经济的支撑,从而综合经济增长的泡沫日渐扩大,经济危机的风险也随之不断累积。

全球化过程中,一则可能由于政府不断主动的放松管制,二则更主要是由于虚拟经济产品的日益多样、虚拟经济系统结构日益复杂,导致政策监管体系建设远落后于虚拟经济的快速膨胀过程。政府对虚拟经济监控不力,虚拟经济得以无节制扩张。美联储估计的美国次级贷款在0.54万亿美元左右,而国际掉期及衍生产品协会ISDA(International Swaps and Derivatives Association)估计的美国次级贷款衍生产品CDS总缺口在54.6万亿美元,是次级贷款的100多倍。这样,市场风险不断累积、不断放大,最终导致了泡沫的破裂——金融和经济危机发生。

3 空间过程与区域响应的初步分析

由于经济全球化使得地区间产业分工不断深化、区域间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加强,在一个地点发生的金融危机,其影响在空间上将会不断拓展,金融危机的效应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趋向。

3.1 空间过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利润最大化的市场机制驱动下,发达国家企业原本在产业链上的分布格局开始变化,随着产业空间转移过程,产业链开始出现空间上的拓展。发达国家通过占据产业链的高端,同时基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优势调整布局和控制产业链的低端来获取更大的利益。从而,一方面,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相互独立的产业分工日益演变为相互衔接的同一个产业链内的分工,国际经济联系和国家地区间的产业分工合作不断强化。另一方面,随着产业链各环节在国家和地区间的分布改变,发达国家越来越多地占据产业链的高端,而发展中国家多是以产业链偏低端和低端的产业为主。位于产业链高端产业经济一旦出现问题,其影响将随着产业链的传导过程而影响到相关的国家和地区。

可见,产业链分布的基本格局和产业分工、国际经济联系的强化使得此次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全球范围。研究认为:处于产业链不同位置的产业对金融危机反应时序的差异及各自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使得金融危机的空间拓展过程呈现一定的阶段性。金融危机首先影响位于产业链高端的虚拟经济及其高端服务业,然后通过产业链的传导效应影响到位于中低端的实体经济。对于实体经济而言,制造业在产业链上分布距离高端产业更近且产品需求弹性大,成为实体经济中受金融危机首先波及的产业,然后是为制造业提供原材料等产品的低端产业,最后才是独立于国际产业链分工之外的其他实体经济。按照这样的产业链波及过程,金融危机空间过程大体分为4个阶段:虚拟经济和高端制造业的高附加值环节主要集中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首先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A域)。与A域有直接经济联系的中低端制造业主要集中分布在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我国的东部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成为受到金融危机波及的第二个阶段主要影响空间范围(称为B域)。紧接着是为制造业提供原材料等产品的产业占主体的区域(C域—如我国中西部的一些地区)。最后影响到独立于国际产业链分工之外的其他实体经济占主体的开放经济社会系统的所在地—如非洲的绝大部分区域(D域)。

3.2 差异化的区域响应——“1元≠1元”的经济地理学损失效应判断的引入

在金融危机影响的空间拓展过程中,按照一般原理,可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经济体在金融危机中的受损经济量越大。但从经济地理学分析,受损经济量不具备横向比较的意义,由于地域分异的客观存在,同样的受损量并不能表征真正的受损程度,也就是说存在“1元≠1元”的判断。目前达成共识的研究结论通常是:对外依存度越高、外债越多、经济规模越小的国家和地区受到的影响、面临的风险越大,抵御和应对危机的能力越弱。我们再做进一步深入分析:

其一,受损程度与经济的可恢复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同样的受损量,受损后可恢复能力强的经济,其受损程度要低于可恢复能力弱的经济。具体而言,更多依赖人力资本的虚拟经济(主要是发达国家)的实质受损程度要低于更多依赖自然资源的实体经济(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因为,自然资源是有限的,随着自然资源的使用,其规模是不断减少的,对实体经济的支撑能力是不断削弱的。而人力资本是无限的,随着人力资本的使用,其价值和创造能力是不断增强的,对虚拟经济的支撑能力也是不断强化的。金融危机的爆发虽然导致了虚拟经济大幅度的货币损失,但是其发展的本质基础并没有受到破坏,其可恢复能力仍旧很强。金融危机导致的实体经济的货币损失虽然有限,但是由于自然资源支撑能力的下降,实体经济可恢复能力本质上是很弱的——一旦资源消耗殆尽,实体经济就丧失了所有恢复能力(图2)。

图2 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本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支撑能力的比较

Fig.2 A comparison of the supporting power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human capital to real economy and fictitious economy

其二,受损程度必须考虑边际效用和灾变点。西方经济学的边际效用理论认为:新增加的单位消费品对于消费者的效用(幸福和满足程度)随着消费品数量的增加而逐步递减;新减少单位消费品对于消费者的效用随着消费品数量的下降而逐步递增。由此可得:同样的损失情况下(消费品的减少),贫困的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受损程度(消费品减少所带来的效用降低)比富有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大。不仅如此,进一步思考发现:在特定的水平下——例如温饱线附近,边际效用的变化(降低)存在灾变点,即单位消费品的减少所导致的效用损失会出现跳跃性的增加(图3)。对于处在这一水平下的国家和地区,同样的损失所导致的受损程度要更加大于富有的发达国家和地区。

图3 不同富裕程度的国家和地区同样损失下(减少1单位消费)导致的效用变化

Fig.3 Utility changes caused by the same losses(reducing one unit consumption)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 various wealthy situations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如果只考虑货币损失量,随着金融危机从A域—B域—C域—D域(实质是从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国家)的空间拓展,各地区所遭受的损失可能是不断降低的。但是如果进一步考虑经济的可恢复能力、边际效用和灾变点,进一步考察各地区本质的受损程度,则金融危机的空间拓展过程可能是受损程度不断增大的过程。单就我国而言,一方面实体经济(主要是低端的制造业)极度依赖日益稀缺的资源(可恢复能力很弱),另一方面,贫困人口特别是相对贫困人口众多(效用损失大且存在灾变点),因此,我国所遭受的金融危机实际受损程度可能要大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4 对经济地理学经典理论的验证与反思

金融危机的空间拓展过程还有待通过事实加以验证。但通过以上对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和空间过程的理论探讨以及现实已经呈现出的空间效应,都可以说明的一点是:国家、地区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和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决定着其制造—规避风险的能力、决定其损失—收益的结构。处于产业链高端的现代服务业具有牵制整个产业链的强劲功能,现代服务业比重高的国家在全球经济系统组织中具有更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由于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的形成,使得高端服务业的建立基础已跃出当地实体经济的地域范围,“虚拟经济—实体经济”的空间组织结构已不适宜采用经典经济地理学对“服务型中心地—服务对象腹地”之间的地域关系的阐释。

4.1 “现代服务业具有强劲的区域影响力和控制力”得到验证

高端金融和跨国公司总部、高端研发、世界门户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对大区域的影响能力和控制能力得到了国内外经济地理学者的普遍认可[27~29]。而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进一步从实证上对现代服务业的这一特性进行了验证。一旦金融部门出现问题,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世界经济必然受到根本性影响。相对于曾经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矿产资源,譬如石油而言,国际金融危机所导致的影响更加显著、更加剧烈(图4)。从世界经济地理格局的演变历程看,作为影响和控制世界经济,同时也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发源地的主要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比重始终维持较高水平。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就超过60%,并持续维持在世界的最高水平之列(图5)。

数据来源:联合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事业部(UN/DESA)、中国国家统计局各年份国际统计年鉴、IMF全球经济预测报告数据。

图4 金融危机与原油价格变动对世界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

Fig.4 Comparison on the influence of financial crisis and crude oil price change to the world economic growth

数据来源:中宏数据库、国际统计年鉴2007 2008、中国统计年鉴2008、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美国经济分析局数据库。

图5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的国际比较

Fig.5 International comparision on the share of GDP by tertiary industry

4.2 “经济全球化存在着负面效应”得到证实

与之相关的另一个具有政策涵义的命题,就是如何正确看待经济全球化的效应。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得到不断深入的认识和日益普遍的关注。一些学者前瞻性地对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进行了探究[30~32],在经济全球化收益的区际配置不公方面达成共识,即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的国家和地区获得的收益要远远超过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国家和地区。如果综合考虑国际金融危机及其“1元≠1元”的差异化区域效果,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还表现在:在承受经济全球化的损失方面区际配置也是不公的,即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的国家和地区受损的程度要低于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国家和地区。

4.3 现代服务业据点式突破在空间结构组织上具有可能

经济地理学原理表明,服务业的发展及其空间载体——服务业中心地(据点)的发育同腹地经济的发展阶段具有密切相关的联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7,8,21]。在空间结构组织上,通常不会出现一个区域的服务业或者服务业中心地脱离该区域的发展阶段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象。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却给我们从另一个侧面提供了新的启示:由于服务业内部存在着多种部门,其空间结构组织的特征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对于高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或虚拟经济而言,其发展虽然在空间上仍需依托一定的载体——我们称之为据点,但据点所依托的腹地却可以脱离所在区域及所在区域的实体经济,而是以更加广泛的地域乃至全球作为其腹地范围(图6),将更加广泛地域的实体经济作为其服务的对象。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国家或地区,依然有可能通过发展面向国际的现代服务业,实现产业结构的跨越式发展。这种依托全球资源生长发育的现代服务业,产业扩张能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一方面可以利用世界资源,带动本国或本地区产业结构的提升,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风险转移和分担减缓本国或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波动程度。

图6 现代服务业据点与腹地的两种模式(左:一般模式;右:特殊模式)

Fig.6 Two kind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onghold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and hinterland(left:normal; right:special)

5 区域发展应对风险的策略思考

针对金融危机差异化的区域响应和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一方面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产业经济对资源环境的依赖,削弱制造业对国外高端服务业的依赖,因此要提升产业层次、提高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贡献度。另一方面从整体上也必须降低经济增长过高的对外依存度、提升内需的拉动作用。

5.1 提高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贡献度

对于大国而言,其经济发展和经济腾飞必须经历从依赖自然资源、数量扩张为特征向依靠人才资本、质量提升为导向的转变。从效果看,此种转变也是应对经济全球化负面效应和风险损失的有效途径。人力资本越丰富的国家和地区,生活质量、社会发展水平越高,经济的恢复能力、抵御全球经济波动的风险也越强;反之,越依赖自然资源的国家,生活质量、社会发展水平越低,经济的恢复能力越弱,抵御全球经济波动风险的能力也越弱。并且,从长期看,人力资本支撑的经济增长,其发展潜力是不断增强的,应对全球化负面效应和风险的能力是不断提升的,而受资源有限性的影响,自然资源支撑的经济增长,其发展潜力是不断削弱的,应对全球化负面效应和风险的能力是不断降低的。

5.2 提升内需的拉动作用

国际市场的波动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的重要方面。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出口和投资拉动,而国内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一直较弱,一些年度,如2005年,消费对GDP的贡献率甚至为负值(图7)。通过出口和投资拉动,我国实现了东部地区的率先发展和国民经济的迅速提高。但是,随着国际市场占有率的不断上升,我国主要对外输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可供拓展的空间已经越来越狭小;要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国内市场是重要的拓展方向。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进一步说明了国内市场对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随着国际市场需求的萎缩,我国之所以能够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主要归功于消费以及投资。内需成为抵御金融危机冲击的重要稳定器。

图7 各国GDP增长中消费的贡献率

Fig.7 International comparision on the pulling function to GDP growth by consumption

6 结论

经济地理事像在地域空间上发生、空间拓展及区域响应的过程通常是比较缓慢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及区域影响过程是少见的另类案例,迅即在一个地点突发,迅猛波及相关区域,迅速影响到全球所有的地域开放系统。而且,其后效将在世界经济地理格局演变进程逐步显现、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经济地理学以往很少关注这类经济现象,因此,对其发生的因素和空间过程的机制,在现有的理论方法框架下,是难以有一个圆满的阐释。关注新经济地理现象,势必给经济地理学研究提出许多新的科学命题,将成为推动经济地理学科建设的强劲动力。随着经济地理理论方法在解决新问题过程中的不断完善,对经济地理格局生成和演变规律的解释能力也将提高,服务社会需求的科技支持能力也将增强。

本文根据研究对象的特征,考虑金融危机事像成因和演变的经济属性强、空间过程和区域响应的经济驱动机理显著,试图采用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注重与经济学思维的融合,探讨新经济地理事象的空间过程。对经济地理事象空间过程和区域响应的研究概括为:某一个经济地理事象在一个地点发生的机制、该事象产生影响的空间拓展过程以及区域响应规律、应对策略等几个方面。为此,本文采用“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区域经济”的研究范式,即从微观虚拟经济企业对利润的无限追求—宏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价值脱节和政府监控不到位—特定区域金融危机的爆发,从发达国家微观企业产业组织—宏观国际产业链分工—金融危机的空间扩散,从微观消费者边际效用损失的差异和灾变点的存在—宏观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对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本的依赖以及经济的可恢复能力—区域金融危机的差异化响应,探讨“驱动力—拓展过程—区域响应”。

金融危机的空间过程,也验证了经济地理学的若干重大经典学说,如“现代服务业具有强劲的区域影响力和控制力”。同时也启发我们形成了这样的假设命题:“现代服务业据点式突破在空间结构组织上具有可能”。提高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贡献度、提升内需的拉动作用,无疑是我国长远应对金融危机、国际经济波动、各种发展风险的重要战略取向。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经济地理学探究是一个新的命题,也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的空间过程和区域响应目前仍在进行当中,相关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相当有限。因此,本文的研究仅是一个初步的探讨成果,未来事实对本文基本判断的验证、进一步对文中提及的重大科学命题的深入研究,有可能成为推动经济地理学学科发展的新动力。特别是以下尚未解决的问题:如现代服务业空间结构组织与传统服务业空间结构组织的差异性模式及其内在机制、区域响应中试图从“1元≠1元”的经济地理损失效应判断作为驱动机制是否成立及其理论阐释、新经济地理事像的产业链波及过程在空间上的映射关系及其数据检验、“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区域经济”研究范式的适应条件及其如何更好地与“驱动力—拓展过程—区域响应”探讨框架形成有机的关联,等等,都是具有很强的经济地理学探讨价值的科学问题。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国际金融危机的空间过程与区域反应初探--兼论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新范式_金融风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