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纤维混凝土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袁家俊

钢纤维混凝土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袁家俊

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宿州市 234000

摘要:介绍了钢纤维混凝土材料在旧混凝土路面修补的情况,并在分析配比试验强度的基础上,通过某工程实例,证实钢纤维混凝土实际应用于旧混凝土路面修补工程的可行性。钢纤维混凝土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复合材料。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其抗拉、抗弯、抗裂及耐磨、耐冲击、耐疲劳、韧性等性能都有显著提高,它不仅可使面层减薄,缩缝间距加大,改善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而且还可节省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工期。

关键词:钢纤维混凝土;普通混凝土;旧混凝土路面;修补工程

引 言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和公路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城市道路和国道干线公路上的车辆荷载及密度越来越大,行驶速度越来越快,致使路面的损坏也日趋严重起来。特别是对损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而言,它不仅翻修投资大,且施工周期较长,严重影响交通畅通及行车安全。

1 基本要求

1.1 钢纤维混凝土材料

钢纤维混凝土就是在一般普通混凝土中掺配一定数量的短而细的钢纤维所组成的一种新型高强复合材料。由于钢纤维阻滞基体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不但具有普通混凝土的优良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抗折、抗冲击、抗疲劳以及收缩率小、韧性好、耐磨耗能力强等特性。可使路面厚度减薄50%以上,缩缝间距可增至15m~30m,不用设胀缝和纵缝。钢纤维混

凝土用钢纤维类型有圆直型、熔抽型和剪切型钢纤维。其长度分为各种不同规格,最佳长径比为40~70,截面直径在0.4mm~0.7mm范围内,抗拉强度不低于380MPa。在施工时钢纤维在混凝土中的掺入量为1.0%~2.0%(体积比),但最大掺量不宜超过2.0%。水泥采用425#~525#普通硅酸盐水泥,以保证混合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能。

1.2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钢纤维混凝土混合料配合比的要求首先应使路面厚度减薄,其次是保证钢纤维混凝土有较高的抗弯强度,以满足结构设计对强度等级的要求即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以及施工的和易性。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按以下步骤进行。

(1)根据强度设计值以及施工配制强度提高系数,确定试配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钢纤维混凝土抗折强度设计值的确定:fftm=ftm(1+atmPfLf/df)式中 fftm———钢纤维混凝土抗折强度设计值;ftm———与钢纤维混凝土具有相同的配合材料、水灰比和相近稠度的素混凝土的抗折强度设计值;atm———钢纤维对抗折强度的影响系数(试验确定);Pf———钢纤维体积率,%;Lf/df———钢纤维长径比,当ftm<6.0N/mm2时,可按表1采用。

(2)根据试配抗压强度计算水灰比;

(3)根据试配抗压强度,确定钢纤维体积率,一般浇筑成型的结构范围在0.5%~2.0%之间;

(4)按照施工要求的稠度确定单位体积用水量,参照表2;

(5)确定砂率,见表3;

(6)计算混合材料用量,确定试配配合比;

(7)按照试配配合比进行拌合物性能试验,调整单位体积用水量和砂率,确定强度试验用基准配合比;

(8)根据强度试验结果调整水灰比和钢纤维体积率,确定施工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经验和计算的基础上确定水泥用量、砂率及水灰比,并根据不同配比时的钢纤维混凝土强度进行试验(见表4),当水泥用量在380kg?m3~400kg?m3时强度较高,但此时砂率较小,

砂石中有分离现象。因此将砂率调到0.48,如此强度虽有降低,但其余性能却可得到改善。为此,调整最佳配比即水泥∶黄砂∶碎石∶水=1∶2.16∶2.34∶0.48。1.3 钢纤维混凝土拌和

为防止钢纤维混凝土在搅拌时纤维结团,在施工时每拌一次的搅拌量不宜大于搅拌机额定搅拌量的80%。采用滚动式搅拌机拌和,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必须保证钢纤维均匀分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保证混凝土混合料的搅拌质量,采用先干后湿的拌和工艺。投料顺序及搅拌时间为:粗集料→钢纤维(干拌1min)→细集料→水泥(干拌1min),其中钢纤维在拌和时分三次加入拌和机中,边拌边加入钢纤维,再倒入黄砂、水泥,待全部料投入后重拌2min~3min,最后加足水湿拌1min。总搅拌时间不超过6min,超搅拌会引起湿纤维结团。

2 工程实例

某二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修补工程段全长112m,宽2×3m,修补前路面板呈破碎、断裂状,原为一般普通混凝土浇筑,部分板底基层下沉。现用钢纤维混凝土修补路面,基层补强采用C15素混凝土浇筑,旧混凝土路面平均凿除深度25cm(包括基层松动部分),拟采用12cm厚、C30钢纤维混凝土浇筑路面。

2.1 施工材料

2.1.1 原材料

水泥: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细集料:用中粗砂,平均粒径0.35mm~0.48mm,含泥量<2%;粗集料:碎石5mm~20mm,含泥量<1%,质地坚硬;钢纤维:选用长度30mm、当量直径0.60mm由浙江某厂生产的低碳结构钢剪切扭曲型,型号DN-30,其强度380MPa以上。该产品性能稳定,使用效果良好。

2.1.2 配合比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按照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双控标准要求及施工的工作度采用以抗折强度为主要指标进行设计。设计抗折强度6.5MPa、抗压强度35MPa。经试验?a href="http://www.su30.net"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医屑钢峙浔确桨溉范ǎ核唷没粕啊盟?br>石∶钢纤维∶水并强度试验,结果见表5。

2.2 施工工艺

2.2.1 基层处理及路面浇筑

在钢纤维混凝土浇筑前,为提高水泥混凝土面层下基层和垫层的刚度,做好对旧混凝土板及板底基层的处理工作,即在破损板及板底脱空破裂的旧混凝土板块凿除后,对部分板底基层进行补强处理。

2.2.2 钢纤维混凝土搅拌

钢纤维混凝土搅拌采用滚筒式搅拌机。为使钢纤维在混凝土中分散均匀,采用二次投料三次搅拌法,即先将石子和钢纤维干拌1min,加入砂子、水泥再干拌1min,最后注水湿拌1.5min左右,总搅拌时间控制在6min内,搅拌时间过长会形成湿纤维团。且每次的搅拌量宜在搅拌机公称容量的1?3以下。

3 经济与社会效益

从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钢纤维混凝土路面与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其特点:①面层厚度可减薄至1/2以上,使施工工期缩短,因此节约原材料及减少工程量后所带来的一切费用;②路面使用寿命延长因此而节省的费用;③减少缩缝带来的材料、人工等所节省的费用;5节省养护、减少时间延误及维修费用;除此以外,还有路面质量好,接缝少,延长车辆使用寿命等费用。综合分析,对于旧混凝土路面,若采用钢纤维混凝土进行罩面修复,则一次性投资的费用比挖掉重建混凝土路面要节省许多。

4 结语

在对钢纤维混凝土进行的冲击荷载等试验研究中表明:掺以体积率为1%~2%的钢纤维增强混凝土与基体比较,其抗冲击强度可提高10倍~20倍,弯曲韧性可提高20倍左右,抗弯强度可提高1倍~6倍,抗拉强度可提高2倍左右,疲劳强度提高50%,抗裂强度可提高2倍,抗压强度可提高10%~30%。由此可见,钢纤维混凝土的抗裂性与抗冲击是非常优异的。

参考文献:

[1]卢亦焱.钢纤维混凝土材料及其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公路,1999,4

[2]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钢纤维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6

[3]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钢纤维混凝土试验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12

[4]蒙云.钢纤维混凝土新型路面设计与施工.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5,7

[5]李启棣,吴淑华.钢纤维混凝土的特性及其应用.铁道建筑,1989(1)

论文作者:袁家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  ;  ;  ;  ;  ;  ;  ;  

钢纤维混凝土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袁家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