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观察论文_甄丽辉,张微(通讯作者)

沈阳军区总医院干部病房一科 110000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后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方法:将90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PN+EN营养支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前后的用力肺活量、最大呼气量。结果:观察组用力肺活量、最大呼气量这两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得到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观察有助于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的营养状况,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营养支持;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ursing care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fter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reatment.Methods:90 patients receiv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45 cases in each group,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observation,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upward PN + en nutrition support nursing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forced vital capacity(FVC),maximal expiratory volume.Results:the two indexes of forced vital capacity and maximal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treatment group,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p<0.05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nursing observation of nutritional suppor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nd it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mechanical ventilation;nutritional support;nursing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气流阻塞为典型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随着病情的进展,可逐渐发展为呼吸衰竭等常见慢性疾病,其病因与有害物质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病死率较高,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1]。为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后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本文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病例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且经肺功能检查确诊,临床表现:慢性咳嗽、咳痰、进行性呼吸困难。将90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45例,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在61-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5.63±5.71)岁,对照组45例,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62-8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6.08±4.9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肺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经身高、体重测量和血清白蛋白检测了解营养状况。对照组行糖皮质激素、雾化、吸氧、控制感染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营养状况评估结果行PN+EN营养支持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PN治疗护理 在机械通气治疗早期胃肠道受到外界刺激会出现应激性溃疡,极易发生消化道出血症状,此时需要采取PN治疗护理,即肠外营养治疗护理:(1)控制输液不良反应。配制营养液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免培养基滋生细菌,配制完成的营养液需在12h内静滴完,超过12h的需弃用。(2)防止静脉炎。肠外营养一般是采用大分子高渗液,如高渗糖、氨基酸、脂肪乳等,这些物质对血管的刺激性较大,为有效防止静脉炎的发生需采取中心静脉输液方式,切忌采用周围静脉输液,在输液中需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确保输液通畅。(3)调整输液速度。为保证营养支持治疗能够稳定持续地向机体供应能量,输液过程中保持缓慢静滴,避免滴速过快。如果营养液中含有高渗糖,需严格控制静滴速度,以免高渗糖在机体内分解短期内产生大量CO2造成潴留,此外,静脉滴注最好采用输液泵来维持滴速恒定。

1.2.2 EN治疗护理 在患者消化道不适症状消除之后需要采取EN治疗护理,即肠内营养治疗护理,肠内营养治疗护理一般采取鼻饲方式,治疗期间需要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鼻饲前要将患者头部抬高30-45°,防止胃食道反流,鼻饲中要注意检查气管插管处是否漏气,以听不到漏气声为准。

1.3观察指标 检测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前后的用力肺活量、最大呼气量[2-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本次 相关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最大呼气量对比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首选疗法是机械通气治疗,但是治疗期间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50%-70%,如果营养不良得不到及时纠正,还会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因此,机械通气期间的营养支持对于改善治疗预后具有重要意义[4-5]。本次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经PN+EN营养支持护理后,用力肺活量、最大呼气量两大肺功能指标得到明显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出现的营养不良会影响呼吸功能及肺组织结构,使呼吸肌的活动减弱,患者呼吸系统抵抗和免疫能力下降就会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在营养支持治疗期间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增强治疗效果,从而缓解患者的呼吸肌萎缩状况,增加呼吸肌的储备,改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综上,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采取必要的营养支持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骆勇,贾文钗,王征,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2,24(7):436-438.

[2] 刘燕,王磊,葛燕萍,等.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肠内外营养的疗效比较[J].临床荟萃,2012,27(14):1239-1240.

[3] 张黔,卫波,余猛进,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J].医学综述,2011,17(7):1089-1091.

[4] 孙治霞,韩丽华,申亚晖,等.有创机械通气不同实施时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疗效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7):767-768.

[5] 陈中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患者60例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1):1975-1976.

论文作者:甄丽辉,张微(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6

标签:;  ;  ;  ;  ;  ;  ;  ;  

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观察论文_甄丽辉,张微(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