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省牡丹江神经精神病医院 157014)
【摘要】目的: 对精神科不良事件发生的类型进行分析,探究导致的原因,制定有效应对措施。为临床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精神科住院患者发生的98起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应对措施。结果:精神科患者因受到精神症状影响,很容易出现攻击他人、自残、逃跑等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多与护理质量、医院制度、护士责任心等因素有关。结论: 通过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总结经验,改进管理模式。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应对措施
精神科患者不同于其他科室,患者由于精神疾病入院,常伴有惊恐、焦虑、抑郁等症状,
因此在治疗上,除了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外,心理治疗是不可缺少的。但由于在治疗护理中,难免会由于护士责任心差、工作疏忽及工作制度执行不严等情况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给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和影响[1]。鉴于此,我院对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探求防范措施及应对策略,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98起,对其发生的原因、相关因素及处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2.结果
通过对98起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发现出现不良事故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外逃、攻击他人、坠床、自残等事件较多,98例不良事件中,致残2例,死亡3例,通过科室化解及赔偿等形式合理化解,详见表1。
3.讨论
3.1不良事故造成的原因
第一,查对不严
护士是护理的主要责任人,一旦其没有尽到看管、照顾的责任或工作失误,没有按时查房,不及时帮助患者翻身、敲背,就很容易导致患者走失、用药错误、烫伤、发生褥疮或窒息,从而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
第二,药品及医疗器械管理混乱
主要为护士在使用医疗器械前没有检查其是否可用,而直接使用。还有因护士在护理过程中用药查对不严,具体表现为药物名字看错、药物发错人,导致患者没有得到良好的护理,甚至发错口服药或者输错液体,这主要由于护士对医疗器械了解较少、护理过程不细心且护理行为规范知识淡薄,药物保存及摆放不正确所致。
第三,没有严格按照医嘱操作
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输血不良反应和药物不良反应,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包括患者自身排斥和护士没有按照医嘱进行输血,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患者饮食不当、其他疾病以及药物未按医护人员要求使用三种,其中未按医护人员要求分为漏服、错服、多服以及护士擅自用药等,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以及头痛。
第四,心理护理不充分
心理护理不充分在护理不良事件中所占比例最大,导致的患者病情严重、出现并发症等事件发生,有些年轻护士因为缺乏经验,不能帮助患者减少焦虑、紧张的情绪甚至不能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出现此类事件的原因主要为护士工作不认真、心理护理知识掌握较少以及经验缺乏。
第五,护士责任心不强
年轻护士缺乏经验且对工作不认真,不能做到严于职守,检查病情不仔细,对患者的病情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没有严格按照等级制度护理患者,护理措施不到位,值夜班时睡觉,工作时间思想不集中,擅自离岗。
3.2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有效应对策略
第一, 制定完善的护理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并认真落实
科室护士长要加强对护理核心制度、各岗位职责、护理常规的检查和落实,制定完善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加强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培养,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自觉履行岗位职责,有责任心和慎独精神[2];牢固树立患者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加强对危险物品的收集和管理;严格按照分级护理制度加强对患者的定时巡视、病情观察、安全管理、风险评估、健康教育、沟通技巧。
第二,强化对护士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应该对不同职称的护士进行不同层次的教育,对年纪较小、护理经验较匮乏的护士进行心理护理培训,精神病患者容易出现暴躁、幻想、怀疑以及抑郁等情绪,这时应积极和患者进行沟通,不能对其侮辱、谩骂,注意微笑,避免声音语调高引起的患者恐慌,耐心给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也可以给患者讲故事、猜谜语等缓解患者的心情。如果患者出现暴力性行为,应首先确保患者的安全,避免自伤,用清楚、简单的语言提醒患者后果,控制患者的活动范围,注意患者注意力,及时通知其他医护人员以及保安。
第三,加强对人力资源和重点时段的管理
足够的护理资源是患者安全的最好保障。护理部有人员紧张状态下的调配预案,保证科室人力的足够及紧急状态下的人力调配。科室护士长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弹性排班,分层次使用,资历高低、责任心强弱搭配,加强对重点时段、节假日、双休日的人力安排,保证各班次人员充足。护士长要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有技巧,从各方面关心和爱护护理人员,加强沟通和培训,消除护理人员的心里压力和负性情绪,以良好的心里状态和热情,全身心投入到护理工作中,确保护理质量。
第四,加强药物管理
写明药物的名称,使用前检查药物的生产日期,注意药品的摆放和储存,口服药物与注射药物分开放,内用药物与外用药物分开放,需要冷藏的药物应放入冰箱,需要避光的药物应放在避光处,检查内装药物与药品瓶签是否相符,定期检查药品,做好时间标记,毒剧麻药应注意上锁。
第五,加强医疗器械维护
雇佣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检查并维护医疗器械,要求使用器械的护士在使用前进行检查,确保仪器能够正常使用,不会出现漏电、检测值不准确等现象,同时学会日常保养,主要做好防蚀、防湿、防尘的工作,保证仪器表面清洁,没有损坏,螺丝没有松动,雇佣仪器保养人,对器械进行内部清洁以及局部检查,每3个月对仪器进行二级保养,主要包括主体部分的检查与修复,更换容易损坏的部件。
总之,精神科不良事件的发生会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极大的伤害,对不良事件开展深入分析,并制定有效应对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许云华,姜森林,付雪梅.临床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现状及其应对措施[J].中国医药导报,2014,14:143-146.
[2]吴剑影,陈美,周国秀,邵志梅.55例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01:127-129.
论文作者:柳薇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0月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9
标签:患者论文; 不良论文; 事件论文; 护士论文; 药物论文; 发生论文; 精神科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10月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