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西部产业布局看西部经济的发展_经济论文

从美国西部产业布局看西部经济的发展_经济论文

从美国的工业布局西移谈我国西部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布局论文,工业论文,我国西部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必须看到改革使我国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的同时,也使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明显拉大。这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西部经济起飞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解决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失衡”问题,不仅是我国西部各省份的共同呼声,也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客观需要。

第一,它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平均每年以9%的速度增长。 这个速度大大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近几年的发展水平。我国能否保持这个速度,或者在这个速度上再提高一步,关键在于我国的电力、能源、基础设施、人口素质等“瓶颈”产业和滞后方面能否得到稳步改善。西部地区是我国电力、能源和原材料的重要供应基地,其人口占全国的28%。因此,只有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了,条件改善了,人的素质提高了,才能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保证和条件。

第二,它是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的需要。在我国现阶段,二元经济结构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表现在工业与农业之间,两者劳动生产率相差悬殊,收入水平差距较大。另一方面表现在区域经济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不仅要改变一般意义上的二元经济结构,还要改变区域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这两个方面都与我国西部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第三,它是建立我国统一的市场体系的需要。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是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而统一的市场体系不可能在我国西部地区市场不健全的条件下形成。只有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完善西部地区的市场体系,才能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特别是在目前,东部地区经济经过十几年的大发展,人们的收入增多了,但进一步发展的余地小了。于是,手中积累了资金的人们就会把发展的目标瞄准大有发展潜力的西部地区。这就为西部地区利用市场机制吸引资金,发展经济,缩小区域间的差距,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二、美国工业布局西移对我国西部开发的启示

从19世纪60年代起,美国用了50年时间对西部地区进行了开发,获得了基本成功。今天,我们研究和借鉴美国在工业布局西移中的一些成功做法,对推动和促进我国西部经济腾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美国西部和我国西部地区的可比性与不可比性

美国西部与我国西部具有很强的可比性。

一是从地理位置看,我国西部的新疆、青海、甘肃、西藏、云南、四川及陕西、宁夏、内蒙古9个省(区),与美国西部的华盛顿、 蒙大拿、俄勒冈、怀俄明、加利福尼亚、内华达、犹他、爱达荷、亚和桑那、新墨西哥、科罗拉多11个州,都在东西经105度以西左右。 其地形都是西高呈梯级向东渐低,都处在北纬30—45度的中纬地区,气候和植被情况也大致相同。

二是从地形地貌看,两国西部大都是高原、高山、盆地、沙漠相间分布,区域内山脉也都是平行排列。我国西部由北至南平行排列着三列横向山脉(即天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山脉),美国西部由西至东平行着三列纵向山脉(即海岸、内华达、落矶山脉)。

三是从自然资源看,两国西部的矿藏十分丰富,还有特殊的旅游资源,如高山、冰川及古代文化的石窟、石刻,以其独具风格闻名于世。

四是从人文情况看,都是地广人稀,少数民族聚居。美国西部每平方公里不足2人,我国西部每平方公里不足7人。

然而,我国的西部地区和当年美国西部开发又有不可比的一面。

首先是周边国家关系不同。美国的西部是太平洋西岸,只与两个国家(加拿大、墨西哥)接壤,属发达的环太平洋经济带国家。而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中心,与10多个国家陆地接壤,虽有边境贸易的传统,但属于典型的大陆经济型国家。

其次是经济与科技的基础不同。美国开发西部时,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还没有出现或使用。而我国今天的西部开发,面临着许多高科技在生产中广泛使用,开发的起点高,基础好。

再次是开发的目的不同。美国工业西移和开发,是掠夺弱小民族利益,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我国西部发展,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各民族人民共同富裕。

(二)美国西部开发靠的是什么?

美国工业布局西移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用了近50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美国政府靠的是政策,采取了一系列适应当时西部开发需要的政策措施。

第一,农业开发走在工业发展的前面。首先引导农业发展,变靠天农业为生态农业、持久农业,这就为参加西部开发的移民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是依法开发。在西部开发中,美国政策先后颁布了10多种法律法规,其中以宅地法、荒芜土地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影响最大。再次是开发的方式是公私并举,既有政府举办的开垦工程,又有私人的开垦农场。

第二,利用西部特殊的地理条件,发展军事科技工业,带动了其他高科技工业的建立。美国西部丰富的地下矿藏,一方面为军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一方面特殊的地理条件为军事工业的试验提供了理想的场所,使西部很快形成了“硅谷”和宇航中心,为民用高科技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实行校(高校)——厂(工厂)——研(科研)一体化,加快科技新产品的开发与转换。美国工业西移中,先后形成了两个较大的科学综合体,成为开发西部的一大特色。一是旧金山帕洛阿尔扎科学工业综合体,二是洛山矶——圣地亚哥科学工业综合体,它们主要发展微电脑和宇航工业,直接带动了高科技产品的开发与转换。

第四,因地制宜,开发旅游资源。当今世界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门,也是一项“无烟产业”。美国在工业西移中,做到三个并重,即有烟工业与无烟工业并重,资源开发与旅游开发并重,保护自然风光与开发人文景点并重。

总之,美国工业布局西移经历了一个从自然开发到依法有序开发这样一个过程。美国西部开发中的许多政策措施,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三、促进西部经济腾飞的对策

我国西部的9个省区,面积约占全国75%,人口约占全国的28%,其工业总产值只占全国的13.7%。因此,开发潜力与优势巨大。借鉴美国西部开发的一些经验,结合我国的客观实际,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扭住关键点,搞好西部开发的总体布局。

一是抓住发展的突破点:创办内陆经济特区,树立先富样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在沿海、沿江地带建立了一批经济特区。它们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西部地区面积巨大,要启动这条巨龙,也应创办经济特区,使之成为牵动西部经济发展的“龙头”。既可以探索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途径,又能够发挥特区的辐射功能,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是扶持发展重点:积极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发达的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数量少,竞争力差。乡镇企业在西部地区崛起,并带动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镇的兴起,是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它可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推进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可以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广大农村没有较快较普遍的农村城市化,就不可能有较快的脱贫和面貌的改观。因此,我国西部地区必须要凭借丰富的资源、充足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小城镇建设,把促进城市化的进程作为一个重点来开发。

三是找到发展的结合点:加强协作,发展横向经济联合。西部地区有资源、人力优势,但在当代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西部地区要把自己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技术优势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横向经济联合。这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西部地区与东部优势互补的必然趋势。

四是解决发展的难点:广开门路,积极筹措资金。随着我国税制改革的进行,政府的资金十分有限,更难以满足开发西部的需要。西部地区不能“等、靠、要”资金,而要采取多种办法筹集资金。

五是消除发展的困扰点:调整产业结构。长期以来,西部各省区都围绕传统产业做文章,其结果是产品结构单一,经济效益差,市场竞争力低,整个经济徘徊不前,只是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廉价的资源。面对新形势,西部地区要围绕自己的优势,综合发展,提高产品档次和竞争力,按照“重中选优、轻中选优、效益优先”的原则,调整经济结构,走出困扰经济发展的误区。

(二)纵横开发,多层次布局,形成立体框架。

所谓纵向开发,是指从空中到地下的垂直开发,包括空间技术、航空、通信、地热能等的开发。空间技术开发,我们一方面可以利用西昌和酒泉两个发射中心的作用,通过价格竞争和质量保证,增加外汇收入。另一方面利用两个中心的技术优势,生产民用“短、平、快”产品。航空开发,要在省辖市以上开辟国际国内航线。尤其是要根据西部地形复杂的特点,大力建设小机场,充分发挥小飞机在播种、防寒、运输等方面机动性强的优势。在国家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可借用西部一些军用机场,同时采用国外贷款、出租机场、合资办航空等办法,缓解航空发展中的资金困难。通信开发,西部的通信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有线通信,重点抓好电话、电报的开发。二是无线电通信,重点发展微波通信和长距离对讲机。三是发展邮政通讯。地热能开发,我国西部受欧亚大陆板块结构的影响,地热能比较丰富,应大力开发,形成规模效益。另外还有太阳能的开发、风能开发等,都可为西部经济的发展带来规模效益。

所谓横向开发,是指沿着地球表面水平线的开发,包括农业、交通、旅游等开发。

大农业开发。我国西部由于受地形、海拔及纬度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西北地区长年干旱缺水,98%的地区是沙漠、半沙漠。西南部除青藏高原东南部是半湿润地区外,大部地区是山峰连绵,河流切割,且植被呈垂直阶梯性分布。因此,农业的开发可以借鉴美国工业西移时的“优先发展,优惠条件,全面开发,国家资助”的办法,做到农林牧副渔并举,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形成合理的农业区域带。在西北要结合国家“三北”防护林建设,做好防沙固沙工作,使农业做到生态系统平衡。在西南部,除提高成都平原、四川盆地复种指数外,重点发展水利灌溉,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交通开发。这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腾飞的前提和基础。针对西部铁路投资大、选址复杂的实际情况,实行公路先行,铁路跟上,出租与集资并用,分段实施的办法。目前西部虽已形成了大的公路交通网络,但还不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要大力发展乡镇公路和草原公路。在此基础上可以设想沿西部国境线,建一条周边铁路,连接欧亚大陆。

旅游开发。根据西部的旅游资源,目前可以开发三条旅游带。一是以川藏公路为轴线的南部教文化(佛教、道教、喇嘛教)旅游带。以成都为起点,看武侯祠、杜甫草堂、峨嵋山风光、都江堰古工程,最后到拉萨看布达拉宫建筑群。二是以西(宁)——格(尔木)公路为基线的中部高原风光旅游带,主要观赏草原自然风光和冰川雪峰及青海湖。三是嘉(峪关)——新(疆)北部古文化旅游带,沿着今天的欧亚大陆桥,从古城西安出发,踏着当年的“丝绸之路”,过河西走廊,沿塔里木盆地南北边缘到乌鲁木齐,看大盆地风光和举世无双的敦煌石刻及美丽的新疆天池。这三条旅游带开发后,可以实行旬游、日游相结合。根据旅游部门测算,游其中任意一条旅游带,一名国内游客要花数千元人民币,一名国外游客要花数千美元,若以到西部旅游一年一万人次计算,仅西部的旅游收入就可达数亿元。这既宣传了我国的大好河山,又促进了西部经济的发展。

另外,还有西部的工业开发。如纺织业开发、冶金业开发、能源开发。我国西部有着丰富的棉纺原料和毛纺原料,目前已形成了以西宁、兰州、乌鲁木齐为中心的三大纺织基地。我国西部地区矿藏丰富、冶金工业前景喜人。地下的煤、石油、天然气,不仅储量丰富,而且便于开采。

总之,我国西部既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又有一定的高技术工业基础,我们应学习美国工业西移时把军事高科技与民用高科技开发相结合的办法,使西部经济尽快起飞。

(三)加强经济政策的开发利用,形成人、财、物的最佳组合。

所谓经济政策开发,就是因地制宜,制定适宜的经济政策、人才政策,以达到人、财、物效能的最佳组合。

人才开发。人才是西部开发的主体。西部开发首先要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国家要对西部教育投资倾斜,实行“官民结合”,培养西部各类人才。同时,还要有计划地开展对西部地区现有劳动力的文化扫盲,有组织地动员东部素质高的劳动力西迁。二是引进人才。国家重点高校除对西部实行“定向教育、定向返回”培养人才外,还可以到国外和东部发达地区引进各类人才。三是制定西部人才的优惠政策。

资金开发。我国西部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资金哪里来,一是吸引海外投资,将一些大工程出租或与国外财团合作经营;二是东部沿海投资,实行东部出资金、西部出资源的办法,进行优势互补;三是地方集资,采取各种有效办法,通过多种途径,鼓励个人参加储蓄、集资;四是国家投资,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国家拿出一块专门财力,用于西部开发。由国务院成立西部开发办公室,统一掌握,分配使用。必要时,可以以国家的名义向海内外发放西部开发债券;五是开设自由贸易区,增加外汇资金的收入。比如设立对俄罗斯、哈萨克的伊宁、塔城、喀什边境自由贸易区,设立对锡金、不丹的嘎边境自由贸易区,设立对尼泊尔、缅甸的聂拉木与瑞丽边境自由贸易区。对这些贸易区,国家要用法律形式予以公布和保护。

流通市场开发。要使我国西部有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开发,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商品流通市场。一是生产资料市场。可以以举办物资交流大会的形式,在西部县以上的行政区或交通枢纽地区,通过市场调节,保证西部发展所需的各种物资。二是生活资料市场。主要发展第三产业,吸引外地客商前来摆摊设点。三是技术市场。主要是技术转让,专利转让,商品商标转让。四是各类专业市场的开发。利用西部资源优势,设立若干具有西部特色的专业市场,如毛纺织品市场、皮革制品市场、民族服装市场等,通过市场的繁荣和发展,从而推动西部经济的全面起飞。

标签:;  ;  ;  ;  

从美国西部产业布局看西部经济的发展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