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秭归县茅坪镇陈家小学 443600
摘 要:教师要根据课文特点及学生实际创设教学情境来启迪学生的思维,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文,接受良好的语言文字训练,通过语言文字训练来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提高课文教学效益。
关键词:创设 情境 提高 效益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寓教于趣,创设情境。根据课文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创设教学情境来启迪学生的思维,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益。以下重点来总结一下我们学校语文课题组在“小学语文教学情境的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阅读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教学效益的。
一、借助语言来创设语言情境
以语言描述为主的情境创设,可以给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语言情境依赖学生已有的表象和想象起作用,要求语言准确、简练、生动形象,能诱发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感知所学的语言材料。在教师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学生们通过对语言的物质形式的感知及对语义思维、记忆和想象而进入特定的情境。
在《一夜的工作》一课的教学中,当读到最后两个自然段时,胡家媛老师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和关键词语朗读。如,读“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和“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时,要充满自豪感。前一句,读国名时要慢而有力;后一句要强调“这样”,读出反问的语气。在课堂上要安排充分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朗读,如让一名学生高声领读,全班学生轻声伴读;在读到作者内心独白时,安排多名学生一遍一遍地接连不断地反复诵读,造成一种深沉的反复不断的赞叹气氛,好像全中国、全世界的人都在呼应作者似的,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和思想的感染。
二、启发想象来创设想象情境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或点到为止,或留下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学好语文,就必须把静态的平面文字转化为生动的、能触动学生思维的情境。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渴望快乐和幸福的小女孩第三次擦亮了火柴,在奇异的火光中看到了美丽的圣诞树。向仕明老师抓住“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这一灵动鲜活的语言,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这个快乐的小天使、可爱的小精灵在对小女孩眨眼睛,你知道这眨着眼睛的小画片在对小女孩说什么悄悄话吗?”一语激起千层浪,情境的创设唤醒了同学们的爱心,学生通过想象对文本有了进一步的感悟。之后,她就让学生带着这种对文本的体味朗读相关段落,每一个学生用他的语言、他的眼睛还有他的神情告诉了老师,他们在用心读,读得情深,读得意浓。
三、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
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各式各样的教学手段。把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或者我们可以把课堂搬到教室外面,借助投影、实物、录像等直观教具恰当运用,创设情境,诱发情趣。《新型玻璃》的教学中,我们课前可以准备普通玻璃、有色玻璃、钢化玻璃、吸热玻璃等实物,于课堂上演示,教学效果就很好。
在学习《飞夺泸定桥》一课时,为了突出表现红军战士不畏艰险、英勇斗争的精神,应该让学生亲眼看看泸定桥究竟险到什么程度。熊举昌老师采用录像设置教学情境就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看到了连平时有木板时走起来都像打秋千似的险桥,红军战士却要在只剩下铁链的险上加险的泸定桥上边铺木板边冲锋、英勇杀敌的动人场面,听到了似真枪实弹的呼啸声……这一切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战火纷飞的战场上,那激动的心情、那对红军战士的敬佩之情便油然而生。由此, 学生进一步领略到了课文中党领导下的红军战士是能战胜任何困难的无畏勇士的形象。
四、利用课文内容创设表演情境
故事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环境等诸多要素组成的,其特点是内容丰富、情节完整、角色不同、个性鲜明。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故事性强的篇目,特别适宜表演。教师在学生学完课文后,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不同角色之中,深刻体验不同角色的个性。这种表演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而且创造性思维也能得到提高。
如教学《半截蜡烛》一文,在学习理解课文后,张瑜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道课本剧作业。为了完成这道作业,学生之间会主动合作:他们中作文好的人承担编写剧本的任务,而口头表达能力强的人会承担表演任务,他们自己动手做道具,细心的女孩子甚至还给剧本配上了音乐……这样,在完成这道作业的过程中,他们的各种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而且在课本剧的表演过程中,同学们入情入境,把课文故事表演得栩栩如生,因而伯诺德夫人一家巧妙与敌人周旋、杰奎琳机智勇敢的特点又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我校实验教师通过运用以上几种教学手段来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老师们根据课文内容、根据教学需要,往往是多种情境综合运用,有主有辅,关键在于运用情境,使语言所描述的形象和语言所包含的情感让学生身临其境,使课文教学的思路与学生的思路、教师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融为一体。
论文作者:向仕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2月第29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5
标签:情境论文; 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语言论文; 泸定桥论文; 教师论文; 效益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12月第29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