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元儿, 胡冬生, 丁平, 陈军, 徐鸿华[1]1999年在《砂仁药材质量标准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对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砂仁药材以及砂仁药材不同部位进行系统的质量标准研究。方法:气相色谱法,水分测定法,灰分测定法。结果: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砂仁药材以及砂仁药材不同部位中乙酸龙脑酯含量有明显差异,并与其传统疗效一致;制订了砂仁药材中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水分含量的标准。结论:砂仁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应选择乙酸龙脑酯为指标并规定其限量。
刘波, 刘红斌, 王京昆, 文旭, 汤秀梅[2]2008年在《阳春砂仁药材质量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立阳春砂仁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气相色谱(GC)法测定阳春砂仁中乙酸龙脑酯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阳春砂仁中槲皮苷的含量.乙酸龙脑酯进样量在0.1271~2.5424μg(r=0.99908)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95%,相对标准偏差为2.08%(n=6);槲皮苷进样量在0.006~0.013μg(r=0.99956)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3.73%,相对标准偏差为0.80%(n=6).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阳春砂仁含量测定质量控制方法.
米文娟[3]2018年在《基于水煎液胃肠道代谢吸收的砂仁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砂仁作为贵重南药和传统大宗药材,其品种混杂问题一直存在。近年来,正品砂仁资源短缺,货源供不应求,使砂仁市场“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情况更为严重。目前对砂仁的质量标准研究主要集中在挥发油部位,而对砂仁中非挥发性成分的研究较少,2015版《中国药典》亦规定砂仁“含量测定”项为挥发油总量及单一成分乙酸龙脑酯。但有研究发现,砂仁替代品或混伪品中多为砂仁同属近似种植物,如红壳砂仁、长壳砂仁,化学成分中均含有乙酸龙脑酯,有的乙酸龙脑酯含量亦符合药典标准,所以难以对其判别真伪。因此以单一成分乙酸龙脑酯含量鉴定砂仁“真伪优劣”不仅专属性不强,而且也忽略了砂仁作为中药的用药特点和疗效发挥的整体性。中药砂仁,其常见临床用法为“后下水煎”,其中“水煎”强调了砂仁中可被煎出的非挥发油类成分,已有文献表明,这类成分中的部分化合物存在与砂仁相似的功效且都能够被吸收入血、发挥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水煎液成分进行研究。目前利用体内药物代谢确定中药中的药效成分,并将药效成分与药材质量控制标准有效结合的综合量化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接受,但中药砂仁的体内代谢还未见报道。胃肠道代谢吸收是药物进入体内、产生疗效的第一关口,药物只有被吸收入血,参与血液循环才能产生药理作用。故本实验结合前期文献基础,拟借助胃肠道代谢研究砂仁水煎液中可被吸收的成分,作为对砂仁现有标准完善的考量。[目的与意义]1.本研究拟采用单向在体肠灌流法找出砂仁水煎液能被胃肠代谢吸收的成分,结合文献综述,以吸收的成分作为药效成分,并对其进行含量测定,结合传统性状数据和标准规定的气相成分含量作相关性分析,以关联度大小来评判所选质控成分的合理性。依据砂仁临床用药特点来研究砂仁的质量标准,有利于对砂仁质量评价的完善。2.中药成分本就复杂,而中药临床用药习惯更揭示中药是以多成分的复杂混合体系进入人体、发挥作用。原先以化药质控模式对中药标准进行规范的方法,已越来越表现出局限性,因此2015版《中国药典》也逐渐引入更多药材的“浸出物”测定,这进一步明确中药标准建立的特殊性。本研究借助体内胃肠道代谢实验,为“在中药临床用药实际的前提下研究中药”提供参考。3.本研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计算找到的成分与传统性状的关联度,拟以与传统性状关联度较大的成分作为药材质量控制的指标成分,为如何更好地完善现有的质量标准提供建议。[内容与方法]1.样品的收集整理与基础数据测量;市场收集不同品种来源的砂仁,根据2015版《中国药典》对其进行性状描述,初步确定品种;根据优质砂仁“个大、坚实、仁饱满、气味浓厚者为佳”的描述,测量砂仁百果重、纵径、横径、纵径/横径和电子鼻气味值。2.利用DNA分子鉴定技术确定品种;利用植物DNA提取试剂盒对砂仁种子进行DNA提取,送至生工(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测序,使用ContigExpress对测得的序列进行序列分析,获得拼接序列;将拼接序列放入到NCBI中的blast中获得比对结果,确定基原。3.砂仁水煎液高效液相条件的方法确定;4.砂仁水煎液的胃肠消化液代谢考察;以人工胃液、人工肠液模拟人体消化液,测定水煎液成分分别在胃液0、1、2、4h和肠液0、2、4、6h的峰面积,计算变化率f = Abs(Ai-Ao)/Ai*100%,变化率>10%时表示药物在消化液中不能稳定存在,容易发生代谢和转化。5.以单向在体肠灌流方法,研究水煎液在肠道中的代谢吸收状况;采用单向在体肠灌流法对大鼠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进行灌流,灌流时间3h,药液灌入开始第45min开始收集药液,每隔15min收集一次药液,对灌流液进行高效液相测定并记录峰面积,计算各成分的表观吸收系数(Papp)。6.将存在胃肠道吸收的成分进行13批药材的含量测定,并与目前公认的挥发油成分进行比较,分析它们与传统性状的相关性,以此验证其作为完善砂仁质量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将采购的13批砂仁药材进行高效液相测定,以槲皮昔为对照品,计算药材中槲皮苷含量和C1、C17成分较槲皮苷的相对含量,以这三个成分的含量结合气相含测指标对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比较各个化学成分与性状的关联度大小。[结果]1.传统性状描述结合DNA分子鉴定手段,最终明确砂仁的品种来源,编号为1、2、7、8、9、10、13 号的砂仁为阳春砂 Amomum villosum Lour.,编号为 3、4、5、6、11、12 号的砂仁为海南砂 Amomum longiligulare T.L.Wu。2.砂仁水煎液中标定的19个成分分别进行人工胃液4h和人工肠液6h的稳定性研究,结果发现砂仁水煎液在两种消化液中均能稳定存在,不会发生代谢和转化。3.砂仁中标定的19个成分在大鼠小肠部位均有吸收,但在不同肠段中表现出不同的吸收情况。在十二指肠中表现出强吸收特性的成分有C1、C2、C3、C4、C5、C6、C7、C8、C11、C12、C13、C14、C16、C17、C18、C19 共 16 个成分;C10 在十二指肠中表现为中等吸收特性;而C9和C15在十二指肠中的吸收性较差,小于0.03×10-4cm·s-1,可以认为是无吸收。空肠中19个成分的吸收特性为C1、C2、C3、C5、C6、C7、C8、C11、C12、C13、C16、C17这12个成分表现出强吸收性,C4、C14为中等吸收,C9、C10、C15、C18、C19无吸收。回肠中可知这19个成分都能被吸收,除C10成分表现为中等吸收特性,其他成分均为强吸收性。比较3组小肠肠段对砂仁成分的吸收种类由多到少为回肠>十二指肠>空肠;小肠的三肠段对成分C3、C5、C7、C11、C17的吸收能力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小肠的三肠段对成分C2、C4、C10、C13、C14、C16、C18、C19的吸收能力为回肠>十二指肠>空肠;小肠的三肠段对成分C1、C8的吸收能力为十二指肠>回肠>空肠;对C6而言,肠段吸收能力由强到弱为空肠>回肠>十二指肠;对C12而言,肠段吸收能力由强到弱为空肠>十二指肠>回肠;而成分C9和C15只在十二指肠段有吸收且为强吸收。综上可知,砂仁水煎液中确实存在着与砂仁性状和功效密切相关的成分,经肠道吸收共筛选出19个目标水溶性成分,结合文献与砂仁传统药效,拟将其作为砂仁质量评价的指标成分之一,通过标准品确定其中6个成分化学式,分别为C4(儿茶素)、C7(香草酸)、C8(表儿茶素)、C11(虎杖苷)、C13(异槲皮苷)、C14(槲皮苷)。4.对比13批砂仁药材的HPLC谱图可知,阳春砂的图谱峰在45min后与海南砂有明显区别,其中C15、C16、C18、C19这四种成分为阳春砂特有,且这4个成分在单向在体肠灌流实验中均能被吸收,推测阳春砂质量优于海南砂的原因可能是阳春砂中存在着更多的成分种类,并且通过这4类成分可以对阳春砂和海南砂这两个品种进行区分。5.由化学成分与感官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结果可知,关联度由大到小为:龙脑(r=0.7511)>槲皮苷(r=0.7446)>樟脑(r=0.7107)>柠檬烯(r=0.6817)>C1(r=0.5684)>乙酸龙脑酯(r=0.5398)>C17(r=0.5054)。其中龙脑对性状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槲皮苷、樟脑和柠檬烯,而乙酸龙脑酯与性状的关联度不高,在已测的七个成分中占倒数第二位。[结论]1.本实验经过砂仁内在成分与传统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最终找出了部分水煎液中能够被胃肠吸收且具有药理活性的成分,并且其与性状的关联性大于现有的含量测定指标乙酸龙脑酯。结果表明砂仁水煎液中确实存在着与砂仁性状和功效密切相关的成分,也充分验证了对砂仁水煎液成分及其药理作用作更深入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研究最终只完成部分水煎液成分的相关性分析,这部分成分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砂仁质量标准的完善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后下”基础上的挥发油成分的完善,可以加入相对含量高、药理作用明确且与传统性状相关性更强的龙脑、樟脑和柠檬烯三个指标;另一方面是“水煎”基础上的非挥发性成分的补充,即本论文中的槲皮苷和C1成分。2.从中药材的临床使用特点指导中药材质量标准的建立,运用体内代谢方法研究传统中药成分在体内的代谢状况,以能进入人体、产生疗效的成分作为中药材标准建立的依据之一,为现行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李晓光[4]2000年在《砂仁药材质量标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砂仁具有化湿止痛、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等作用,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仅《中国药典》(九五版,一部)记载以砂仁为主要原料的中成药就有21方。因此对于砂仁药材的质量及其标准的研究成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对生产和临床具有指导意义。7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砂仁药材的内外在质量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徐国钧等对砂仁药材作了品种整理,确定了砂仁的正品来源,并从生药学方面对常见混伪品进行了鉴别方法研究。余竞光等不但对砂仁药材的挥发油部位进行分析,还对其非挥发性成分进行了研究。这些工作为砂仁药材质量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思路和线索,进而为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和确立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本文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并为配合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子专题——砂仁药材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主要通过对砂仁药材内在质量的较深入、系统地研究,结合本课题其他老师的研究结果,加以系统和整理,尝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砂仁药材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科学资料。 伪品和混乱品种的大量存在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砂仁药材质量的一大问题,通过对近二十年来砂仁及其常见混伪品的鉴别研究概况总结,本文提出了利用特征性成分和DNA多态性进行定性鉴别研究的思路。因此首先对砂仁药材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先用少量阳春砂药材进行预试验,按极性大小分为4个提取部位,研究了各部位所含化学成分的特征,并在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一单体化合物。然后改进提取方法,加大药材量,并进行进一步分离,得到了4个单体化合物。通过对MS、IR、~(13)C-NMR、~1H-NMR等光谱解析及与已知物薄层对照等鉴定方法,确定了得到的5种单体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香草酸、原儿茶酸、(±)-儿茶素、槲皮甙、胡萝卜甙。接下来通过对砂仁药材正品及7种常见混伪品的薄层色谱以半定量方法进行考察,发现槲皮甙斑点为砂仁正品定性鉴别的特征斑点。又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砂仁正品及其常见的几种伪品进行鉴别研究,结果显示:PCR所得指纹图清晰,砂仁正品与伪品间呈现明显指纹差异,呈现多态性的引物占所选的 12.17%,根据这些多态性可进行鉴别分析。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以药材中特征性成分为对照品采用簿层色谱法进行鉴定,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识别药材DNA,这样就从药材的遗传物质及由此产生的化学成分特征两方面来控制药材真伪。如果再将试验条件和方法标准化,可以作为药材快速鉴定的方法,其指标可以为药材定性鉴别指标。 目前药典对于砂仁药材的定量控制是以挥发油含量为指标的,挥发油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且性质不稳定,所以直接以此为定量指标不是、十分科学。在研究中发现,砂仁药材挥发油中乙酸龙脑酯含量很大,可考虑以乙酸龙脑酯代替挥发油作为砂仁药材的定量指标,于是对乙酸龙脑酯进行了药理作用研究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乙酸龙脑酯具有显著的镇痛、止泻和抑制离体家兔小肠平滑肌运动的作用,与砂仁药材的临床功效相吻合,且与挥发油作用有相关性,即证明砂仁挥发油主要是通过乙酸龙脑酯来发挥其功效的,乙酸龙脑酯应为砂仁药材的主要有效成分,应以其作为定量指标。对不同产地的三种正品砂仁和一些市售品中乙酸龙脑酯含量进行了测定,结合其药理作用的最小有效浓度对其含量限度标准提出建议。 实验中还发现,砂仁药材去挥发油的水提液对麻醉大鼠十二指肠运动有抑制作用,是有效部位之一。在阳春砂水提部位中我们分离到了单体化合物儿茶素,文献报道儿茶素有止泻作用,本文的实验研究证明儿茶素对离体兔肠运动有抑制作用,应为砂仁药材中的水提部位有效成分。用IIPLC法测定不同产地正品砂仁药材中儿茶素含量,发现其含量较低,可能不是水提部位中主要有效成分,对于水提部位主要有效成分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人。 本文运用多学科手段对砂仁药材的定性和定量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成功地分离出5个单体化合物,其中4个为首次分离;首次对砂仁中乙酸龙脑酯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首次对砂仁中栅皮贰进行了特异性考察;首次对砂仁中儿茶 4素药理作用和含量进行研究;首次运用RAPD技术对砂仁及其混伪品进行了鉴别。对实验中出现的一些方法学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中药材质量控制的思路提出一些思考。
尹雪[5]2009年在《广藿香、阳春砂仁、藿香正气制剂特征指纹图谱“数字化标准”的构建与应用》文中提出在中医药整体的现代研究框架中,中药质量一直是急需攻克的重大问题之一。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中药质量评价方法是对已知的一、二个主要成分或有效成分作为指标成分予以检测控制。但中药发挥功效可能是药材或成方所含物质群整体作用的结果,传统的中医理论和医疗实践对现行中药质量控制的模式提出了挑战,即测定任何一种活性成分都难以体现其内在的质量。中药指纹图谱技术是目前能够为国内外广泛接受的一种质量评价模式,它是对中药材或中成药进行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标示该中药材或中成药特性的共有峰的图谱。该法提供的信息量大,能够反映中药的整体性和模糊性,是对中药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的可行方法之一。本文主要以广藿香、砂仁药材及藿香正气制剂为研究对象,探索指纹图谱这一新质控技术在中药质量研究中的应用。1.广藿香GC-MS特征指纹图谱“数字化标准”的构建与应用(1)在导师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文献数据的挖掘,建立了石牌、高要、海南藿香“特征指纹图谱数据信息”。(2)为了验证其实用性,本文对24批次市售药材、3种含广藿香的复方药物进行分析,分别与石牌、海南、高要广藿香“数字化”信息进行相似度比对。(3)采用GC与GC-MS同步分析10批次样品,以考察在GC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24批次商品药材中,22批次可以确定产地,提示“数字化标准”可用于药材的鉴别;在3个中药复方中,藿香正气超临界提取物中的藿香为海南产,藿香正气滴丸、藿香正气软胶囊与海南藿香数字化模式的相似度最接近;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广藿香挥发油GC-MS指纹特征图谱能在气相色谱中体现,其GC-MS指纹特征图谱在GC中具有推广运用价值。2.阳春砂仁GC-MS特征指纹图谱“数字化标准”的构建与应用(1)采用GC-MS分析20批次阳春砂仁的主要成分,同时对1985年以来国内主要研究单位对16批次阳春砂仁的文献报道进行数据挖掘。结果表明20批次阳春砂仁均含有α-蒎烯、茨烯、β-蒎烯、β-月桂烯、柠檬烯、芳樟醇、樟脑、异龙脑、龙脑、乙酸龙脑酯等10个主要特征成分,合计相对含量达86.35%±5.69%,具有一定代表性;近20年来国内10余个主要研究单位报道的阳春砂仁大都含有以上10个特征成分,且相对含量也近似。以此10个特征指标成分计,本文分析样品的均值与文献报道样品的均值相似度为0.990(夹角余弦法),由此合并数据处理以建立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阳春砂仁GC-MS特征指纹图谱“数字化”信息。(2)“数字化”信息在药材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表明,约85%以上阳春产砂仁的质量比较均匀稳定,与16个文献报道阳春砂仁相似度比对的结果显示基本与原文作者的结论基本一致;在药材品种鉴定中的应用表明,文献报道的10个非阳春砂仁中仅绿壳砂与阳春砂仁非常相似,而缩砂、长太砂、华山姜、山姜、长序砂仁等与阳春砂仁通过数字化模式可以明显区分开来。提示阳春砂仁GC-MS特征指纹图谱数字化信息模式使在不同时间段(1985~2007)、不同仪器、色谱柱、色谱条件下的分析结果可以相互比对,适用于药材的质量评价与鉴定。(3) GC的适用性研究表明,采用GC与GC-MS分别分析13批次阳春砂仁挥发油,同一批次的阳春砂仁挥发油两者图谱从外观来看非常相似,13批阳春砂仁样品GC与GC-MS特征指标成分群的相似度在0.994~1.000(夹角余弦法)之间,GC分析结果与数字化模式的相似度为0.986~0.998之间,在夹角余弦相似度天然波动范围内。3.藿香正气制剂特征指纹图谱的构建(1)藿香正气制剂GC-MS特征指纹图谱的构建采用GC-MS法对32批不同剂型、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藿香正气制剂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样品中含有柠檬烯、紫苏酮、β-广藿香烯、β-榄香烯、反式丁香烯、α-愈创木烯、刺蕊草烯、α-广藿香烯、δ-愈创木烯、β-桉油醇、广藿香醇、广藿香酮、十六酸、油酸和亚油酸、厚朴酚、未鉴定1、未鉴定2、和厚朴酚等18个主要成分。这18个主要成分的出峰先后顺序及相对含量具备特征性,可作为藿香正气制剂内在质量评价和鉴定的依据。(2)藿香正气制剂HPLC特征指纹图谱的构建采用HPLC对29批藿香正气制剂样品进行分析,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对不同剂型、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藿香正气制剂进行相似度对比。结果表明90%的藿香正气制剂质量较好且均匀稳定,夹角余弦相似度均大于0.90;同一厂家不同批次间样品相似度较高,不同厂家产品质量存在较大差异;藿香正气丸的4个生产厂家之间相似度在0.744~0.948之间;藿香正气胶囊的5个生产厂家相似度在0.853~0.984之间;藿香正气软胶囊的2个生产厂家相似度为0.939;藿香正气水的3个生产厂家相似度在0.905~0.938之间;相同处方不同剂型产品存在较大差异性,丸剂与胶囊样品的相似度为0.880;软胶囊与水剂、片剂、滴丸的相似度在0.763~0.959之间。为藿香正气制剂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4.藿香正气制剂制备工艺过程中指纹图谱的追踪分析通过对藿香正气制剂各个剂型制备工艺过程中水提、醇提、成品各步骤色谱图的比较分析,提示成品特征峰基本为处方药材各特征峰的加和,并未产生新峰。(1)藿香正气丸结果表明:①丸剂各药材特征峰峰面积虽然在工艺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40个特征峰最后的转移率平均值达到76.14%,转移率较高;②已鉴定的6个特征成分能够完全保留,且转移率为69.13~86.93%之间;③市售藿香正气丸成分保留的分析结果也表明,80%藿香正气丸能够保留药材中的大部分特征峰,与藿香正气散的相似度比对结果大于0.90:综上所述,藿香正气丸的制备工艺较为合理,能够保留大部分的特征成分;但从丸剂挥发油GC-MS分析结果来看,丸剂中的挥发油成分保留结果不太理想,提示丸剂制备工艺中应改进挥发油的提取方法。(2)藿香正气胶囊胶囊与丸剂是同一处方,结果表明:①胶囊成品的平均转移率较丸剂低10.28%;②已鉴定的6个特征成分只保留了其中的4个,转移率为56.75~74.94%;③市售藿香正气胶囊的成分保留分析结果也表明,藿香正气胶囊的成分保留情况较丸剂差;但从胶囊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分析结果来看,胶囊中的挥发油成分保留结果较丸剂好,提示胶囊的制备工艺需进一步的改进。(3)藿香正气软胶囊、水、片剂三者属同一处方,且制备工艺相似,结果表明:①这3种剂型的制剂成品转移率结果比较接近,分别为70.74%、67.50%、70.35%;②市售藿香正气软胶囊、水、片剂成分保留分析结果也表明,这三种制剂均能较好的保留处方药材中的特征成分,提示这三种剂型的制备工艺较为合理;③从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分析结果来看,软胶囊的挥发油成分保留最为完整,片剂中的挥发性成分的含量会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而减少;藿香正气水因其辅料中含有乙醇,所以检出成分较少。提示藿香正气水与藿香正气片的挥发油保留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本实验通过建立藿香正气制剂的药材、半成品及成品的指纹图谱,为藿香正气制剂各处方药材的提取方法及提取率提供了一定数据,亦为藿香正气制剂的工艺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陈红, 程再兴[6]2009年在《中药砂仁化学成分与质量标准研究概况》文中研究表明对中药砂仁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包括挥发性成分以及砂仁的质量标准的概况进行综合分析,为科学全面制定砂仁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充分的依据。
刘梦楚[7]2017年在《基于“辨状论质”及气、味数字化的砂仁药材质量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砂仁作为大宗常用的中药材,市场需求量大。但目前我国砂仁销售市场较为混乱,市场上存在大量东南亚进口的劣质砂仁,对我国优质、道地砂仁药材的种植及销售造成极大冲击,严重影响砂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研究基于"辨状论质",将智能感官技术(电子鼻、电子舌)和现代色谱分析技术(气质联用、液质联用)相结合,实现砂仁药材气、味的模糊信息数字化,从外观性状、化学指纹图谱、气味特征数值化、应用质谱技术进行的多成分定性分析和药效活性等方面综合评价砂仁药材的质量,同时建立砂仁药材的电子鼻、电子舌快速鉴定方法,为进一步提高砂仁药材的质量评价标准提供依据,以推动砂仁药材的资源开发及品种保护。方法:1.砂仁产地、市场调查与性状鉴别。通过产地采集,市场购买等方式,收集有代表性的进口、国产砂仁药材共22批;采用传统经验鉴别方法,邀请多名中药鉴定专家对收集到的砂仁进行性状鉴别和等级评定。2.基于化学成分的砂仁质量评价研究。通过测定22批砂仁样品中挥发油、乙酸龙脑酯和槲皮苷等成分的含量,建立砂仁的高效薄层色谱指纹图谱等研究,对所收集的砂仁样品进行质量评价。3.基于砂仁药材原粉"气"的比较研究。采用电子鼻及自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分析技术分别从整体香气轮廓和具体香气成分两个方面分析砂仁中的香气物质,采用双标图分析样品-传感器-挥发性化合物三者之间的联系,建立客观、快速、数字化的砂仁电子鼻分析的质量评价方法。4.基于砂仁水提物"味"的比较研究。采用电子舌分析砂仁水提物并结合统计分析对砂仁样品的"味"进行表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uard TOF-MS/MS)对不同产地砂仁水提物的化学组成进行比较分析,提取不同产地砂仁水提物的特征性成分,为阐明砂仁水提物"味"的物质基础提供实验依据。5.云南阳春砂和缅甸砂仁水提物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影响的比较研究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比较云南砂仁和缅甸砂仁的水提物对SGC-7901人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Hoechst33342染色后置荧光显微镜观察SGC-7901细胞凋亡特性,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砂仁水提物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和周期变化的影响。成果:1.本研究共收集到砂仁药材22批,其中云南阳春砂7批,广东阳春砂4批,缅甸的长序砂仁6批,越南的珠母砂3批,老挝的阳春砂和绿壳砂各1批。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广东和云南的阳春砂产量和种植面积减少,导致价格持续走高,但药材市场上销售的砂仁多为东南亚进口砂仁,价格较低。本研究采用性状鉴别法对22批砂仁药材进行初步的质量评价,将各批次砂仁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砂仁果实卵圆形饱满,表面软毛刺密生,种子团油润软粘,气浓,口尝辛凉感明显,有辛辣感。广东和云南阳春砂均为第一等级;第二等级砂仁果实卵圆形饱满度不够,表面软毛刺较少,种子团油润度较低,有香气,口尝辛凉感较轻。老挝两批引种的阳春砂和绿壳砂为第二等级;第三等级砂仁果实长圆形果皮硬,毛刺短且少,种子团干瘪,气无,口尝没有辛凉感。缅甸砂仁和越南砂仁均为第三等级。2.主要药效成分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云南和广东产的阳春砂挥发油含量均比进口砂仁高,道地产区金花坑的阳春砂挥发油含量最高,达到7.7±0.2%,而缅甸砂仁中有5批不合格;云南和广东产的阳春砂乙酸龙脑酯含量比进口砂仁要高,而缅甸砂仁中有6批含量不合格;各批次砂仁药材间的槲皮苷HPLC含量测定结果无明显规律性,含量范围在0.0098-0.0682mg/g之间。本研究所建立的砂仁高效薄层指纹图谱能直观看到各批次砂仁在指标成分相对含量上的差异。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结果一致,将砂仁药材分为3类,其中广东和云南阳春砂的整体化学成分接近,缅甸砂仁和阳春砂仁整体化学成分差别最大。3.电子鼻的PC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来源的砂仁能较好地被区分,识别指数达到83.90%,国产阳春砂归为一类,进口砂为一类;HS-GC/MS分析共鉴别包含萜烯、酯、醇、酮及烷烃类等70种挥发性化合物,各类成分及其含量在不同来源的砂仁中有明显不同,分类结果与电子鼻分析结果一致;PLS双标图显示传感器S14和S8/S6/S3与萜烯类、酯类和醇类成分的高度相关性揭示了传感器与香气物质之间的内在关系。4.电子舌的PCA分析结果显示,电子舌能区分砂仁药材伪品艳山姜,但对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砂仁药材区分效果不理想;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技术对不同产区砂仁药材水提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区砂仁药材能被正确区分开,分类结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砂仁药材在地区间的差异性,共获得26种差异性成分,初步推断出其中11种差异化合物,包括叶枝衫香豆素,染料木苷,(1R S.5S)-6-oxa-3-azabicyclo[3.1.0]hexane-2-carboxylic acid,1,6-脱水-β-D-葡萄糖,香草酸-1-β-D葡萄糖酯苷,龙胆酸,对羟基苯甲酸,表儿茶素,异槲皮苷,槲皮苷,3,5-Dihydroxy-7-(4"-hydroxy-3"-methoxyphenyl)-1-(3',4'-dihydroxyphenyl)heptane。5.云南阳春砂和缅甸砂仁的水提物均能抑制SGC-7901肿瘤细胞的增殖,有浓度依赖性,MTT法、Hoechst33342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凋亡结果都显示云南阳春砂水提物对SGC-7901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比缅甸砂仁水提物的强,细胞周期实验结果提示云南砂仁水提物将SGC-7901细胞阻滞于G2/M期,而缅甸砂仁水提物则阻滞于S期。结论:本研究基于"辨状论质",围绕砂仁药材的性状、气味和滋味等三个方面,采用智能感观技术电子鼻和电子舌并结合现代色谱分析技术对其进行了整体质量评价,并对优选得到的云南阳春砂和品质较差的进口缅甸砂仁进行了药效对比实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优质的砂仁药材果实外观呈卵圆形,顶端有果柄连接,表面棕褐色,有不明显的三棱,密布呈圆形的软毛刺,气味香浓,口尝甘、辛、酸、苦、咸五味俱全,有辛凉感,微苦。本研究采用的电子鼻提取砂仁药材香气的特征参数,建立品质与嗅觉信息之间耦合的关系,使砂仁的香气信息实现了数字化,使传统性状鉴别经验科学化和客观化。研究结果表明云南阳春砂与广东道地药材阳春砂在感官性状、整体化学成分上无明显差异,品质极为接近,而进口砂仁价格虽然价格便宜但在外观性状、整体化学成分、药效等方面均与阳春砂相差甚远。近年来云南省在砂仁种植上的管理日渐规范化,加上地理环境的种植优势,云南地区的砂仁产量大,价格适中,本论文为推动云南省砂仁药材的资源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宁鑫[8]2010年在《道地产区阳春砂化学质量评价及阳春砂商品规格量化方法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目的砂仁来源于姜科植物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绿壳砂Amomum villosum Lour. var. xanthioides T.L. Wu et Senjen,或海南砂Amomum longiligulare T. L. Wu的干燥成熟果实[1],是我国著名“四大南药”之一。阳春砂主产于广东,以广东阳春产者品质为佳[2]。绿壳砂主产于越南、缅甸、泰国,海南砂主产于海南、广东[3]。但绿壳砂资源少,海南砂质差,商品上已少用[4]。因此目前我国市场流通的砂仁主要以阳春砂为主[5]。砂仁性温、味辛,具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之功效[1],有着1300多年的民间药用和临床使用历史。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砂仁药材的研究很多,但对于道地产区阳春砂药材质量控制缺乏完善的标准。因此为了更好地完善道地产区阳春砂药材标准,确保其安全可靠、稳定可控,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本论文将以道地产区阳春砂长果、圆果、春选三个栽培品种为基准,对比不同产地引种及商品阳春砂仁药材,分别从化学质量评价(常规检查、理化鉴别、含量测定、化学成分分析等)及商品规格量化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初步建立道地产区阳春砂化学质量评价标准及阳春砂商品规格量化方法,为全面评价道地产区阳春砂药材质量提供可靠依据。2方法化学质量评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方法,对阳春砂药材进行水分含量检查,挥发油含量测定,并对阳春砂挥发油中的乙酸龙脑酯进行薄层鉴别;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阳春砂挥发油中乙酸龙脑酯含量;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气质联用色谱法对阳春砂药材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及挥发油成分气质联用色谱分析。商品规格量化:在性状参数测定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技术对阳春砂商品规格划分方法进行初步研究。3结果化学质量评价:3.1测定的31批阳春砂药材水分含量均在15.0%以下,符合药典要求。在测定的29批阳春砂种子团挥发油含量中:2007-2008年度收集的样品基本能够达到药典要求,按干燥品计算,大部分在3%以上;2009年收集的样品绝大多数不到3%。以乙酸龙脑酯为对照品,对19批阳春砂药材挥发油进行薄层色谱法鉴别,在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品相应位置上均显相同颜色斑点。3.2测定的27批阳春砂挥发油中乙酸龙脑酯含量基本在0.4~0.6g/mL范围内。初步建立了阳春砂挥发油中乙酸龙脑酯含量测定方法。3.3道地产区阳春砂与云南、广西及商品阳春砂仁药材红外吸收峰值基本相同,在红外指纹图谱上未见明显区别。对28批阳春砂药材挥发油进行气质联用色谱分析,建立了阳春砂挥发油气质联用色谱条件及分析方法,并确定了挥发油中十个特征成分。商品规格量化方面运用统计学方法将100颗阳春砂果实划分成三类。4结论4.1根据实验结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初步制订出道地产区阳春砂药材的化学质量评价标准:水分含量不得过15.0%;按干燥品计算,阳春砂种子团含挥发油不得少于3.0%(mL/g);阳春砂挥发油中含乙酸龙脑酯(C12H2002)不得少于0.46g/mL,并建立了阳春砂挥发油中乙酸龙脑酯薄层鉴别方法及阳春砂挥发油气质联用色谱分析方法。4.2初步建立道地产区阳春砂商品规格量化方法,结果具有一定参考性,为阳春砂药材的商品鉴别提供新的思路。
朱沛韶, 陈浩桉[9]2009年在《砂仁的进口药材质量标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制订砂仁的进口药材质量标准。方法用气相色谱法鉴别醋酸龙脑酯、龙脑,测定醋酸龙脑酯的含量。结果醋酸龙脑醋的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102.4%,相对标准差(RSD)为0.9998。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有效控制砂仁的质量。
詹若挺[10]2012年在《基于系统量化指标的阳春砂商品规格及其行业标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药材商品规格是药材品质的体现,是评价中药材质量好坏最直观的方法。1984年我国颁布实施了第一部关于中药材商品规格的标准《76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该标准按照质量的高低、好次对七十六种常用中药材进行了等级的划分,规定了品别、规格、等级三个方面的标准。但随着我国中药材商品生产、流通的不断变化和和质量标准的不断更新,原有的标准已不能符合当前中药材的生产、流通和使用。目前中药材市场标准随意性大,部分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混乱,没有继承中药材商品规格传统的鉴别经验,也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的技术资料支持,商品规格标准不能在中药材质量标准评价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中药材商品规格评价标准的技术方法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和规范,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亟待量化标准的建立。本研究提出中药材基于系统量化指标的商品规格综合评价方法,用于评价和制定中药材砂仁商品规格的行业标准。砂仁来源于姜科植物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绿壳砂Amomum villosum Lour. var. xanthioides T. L. Wu et Senjen,或海南砂Amomum longiligulare T. L. Wu的干燥成熟果实,是我国著名“四大南药”之一。目前我国市场流通的砂仁主要以阳春砂为主,都是以“统货”进行收购、加工和销售,无规范的商品规格及其行业标准。本研究采用文献整理、现场调研等溯源式研究,分析阳春砂药材商品规格的形成模式,通过理化实验结合道地性形成模式研究,构建“基原鉴定—性状鉴定—理化鉴定—生物检定—常规检测”为主要内容的阳春砂商品规格行业标准草案,为阳春砂商品规格等级划分的客观化、规范化、标准化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和规范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评价标准提供技术方法参考。一、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结果(一)阳春砂文献调研、道地药材产区的现场调研与取样1、通过文献调研及对阳春砂主产区的现场调研,以及中药材专业市场、药材公司等的调研和咨询,发现目前市场上“阳春砂”均以“统货”进行收购、销售,不分等级,尚未有不同等级阳春砂的科学分类标准和行业质量标准。2、文献及主产区调研结果表明,道地药材阳春砂生长需要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特别与种植地的湿度、温度、日照、土壤等生态因子密切有关。由于栽培地生态条件的不断变化、栽培技术上的差异以及种质自身的变异,在产区也形成了一些栽培品种(如广东阳春市的“长果”、“圆果”和选育中品种“春选”,云南西双版纳的“高杆”、“中杆”、“低杆”等)。3、虽然广东省阳春市制订了阳春砂的分级(农业)标准,但当地在收购、销售阳春砂时,并未按照分级标准进行,均以“统货”进行收购、销售。此外,由于市场长期认为广东省阳春市产的阳春砂质量好,因此阳春产的阳春砂药材价格高(300-500元/千克),收购外地产阳春砂加工成干果作为阳春产阳春砂销售的情况存在,也导致在药材市场上有些商家将“非阳春产阳春砂”当作是“阳春产阳春砂”药材进行销售。药材公司通常会挑选个大、饱满度较好的阳春砂供应出口。(二)阳春砂不同商品规格等级定量化指标的研究借鉴农产品等商品的感观评价思路和方法,采用特尔菲(Delphi)法筛选出阳春砂商品感官评价的“重量、横径、纵径”三个属性指标;设计阳春砂药材商品感官特征项目,测量和收集与阳春砂商品感官判断相关的指标,结合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研究开发了“阳春砂药材商品数据管理系统”。进行感官属性相关度研究,对专家等级评判结果与相应阳春砂样品的果实横径、纵径、重量三个属性间的数值关系进行数据分析实验,得出专家等级评分与果实横径、重量相关性最高。使用稳健回归方法产生预测模型,加上参数拟合线性拟合方程得出了阳春砂不同等级的计算公式,得出了一、二、三等品阳春砂的商品规格等级性状差异,得出样品等级计算的线性方程。研究建立了一、二、三等品阳春砂的商品规格等级。阳春砂商品专属性状:干货。呈椭圆形或卵圆形,有不明显的三棱。表面棕褐色,密生刺状突起,顶端有花被残基。果皮薄而软。种子集结成团,具三钝棱,中有白色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种子为不规则多面体,表面棕红色或暗褐色,有细皱纹,外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质硬,胚乳灰白色。气芳香而浓烈,味辛凉、微苦。无杂质、虫蛀、霉变。一等品阳春砂:果实重量1克以上,果实纵径17毫米以上,果实横径14毫米以上。种子团每瓣有种子16-24粒。种子直径2-3毫米。二等品阳春砂:果实重量在0.55-1克之间,果实纵径在14-17毫米,果实横径在12-14毫米之间。种子团每瓣有种子12-15粒。种子直径2-3毫米。三等品阳春砂:果实重量0.55克以下,果实纵径14毫米以下,果实横径12毫米以下。种子团每瓣有种子7-11粒。种子直径2-3毫米。(三)基于化学分析和生物检测的阳春砂不同商品规格比较研究基于《中国药典》标准的药效指标成分含量测定、阳春砂药材代谢产物、农残、重金属等检测、化学成分含量高低与商品规格等级的相关性、化学成分含量比例与商品规格等级的相关性,以及基于生物检测的阳春砂药材商品规格比较研究结果如下。1、各等级商品阳春砂挥发油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不同等级间的阳春砂挥发油含量差异不大。2、各等级商品阳春砂乙酸龙脑酯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乙酸龙脑酯的含量是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中的欧式距离平方对三个等级阳春砂的乙酸龙脑酯进行聚类分析,二等品和三等品聚为一类,一等品单独为一类,即二等品和三等品的乙酸龙脑酯含量无明显差异,一等品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品级。3、各等级商品阳春砂水分含量、有害重金属、农药残留量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4、阳春砂挥发油的气质联用色谱分析结果表明,阳春砂挥发油主要峰相对百分含量排序依次为乙酸龙脑酯、樟脑、d-柠檬烯、冰片、莰烯等共十七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乙酸龙脑酯为阳春砂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45%以上。从系统聚类结果分析,各等级阳春砂挥发油化学组成与相对含量无明显的差异,但挥发油中各成分平均百分比含量结果为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5、以冰乙酸致小鼠扭体实验为生物效价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各等级阳春砂挥发油均有镇痛作用,其中一等品阳春砂镇痛的量效、时效关系比较明确,14%浓度一等品阳春砂挥发油以20mL/kg灌胃,从10min至160min均有镇痛作用,提示一等品镇痛起效较快,维持时间较长。二等品、三等品阳春砂挥发油的镇痛药效相对不稳定,14%浓度二等品阳春砂挥发油在给药80min时对冰乙酸致小鼠扭体有镇痛作用,14%浓度三等品阳春砂挥发油在给药80min和160min时有镇痛作用,两者无差异。(四)阳春砂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草案)的建立参照现版《中国药典》和研究结果,起草阳春砂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草案),主要包括基原、加工方法、性状、商品规格等级、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生物效价检测、贮藏等方面,形成“基原鉴定—性状鉴定—理化鉴定—生物检定—常规检测”为主要内容的阳春砂商品规格行业标准草案。二、研究结论本论文通过参考和借鉴农产品等商品规格评价的方法,结合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建模实现对阳春砂商品规格的分级预测,并进一步通过“商品规格—化学成分—生物效应”的关联分析,探讨了阳春砂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的科学合理性。研究建立了基于系统量化指标的阳春砂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方法可为果实类中药材的商品规格等级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本研究丰富了阳春砂“地理标志产品”商品规格的技术内涵,可为阳春砂道地产区阳春砂GAP过程中的采收、加工、贮藏和商品销售提供科学指导,为阳春砂优质优价提供依据,为进一步制订阳春砂行业标准和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砂仁药材质量标准研究[J]. 曾元儿, 胡冬生, 丁平, 陈军, 徐鸿华. 中国中药杂志. 1999
[2]. 阳春砂仁药材质量标准研究[J]. 刘波, 刘红斌, 王京昆, 文旭, 汤秀梅.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 基于水煎液胃肠道代谢吸收的砂仁质量评价研究[D]. 米文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
[4]. 砂仁药材质量标准研究[D]. 李晓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0
[5]. 广藿香、阳春砂仁、藿香正气制剂特征指纹图谱“数字化标准”的构建与应用[D]. 尹雪.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
[6]. 中药砂仁化学成分与质量标准研究概况[J]. 陈红, 程再兴.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9
[7]. 基于“辨状论质”及气、味数字化的砂仁药材质量评价研究[D]. 刘梦楚.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
[8]. 道地产区阳春砂化学质量评价及阳春砂商品规格量化方法的初步研究[D]. 宁鑫.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
[9]. 砂仁的进口药材质量标准研究[J]. 朱沛韶, 陈浩桉. 今日药学. 2009
[10]. 基于系统量化指标的阳春砂商品规格及其行业标准的研究[D]. 詹若挺.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
标签:中药学论文; 挥发油论文; 商品规格论文; 砂仁的功效与作用论文; 成分分析论文; 阳春砂论文; 中药材论文; 藿香正气论文; 性状分离论文; 醋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