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途径探索论文_王怀友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途径探索论文_王怀友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 淮安市 223003)

2016年度省社科基金立项项目《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JYB002

摘要: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内涵,分析了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及成因,力求探索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实现的策略,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养;培养途径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生力军,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与一致好评,可以说高职教育在我国正进入蓬勃发展阶段。未来的社会需要的不仅仅只是技能型人才,更需要的是具有健全思想,有创新思维,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加强当前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一种必然,也是当前高职教育迫切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内涵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这里所说的文化素质重点是指人文素质,它是大学生诸多素质中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对于其它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因此,在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人文素养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四个方面的内容。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和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

二、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人文素质教育虽然已经引起了各高职院校的重视,但由于高职院校学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部分高职院校以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以学生能否谋取职业为目标,急功近利,片面强调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知识教育、人格培养等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整体状况较差,文学修养欠缺、知识面狭窄,历史知识较为贫乏,对哲学思想更是知之甚少,艺术修养爱好比较肤浅等。

三、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问题的主要原因

造成高职学生人文素质较低的原因比较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环境因素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科技对社会发展作用凸显,整个社会重视科技,忽视了人文科学,是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

(二)教师队伍现状

高职院校教师中存在重技术、 轻人文的观念误区,尤其专业教师,认为高职教育主要是传授知识、培养技术,忽视人文教育,自己也很少关注各个专业领域中与科学技术相关的伦理、道德、法律等人文方面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学校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

部分高职院校存在对专业教育重视有余、而对整体人文素质培养重视不足的现象,许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 课程教学等都是单纯地围绕市场转动,将学校变成了“ 职业培训”的场所,专业课比率突出,人文课程减少,忽视了内涵的发展。

四、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途径

(一)转变教育观念,把人文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离不开学校, 要想做好此项工作, 学校的高度倡导和重视是强有力的推动力。高职院校把自己的培养目标定位在“ 实用性”、“ 技能性”上,应该说体现了自身办学的特色,其总体方向是不错的,问题是不能将其作为唯一目标。学校应将学生人文素养提高作为重点工作, 建立各项管理机制和办法, 鼓励教师推出各类人文素质类课程;同时,对学生人文素养的状况实行备案制或学分制,督促学生主动选择人文素质类课程,

促使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二)完善课程体系,充实人文素质教育内容

学生对人文素养类课程需求心理强, 学校应该想办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设置丰富多彩的人文素养课堂。 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发要从学生实际生活和专业需求出发, 在明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基础上, 打造符合专业岗位能力要求的人文素质课程模块,设计教学目标、遴选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方案、创新教学形态。

(三)利用现代科技,学校教育与网络教育有机结合

学生大部分时间依然在学校, 学校教育是他们人文素养提高的主要环境, 所以学校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的重任, 开展各类人文课程和活动, 提高课程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 形成优质的人文素养校园氛围。 同时,也要充分发挥网络的教育作用。 大学期间,学生课余时间较多,没有了学校的规范,学生不能很好地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很多同学就是上网,但上网游戏娱乐居多, 学校要建设更多人文素养优质课堂和优质视频材料上传网络, 为学生网络学习提供优质素材,使学生课下也能顺利进行人文素养类课程学习。

(四)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和教育能力

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文、史、哲和艺术等学科的教育具体实现的,而这些方面的师资,高职院校的配置还十分薄弱。 这种状况并非此方面的人才短缺,而是由课程设置、办学思想决定的,学校在人才引入上更注重技能型人才,人文学科的教师只是个点缀,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的人文素质教育会使人文教育活动徒具形式,影响教学质量。当然,非人文学科专业教师在教学中也要适时地进行人文知识的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逐渐提高学生的自觉意识。

总之,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是高职院校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 是提高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人文素质的养成是潜移默化、逐步形成的过程, 高职院校必须从学生走入校门到步入社会,全过程促进学生政治思想素质、职业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的不断提高,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使之成为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综合素质过硬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旭晖.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5,(03).

[2]刘晓明.人文教育与高职培养目标[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3,(02)

作者简介:王怀友(1966.10-),男,江苏涟水县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论文作者:王怀友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途径探索论文_王怀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