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卫红赵辉许增玲崔洪霞
(山东省滨州市中心医院结防院肿瘤科251700)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2014年3月到9月确诊为癌症并且接受化疗的45例胃癌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24例,对照组21例,患者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全面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焦虑和抑郁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理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1.87±6.61、45.14±6.34;对比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5.78±7.84、46.86±8.30。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得到缓解和改善。结论:心理护理在作用于胃癌患者的过程中,可以极大的弱化癌症对于病人的影响,以病人的心理素质为基点,展开扩充辅导,很多护理方法都是因病人的真实情况而定,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临床上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护理方法。
【关键词】心理护理治疗;胃癌患者;焦虑;抑郁;生活规律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7-0082-03
胃癌的发病率会持续增高,这是和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物质生活需求泛滥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是由于人们对于本身的情况不关心才导致了疾病的高发率。目前,对于癌症的治疗很多医疗机构采用的方法是常规对抗性疗法也就是我们大家经常听到的“放化疗”。当正常人患有癌症的时候,在心理方面会出现极度的焦虑和失望的情绪,甚至会导致抑郁症的出现,而常规对抗性疗法虽然可以极大程度的控制癌细胞的滋生,但也伴随着“毒副作用”的产生,在双重压力下很多癌症初期患者即使没有生命危险,但心理的预期值也会降低到冰点,在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报告来看,胃癌导致的死亡率已经上升为其它癌症的最高位。在癌症治疗方面如果病人不能有积极的心态进行面对,那么在治疗效果方面也会极差的。本研究对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胃癌化疗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抽取本院2014年3月到9月确诊为癌症并且接受化疗的病例,总人数45人,对其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21例,对照组24例,患者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全面心理护理干预。所有病例没有出现癌细胞扩散或病发的情况,没有出现合并症和其它类慢性疾病。
1.2研究设计
在研究设计方面,为了保证研究的准确性我们采用随机的形式抽取病例,以此标准划分研究组和对比组,研究组的设计采用常规护理进行量表测定,交叉进行,三周后进行量表测定。病例在三周内接受两常规性对抗化疗,第一次常规性对抗化疗在第一个星期,第二次在第三个星期,在常规性对抗化疗阶段病例可以随时回家,而心理护理随时跟进。量表测定日期设定为第一天和最后21天。
1.3研究工具
以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作为评价数据,量表均由20项与焦虑和抑郁有关的条目组成,采取1,2,3,4分制,最终得分为各项得分之合,得分越高,说明抑郁和焦虑的情况越严重。
1.4心理护理方法
1.4.1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癌症患者中能否创建护理人员与病人的关系,是关系到病情治疗的关键点。从另外一个方向来看如果病人能够主动的配合,那么对于心理护理实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双方都采取积极主动的沟通,心理护理治疗就会扩大疗效。而如何能够让病人积极的配合,很多时候不仅需要护理人员的作用,还需要病人家属的积极合作。采用心理护理的治疗方法可以采用。“行为疗法”,也就是护理人员充分的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最大化的按照病人的思想考虑问题,利用语言的鼓舞,心灵上的慰藉,对于病因的分析详解,并正确指引患者如何克服困难等。在心理护理的时候按照病人的生活习惯制定良好的规范习惯,最大程度的让病人接受并认可护理人员的做法和辅导。
1.4.2实施认知-行为疗法
护理人员与患者深入沟通其对事物的具体看法,了解患者对事物的具体感受以及患者的心理状态,期间护理人员不对患者的看法给予评价,引导患者实施自我评价,帮助其提升认知能力,向患者提供相应应对方式,每日进行交流40分钟左右,注意交流过程中安慰性言语的使用以及对患者不良行为的矫正。
1.4.3全面实施健康教育
向患者介绍胃癌及化疗的一般知识,讲解治疗的注意事项。引导患者合理饮食,改善其营养状况,提升治疗耐受力。根据患者以患者的饮食习惯为基本框架,根据不同年龄结合患者的个人喜好、经济状况等指导和帮助患者摄取合理的饮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用丰富的知识去帮助病人,使病人产生信任感。指导病人,使病人把获得的知识付诸行动。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胃癌病例心理护理前抑郁和焦虑评测对比
2.2胃癌病例心理护理之后两组焦虑、抑郁测评分对比
3.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建设稳步的提高,对于癌症的关注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以前的单项药物治疗为主转换为药物为主心理护理为辅的阶段。目前,我国每年确诊癌症患者约有400万,每年因为癌症死亡的人数高达200万以上,占据全球癌死亡率的25%以上,高死亡率的背后意味着每年因为癌症治疗的费用就高达几亿元或者更多,而不对等的是即使花去这笔费用,也不能挽回那些逐渐失去生命的患者。根据调查,我国沿海地区癌症的死亡率已经上升到所有疾病死亡率的最高位。而且这种趋势有扩散的可能性,如果不能有效的进行治疗或预防,那么以上的死亡率数据将会翻倍的倍增。
而之所以,癌症的发病率会持续增高,这是和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物质生活需求泛滥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调查中发现,约有75%的癌症患者在患病之前都有着不良生活习惯的记录,其中有很多人过多的摄入刺激性食物,长期接触电子辐射,而也有一部分属于在很多时候生命时钟紊乱,作息时间极其不稳定,昼伏夜出成为这个癌症高发时代不良的典范,而一旦病发就已经进入到中晚期。另外,人们对于医疗保健的关注度非常低,经过随机街头调查,100个人中每年自主性的体检次数只有6%,而绝大多数的人上一次体检竟然在几年前。以此我们不难看出问题的所在。正是由于人们对于本身的情况不关心才导致了疾病的高发率。
无论是患有胃部癌症的病人还是其它癌症的病人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以及康复后,心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心理护理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良好正确的心理护理是治疗癌症患者心理问题的关键,通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巧对病人展开两性的心理攻势。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病人在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其自身免疫系统将会出现明显的下降,不仅加重病情,还会造成癌细胞的大量滋生。而通过心理护理治疗的患者其自身的免疫系统会自动出现平衡状态,非常有利于恶性肿瘤的滋生,并且对于原有的恶性肿瘤细胞产生饱和状态。发挥与患者密切接触的专业优势实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并提高生活质量。随着医疗体系的进步“心理护理”成为现代医疗中最为常见的辅助治疗形式,而正是有了心理护理专业的出现,在病人心里指引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论文的方向就是围绕病人负面情绪的心理护理展开的,其中包括“负面情绪对于癌症的作用、心理护理对于癌症患者的作用”。采用常规对抗性放化疗治疗胃癌是目前较为常用的医学技术,而常规对抗性疗法虽然可以极大程度的控制癌细胞的滋生,但也伴随着“毒副作用”的产生,在双重压力下很多癌症初期患者即使没有生命危险,当病人知道自身患有癌症的时候,在心理方面将会出现很多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严重的可以导致病人身体状况急剧下降,不仅影响病人身体情况还影响了周围人群的心理状态,试想,当你置身于负面的包围中,病情只会越来越重。心理学研究表明:“病人的心态变化对于病情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所以,采取积极的心理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治疗手段。
本论文研究主要方向是通过对胃癌化疗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治疗中的行为疗法等进行深入探寻,通过实验表明心理护理在作用于胃癌患者的过程中,可以极大的弱化癌症对于病人的影响,总之以病人的心理素质为基点,展开扩充辅导,很多护理方法都是因病人的真实情况而定,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临床上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护理方法,会获得很多的收获。
【参考文献】
[1]王长梅,孙晓静.癌症化疗病人心理障碍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病案,2005,6(5):49~50.
[2]吴莉,王世杰.持性心理治疗改善化疗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7):2462~2463.
[3]万丽红,刘明等.癌症患者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5):373~374.
[4]聂均,淑俊,立军等.及其对癌症患者生活治疗影响的调查.[J]华肿瘤杂志,2000,22(5):432~434.
[5]张黎明,临床心理护理方法探讨(上).[J]实用心理护理杂志,2003,19(1):73~74.
[6]刘晓红.中美临床心理护理模式的比较与思考.[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5):5~6.
[7]蒋东育.心理干预对减轻化疗病人胃肠道反应的作.[J]护理学杂志,2004,19(27):15~16.
论文作者:薛卫红赵辉许增玲崔洪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癌症论文; 病人论文; 胃癌论文; 焦虑论文; 抑郁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