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废旧电池回收的必要性论文_冉福霞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重庆 400074)

摘要: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中的关键零部件,是电动汽车中唯一的驱动力来源,但由于动力电池的寿命比电动汽车短,所以在电动车报废前,在经过一定的寿命周期后,将会产生大量废旧动力电池,由于动力电池中含有化学物质和重金属元素,在废弃后会造成污染环境和资源浪费。本文通过对2020年预测的中国废旧动力电池量进行计算,从占空、占地、金属资源和环境污染等方面进行详细计算,明确回收动力电池的必要性。

关键词:废弃动力电池;回收;必要性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2015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在2万至4万吨左右,2016年中国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报废量约在5 -8万吨,到2020年,我国仅纯电动(含插电式)乘用车和混合动力乘用车的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2万至17万吨。由于我国电池的回收率不足2%,大量废弃的电池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1]。废旧动力有不同的种类,每种电池中都含有电解质、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会带来环境污染,比如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重金属能够升高环境的PH值,处理不当也会产生有毒气体[2]。除此以外,动力电池中含有的多种金属、电解液会危害人类的健康,比如钴元素可能引起人们胃肠功能紊乱、耳聋、心肌缺血等症状[3]。另外,废旧动力电池组体积较大,堆积会占有较大空间,其中含有大量具有回收价值的金属,如镍、锰、锂。

2 影响效果

以北汽银翔EL10款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为例。该汽车电池为三元锂离子电池,储能装置单体为方形7.2×72×150(mm),单体质量为0.174Kg,一个储能装置共含有1040个单体,总成质量为290Kg。储能装置正极材料为层状三元材料,负极材料为石墨材料,电解质成分为六氟磷酸锂材料(数据来源:北汽银翔)。由以上数据可计算如下:

体积:

单个电池体积为:体积=长×宽×高,即

V=a×b×h

根据以上数据可计算体积为:

储能装置单体体积:

V=7.2×72×150×10-9=7.776×10-5(m3)

储能装置总成体积:

V=7.776×10-5×1040=0.081(m3)

重量:

根据以上数据可知,储能装置总成重量为290Kg。

金属占比:

如表3.1所示:

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到2020年,我国仅纯电动(含插电式)乘用车和混合动力乘用车的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2万至17万吨,取中间值为15万吨。按上述单个电池体积、质量及金属占比计算可得:

体积:15×107÷290×0.081=4.2×104(m3)

占地面积:若将电池不重叠,平铺存放,则占地:

15×107÷290×7.2×72×1040×10-6=2.8×105(m2)

单位换算为公顷时,等于280公顷,相当于636.4个梵蒂冈大小。

金属浪费:废弃电池中含有的金属的价值计算如下:

Ni:15×12%×104000= 187200万元,即18.72亿元

Li:15×1.2%×400000=72000万元,即7.2亿元

Co:15×15%×214000=481500万元,即48.15亿元

Mn:15×7%×13500=14175万元,即1.4175亿元

共计:18.72+7.2+48.15+1.4175=75.4875亿元

污染:

一般重金属产生毒性的范围大约在1-10mg/L之间,毒性较强的金属如汞、镉等产生毒性的质量浓度范围在0.01-0.001mg/L之间。中国规定车间空气中羰基镍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001mg/m3,地面水中镍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5mg/L。

若废弃动力电池泄露进入水中,按一般重金属,取中间值为5mg/L计算,可得:

重金属总质量:

1.8+0.18+2.25+1.05=5.28万吨=5.28×107Kg

污染范围:

5.28×107×106÷5=1.056×1013(L)=1.056×1010(m3)

以上为对水质的污染,同样的,假若将废旧电池置于暴露空气,电池发生泄漏,同样会对土壤造成严重的危害,使得在其上生长和生存的生物受到影响,最后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

4 总结

本文通过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对2020年我国废旧动力电池数量的预测,结合北汽银翔EL10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相关数据,对废旧电池不回收或回收不当所带来的严重影响进行计算,从占空体积、占地面积、金属资源浪费以及对水源和土壤的污染来说明其严重结果和影响。故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废旧电池的浪费会造成极大的空间浪费,对我们的生存环境进一步压榨,并且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且由于电池中的金属在地球的储量有限,废旧电池不会收会造成资源浪费,长久以往,会导致资源枯竭,科技发展止步,或在一定年限后,金属资源储量到达瓶颈,导致金属价格上涨,人民的生活成本增加,增大生活负担。

参考文献

[1]童志军.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分析报告 [A].第五届动力蓄电池回收再生暨二次回收与再生技术研讨会 [C].北京,2017

[2]谢光炎,凌云,钟胜.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 32(4):97-101.

[3]李洪枚,姜亢.废旧锂离子电池对环境污染的分析与对策[J].上海环境科学, 2004, 23(5): 201-203.

论文作者:冉福霞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3/7

标签:;  ;  ;  ;  ;  ;  ;  ;  

电动汽车废旧电池回收的必要性论文_冉福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