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质量管理协会 511518
摘要:详细介绍了中水回用的基础知识,阐述了国内外中水回用发展现状,并对中水回用处理工艺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水回用技术的现实意义及其前景,指出中水回用技术在我国必将取得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中水;中水回用;发展现状
0 引言
城市污水的组成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近年来超过 70% 的工业废水得到良好的回用利用,占城市污水总量约 60% 的生活污水正随着城市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城市密度的持续增大,其排放量逐渐呈现迅速增加态势,仅 2010 年全国城市污水总量已经达到了 560 多亿吨。综合多方面现状可见,中水回用处理技术开发和应用项目凭借其见效快、投资少而且运行成本低等多方面优势逐步成为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重大课题。
1 “中水” 及 “中水回用” 概念
中水,也称再生水,它的水质介于污水和自来水之间,是城市污水、废水经净化处理后达到国家标准,能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非饮用水,可用于城市景观、农业灌溉、市政同林绿化,车辆冲洗,建筑内部冲厕及工业冷却水等方面。因为它的水质指标低于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但又高于允许排放的污水的水质标准,处于二者之间,所以叫做 “中水”。中水回用即污水的再生利用。
由于“水危机” 的困扰,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着手巩固和加强节水意识以及研究城市废水再生与回用工作。据悉,中水回用在日本、美国、南非、以色列等国应用很普遍。日本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就推广此顶技术,目前日本的大城市以中水作补充水源的现象极为普遍。我国于 20 世纪 80 年代才开始着手中水利用工作,并在北京、天津、大连、青岛、西安等许多城市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北京、大连、青岛等城市开展的中水工程运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 中水处理工艺
目前中水的水源主要来自于生活废水、生活污水、冷却水等,按照水源水质情况可以将中水的水源分为:优质杂排水、杂排水、低质排水等;根据不同水源的水质情况,中水处理工艺主要有:物化法、活性污泥法、膜处理法等。
2. 1 物化法
是以混凝沉淀技术及活性炭吸附相组合为基本方式,属传统的工艺流程,发展较为成熟,污泥产量少,占地面积大,但水量平衡调节困难,出水水质较差。
2.2 活性污泥法
2.2. 1 SBR 法
SBR法的处理流程:污水—格栅—调节池—提升泵—SBR池—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出水。是一个好氧—缺氧—厌氧交替进行的过程,设备投资少,污泥产量少,水量平衡易调节,但水处理周期较长,出水水质较差。
2.2.2 CASS法
CASS法是基于SBR 发展的中水处理工艺,其在SBR 池前端设置缺氧生物反应区,实现了连续进水、间歇进水的污水处理方法。CASS法工艺流程:污水—格栅—调节池—提升泵—CASS池—过滤—消毒—出水,其布局相比SBR法要紧凑,节省了建设投资和占地面积,运行费用低,管理简单,运行可靠,污泥产量低,但出水水质只能达到冲厕和绿化的用水标准。
2.2.3 MSBR 法
拥有SBR1和SBR2两个批池,交替完成反应阶段和沉淀出水阶段,可根据不同水质和处理要求灵活设置运行方式,其装置主要由:厌氧池、缺氧池、土曝气池、泥水分离池、序批池(SBR1和SBR2)等6各功能池组成。MSBR法综合了A2/O和SBR等工艺的优点,结构简单紧凑,出水水质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膜处理法
2.3. 1 接触氧化法
处理工艺流程:污水—格栅—调节池—提升泵—曝气沉沙—水解脱硝—加氯接触氧化池—沉淀池—过滤消毒—出水,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好,但需氧量大,须定期更换生物膜,噪音大。
2.3.2 曝气生物滤池法
处理工艺流程:污水—格栅—调节池—提升泵—初次沉淀池—曝气生物滤池—接触消毒池—出水。具有脱氮和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功能,兼备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与接触氧化法相比节省了二次沉淀池,投资和运行费用低,出水水质可达到一级排放标准,但噪音很大。
2.3.3 MBR 法
MBR 法即膜—生物反应器法,是在传统生物处理工艺泥水分离基础上发展的中水处理工艺,可在紧凑空间内同时实现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和超滤膜对污染物的分离。其工艺流程:污水—格栅—调节池—提升泵—膜生物反应器— 过滤消毒—出水。MBR法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好,水量平衡易调节,占地少,但膜的更新量大,且膜会造成新的污染。
2.3.4 生物转盘法
工艺流程:污水—格栅—调节池—提升泵—生物转盘—过滤消毒—出水。生物转盘法处理工艺的污泥产量小,占地少,投资大,需进行除臭、挂膜及进口设备的维修等。
3目前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
3.1未建立健全系统规范的体系
在我国,目前大多数城市仅仅只考虑污水达标排放即可,而没有长远的想法。中水回用系统规范的体系建设得不到重视。
3.2意识淡薄
尽管目前水资源短缺现象越来越严重,但浪费水资源现象仍随处可见。且人们对中水的认识缺乏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水回用的发展。
3.3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首要是要先对城市污水进行收集,然后再处理。但目前我国的城市污水管网建设严重落后,相关的收集及处理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使得中水回用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3.4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
健全的法律法规是推行中水回用的法制保障,但目前我国的中水回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中水回用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现在发行的多是些行政法规,规定比较笼统,且缺乏监测部门,无法起到监管作用,给了开发商可乘之机,使得大部分中水回用设施的运行处于失控状态。
3.5水价偏低
目前水价过低导致消费者节约用水的意识不强,对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视程度不够,中水回用的意识还比较淡薄,也是限制中水回用发展的原因之一。如今,水资源短缺的现象已十分严重,污水的再生利用和对水资源的保护迫在眉睫,将污水再生利用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中水回用技术的推广势在必行。近期我国的中水回用规模仍较小,中水回用技术的推广及应用仍面临很大的挑战,因此,需要我们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如:政府参与、改革水价、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等,使中水回用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以期能够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的问题。
4 总结
我国水资源匮乏,水环境严重污染,探寻解决城市用水问题的途径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除了寻找新的水源之外,污水经过处理“变废为宝”也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中水回用技术正是污水资源化的有效方法,且该技术具有成本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高,在短时间内可以取得较高成效的特点,因而中水回用技术在各个国家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我国,中水回用技术还存在技术不够完善,资金投入少等不足。但国家对中水回用技术重视程度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中水回用技术,这势必会为中水回用技术的推广带来新的机遇。
参考文献:
[1]张国斌.火力发电厂中水回用技术与应用前景[J].中国给水排水,2005,21(7):89-91.
[2]王一斌,饶学平.高速公路服务区中水回用技术的应用[J].交通建设与管理,2009(9):85-87.
[3]谭文博,欧阳峰.住宅小区中水回用技术的应用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1(6):10-11.
[4]黄媛媛.中水回用技术介绍及应用[R].郑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2007:l-2.
[5] 唐元.中水回用技术介绍及分析[J].四川建材,2008,(2)246- 247 .
论文作者:欧家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9
标签:中水回用论文; 污水论文; 水质论文; 技术论文; 中水论文; 城市论文; 水资源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