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名著与人文修养——关于史学遗产和民族精神及民族风格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史学论文,名著论文,遗产论文,修养论文,民族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05)01-0036-06
史学名著是史学遗产中的核心。中国有非常丰富的史学遗产,也有数量众多的史学名著。人生有涯,学海无涯。研读史学名著是了解、认识中国史学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从中国史学中获得教益、提高人文修养的一个必要的方法。从根本上看,这是树立民族精神、发扬民族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人文修养在当前的社会意义
人文修养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大家都很关注。这对于我们每一个人很好地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
第一,现在是市场经济的时代。市场经济意味着要尊重市场规律。人们尊重市场规律就必须考虑到市场所带来的利益和价值。换言之,如果市场经济不重视物质利益,那就不能叫市场经济了。在这种情况之下,人文精神占什么位置?正是
因为在不断地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让市场经济更健康地发展,人文的视野、人文的修养不要全部被物质利益占领了,还是应该有点人文。人文是什么?人文应当是文明的代称,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理解和关怀,是人对社会的一种关怀,是人们对文明的尊重。
第二,现在是尊重科学技术的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中国的科学技术正在迅猛地发展,但是和先进国家相比,还落后若干年。在不同的领域里落后的程度不一样,有的已经接近先进发达国家的水平,有的还差得很远。因此,重视科学技术是我们国家、民族发展的需要,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应当是统一的。杨振宁博士是青年人的偶像,他之所以受到许多人的尊重,就是因为在他身上有许多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的影响,表现出丰富的人文修养。他作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他的人文修养对他的科学道路是有重要作用的。第三,全世界目前处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所谓经济全球化,就是在经济领域里面,国家和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在这样一个时代,文化交流也在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国家、民族之间,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存在着差别,甚至存在着矛盾、斗争。在这种情况下,就有一种不太准确的认识产生出来,即认为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文化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讲的是经济领域,在文化领域各个民族都有自己固有的传统,有它的民族精神、民族特点,这种传统、精神和特点是不可能在经济全球化中消失的。所以,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各个民族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研究、宣扬非常重要。如果我们不具备应有的人文精神,就很难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加以继承、发扬,就会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失去自我。前不久,我们和台湾的几位学者交谈时,大家对这一点表示忧虑,就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学者会不会失去自我,一切按照西方文化的标准去做事,用西方文化的标准来判断我们自己的文化,这样的话,我们就会逐渐地丢掉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如果一个民族丢掉自己的文化传统,从根本上说,特别像我们这样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就会被人看不起,就很难谈得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于这一点,大家都是很清楚的。
第四,从个人修养来说,从自我来考虑。我们每一个人在社会上从事工作,都想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做更多的事情。可以这样认为,无论你从事何种工作,多一点人文修养一定是有好处的。所谓人文修养就是人们内在的气质,对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的一种深深的感情,影响自己的思想、行为,待人接物都能反映出来。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易·大畜》)。这里所说的“德”,就包含有人文修养的意思。这个思想传统,我们应该继承下来。
总之,人文修养在当今社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史学名著的价值
什么是史学名著?怎样判断史学名著的价值?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认识:
第一,这部著作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到今天仍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比如《史记》、《汉书》。它们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个影响我们可以从《史记》的研究史和《汉书》的研究史中获得广泛而深刻的认识。它们的研究史是漫长的,《史记》的研究史有两千多年,《汉书》的也不短。我们都知道,“汉书学”至晚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就已经成为专门的学问,可见它们当时有影响,后来有影响,到今天仍然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二,当时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后来被人们认识到它是非常重要的著作,从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清代史家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在18世纪产生以后没有多大影响,我们甚至可以说在19世纪也把《文史通义》给遗忘了。但是,到了20世纪,胡适先生写了一篇《章实斋年谱》,把章学诚介绍出来。从那以后,在整个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后半期,对于章学诚的研究,在史学界倍受关注,《文史通义》被认为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史学理论著作。我们可以这样讲,我们今天对史学的思考所能达到的高度,还没有18世纪章学诚所能达到的高度。这不是说我们今天的认识没有超过章学诚,是说我们今天著作的内涵没有达到章学诚在他那个时代所能达到的最高程度。
第三,一部著作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从而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尽管在今天它不一定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可是它在历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它在很长时间里影响了历史文化的发展。这样的著作也是名著,最典型的是《春秋》。它在今天有多大的现实意义?这很难说,但是它在历史上所产生的影响之大,在史学遗产中很少有超出它的。
中国是一个史学大国,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它拥有最丰富的史学遗产,也拥有各国所不能比拟的最多的史学名著。这是因为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明没有中断过,特别是中国的历史撰述没有中断过,这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我们对史学名著应该有这种自豪地、当然也是理性的认识。古代的名著很多,近代以来有一批史学家撰写的边疆史地研究、外国史地研究等都是名著。20世纪以来,在“新史学”影响下有一批史学名著,新历史考证学影响下也有一批名著,还有在马克思主义思潮影响下产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名著。可以说,20世纪是史学大家辈出、名著累累的世纪。
三、读史学名著与增强历史观念
历史观念是非常重要的,特别在当今这个时代,一是中国向世界开放,大量引进外国的学术文化,在思想领域、学术领域都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多元发展。这不能说不是好现象,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多元发展的情况下掩盖着一种潜在的危机,即中国的学术、中国的思想界还有没有主流学派?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50-60年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是主流学派,在今天我个人觉得还应该坚持这一点,还应该明确地、自觉地坚持这一点。为什么?因为它是一个科学发展方向。可是这里有非常复杂的问题,就是20世纪50-60年代的学术有严重的教条主义倾向,同时受到了“左”的政治思潮的干扰,对学术起了很大的破坏作用,到了“文革”时期已经无学术可言。因此到20世纪80-90年代,中国的学术界大量引进西方的东西,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过去也有一些做得好的地方也都被忽略或者放弃了。到今天,我们的学术是不是还有一个主流学派呢?我认为20世纪50-60年代的学术是不能完全否定的。所以我讲读史学名著首先是一个历史观念的问题,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著作,要给予应有的重视。我们也很尊重“新史学”、新历史考证学的史学家,他们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大家要想一想,历史是怎么发展的,历史的运动形式是什么样的,它的运动轨迹怎样,运动有没有规律等等,这些都是问题,都是今天历史学界在理论上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现在还有后现代主义思潮,认为历史是不可认识的,谈不上什么历史真相,其实这个问题是个老问题,只不过他们用新的理论提出来了。早在公元8世纪,中国的历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里认为历史已经过去了,但是前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记载,通过这些记载我们可以了解过去,这就很朦胧地回答了类似的问题。当然历史已经过去了,所以不可能完完全全地“复原”历史,只能逐渐接近历史真相,这是事实,但是不能因此就否定人们能够认识历史。我们读史学名著,特别是读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名著,它们主要告诉我们的是这方面的见解。因此,20世纪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家的著作我们还是要尊重的,尽管当时他们有些语言受政治的影响比较大,但是今天经过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我们的认识水平更加理性,就不应该带有更多的片面性,应该合理地、冷静地来评价历史。
在讲到历史观念的时候,有些问题是我们经常要遇到的,比如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如果你能够真正认识这个问题,对你的工作很有帮助。比如历史和现实是什么关系?这在生活当中是经常碰到的。如果对历史不能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现实的很多问题得不到解释,得出不正确的结沦,从而影响自己的奋斗和事业,这些我们都可以从历史的观念中得到启发。又比如,我们应当怎样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也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常遇到的问题。一个人是社会的人,不能脱离社会去评价一个人,用所谓的纯学术、纯文学去评价一个人,这样就脱离了历史时代,我们不能脱离这个。总之,历史观念非常重要,我们读史学名著要从这里面得到营养。
四、读史学名著与丰富历史经验
中国史学非常重视对于历史经验的总结,一个人几十年经历再丰富,积累的经验也是有限的。中国有句古话,“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这句话非常重要,就是要重视历史经验。前人成功的,我们学习就可能成功;前人失败的,我们重复就还会失败。中国史学非常强调这一点,从《尚书》里可以看到,周公反复地对周朝的贵族讲话,要吸取商人失败的教训,不要骄傲,不要懈怠,不要饮酒等等。历朝历代的史学家对历史经验的总结都十分重视。《史记》这部书了不起,价值非常高。司马迁《史记》的最大贡献在于史学,史学里面最大的贡献在于总结了秦汉之际的历史经验。我们真正了解中国历史的人就会发现,哪朝哪代只要讲历史经验,都会讲到秦汉之际的历史经验。司马迁提出的历史问题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强大的秦朝为什么十几年就垮台了?在秦汉之际的时候,西楚霸王项羽成了诸侯的首领,为什么刘邦能打败他?西汉建立之初,国家非常贫穷,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但是经过70年时间,到汉武帝时代成了强大的西汉,什么原因?汉初的政策是什么?与民休息、无为而治。秦汉之际的历史经验有许多被搬到舞台上,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主题,这就是历史经验的重要性。当然讲历史经验的书非常多,《资治通鉴》这部书由宋神宗取名,是帮助统治者统治的书,有人带着一种轻蔑的口气说这部书是为帝王提供资治的,这难道不对吗?这难道是一个缺点吗?一个国家治理好了,有什么不好呢?司马光用19年的工夫,毕生精力写成一书,是有一种非常了不起的责任感。
在历史经验中最重要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治国安邦。中国文人有一个传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简单地说是以天下为己任。所谓人生的价值是以天下为己任,所以顾炎武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的史学名著中这方面有丰富的记载,比如从《尚书》、《史记》、《左传》到《通鉴》,治国安邦都是最重要的主题;从《战国策》、《盐铁论》、《贞观政要》、《唐鉴》,到《读通鉴论》;再有虞世南的《帝王略论》、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等,都讲治国安邦。近代以来重视边疆史地与国家安全的研究,如《蒙古游牧记》、《朔方备乘》、《康輶纪行》等等,研究外国史地与自强御侮的有魏源的《海国图志》、王韬的《法国志略》、黄遵宪的《日本国志》等等;20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名著如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翦伯赞的《历史哲学教程》、胡绳的《帝国主义和中国政治》,都包含了丰富的治国安邦的经验。治国安邦是一个很宽的含义,这里面要细分还可以分成好多领域了。唐朝吴兢写的《贞观政要》10卷40篇,每篇是一个主题,每篇都是一个治国安邦的主题。所以治国安邦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我们要是深入到史学名著里面去,就可以感到兴味无穷。
另一个就是人本思想,即以人为本的思想。中国的人本思想,确立很早。春秋时期人们就很重视人的作用,而否定天的作用,这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到司马迁的时代,他写出了《史记》,确立了中国史学上的人本主义传统,因为《史记》主要写了人的活动。在《史记》的影响之下,后来出现的《汉书》等正史,都是在写人的活动,当然也写制度,主要是人的的活动。
再一个是民本思想。治国什么最重要?民为邦本,民最重要,民安才能国安。这是一个基本的思想,也是中国史学中最丰富的一个思想。荀子讲过:“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后来,唐太宗君臣反复引用这句话。任何时候不能忘记“民”。人本思想讲天和人的关系,民本思想讲君和民的关系,讲统治者和广大民众的关系。这非常重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一个哲学道理,也是一个政治道理,也可以说是一个政治哲学。
此外,忧患意识。在治国安邦里面有个很重要的思想传统,政治家也好,思想家也好,史学家也好,居安思危,这种思想才能使事业不断发展。任何时代,只要他满足了,骄傲了,得意忘形了,就一定会失败。
还有就是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这都是治国安邦里面最重要的一些经验。我过去写过一篇文章,那是企业家开会,当时提倡企业文化。我预见到大企业家在将来中国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在文章中这么写:一个企业家,他的最重要的贡献,不仅仅在于他能创造利润,作为当代中国具有远见的企业家,应当具有“国士之风”。所谓“国士之风”者,就是以天下为己任,以国家兴亡为己任。企业家当然要把企业办好,但他本人应该具有“国士之风”。“国士之风”这个词是从《战国策》中得到启发的。廉颇、蔺相如就有“国士之风”。为了国家,他们不计前嫌,互相理解和合作,使列国不敢小看他们。
我认为,人本思想、民本思想、忧患意识、“国士之风”、以天下为己任等等,这都是治国安邦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些原则。
丰富历史经验,还有第二条,就是惩恶劝善。中国的历史书是非常讲究这一点的。治国安邦是对国家讲的,惩恶劝善可以说是对个人讲的,也就是人生修养。中国历史书写了大量的人,肯定什么,批判什么,是非常明确的。从史学名著里可以看到,哪些人对社会作出了有益的事情,哪些人在损害社会。这就是前车之鉴。唐朝史学家刘知几讲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他说,历史都过去了,人都死了,为什么我们今天还能知道他们呢?就是因为“史官不绝,竹帛长存”,就是说历史把他们记载下来了,因此使我们后来的人能有机会去认识他们。看到前面的“贤人”,我们就向他学习,叫“见贤而思齐”;看到历史上行为不好的人,我们就反躬自问,叫“见不肖而内自省”。刘知几非常感慨,他说:“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这一点,很值得我们深思。历史学是国家不可缺少的,历史学专业的人才看起来好像没有用,其实用处非常大。
当然,历史经验里面还有人与自然的协调,在中国史书里面也有许多记载,我就不多讲了。比如有许多水利之书、方物之书,讲灾荒,讲自然现象的,等等,都有丰富的记载,对我们来讲都是宝贵的历史经验。
五、读史学名著与培育历史精神
什么是历史精神?是否应当有这么三层含义:
第一是尊重历史,尊重历史的创造,尊重历史所积淀的一切文明成果。简而言之,尊重历史。现实生活当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尊重历史,有位历史学家讲过对历史表示敬意,我想包含这个意思。对历史表示敬意,因为历史带给我们的东西太多了,没有历史就不可能有今天。
第二是理性地看待历史。历史的道路并非都是平坦的,有曲折,有坎坷。拿中国的历史来说,新中国成立55年就不平坦,反右,困难时期,文化大革命等等,在这条道路上有辉煌也有灾难,对于这些都要理性地看待,都要尽可能地给予理性的说法,这是很重要的。包括对待文化大革命,我们也不应该仅仅是憎恶,应该理性地看待像毛泽东这样的领导人,这是非常重要的。至于以往的历史,近代以来的历史,资本主义国家向外扩张,寻找殖民地,确实也带来了一些西方的文明,但是不是就可以以此来认为殖民主义对殖民地的掠夺是一种进步的行为,这要做出深入的研究。近代以来,中国史学家产生了一种世界意识,像魏源、黄遵宪、夏燮这些人,都具有近代意义上的世界意识,这确实和鸦片战争有关。但是,我认为当中国人用近代的眼光看待世界时是被逼迫的,是被殖民主义的侵略所逼迫出来的。因此,魏源写《海国图志》的第一篇就是“筹海篇”。为什么要“筹海”?这是为了自强御侮。所以,我们要理性地看待历史。
第三是合理地处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把历史感同时代感结合起来,具体说来有这么两句话:看待现实问题要有深邃的历史眼光,看待历史问题要有鲜明的时代精神。一个政治家也好,学者也好,看待历史问题不能掉到历史里面去,你得有一种时代感、时代气息。相反,在看待现实问题时,应该有一种深邃的历史眼光,把历史和现实合理地结合起来。这三层意思结合起来,或
许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历史精神。
六、读史学名著与吸收历史语言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符号。因此,所谓吸收历史语言不只是文字表述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字面的问题,而是通过吸收历史语言来促进我们思想的深刻性、哲理性,因为在许多历史语言里面含有丰富的哲理。我讲这一点是有感于我们今天的现代汉语表述水平有每况愈下的趋势。怎么样丰富我们的语言,我想应该从我们的文化传统里面去汲取营养,其中包括从史学名著里汲取营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的现代汉语表达能力、表述水平确实不尽人意,当然这和我们中学的教学以及本科的教学都有关系。从历史学来讲,我就想到一个问题,我觉得多读一点史学名著,对于我们的语言修养会有极大的帮助。文章写得好不好,不是几句话可以说清楚的。要读理论著作,主要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还有毛泽东的著作,当然还有一些西方的历史理论著作要读,同时我们的史学名著要读,别人的优秀论文要读,从中汲取营养,不是说凭脑子空想语言就能丰富起来,那是不可能的。我随便举一个例子,《左传》里有许多成语,我们现在把它看作成语,当时都是《左传》里面生动的记载。比如说“余勇可估”,是说这个人胆量非常大,他的勇气用不完,他可以把他多余的勇气卖出去,这说明什么意思呢?说明这个人不自量力,把自己估计过高。还有什么“祸起萧墙”、“三周华不住”、“灭此朝食”,诸如此类,这里面都有丰富的思想。如果我们不读史学名著,就很难掌握这些历史的语言来丰富我们现代语言的成分。“两司马”的语言都非常的精采,很值得我们认真研读和吸收。
以上这几点,综合起来能不能这样看:史学名著和人文修养归根到底是民族精神和民族风格的反映。我们讨论史学遗产和民族精神的问题,一是要有全面的眼光,二是要有重点的意识。史学名著就是我们研究的重点,要继承、发扬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