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济南市 250358)
摘要:随着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欧洲的旧世界变得一团糟。欧洲各列强为了恢复欧洲旧秩序,也为了防止新的革命的发生,打败拿破仑的欧洲列强聚集在奥地利召开了欧洲政治史上盛况空前的维也纳会议。通过会议和最后议定书,标志着维也纳体系的建立,这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第二个重要体系。大国利益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克里米亚战争的爆发,从而结束了维持半个世纪的维也纳体系。
关键词: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维也纳会议;神圣同盟;四国同盟
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十八世纪,法国部分地区资本主义相当发达。有许多手工作坊,有的企业设备先进,资金实力雄厚。但是在政治体制上,它是一个典型的封建等级君主专制国家。七年战争和美国独立战争后,法国财政部是亏空的,存在严重赤字。在1780年,法国财政濒临破产。为了摆脱金融危机,国王的财政大臣试图对土地贵族征税,并受到贵族和教会的强烈反对。国王举行了三次会议,第三级代表提出了致命条件,国王不得不派出部队试图镇压第三级,进而消除潜在的危机。攻占巴士底狱是法国大革命在巴黎爆发的标志。法国大革命给法国人民带来了强烈的民族主义和认同感。同时,它也带来了一种解放世界、摆脱封建专制和压迫人民的使命感。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君主专制统治,进而传播了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动摇了整个欧洲的君主政体,给了其沉重的一击。
二、反法同盟和拿破仑战争
1793年到1815年间,欧洲各国为了对抗法国而结成的军队联盟,也被称为反法同盟。反法同盟和法国进行了一场长达20多年的残酷战争。前五次反法同盟都以失败告终,拿破仑统治的法国也因此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第六次反法同盟则取得了胜利,推翻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最终拿破仑则被流放到厄尔巴岛,最终的结果便是法国历史上已经灭亡多时的波旁王朝复辟了。到了第七次反法同盟,则彻底击败了东山再起的拿破仑。
三、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
1814年9月,在奥地利的维也纳举行了一次欧洲政治盛况大会。在维也纳会议上,奥地利是最大的霸主,它不仅遏制了法国的扩张,并抑制普鲁士的权力扩张,奥地利想在欧洲中部继续维持大国地位;英国要维护和扩大海上优势和商业霸权;普鲁士想借机收回被割让的领土和扩大他们的领土;俄国希望增加他们的扩张领土,削弱其他国家的力量;法国的失败要尽可能减少他们的痛苦和损失并选择合适的时机削弱其他大国。[1]1815年6月9日,会议通过了《最后议定书》。最后议定书以及有关条约、宣言和文件建立了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第二个重要体系——维也纳体系。这一制度在欧洲之间创造了政治和军事平衡。第一,它形成了英、法、俄、普、奥的五国多极均势格局;第二,欧洲协调的原则得到了确认并付诸实施,规范了国际标准,解决重大国际问题,进而促进了国际法的发展。“维也纳条约是反动的欧洲对革命的法国取得巨大胜利的总结”,“它恢复了正统主义、天赋的王权、封建贵族、僧侣的统治、宗法式的立法和行政”。[2]
(二)神圣同盟与四国同盟
1815年9月,在巴黎,奥地利皇帝弗兰兹一世、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等签署了《条约》(巴黎条约)。条约中没有实质内容,是一个空谈基督教教义的同盟,仅仅是欧洲专制君主的互助同盟。1815年11月,为了对付法国,英、俄、普、奥四国签署联盟条约,被称为《四国同盟条约》,这个条约主要的针对国家就是法国。这是一个反对法国的军事联盟,是防止法国对欧洲整个均势所构成的威胁,但在实际上它成为维护维也纳秩序的重要机制。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是维也纳体系的支柱和补充,它为维也纳体系稳定运行建立了保证机制。
四、维也纳体系的运转
维也纳体系的最伟大的成就是创作了一个会议体制——“欧洲协调”。维也纳会议后,对欧洲存留的以及新发生的一些国际问题,由欧洲各国以国际会议等方式进行协调解决。这种以会议解决问题的形式促进了维也纳体系多极“均衡”格局的发展。欧洲协调的尝试反映在四次会议上。
(一)亚琛会议
欧洲协调的第一步。1818年9月,盟军和法国在亚琛举行会议,解决法国驻军和赔款问题。会议涉及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关于撤军和赔款问题;另一个问题便是关于法国的国际政治地位。
这次会议的意义在于:它改变了同盟的性质,旧的四国联盟体现了由胜利者对战败国的制裁。新五个国家的联盟恢复了法国作为强国的地位。五个国家的联盟是有“永久联盟”性质的联盟。其目的在于保持欧洲协调,保持欧洲稳定与和平。所以不论是旧的四国同盟,还是新的五国同盟都是为了“维持现状”和保持欧洲“均衡”,归根到底是大国间的一种妥协。但妥协是相对的、暂时的,争夺则是绝对的、永恒的。当亚历山大一世在这次会议上主张签署一份赋予各国之间互不干涉内政的权利,组建一支以俄国军队为核心的国际军队,以保证1815年的政治和领土状况继续维持下去的公约时,使亚琛会议发生了重大争论,大国之间出现了明显的裂痕。[3]
(二)特洛波会议
1820年,意大利皮蒙特和那不勒斯革命威胁到奥地利在意大利的统治。梅特涅建议英国、俄国、普鲁士、奥地利和法国开会。这次会议的重点是镇压意大利革命。11月9日俄国、奥地利、普鲁士三国签订了《特洛波议定书》。但是英国以及法国都持反对态度,拒绝签字。这次会议第一次破坏了在四国同盟条约中所规定的大国协调一致原则,欧洲协调开始变得不是很协调了。
(三)莱巴赫会议
1821年1月,在南斯拉夫的莱巴赫召开了第三次会议。除了英国、俄国、普鲁士、奥地利和法国五个国家的参与外,会议还邀请了那不勒斯国王参加,会议实际上是特洛波会议的延续。在会议上,俄罗斯和世界各国支持奥地利武装部队干涉意大利革命。但英法两国不同意其行动,虽然反对,但也没有采取措施去阻止。最终,在俄国和普鲁士的支持下,奥地利派出军队镇压了意大利革命,恢复了正统统治。这充分表明了俄国、普鲁士、奥地利三国的神圣同盟似乎变了性质,成为了反对革命、镇压革命的同盟。
(四)维罗纳会议
1820年,西班牙爆发革命。1822年10月,欧洲协调机构在意大利维罗纳举行了最后一次协调会议:维罗纳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关于干涉西班牙等国革命的问题。除了英国以外各国都表示支持。维罗纳会议上关于干涉和不干涉别国内政进行了重大辩论,其中俄、普、奥、法主张干涉,并由法国派兵镇压这次革命;而英国以失败告终。这一结果打破了欧洲的协调体系。在维罗纳会议之后,欧洲列强从未举行过类似的会议来讨论重大的欧洲问题。欧洲的协调体系也即将结束。
五、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维也纳体系存在很大的矛盾,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各国的利益不同。英国似乎不太热衷于干涉,所以经常在体系之外游离。从18世纪到19世纪20年代末,拉美国家在美国和法国两个国家的革命的影响下,掀起了一股独立运动的狂潮。俄国和奥地利等主张以神圣同盟的名义干涉拉美革命,而英国则改变了国家的外交政策,反对干涉拉美独立运动,积极扶植拉美新兴国家。但结果遭到了各列强的孤立。英国想要摆脱孤立,于是试图求助美国,一起反对干涉,但是美国似乎并不吃这一套,抛下英国,独自发表了门罗宣言,表明自己的立场。关于东方问题,俄国和英国有不同的看法。在十九世纪的东方问题上,俄国和英国是最主要的两个对手。1821希腊独立战争爆发后,周边列强对关于东方问题的争夺进行的越来越激烈。各国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而战,绞尽脑汁。1827年10月20日,英国、法国、俄国对土耳其开战。结果希腊获取独立,随后相继爆发了第一次土埃战争和第二次土埃战争,但也没有消除列强间的矛盾。各国列强在近东激烈争夺的加剧,最后的结果就是,导致了克里米亚战争。1830年,巴黎爆发七月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统治。1848年爆发了全欧革命,维也纳体制推行的正统主义原则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一月意大利革命的爆发拉开了1848欧洲革命序幕,法国二月革命和六月革命促使它发展到更大规模,维也纳的三月革命和布达佩斯的革命以及柏林的三月起义接连不断。在革命的严重冲击下,国家协调体制失灵,维也纳体系的危机由此加深。六、维也纳体系的瓦解及其原因
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东方问题又凸显出来。围绕圣地和保护权问题,以土耳其、英国、法国等为一方,与沙皇俄国展开了一场战争——克里米亚战争。1853年10月,土耳其在英国和法国的支持下向沙皇俄国宣战,进而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1853年11月,在锡诺普港,俄国舰队歼灭所有土耳其舰队。1854年,英法联军与土耳其结盟,向俄国宣战,撒丁王国也加入了英国、法国和土耳其的队列。经过多场战役后,俄国逐渐暴露了军事装备、后勤补给、军队士气和作战指挥等方面的落后和虚弱,形势对俄国越来越不利。1855年,沙皇尼古拉一世服毒自杀,随后新继位的亚历山大二世被迫接受议和。这场战争是拿破仑战争后的又一次重大的霸权战争,直接、间接地影响到了所有欧洲列强。1815年以后,对法国一致的联盟彻底瓦解,欧洲均势格局暂时由英国和俄国占优势的局面转变为英国和法国占优势的局势。维也纳体系,由于未能阻止大国战争的重新爆发,也走到了尽头。[4]
1856年3月,俄国战败后签订了《巴黎和约》,俄国的国际声誉和国际地位下降,丧失了欧洲第一强国的霸权优势;法国取代了俄国在欧洲的地位,高居第一把交椅;英国占据了欧洲的优势;奥地利的国际地位下降。土耳其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克里米亚战争最终使运行近半个世纪的维也纳体系瓦解,但也促进了新的国际格局和新的国际体系的形成。
维也纳体系的瓦解,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同盟国内部间的利益矛盾。首先,英国和俄国都想把远东和中东变成自己的殖民地,俄罗斯想控制土耳其,打开黑海的出海口,南到地中海。其次,欧洲大国在维护欧洲正统主义原则上产生了一系列矛盾。一边是以英国和法国为代表,奉行自由主义,反对集体干涉欧洲事务,经常出兵镇压。另一边则是以俄国和奥地利为首的神圣联盟,奉行保守主义原则。所以历史上称俄国和奥地利是维也纳体系内的“欧洲宪兵”和“欧洲灭火队员”。可以说两种原则是不可调和的,分歧最终使双方分道扬镳。[5]
维也纳体系均势是一种相对比较“稳定”的均势,因为它不会随着各国的变化进行相应政策调整。维也纳体系运作过程中建立的神圣同盟与四国同盟从一开始就不相容,从一开始各国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其中还孤立英国和法国,结果只能是两国越来越疏远欧洲协调体。一个体制若想长久运行下去,各国间的相互协调尤其重要。尽管维也纳体系矛盾重重,但它还是维持了近半个世纪,并且促进了新的政治格局的形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02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430页.
[3]伏广存 于桂华 马凤岗:《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论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04页.
[4]唐贤兴:《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2页.
[5]许博:《浅述维也纳体系的多极格局—理论与现实》,《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年4月,第22卷第2期.论文作者:孙慧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维也纳论文; 法国论文; 欧洲论文; 俄国论文; 奥地利论文; 英国论文; 体系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