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收益和农业工业化*_农业论文

增加收益和农业工业化*_农业论文

收益递增与农业产业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产业化论文,收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于规模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的讨论,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在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年发表的名著《国富论》中, 就曾深刻地阐明了生产力的最大提高依赖于分工的发展,而分工的发展又受市场范围的限制的著名原理,这被阿林·杨(Allyn Young )称为斯密定理。阿林·杨在他1928年发表的经典论文《递增收益与经济进步》中,正确地发挥了亚当斯密的分工思想,指出劳动分工的演进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他认为,劳动分工的最大特点是所谓迂回的生产方式(Roundabout Production Method),经济发展过程就是在初始生产要素和最终消费之间插入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生产工具、半成品,知识的专业生产部门,使分工越来越精细。人们越来越依赖于购买生产工具、半成品、而不是使用自己生产的工具(或不使用工具的手工劳动)。 从表面上看, 这表现为人均资本的增加, 即资本的深化( Deepening),而实质上,所谓人均资本的增加, 不仅是投入的增加及技术的进步,而且是生产组织方式的演进,即分工的发展。在他看来,不仅技术进步是生产组织结构演进的结果,而且外行与内行生产效率的差异既是专业化的条件,又是分工发展的结果。显而易见,阿林·杨关于经济进步的思想的核心,在于分工的发展所引起的生产组织结构的演进和规模收益递增。

在早期发展经济学文献中, 罗森斯坦—罗丹(Paul

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Big Push)理论是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化理性。据罗森斯坦—罗丹本人的回忆,他关于外在经济的思想主要受到阿林·杨1928年发表的《递增收益与经济进步》一文的启示。罗森斯坦—罗丹认为,为了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发展,应当把注意力转向需求的不可分性和生产函数的不可分性上,以便使递增收益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在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中,虽然他正确地重视了递增收益对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但他却从传统农业的特征出发,认为外在经济在工业中比在农业中更大,从而只强调工业化而忽视了农业发展的积极意义。

同样作为发展经济学先驱人物的赫希曼(Albet O.Hirschman),在其于1958年发表的名著《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了“联系效应”的概念,并以产业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等,作为其推论“不平衡增长战略”的理论基础。按照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最近发表的论文《发展理论的反革命的反革命》的分析,赫希曼的“联系效应”概念,明显地是与规模收益的思想一致的。而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联系效应”的概念同样被用于强调工业化而忽视农业发展的推论的基础。赫希曼认为,按照“联系效应”理论,政府的投资活动应集中在联系效应最大的活动上,而农业必然缺乏通过联系作用创立新的活动的直接推动力,这是农业的很大弱点,工业在这方面却占有压倒的优势。所以,赫希曼认为,投资于工业总是要比投资于农业更能使经济更快和更稳健地增长。这种观点显而易见的影响,是造成了发展中国家忽视农业的片面工业化发展战略。

断言农业没有递增收益而仅受规模报酬递减的制约,以及断言农业缺乏“联系效应”而对经济的其它部门缺乏带动作用,这样的观点,显然是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事实上,从规模收益来看,并非所有制造业都属报酬渐增的范围,同样农业也并不总是报酬递减的。对于这个问题,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教授早在50多年前,就有精辟的论述。

张培刚教授1945年在哈佛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曾经明确指出:“一般认为,在制造业中经济进步的条件是报酬渐增的存在。至于农业进步的形式则不同,因为在农业中,报酬渐减法则发生作用。这种区别本是由来已久而且极为重要的。但是它并不如大多数经济学者所想象的那样明确,那样简单。第一,就整个社会而言,土地无疑是一种固定的生产要素。然而对于个别农场,土地却是一种可以扩展的生产要素。由于应用现代的农业机器所引起的内部经济仍然是存在的,并且还能通过增加农场面积的途径而获得之。第二,在高度商业化的农业中,利用扩大销售和购买的机构,可以产生各式各样的外部经济,这是那些多少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所没有的。这些外部经济之获得,因农业经营不同而程度有大小。此处我们只须认清这个实际存在的事实。最后,我们还须认识到,并非所有的制造工业都属于报酬渐增的范围,其中有些也同样受报酬渐减作用的影响。”这就是说,认为农业受报酬渐减的制约,是相对于自给自足的农业而言的,一旦我们考虑具有分工的、社会化、市场化的农业,情形就显著不同了。农业的这种现代化形式,同样能通过分工的发展,获得生产组织的演进、技术的进步和规模收益递增的利益。因此,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同样是经济进步的动力。

现代经济学家中,准确理解并极大推进了阿林·杨的“递增收益的经济进步”理论的经济学家,要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了。在最近发表的一篇题为《论专业化人力资本投资获得递增收益》的有影响的论文中,舒尔茨指出,递增规模报酬现象是普遍的,即使在农业部门,这一现象也很显著。在舒尔茨看来,经济增长应源自劳动分工和规模报酬递增,而劳动分工(规模报酬递增)与竞争市场可以通过企业家的组织活动而相容。由于以往的文献对劳动分工的理解过于狭窄,一讲分工就举斯密的“制针例子”,因而忽视了专门的企业家、专门的教育、特别是专门的科研可能是分工的更重要的方面。舒尔茨认为,所谓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就是分工在知识领域发展的重要性的表现。因此他强调分工的好处主要是在加速知识积累方面,而不只是与物资、设备使用的规模经济有关。由此可见,舒尔茨从分工作用的更深层次,即专业化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阐明了递增收益的来源。把这种观点与他早年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提出的“向农民投资”、“向人力资本投资”的主张联系起来,不难发现,舒尔茨对农业能够通过分工的作用而获得递增收益,是极为肯定的。

再看看赫希曼的“联系”概念。“联系”概念的实质是产业间的投入产出联系,而这种联系显然是与分工及规模经济的概念密切相关的。在自给自足的经济中,是不存在什么外部联系的。经济中一旦引入分工和专业化,经济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就会扩展和加深。如果以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为对象,则农业必然缺乏与其它经济部门的联系。但是,如要我们考虑的是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业,进一步,如果我们考虑农业活动的专业化分工,则农业内部及农业与其它经济部门之间,必然会发展密切的相互关系。而关于农业与工业的相互联系或农业对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贡献,早在40年代中期,张培刚教授就曾在其名著《农业与工业化》中,作过精辟的论述。这些联系包括粮食、原料、劳动力和市场联系等。为了工业化的顺利推进,农业必须结合进整个宏观经济中,对其它经济部门的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从而在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必须由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逐步转变为专业化分工为特征的社会化、市场化农业。在这一工业化过程中,农业不仅为工业化的顺利推进作出贡献,而且农业本身也因分工发展所带来的递增收益而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农业的现代化转变,或农业的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用目前流行的名词来概括,就是农业的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一个容易引起误解的概念。有人说,农业本来就是一个产业,又如何产业化呢?为了解除这种疑虑,首先必须对产业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40多年前,张培刚教授在撰写《农业与工业化》博士论文时,曾专门就产业(也称“工业”,英文同为industry)的概念进行了广泛的考察和深入的分析。张培刚教授指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谈造纸工业、纺织工业或钢铁工业,甚至在纺织工业之下,我们谈毛织、棉织或丝织工业,都不会发生什么问题。但是一旦从实际的领域跨入理论的天地,我们就会感到难以为工业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张培刚教授引征了罗宾逊先生(E.A.G.Robinson)关于工业的定义:工业是指为同一市场生产同一商品的一群生产单位。但张培刚教授接着指出,这一定义的困难在于,在实际经济中,同一种工业内并没有一种“同质的、划一的商品”存在,而作为理论上的工业概念,又必须以这种同质的划一的商品的存在为条件,正是商品的非同质性,使完全竞争的假定不能成立,使经济学家转而提倡垄断竞争或不完全竞争理论。

如果按照同质的商品来定义一个工业,则实际生活中的工业就多得难以分析,这种无数的特殊性不符合理论抽象的要求。为此,垄断竞争理论的倡导者张伯伦(E.Chamberlin)采用一种可大可小的商品组合的概念来定义一个工业,这种组合的定义是根据技术标准来分类的;而不完全竞争理论的倡导者罗宾逊夫人(Joan Robinson )则以替代弹性作为划分一个工业的标准,即一个工业是由一连串替代弹性很大的商品所组成的。综合这两位学者关于工业的定义,张培刚教授认为,一种工业可以定义为生产一群同类商品的一群生产单位,此类商品的相同性最大而相异性最小;而各种工业的界线,则可依据市场的替代性或生产技术标准来划分。显而易见,按替代弹性或生产技术标准来划分一个工业,也具有某种模糊性。正如张培刚教授所指出的那样,从农业的生产技术特征来看,它是一种“生长性(genetic)”的工业, 从农产品的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生产调整弹性都较低微的状况看,大多数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产品之间,都具有高度的市场替代性,因而可归于同一工业类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农业确实是一个工业(或产业),它是与制造业、采掘业及商业服务业等相对称的。

但我们同时也应注意到,在工业化过程中,与农业相对称的制造业逐渐分化和专门化为许多不同的产业部门,且这种分化和专门化包括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两个方面的发展。正是这种分工的发展促进了制造技术及其专门知识的进步,从而使制造业获得了显著的收益递增的增长。与制造业的分工发展相类比,农业作为生产多种农产品的一个产业,是否同样可以通过水平分工(产品分工)和垂直分工(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的发展而取得收益递增的利益呢?答案恐怕主要取决于市场的范围和规模。

在美国,农业的分工和专业化发展,是与市场范围和规模的扩展密切相关的,其中交通运输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增长,对农业的分工和专业化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正是农业的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技术进步和专业知识的增长,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农业的分工和专业化。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使农业内部及农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经济关系日益密切,推动了农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密切协作和联合。人们在分析世界农业发展情况时,都会注意到,由于农业生产的高度发展,促进了社会劳动的分工和协作,使农业内部不仅划分为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部门,而且彼此之间又相互紧密衔接,从而组成一个包括从农用物资的生产和供应,到农业生产、收购、运输、储藏、加工、包装和销售各个环节在内的有机体。这种在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基础上所形成的横向和纵向的密切协作和联合,可以看作是农业产业的系列化和有序重组,这种发展过程与制造业产业的发展没有什么实质的差异,而这种农业产业的系列化,正是我们今天所称的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所在。因此,农业作为一个产业,通过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进一步分化为一系列产业,即农业的产业化,是完全可能的。

农业产业化是以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农业各产业之间在横向和纵向的密切协作和联合,是农业产业的系列化和有序重组。就水平分工而言,它能使农业劳动者解除需要熟悉多种农产品生长特性和生产、加工、储藏、销售等多方面知识的重负,从而专业化于某个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上,而通过与生产经营同种农产品的劳动者的交流和合作,以及发展专业的知识生产和推广应用部门,就能推动该种农产品生产经营的技术和知识的进步,形成生产和经营该种农产品的专业化人力资本,发展适合于该种农产品生产经营的专门机器和设备,这无疑会极大地促进该种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发展。就垂直分工而言,它使农民能解除必需熟悉某种农产品从生产到市场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的技术和知识的重负,使农业劳动者可以专业化于某种农产品生产经营的某个环节,从而有利于该环节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的进步,也有利于该环节适用的专门设备和机器的发展和创新。通过专业化分工的发展促进技术的进步和专业化人力资本的形成,正是收益递增的增长之源泉所在。因而,我们说农业的产业化,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农业的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一旦专业化分工的发展形成了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专门的资本投资之后,就会设置退出某一专业领域的障碍。退出障碍的存在和内行与外行之间的效率差异,使得人们选择专业化和相互依赖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自给自足,这就促进了农业的市场化和社会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的市场化和社会化,是农业的分工和专业化发展的结果。同时,市场范围和规模的逐渐扩展,又是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的条件。

农业产业化的真义是农业的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通过农业的专业化和市场化的相互促进的发展,就能使农业获得收益递增的利益,这就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在发达国家,农场经济规模一般较大,这种较大经营规模的农场,要使生产经营得到稳步发展,就必须建立一个稳定的供销关系。这就要求农业的各生产环节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实行垂直协作和联合,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组织或机构,使农场主不仅能及时获得生产资料、资金和技术,而且又能使一体化组织中的其它各方各得其所,利益均沾。从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的情况看,由于工业化发展还未达到较高的程度,农业劳动者人数还较多,特别是劳均耕地稀少,这就限制了我国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要改变我国农业生产单位地块零碎、土地规模狭小的状况,必须促进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和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以此为基础,通过股份合作等企业化组织形式,促进农业生产的区域专业化布局、集中加工、大规模运销和储藏,并发展各种技术密集的农业生产性服务,形成纵横交错的农业产业化组织网络,促进农业的现代化转变。正因为如此,我们目前才大力提倡农业产业化,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以促进我国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本文是1996年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西方国家的工业化与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研究的一部分。项目顾问张培刚教授,项目负责人方齐云副教授。)

标签:;  ;  ;  ;  ;  ;  ;  

增加收益和农业工业化*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