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洱源县水土保持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文_曹艳玲

对洱源县水土保持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文_曹艳玲

洱源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

摘要: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它是一项有利于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保持水土,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它不仅有利于当代社会而且造子孙后代,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已 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水土保持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土流失;措施对策

1、概述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不可替代的基础资源。在自然条件下,生成1厘米厚的土层,平均需要120至400年的时间,而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每年流失的土层厚度均在1厘米以上。所以说土壤基本上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然而,由于人 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劳作活动,如:过度开采林木、矿藏、各类工程建设等,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水土流失现象。

水土流失在洱源县的危害也比较严重,它不仅造成洱源县境内土地资源的破坏,导致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生态平衡失调,水灾旱灾频繁,而且影响各行业生产的发展。它破坏土地资源,蚕食农田,威胁群众生存,削弱地力,加剧干旱发展。其次,水土流失造成了县内江河、湖泊和 水库的淤积,降低了水力发电、水库灌溉和防洪效益,增加了境内江河洪水威胁。此外,因河道淤塞而导致河道防汛能力的下降,其潜在的洪水威胁,可能是更为重大的问题。再次,水土流失已严重地影响到洱源县经济的发展。它毁坏了宝贵的水土资源,引起生态环境恶化,降低人口环境 容量,而且造成阻断交通,淤塞水库,淤高河床,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

据统计,洱源县每年水土流失总量为342.2万吨,且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多为山区、半山地区和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是贫困的根源之一,水土流失与贫困互为因果。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提出: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 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那么,如何做好洱源县的水土保持工作呢?

2、水土保持是维护江河湖泊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加大洱源县江河湖泊的治理力度,防治水土流失,维持良好生态环境,正成为洱源县整个社会和全体民众的共识。洱源是洱海的源头,水资源较为丰富,境内有三江(黑惠江、罗时江、永安江),三河(弥苴河、弥茨河、凤羽河),五湖(茈碧湖、海西海、西湖、东湖、绿玉池) ,共有大小支流560条。但江河是有其生命的,如果我们不遵循自然规律,进行毁林开荒,破坏植被的;违法开垦荒坡地;向江河、湖泊、水库倾倒砂石、废渣;甚至破坏水土保持设施等违法行为,那江河的生命将被我们提前终止。如果江河湖泊生命系统一旦出现危机,就会引起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紊乱,打破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势必影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所以水土保持工作是洱源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是极其重要的。

2.1从源头控制泥沙下泄,防止江河抬高河床

由于水土流失植被破坏会产生的大量泥沙,一旦雨季来临大量的泥沙下泄是造成湖库淤塞、河床抬高的主要原因。尤其是现在各行业开发建设的工程项目产生的弃土、弃石、弃渣,乱倒、乱弃,在径流的冲刷下,把大小江河阴阻塞得水泄不通。通过水土保持措施,对泥沙不断进行层层拦蓄 和植被的覆盖保护,很大程度的对土壤侵蚀的发生发展进行控制,减少江河中泥沙的下泄,达到控制河床抬高,变河床抬高为河床下降的目的。

2.2采取措施削峰调流,减轻河道的破坏

近年来发生的山洪暴发、洪水泛滥、泥石流是造成溃堤倒坝、河道淤阻、河道破坏甚至改道的重要原因。2012年8月6日发生在洱源县凤羽镇铁甲村的泥石流地质灾害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灾害造成铁甲村及附近的电站及建筑物不同程度的受损,造成群众的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我们应该 清醒地认识到,山地植被覆盖率低、河床淤积抬高又是造成洪水泛滥成灾的根本原因。我们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通过增加森林植被覆盖、森林植被的林冠截留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拦蓄,增加土壤入渗,减少地表径流,削减洪峰流量,延长汇流时间,从而抑制洪水的暴涨暴落,这在很 大程度上能对江河的河床河道进行较好的保护。

2.3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工程效益,减少水质污染

水土流失所带来的危害性是难以估量的,冲毁土地,破坏耕田;生态失调,旱涝灾害频繁;淤积水库,堵塞河道;削减地力,加剧干旱和沙漠化发展。尤其是水土流失导致的面源污染比工业的点源污染危害要严重得多,治理的难度也要大得多。水土保持通过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建 设、坡耕地整治、造林绿化、生态修复等措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从而减少进入水体的面源污染物,改善水体的质量,发挥保护水质的作用。

3、水土保持是抗旱防汛保安全的重要屏障

水土流失给洱源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危害,不仅毁坏了宝贵的水土资源,引起生态环境恶化,降低人口环境容量,而且造成阻断交通,淤塞水库,淤高河床,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

3.1清淤除障,搞好河道水土保持工作

江河的通畅能确保江河日常的安全运行,减轻江河流域的防汛压力。尤其是流经人群密集区的江河,必须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可以在江边河道种植树木、灌木或草皮,防止边坡失稳、滑坡、坍塌或水土流失,又能美化环境。在江河带施工,施工作业时表面土壤妥善保存,临时施工完成后, 恢复原来地表面貌并在其表面进行植被覆盖。防止任意倒放弃渣阻碍河、沟等水道,降低水道的行洪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综合治理,安全渡汛

我认为,在洱源县进行水土流失的治理,可根据各乡镇水土流失地区的实际,以预防为主,以小流域重点治理为骨干,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相结合,合理配置,综合治理,综合开发,发挥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主 体作用,共同创造水土流失防治区生态、社会和经济的良好效益。用水土保持来减轻抗旱防汛的压力,实现洱源县内大小河流“大流量、低水位、运行好”的良好景象。

4、搞好水土保持,维系生态安全

随着全球环境与资源危机的日益加剧,生态安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我国生态环境总体还比较脆弱,水土流失依然非常严重,土地沙化、荒漠化、石漠化问题突出,是威胁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1999年经国家第二次卫生遥感调查测定,洱源县的水土流失面积为 1196.93 km2,而且水土流失面积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4.1长抓共管,搞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坚持和落实水土保持这一基本国策,任务十分繁重。各相关部门要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在人口密集、水土流失治理任务紧迫的区域,按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的技术路线,采取生物治理、工程治理、加强管理等措施,以小型水利水土保持工程为建设重点的综合治理 。并通过封育保护、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

4.2多举措实施,创建美好生态环境

面对洱源县水土流失的严峻形势,我认为洱源县应当按照水利部确定的水土保持工作六个方面的重点:着力抓好预防监督工作、控制人为水土流失;着力抓好综合治理的工作,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着力抓好生态修复工作,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着力抓好监测评价工作,为生态建设提 供科学支撑;着力抓好水源保护工作,维护饮水安全;着力抓好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5、洱源县水土流失的解决对策

多年以来,洱源县一直特别注重开展水土保持工作,采取一系列预防和治理措施,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少水土流失,减轻水、旱灾害,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严格执行县内各类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使用。洱源县水务部门对此严格把关,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当同时验收水土保持设施,并有洱源县水务部门参加。

国家把水土保持工作上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既是在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背景下作出的战略决策,也说明了开展水土保持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重大任务。

5.1加大投入,确保水土保持工作有序开展

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加大人力、物力、资金投入力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把各项工作切实做到实处。把水土保持作为扩大内需水利建设项目的重要内容,积极争取国家资金。要不断改革投资机制,调动企业和个人防治水土流失的积极性。要尽快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推动生态补偿机 制的落实。设立水土保持专项资金,严格做到专款专用,使各项工程顺利高效地完成。

5.2注重人才培养,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

就洱源县目前的状况而言,水土保持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技术力量,主要来自水利系统水利水电专业的技术人员,通过水保培训上岗开展水土保持技术工作。水土保持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洱源县应重视这个现实的存在,应在录用招聘专业技术人员时 ,考虑选拨水土保持专业人才充实水土保持专业技术队伍,并投入一定的资金加大技术人员的上岗培训工作,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和技能,为洱源进一步搞好水土保持工作储备技术力量。

5.3突出重点,构建区域化治理、分类管理的新格局

根据洱源县水土流失防治区的实际和特点,全面推行按项目区立项,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实现了人工治理和生态修复有机结合,各有侧重。工程建设全面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完善技术线路,调整措施体系;改革补助方式,进一步加大了治理投入,集中力度 ,加强治理;强化管理制度,确保工程建设更加符合时代要求,更加注重实效。

5.4加强技术指导和管理,探索生态修复新路径

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指导,同时还要借鉴先进的、成功的经验。水土流失防治要大胆应用新的科研成果,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为了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把水土保持工程实施好,要定期不定期地送工程技术人员到相关机构培训,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 各处去参观学习,通过培训学习和参观工程现场提高了专业素质。针对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要引起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对各地存在的问题绝不姑息,不迁就,要不断提高对工程建设管理的认识,切实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通过强化执法,有效控制人为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政策法规为保障,因地制宜,通过封育保护、建设基本农田、发展农村能源和生态移民等措施,实现大面积的生态修复,探索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新道路。

6、结语

洱源是一个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主的贫困县,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不高,耕地资源严重不足。水土流失是洱源县目前乃至将来首当其冲首的环境问题。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重要的环境和生态修复重建工程,是环境生态建设的主体。水土流失已经给县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切实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遵循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因势利导,以“实施保护优先、综合治理、分区防治、项目带动、生态修复、科技支撑”使人类与自然资源、环境和谐共处,只有这样,洱源县才能实现生态立县、农业稳县、工业富县、旅游活 县、和谐兴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

[2]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发[1993]5号)

[3]《云南省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报告》作者:云南省水利厅、水利部天津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4]《洱源县水土保持规划报告》作者:洱源县水土保持规划办公室

论文作者:曹艳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

标签:;  ;  ;  ;  ;  ;  ;  ;  

对洱源县水土保持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文_曹艳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