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精播、抗旱播种和地膜穴播引种_小麦论文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精播、抗旱播种和地膜穴播引种_小麦论文

小麦精播、抗旱播种、地膜穴播技术介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麦精论文,地膜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播种是小麦生产的关键,下面根据笔者收集的相关资料,介绍几种小麦播种技术。

一、小麦抗旱播种技术底墒是种好小麦的基础,现将抗旱保墒播种的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1.耙耱保墒。尽早整地施肥,达到临播标准。播种前不再耕翻,减少作业次数,防止水分散失。通过耙耱镇压,起到踏实土壤、提升深层水分的作用。

2.以肥济墒。通过增加优质腐熟有机肥用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强接纳和保蓄水分能力。大旱之年,在化肥施用上可适当减氮、增磷、增钾肥,促进根系发育,增强小麦的抗逆性。另外,应积极推广使用旱地龙、抗旱保水剂等拌种,效果也很好。

3.灌溉选墒。采用喷灌、管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努力扩大灌溉面积。

4.深播探墒。对土壤表墒较差而底墒较好的地块,可先深开沟,后播种,把种子种在深层有墒处。

5.合理用墒。在适宜播种期,要看墒情定期播种。土壤墒情好时,要“抢墒不等时”,适当降低播量,抢时早播。旱地要“时到不等墒”,并适当增加播量。水地可适当推迟播期,等墒播种。

6.覆盖保墒。雨后或浇底墒水后,采用地膜覆盖保墒,可趁墒先覆膜、后播种,也可到适播期覆膜,播种一次完成。无论全覆盖或是行间覆盖,同样能起到保墒、调温、培肥地力的作用。

二、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是一整套高产、稳产、低耗、生产效益和生物效益好的栽培技术。它是在地力、肥水条件较好的基础上,以播量适当降低为中心,充分利用分蘖成穗,比较好地处理了群体与个体的矛盾,使麦田群体较小,群体动态结构比较合理,改善了群体内光照条件,使个体营养良好,发育健壮,从而使穗足、穗大、粒重、高产。此项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小麦高产栽培中高产与倒伏的矛盾,是小麦栽培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显著的一项综合栽培技术。

其栽培技术要点:

一是培肥地力,一般要求土壤有机质1.22%以上,全氮0.084%左右,水解氮47.5±14毫克/千克,速效磷29.8±14.9毫克/千克,速效钾91±25毫克/千克;

二是选用良种,选单株生产力高、抗倒伏、大穗大粒、株型紧凑、光合能力强、经济效益高、早熟、落黄好、抗病抗逆性好的品种;

三是培养壮苗,首先要施足底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重施磷肥,氮、磷、钾配合,补充微肥。

其次要提高整地质量,适当加深耕层,地面平整,无明暗坷垃。第三要坚持足墒播种,提高播种质量,做好种子精选包衣或拌种=第四实行机播,要求冬前0℃以上积温600~700℃为宜:第五播量要适宜,播量要达到每667平方米基本苗6万~12万,冬前667平方米总蘖数为667平方米穗数的1.2~1.5倍。667平方米成穗35万~45万,多穗型品种可达50万;

四是创建合理的群体结构,查、补、疏、栽苗,通过肥水、深耕等措施控制多余分蘖,要重施拔节肥水,早春搞好划锄,以松土、保墒、提高地温;

五是预防和消灭病虫及杂草危害。

三、小麦地膜穴播技术 地膜穴播技术(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采用这种技术,一是能延长小麦生育期,增加干物质积累时间,覆膜小麦播种至出苗0~20厘米地温可增加4℃,促进小麦早出苗。

与对照相比,3叶期、5叶期和抽穗期地上绿色叶面积系数分别增加100.4%、186.0%和12.9%,干物质积累分别增加95.0%、114.8%、37.5%。地膜小麦生育期的延长主要表现在挑旗之前,故利于增加小穗数和穗粒数,一般可增加小穗2~3个,穗粒数10粒,同时,地膜小麦分蘖成穗率也明显提高;

二是促进了小麦根系的发育。地膜小麦的根量比露地小麦增加30.3%~48.6%。发达的根系促进了小麦养分吸收和健壮生长;

三是为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数量增加50%以上,加速了土壤养分的转化;

四是减少了水分的无效消耗,小麦覆膜后可使无效的棵间蒸发减少1/2~2/3,在水浇田可少灌水1~2次,节水100立方米。同时,地膜小麦的土壤适宜水分下限可比露地小麦降低5%。说明地膜小麦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另外,在春季多雨的年份,地膜小麦又可增加地表径流保护根系,对防止渍害有一定作用。

地膜穴播的技术要点:

一是要选土壤肥力中上等地块。因为地膜麦不易追肥,地膜小麦生长旺盛,土壤肥力差的地块易造成中后期脱肥和叶片早衰。同时地块的墒情要好,杂草要少;

二是选择矮秆抗倒、大穗丰产、分蘖力强的品种,为保冬前正常发育,要选冬性强的品种;

三是整地质量要高。要求地表无土包坑凹,无土块和竖立草梗硬物,以使地膜紧贴地面,保效果;

四是施足底肥。有机肥和氮磷肥全作底肥。667平方米用纯氮10~15千克、五氧化二磷7~10千克;

五是选择质量好的覆膜播种机,选用0.006毫米地膜,拉紧压实;六是播期要比常规推迟10天以上,晚茬麦尽量赶早,667平方米穴数3万左右,每穴7~10粒,播深3~5厘米; 七是加强管理。除地力很差的外,前期应以控为主,防止生长过旺。要合理浇水,在冬前或返青期进行,浇水应小水漫灌,以水分沿膜孔下渗:要适时掏苗,在2~3叶期进行。掏苗要爱护地膜,并在膜孔处少量压土;要喷除草剂后覆膜;生育期间采取人工拔除,也可用黑色膜或除草膜;要搞好药剂拌种防止地下害虫及根病的发生,要保护好地膜,防止牲畜践踏和风刮。小麦收获后要及时清除废膜,防止污染土壤。

联系电话:0351—4159175

标签:;  ;  ;  ;  ;  ;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精播、抗旱播种和地膜穴播引种_小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