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四肢开放性骨折实施VSD引流护理干预方法及其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一依据。方法:整理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治疗的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负压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负压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实验组发生针道感染、引流管堵塞及负压值过低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四肢开放性骨折实施VSD引流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关键词:四肢开放性骨折;VSD引流;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methods and clinical effect of VSD drainag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open fractures of extremities,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nursing. Methods:collected in our hospital in January 2015 January -2016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open fractures of extremities in 60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30 patients were given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of 30 cases of patients;comparative analysis of occurrence of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time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complications. Results:the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proportion of needle tract infection,blockage of the drainage tube and negative pressure valu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the effe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the patients with open fracture of limbs in VSD can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make the patients recover from the hospital,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and have a very good effect.
[Key words] open fracture of the extremities;VSD drainage;nursing
封闭负压引流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创伤和创面,因其疗效显著,正逐步被广泛推广用于各种创面的治疗中,通过充分的引流,有效的刺激肉芽组织的生长,提高了治愈效率、且能有效预防感染[1-2]。本研究主要探讨四肢开放性骨折进行VSD引流的护理干预,并分析其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四肢开放性骨折进行VSD引流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实验组男22例,女8例,年龄18~40岁,平均(23.6±5.3)岁;对照组男23例,女7例,年龄18~41岁,平均(23.5±5.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治疗,对创面进行彻底清创,解剖复位后进行外支架的固定,并在两端使用螺钉进行外固定。随后根据创面大小选用合适的VSD敷料进行覆盖,使用引流管导出体外,于VSD引流管末端放置1根去掉头皮针的输液管以便进行冲洗,将VSD敷料固定在创面上再使用生物透性薄膜对其进行封闭。手术后保持负压吸引,通过冲洗管滴注生理盐水,以达到抗感染、止疼、抑制痉挛。在手术后1周进行VSD敷料的更换,查软组织确认缺损情况以便随后的治疗方案的确定。清除创面后,即可通过外支架下床,在不负重的前提下进行活动。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如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外科术后护理常规等。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3.1 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患者骨折后情绪波动较大,对手术效果及后遗症的不确定而产生焦虑清晰。护理人员应通过沟通缓解患者情绪,并简明扼要的告知手术流程,并可根据患者情况使用镇静剂。(2)患肢护理:使用小腿海绵垫充分包裹患肢,保持患肢高抬,缓解肿胀。根据出血情况,合理使用加压包扎。护理人员在清理患肢污渍后,应仔细观察并记录患肢的皮肤色泽、温度、感觉、血运、运动等信息。
1.3.2 术后护理 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每隔20 min左右进行巡房,直到血压恢复正常。注意监测患肢血运情况、皮肤感觉、体表温度、肢端运动等情况。使用薄枕垫于患肢下方以抬高患肢,可将被子盖于支架上保证患肢不受凉。VSD的管理:持续控制负压在450~600 mm Hg,确保VSD敷料边缘没有出现漏气情况。创面敷料干燥,或者不可见液体或气体、创面液体从引流管中持续导出都说明是有效吸引;而当敷料隆起,薄膜存在液体或气体聚集,表明是无效引流,应当立刻找出原因并进行处理。保持引流管内引流物的湿润,防止分泌物在干燥凝固后造成导管阻塞,及时清理创面。叮嘱患者及家属不要牵扯、挤压引流管,确保其低于创口。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记录吸引液的色泽、流量等,一旦出现血液,需马上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1.3.3 外固定针的护理 如果护理不当会导致外露的针孔发生感染,但过于频繁的护理也增加了人为感染的因素,同时给患者带来更多痛苦。因此要保证护理的水平,其重点在于保持局部干燥,而不是频繁的进行消毒刺激。定期清洁换药也能有效预防针道感染,并保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当患者针孔附近表现出发红肿胀、感到疼痛,大量分泌物,适当使用抗生素,用枕头将患肢抬高,保持针孔引流通畅,或进行换药操作。
1.3.4 其他注意事项 根据患者病情调整负压,并确保处于正常吸引状态。定时巡房,确保吸引装置正常运行,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引流瓶和引流管都应使用透明材质,从而方便护理人员对引流液的观察和记录。护理人员在换药时要仔细观察并记录创面肉芽的生长情况,及肢体的色泽和皮肤温度的情况。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情况,并统计其术后负压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情况
实验组发生针道感染1例(3.33%)、引流管堵塞1例(3.33%)及负压值过低2例(6.67%),对照组发生针道感染6例(20%)、引流管堵塞6例(20%)及负压值过低8例(26.67%),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66.67%(P<0.05)。
2.2 两组术后负压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
实验组术后负压引流时间(3.5±1.1)d及住院时间(9.6±3.5)d;对照组术后负压引流时间(6.3±1.5)d及住院时间(12.4±3.8)d;实验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开放性的骨折经常会出现筋膜室高压,要在具体的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患肢皮肤的温度、血液运动、感觉、活动等情况,利用这些情况来区分是原发性的疼痛还是肌肉缺血引起的疼痛,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对创面进行不同的护理[3-4]。传统的护理方法对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没有较好的护理效果,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康复效果。
本研究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方法后发生针道感染、引流管堵塞及负压值过低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术后负压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研究发现,VSD促进了创面血液循环,有助于创面肉芽生长。护理上针对开放性骨折实施VSD引流,主要通过检查负压引流装置,保证封闭引流状态,当引流管能够正常吸引,且无漏气,说明封闭良好,引流有效,反之则说明无效;在中断负压时,当海绵不发生反弹.说明封闭良好,引流有效;反之则说明无效。VSD引流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及时固定骨折后,将创面进行封闭,为Ⅱ期刨面修复缩短时间,保证骨折愈合,降低并发症,避免了创面二次损伤,缓解了患者痛苦,适用于各大小创面治疗。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查看吸引器是否正常运转,确保引流管不发生变形,没有液体停滞于某处,根据引流状况调整负压在最佳值,促进创面的愈合。告知患者及家属,切勿折叠、牵扯引流管。仔细监测引流液的色泽和总量等。一旦出现引流管阻塞,可用生理盐水冲洗直至通畅。定时更好引流瓶,避免发生逆流,检查三通接头处是否漏气,确保引流正常运行。通过本组研究笔者认为:对于四肢开放性骨折进行VSD引流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减少其护理相关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重视。
参考文献:
[1]李小红.VSD技术应用于开放性骨折创面感染的临床护理[J].中外医疗,2013,02(32):132-133.
[2]范定.封闭式负压引流在四肢损伤中的应用及护理[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8):471.
[3]慕长萍.创面冲洗一负压封闭引流结合外支架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1):1722-1723.
[4]曲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加外固定器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护理探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3):504.
论文作者:江代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8
标签:创面论文; 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负压论文; 术后论文; 时间论文; 情况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