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中见奇 曲中求直——例谈政治教材中隐性问题的设计与解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隐性论文,曲中论文,教材论文,政治论文,平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隐性问题是相对于显性问题而言的,它是指蕴含于教材之中,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教师开启思维,对教材进行重新组织加工而形成的问题。教学实践表明,政治教材中隐性问题的设计和解答,对于促使学生开启思维,切实感知和理解教材,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用较为明显。本文试就政治教材中隐性问题的设计和解答,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平中见奇巧设计
隐性问题在教材中的出现一般不及显性问题来得直露明白,因而隐性问题的发掘和设计,需要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从字里行间看出问题来,要求教师能够平中见奇,巧妙设计。
1.归纳比较,融会贯通
政治教材中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较多,而且一般散见于各课各框之中,但这些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之间又互有联系。因此设计隐性问题,将这些散见于各课各框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通过归纳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本知识,拓展课本知识。这种做法在课堂小结或复习课中,作用更为明显。如初二政治涉及法律基本常识,相反、相近或相似的概念较多,学生容易产生错误或混淆。以行政处罚和刑罚处罚为例,我们可以设计如下表格,让学生比较行政处罚和刑罚处罚的异同点。
行政处罚与刑罚处罚异同点对照表
学生对有关行政处罚和刑罚处罚的制裁对象、法律依据、执行机关和制裁种类等显性问题,均可在课本中找出来,它们的共同点在课本中没有明确表述,但通过分析理解,还是可以归纳出来,即都属于法律制裁,都是特定的国家机关对应负法律责任的违法者依法所采取的惩罚措施。再如,在高二学生学习了运动、变化、发展这三个概念后,教师可提出“运动、变化、发展三者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呢?”这一隐性问题,以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教材显性知识,切实把握三者联系。总之,通过对隐性问题的分析归纳,学生对前后所学知识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同时,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所学知识,并进而能够融会贯通。
2.探幽发微,以小见大
政治课教材内容抽象,文字简洁概括;有些教材内容虽文字浅显,但内涵丰富,这给学生理解教材带来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一笔带过,学生就会似是而非,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师应从貌似浅显的问题中挖掘蕴含的隐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以使学生真正领会教材的涵义。
如高一教材中有关“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相互关系”的表述,教材所用的篇幅不多,但教师如果仅仅停留在对教材中的表述内容进行教学,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未免会失之肤浅。透过平易的语言揭示两者关系背后蕴含的问题,帮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正是突破这一教学难点的关键所在。教师在教学时可采用层层设问的方法,让学生思考讨论以下四对关系:(1)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2)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的关系;(3)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4)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总量的关系。
通过讨论、归纳,学生进一步懂得:(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论提高还是降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都不变。(2)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虽未变,但相同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所以商品的价值总量必然增加。(3)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短,则该商品的价值量越小,反之则越大,所以社会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4)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生产单位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但同时,相同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因而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可见,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不影响商品的价值总量。
总而言之,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挖掘,使学生真正弄懂弄清教材的“微言大义”,这既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能补充和完善教材知识。
3.投石激浪,质疑拓深
古人云:“疑者,觉悟之机也。”“疑”是激发思维的起点,“疑”是推动思维发展的动力。知识积累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存疑→质疑→释疑的过程。“问题”激起学生好奇心,“怀疑”推动学生求知欲,旧疑获释,新疑又生,促使学生不断思考和探索,进而不断充实和增长知识。因此,教师要找准学生头脑中的疑点,设计科学而合理的隐性问题,然后因势利导,设法帮助学生消除疑惑,即通过“问题引疑→讨论析疑→点拨释疑”这一系列教学活动,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有位教师在讲授高一“经济效益与利润的关系”时,在分析了经济效益和利润这两个概念后,进而提出:“利润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就一定会提高吗?”一石激起千层浪。问题一提出,学生就纷纷各抒己见。待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利润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不一定提高。因为:(1)如果利润增加的幅度大于生产成本增加的幅度,经济效益就会提高;(2)如果利润和生产成本同步增加,则经济效益不变;(3)如果利润增加的幅度不及生产成本增加的幅度,则经济效益降低。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理解了利润和经济效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消除了学生在该问题上可能会产生的认识误区。
4.创设情境,灵活运用
愉悦的氛围和浓厚的思维情境是激发学生思维辐射的催化剂。它能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的思维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的辐射,便于学生多渠道思考和分析问题。特别是政治教材理论性较强,内容较枯燥,教师更应注重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隐性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思考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运用和创新能力。这样做,既体现了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也符合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特点。
如在学习初三“环境问题”时,我们创设了以下问题情境让学生分析思考:长期以来,西部地区的滥垦、滥伐、滥牧、滥挖,导致植被被大量破坏,水土严重流失,沙化面积不断扩大。近几早频繁发生的沙尘暴与西北地区的沙漠化有很大关系。据统计,近几年我国每年因风沙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请回答:(1)上述材料中描述的西部地区的做法给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哪些教训?(2)请为解决沙尘暴问题提几条合理化建议。教材只分析了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对策等,但通过这些显性内容,我们还是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材料中西部地区的做法给我国经济建设所提供的深刻教训,即:经济建设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到经济建设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相统一,实现良性循环;并在此基础上多角度提出解决沙尘暴的合理化建议。
二、曲中求直妙解答
隐性问题的设计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隐性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必须全面开启思维才能解答,是一种考查层次较高的智能型问题。但隐性问题的回答也并非无章可循,我们可以通过把握其答题规律,做到曲中求直,推“隐”出“显”,巧妙解答。
1.认真读题,切准表现形式
隐性问题只有通过显性问题才能表现出来,显性问题是隐性问题的表现形式。任何一个隐性问题,都是对其表现形式即显性问题的深化或综合。所以对隐性问题的解答,必须先分析、确定其在教材中的表现形式,切准该隐性问题在教材中所表现的显性问题。
2.分析题意,把握思维方法
把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对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往往能起很大的促进作用。常见的思维方法有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具体化、归纳和演绎等。在隐性问题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的意图总是运用一定的思维方法表现出来的,因而在解答中我们必须分析题意,遵循这些思维方法;也即是说,运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设计隐性问题,就需要什么样的思维方法去解答。如2002年全国高考文综卷第38题第(3)问:“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在回答该题时,我们必须把握演绎法中三段论的思堆方法: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洞庭湖区在开发建设中,没有遵循客观规律,致使湖区面积不断缩小。因此,我们可以认识到: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违背客观规律要受到惩罚。运用同样的思维方法我们还可以认识到(1)发展经济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2)人类认识自然规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等哲学启示。
3.提取信息,组织问题答案
在切准隐性问题的表现形式和把握思维方法后,就必须提取教材中相关的显性问题和命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组织加工,对隐性问题的答案作出准确而科学的判断或语言表述。在组织答案时,力求做到条理清、解答全、文字精。一要条理清。注意答案的前后顺序、主次顺序,切忌颠三倒四,语无伦次,或者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二要解答全。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力求做到答案全面完整、辩证客观。三要文字精。文字要精练,做到言简意赅,不拖泥带水。
明代于谦在《观书》中有这样两句诗:“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笔者认为,只要我们肯做教学上的有心人,广纳博引,真正提高自身领悟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就能发掘和设计出高质量的隐性问题,就能为政治课堂注入“活水源流”,为学生思维提供新视角,也为政治教学开辟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