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更新下的文创产业园区设计初探——以天坛演艺区概念性规划设计为例论文_付鑫

(华通设计顾问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4)

【摘 要】本文通过阐释天坛演艺区概念规划的设计理念和内容,积极探索在旧城更新背景下文创产业园区的规划路径与创新。在北京积极建设世界城市背景下,通过对北京南城文化元素的深层次解读,结合文创产业发展特点,找准规划设计切入点,保持北京旧城街区特色,构建能够融入旧城区,承载新功能的有归属感的产业集聚区。

【关键词】旧城更新;文创产业园区规划;城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14-0007-03

1.引言

文创产业区与旧城空间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旧城更新这一复杂的城市生长过程产生深远影响。园区与旧城的融合不仅赋予了园区生命,同时也使旧城焕发新的活力,极大地推动了城市更新,园区也成为了体现城市文化的新载体。

2.研究背景

文创产业的发展犹如催化剂会对城市空间的发展带来积极的连锁变化,通过引入新元素或对旧元素进行改善,促进城市功能的自我完善,这种催化不仅仅局限于城市功能,还对城市开发及其形象产生影响。

演艺产业集聚区作为展现文化与城市精神的重要平台,在旧城更新中扮演着粘合剂的角色,正如城市催化理论是在旧城衰落区域,通过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为市中心再生提供了一个包容的环境,来影响周边区域的发展。演艺产业集聚区由于尺度和园区产业与城市关联的特性,可以作为一种活力重新注入旧城区,同时把分散的城市元素连接在了一起,使这一地区的重要建筑物实现了有效的空间整合,带动旧城生活街区的整治和在开发,刺激周围地区的再生。

3.项目概况

规划区域位于北京旧城东南角,紧邻天坛和龙潭湖公园,占地99.36公顷。规划建设规模160万平方米的演艺园区将融入旧城核心,成为集剧院文化设施、商业服务、办公商务、配套公寓、教育培训、酒店会所等功能于一身的复合且极具活力的演艺集聚区。

图1 区位概况

4.区域文化印象

紧邻地块的天坛,作为历史上的皇家祭天场所,当代世界文化遗产,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示了中华民族崇尚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思想。演艺区的发展不仅需要借势天坛文化圈的特色资源,而且两者将会产生积极联系,形成集聚效应。

地块南部的龙潭湖公园,像一块翡翠镶嵌在北京南城,是旧城为数不多的大型公园之一。令人激动的是,现代与历史在龙潭湖公园交汇、碰撞,形成旧城独特记忆。它不仅拥有湖泊、矮丘、植被景观等良好的自然环境,还有北京最大的庙会、北京第一家游乐园。传统民俗与现代游乐承载了北京人的娱乐休闲记忆,成为市民休闲生活的缩影。

5.他山之石:世界文化之都的演艺区发展

北京近几年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文化演艺的发展繁荣是衡量世界城市的重要标准之一。横向比较国际大都市的剧院数量,纽约拥有数目最多的正式剧院,多达420家,巴黎拥有353家,日本东京拥有230家,伦敦拥有214家,而北京的剧院数量远远不及上述几大文化之都。北京目前的发展状况,演艺文化产业发展极具潜力,带有一定的紧迫性,虽然天桥演艺区正在建设,但北京依然需要一处更具标志性的演艺文化集聚区。

世界城市纽约、伦敦、柏林的演艺集聚区的成功源于空间、产业与城市功能的双融合。三者皆位于旧城中心,生长于城市原有肌理,具有及其优越的区位、便捷的公共交通,标志性的城市空间,空间自然融入城市,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复合的文化体验。在产业融合方面,打破传统演艺区建设思维,探索文化演艺大产业发展格局,积极拓展演艺产业链上下游,实现由单一演艺展示平台,向复合载体转变,打造具备全产业链的新型活力园区。

6.规划设计方案

方案按照因地制宜,复合布局的规划原则,借鉴世界文化中心城市的发展融合经验,通过设计一个活力文化演艺街区、传承市井记忆,发扬北京旧城的文化底蕴,实现文化推动经济,经济支持文化,激发旧城活力。

图3 北部延续胡同合院肌理的演艺集聚区

标志性复合廊道,打造旧城翡翠项链

借势天坛文化圈,规划一条贯穿地块南北的景观交通廊道,像一条珍珠项链洒落北京旧城,形成环抱天坛,支撑园区的活力线性区域。这条曲线优美的综合廊道集绿地景观、公共休闲空间、快捷交通(PRT、自行车道等慢行系统)于一体,加强南北两个区域的产业联系。

廊道向东西延展分布的次级绿化通廊加强了园区与周边城市功能区的联系,使园区更高效地融入城市,进一步实现公共资源的共享。廊道中心节点结合地标建筑的地下空间建设,形成区域的交通枢纽,不仅满足区域的停车需求,还通过巴士接驳,将南北地铁站的人流引入区域内,有利于园区人气的聚集,形成活力街区。

规划一座地标性景观“文化国门”,作为翡翠项链上的重要节点,通过包容、开放的景观设计,与天坛区域形成呼应,从东西方向展示演艺区的文化精神,体现了天坛文化在园区空间中的自然延伸。

图5 星云塔与龙潭湖剧院群

天坛演艺区的规划建设作为一剂文化强心针,通过文化和场所的双重融合,促进文化演艺经济的发展,将极大地推动北京南城的旧城更新和产业结构转型。通过园区建设带动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完善,将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

7.结语

天坛演艺区不仅仅作为北京南城文创产业发展的新载体,也将成为改善南城人居环境、体现城市记忆的场所。通过结合旧城文化资源,规划串联南北区域的功能复合生态廊道、星云塔文化地标、具有传统胡同肌理的产业办公区域和剧院主题公园,构建演艺文化与旧城相融合的活力街区。设计中所体现的规划探索和对产城融合的理解,也将对未来的旧城产城融合发展实践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程正宇,石秦.旧城更新视角下的城市设计策略与实践——以西安市幸福路地段为例[J].规划师,2015,(7):135-139.

[2]俞剑光.文化创意产业区与城市空间互动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3:26-40.

[3]孙雨晴.城市更新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18-20.

论文作者:付鑫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7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4

标签:;  ;  ;  ;  ;  ;  ;  ;  

旧城更新下的文创产业园区设计初探——以天坛演艺区概念性规划设计为例论文_付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