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加强执政党党员干部的道德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执政党论文,道德教育论文,党员干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对党员干部进行道德教育和加强道德建设,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加强党员干部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员干部的道德教育。因为,这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党都强调党员干部要进行道德修养。毛泽东在这方面的论述颇多。他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对于共产主义道德作了高度的概括,号召党员干部和一切革命的人们,要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并指出:“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刘少奇在延安马克思列宁学院,还专门作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演讲。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邓小平也很重视道德规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千千万万党员干部和革命群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了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情操。我们党大力提倡的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铁人”王进喜精神以及孔繁森式的英雄模范人物,都是共产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者。邓小平说的培养“四有”新人,在很大程度上是讲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因此,无论从加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的角度,还是从培养选拔德才兼备的跨世纪的年青干部的角度来看,当前加强党员干部道德教育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不可避免的重大问题,当然,也是党的思想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这里所说的道德建设或道德修养,是指社会主义道德,主要是共产主义道德在社会主义阶段的体现,它适应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要求,以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来调整个人同他人、集体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价值导向,对于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精神动力和保证我们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加强道德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就是具有一定文化技术和道德素质的劳动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最伟大的生产力是劳动者本身。劳动者的道德素质的提高,就必然会提高劳动者主人翁的意识,从而大大地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和首创精神。从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来看,没有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不可能取得巨大成绩的。在亿万个劳动者中,成千上万的优秀党员和干部,则是他们中的佼佼者。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石油工人,战天斗地,甩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促进了我国能源工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优秀的科学家,创建了我国的火箭、导弹事业。
第二,加强道德建设,有利于人民内部的团结和维护国家的政治统一。加强道德建设,能够妥善地调整人民内部的关系,从而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增强人民内部的团结,形成对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为共产党是执政党,在处理好各类矛盾之中,党员干部的以身作则,顾大局,识大体,又是居于主导作用的。在今天,首先认清社会、国家的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必要的时候,要牺牲个人利益,从而增强个人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尤为重要。同时,加强道德建设用以激励人与人互相关心、互相尊重、互相帮助,鄙视损人利已、唯利是图的思想行为,反对恬不知耻的丑恶行为和违法乱纪现象,为加强法制建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进步奠定思想基础。
第三、加强道德建设,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我国,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是同步进行、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我们讲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就是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建设。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好整个国家。但在现阶段,国家权力的实际行使,是通过国家工作人员,或者说是主要是各级党员干部依靠人民的力量来进行的。因此,党员干部的政治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建设的好坏。这是已经被我国社会现实政治生活中的大量事实所证明了的真理。党员干部的政治道德建设搞好了,无疑就会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第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整个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能够为改革开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能够保证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思想道德建设,是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规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由此可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能够提高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能够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善,从而推动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道德建设还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这就是在于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可以抵御资产阶级和封建主义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的蔓延,从而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目前党员干部道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人们的经济生活及整个社会生活都在发生变化,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也在发生变化。在这些变化中,作为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特别是道德方面的建设也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当前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最为直接的问题,例如,权力阶层的以权谋私、经营阶层的“假冒伪劣”、社会下层的偷盗抢劫等,这都是由于道德水平的下降而突出表现为社会理想的缺少,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水平的下降。其中,最被人们关注也最引起群众强烈不满的是为官无德的腐败现象。官员的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运行的状况,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当前官员腐败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政治道德问题。政治是否清明,官吏是否廉洁,历来是社会和民众评价国政和官吏的重要尺度。因此,官德问题是关系到政权的巩固与否的问题。党员干部中的腐败现象或者叫政治道德的失衡,已经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妨碍着经济生活的健康发展,然而,一些人却认为,既然要搞市场经济,就必然导致社会腐败滋生,思想道德滑坡。这种观点,当然是不对的。江泽民不久前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发展物质文明都不应以削弱甚至牺牲精神文明作为代价,而应积极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既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要,又为发展物质文明不断提供动力和智力的支持。”
三、加强党员干部道德建设的几个重点问题
(一)提高认识,重视政德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容易被看成是一场纯经济技术上的提高。加之舆论导向上一些偏颇,精神文明建设被忽略,“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并非短时期内所能解决的,因此,那种不注重人们的道德修养,忽视人们思想道德建设的认识,也就不足奇怪了。古往今来的政治家,都很重视思想道德的建设。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在这里,孔子十分强调为官执政者自身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儒家甚至把治国之道简洁地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近代的孙中山,也是很重视政治道德建设的。他认为“要维持民族和国家的长久地位,还有道德问题,有了很好的道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即使在资本主义国家,他们也重视道德法规约束国家公务员的行为。美国政府中道德委员会就实施对违法行为的监督。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政治家,更应重视政治道德修养和道德建设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要防止资产阶级意识的影响,更要重视政德建设。如果党员干部有良好的政德,就会带动整个社会道德与时俱进,向前发展。因此,当前大力提倡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公仆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显得非常重要,对党员干部进行无产阶级集体主义的教育,是防止腐败滋生的有效手段。这里尤其要强调的是,党政机关特别是执法部门的党员干部,要把政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作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的头等大事来抓,以优良的党风、政风、警风、军风,带动全社会风气的转变,促进各行业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
(二)领导干部要做道德建设的模范。在社会活动中,领导干部的形象十分重要。形象好的领导干部,他的威信高,就能得到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就会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就能把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推动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领导干部的形象,关系到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关系到事业的成败。在我国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涌现出一大批治党、治军、治政的优秀领导人,为着国家的富强、民族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真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被称之为“党的骆驼”的任弼时同志就是一个典范。人们颂扬他“负重任劳,取之甚少,予之甚多。不管炎寒风旱,总是昂着头迈着坚实的步子前进”。我们要珍视前辈们的功绩,珍视我国政治家留下的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用以激励教育我们的党员干部。邓小平很重视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以身作则,恢复和发扬延安的光荣传统。“要教育全党同志,要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道德”。他指出,从延安到新中国,除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外,就是靠这些宝贵的精神吸引了全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胜利。他还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在党风和社会风气上存在的问题,严肃地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了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党是全社会的表率。党员领导干部,又是这种表率中的“排头兵”。有一位县委书记说过这样的话:在廉政勤政的方面,全县向县委看齐,县委向我看齐。真是掷地有声,反映了新时期党的干部的道德精神风貌。因此,党员领导干部,管好自己,做道德建设的带头人,不仅是自身的要求,而且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三)要把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纵观一些党员干部中的腐败现象,不只是一个道德败坏问题,而且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在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教育的同时,加强法制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可以说是法制经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需要有完整而又系统的法制建设,制定适应于市场竞争的健康发展的法律、法令和法规,及时解决复杂的竞争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保证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有序运行。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进行法律和道德的建设,其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四有”新人服务的。但是两者的功能与方法不同,具体的社会作用也有区别,相互并不能代替。但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发展是同向的,法制在总体上集中反映了时代道德原则,比如,道德要求人们热爱祖国,而法律则有对背叛祖国的行为判罪的条款。又如孝敬和赡养父母是个人的道德义务,而同时法律对不赡养父母的子女则要给予法律制裁。但道德的覆盖面要比法律广泛得多。比如,“遵纪守法”这一条,就是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显然,要求每一个公民要做到的,对党员干部来说,毫无疑义是应首先做到的。我们应该使每一个党员干部懂得只有包括宪法在内的各种法律的完善并在现实中行之有效,社会成为一个法治社会,全体公民都成为遵法护法的公民,社会与个人都明确自身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其行为有一条合法与非法的界限,那么在观念上就有了一条道德与非道德的界限。有了这条界限,社会和个人都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什么行为是与法律和道德规范符合的,什么行为是与之违背的。有了法制的硬性束缚为前提,而道德规范就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国内外的实践都证明了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应当结合起来,不可偏废。新加坡的成功经验,也是可借鉴的。
(四)要把传统道德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在进行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中,要重视把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道德教育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许多优秀的传统美德,这些传统美德,即使在今天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比方,我们现在提倡的热爱祖国、集体主义、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谨严礼貌、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严已宽人、先人后已、勤学不倦等等,都可以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找到其渊源。社会主义的道德只能建立在对民族传统的批判继承之上,社会历史的发展,每前进一步,都体现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结合。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时代,这个时代精神的具体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时代精神并不排斥历史遗产和传统道德。相反,共产党人对于历史上有益于人民的东西,都要吸收消化作为精神养料。就拿“廉洁奉公”这个提法来说,它不是共产党人的“专利”,是历史上为官者最重要的人格品质。但是,就整体而言,只有共产党人才能真正做到。我们有许多党员领导干部为人廉勤自律,继承和发扬了炎黄子孙的高尚人格精神与道德情操,在他们身上体现了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结合。也就是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共产党人身上得到了继承和升华。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虽然没有革命战争年代血雨腥风的考验了,但我们却面临着改革开放的严峻考验。在今天,追逐金钱、爱慕虚荣、贪图享乐和一掷万金的风气有所抬头。党内的腐败现象,仍令人不安。一些人在金钱物质利益的诱惑面前败下阵来,甚至堕落蜕化为腐败分子,这不但背离了党性,败坏了党的声誉,同民族传统相悖,也与时代精神背道而驰。因此,在当今倡导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无疑是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