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推理语义化与古汉语中一类形容词的产生论文

语用推理语义化与古汉语中一类形容词的产生

宋亚云

(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1)

[摘 要] 古汉语动词演变为形容词有三条途径:一是及物动词通过反宾为主用法,发展为不及物状态动词,再发展为形容词;二是由不及物状态动词发展为形容词;三是通过“语用推理语义化”发展为形容词。在汉语史中,有一些动词发展为形容词不能用“结果状态焦点化”的认知动因来解释,如“重、堵、挤、飘、吵、闹、沉、浮、透”等。在这9个动词中,既有及物动词,如“重、堵、挤”;也有不及物动词,如“飘、吵、闹”;还有本为不及物动词,后通过使动用法发展为及物动词的,如“沉、浮、透”。这9个动词都是通过语用推理语义化途径发展为形容词的。

[关键词] 语用推理;动词;形容词;语义化;古汉语

一、动词演变为形容词的三条途径

古代汉语中,有一类形容词是由动词发展而来的,演变途径主要有:

(一)及物动词通过反宾为主用法,发展为不及物状态动词,然后通过做定语和做不及物谓语的用法,发展为形容词,这是第一条重要途径。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起作用的是“结果状态焦点化”(或称“终端焦点化”① 古川裕(2002:154)提出了“终端焦点化”的认知倾向,他说:“我们认为,人们面对一个事件(event)的起承转结,往往要重视其终结,相对轻视其起因。换句话来说,重视终点(终结)而轻视起点(起因),看来是人类普遍的认知倾向,我们把这样的认知倾向叫做‘终端焦点化(end-focusing)’。” )的认知倾向。如“疏、通、治、困、败、折、断、绝、穿、裂、残、砸”等 12 个及物动词,它们一开始都有较强的及物性,能够支配宾语代表的人或物,对其产生影响,使其状态发生改变。这些及物动词的词义结构中包含着强致使义,如果用词义分解的理论② 有关词义分解理论,可参 Dowty(1979)、Larson(1988、1991)、黄正德(2008)、Hale & Keyser(1993、2002)、Levin&Rappaport Havav(1986、1994、1995)、Jackendoff(1990)、影山太郎(2001)等。 来分析这些动词,它们的词义结构可以表示为(A代表由动词转变而来的形容词):

[CAUSE[BECOME[A]]]

上述12个动词在各自发展过程中,都具有反宾为主的用法,如“谏争者疏”、“使道已通”、“事治”、“吴既败矣”、“屋坏弓折”、“肉断”、“两靷皆绝”、“其卒必困”、“木城穿”、“瓢必裂”、“民残”、“锅砸了”等。在这些“NP+V”结构中,动词都有两解的可能:一是理解为意念被动用法;二是理解为状态动词。后者的词义结构可以表示如下:

[BECOME[A]]

状态动词再通过做定语、做不及物谓语和受程度副词修饰的用法,进一步凸显这些词的性质状态义及其程度空间,使其形容词性逐渐明显,形容词地位渐渐巩固。上述12个词都能做不及物谓语,后来能够做定语的有11个(“砸”还在演变之中,尚不能做定语);能够受程度副词修饰的有“疏、通、治、困”,其余的都还不能;能够用于比较句的只有“疏”和“治”。这说明,动转形的步伐也不是完全同步的,有的转变彻底,有的进程较慢,有的则刚刚开始。而形容词“治”到东汉以后就逐渐消失了。

及物动词经由不及物状态动词演变为形容词,促动这一转变过程的是“结果状态焦点化”① 影山太郎(2001)在解释英语中的完了形容词和日语中的“~た(ta)”类动词的生成过程时提出了“结果状态焦点化”这一说法。他说:“说话者的角度从行为出发到变化,再到结果状态,最后,结果状态被焦点化以得到认知意义上的强调突出。这样,到达结果前的行为和变化的过程就必然被推入背景(background),在语言表现上几乎失去价值。” 的认知倾向。及物动词带宾语表示的是一种行为,其反宾为主用法表示的是一种状态的变化,用于反宾为主的动词变为状态变化动词,状态变化若达到极点,就呈现出结果状态。凝固了这种结果状态的形容词在句法上的变化就是可以做定语、自由做不及物谓语(用于反宾为主时还受到一些限制,比如常见于对举格式等)、受程度副词修饰。

及物动词不带宾语,成为状态变化动词,再发展为形容词,这条演变路径可能是一条比较普遍的规律。

(二)由不及物状态动词发展为形容词。如“破、碎、坏、废、定、活”等6个动词,它们可以看做是不及物状态动词,理由是根据《说文》的解释:

航空电磁多波脉冲发射技术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固定翼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技术系统研制”的关键和难点技术,要求在现有的500 A峰值电流脉冲发射技术的基础上,突破1000 A峰值电流脉冲发射技术瓶颈,并实现多波发射功能。该技术能够扩展发射波形的高频成份,在实现大探测深度(650 m)的同时提升仪器的浅层分辨能力。

“破,石碎也”、“碎,石靡也”、“坏,败也”、“废,屋顿也”、“定,安也”。

由这些注释可知,“破、碎、坏、废、定”是不及物动词② 宋亚云(2014)鉴于“破”在上古超强的及物性而将其视为及物动词,不及物用法是通过反宾为主用法发展而来的。这样就和《说文》的说法不一致。本文认为“破”本为不及物动词,及物用法是使役化的结果。 ,及物用法是使役化的结果。再看“活”:

“播厥百谷,实函斯活。”郑玄笺:“活,生也。”(《诗·周颂·载芟》)

“活,不死也。”(《广韵·末韵》)

结合这些解释,可以初步认定,“活”本是不及物动词,虽然在先秦10部文献③ 详细统计见宋亚云(2014)。 中41例“活”的使动用法有25例,高达61%,但是我们认为,在使动用法盛行的上古汉语中,这种情况并非完全不可能。“死”是不及物动词,无需多言。总之,“破”类6个动词的不及物用法是基本的,及物用法是衍生的。

(12)怀慰至郡,修城郭,安集居人,垦废田二百亩,决沉湖灌溉。(《南史·刘怀慰传》)

(1)不及物动词:卵破子死。 [BECOME[破]]

“中国风”歌曲善于以修辞的运用,尤其是“用典”手法的使用来堆砌“中国式”的骨肉鲜活的歌谣。但在使用的程度上态度有所不同,主观依赖修辞的一类“中国风”歌曲走向或素雅或华美,节制使用修辞的则走向或瘦削或清虚。

(2)及物动词:焚符破玺。 [CAUSE[BECOME[破]]]

(3)形容词:以破瓮蔽牖。 [破]

“破”类不及物动词的发展脉络当为:

(4)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形容词

“疏”类及物动词的发展脉络当为:

(5)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形容词

引诱违约行为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评价.........................................................................李 扬 蓝小燕 07.08

张国宪(2006)曾指出:假如把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和变化形容词置入“名词—形容词—动词”的连续统中去解释,我们可以对现代汉语的连续统作如下图示:

如果我们截取这个图示的右半部分,把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和变化形容词合并为形容词,就会得到和上面总结的“疏”类及物动词一样的发展脉络。

综上,“疏”类和“破”类的形容词化,究其实质,都是由不及物动词发展为形容词,准确地说,都是由不及物状态变化动词发展为形容词。因此,“结果状态焦点化”的认知动因,同样适用于“破”类动词的形容词化。

(三)在汉语史中,还有一些动词发展为形容词不能用“结果状态焦点化”的认知动因来解释。如“重、堵、挤、飘、吵、闹、沉、浮、透”等一批形容词,它们究竟通过何种途径发展为形容词,学界尚无明确结论。本文即对这些形容词的形成途径展开研究。

二、动词通过“语用推理语义化”发展为形容词

(一)湛/沉/沈

⑧Griliches,Z.,“Patent statistics as economic indicators:A survey”,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0,28(12),pp.1661 ~1707.

孙玉文(2000:289)指出:“(沉)原始词,义为没入水中,与‘浮’相对,动词,直深切(平声)。滋生词,义为使(人或物)没入水中,动词,直禁切(去声)。”由此可知,“沉”本是不及物动词。例如:

(6)天下莫不沉浮,终身不故;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庄子·知北游》)

(7)今以木击木则拌,以水投水则散,以冰投冰则沉。(《吕氏春秋·论威》)

“对,不后悔。为国难死,死得其所;为主义生,生得光荣。尽管我们不能尽孝,但今天我们有机会让孔志浩兄弟为我们大家尽一次孝。

后来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通过使动用法发展为及物动词。例如:

(8)施氏逆诸河,沉其二子。(《左传·成公十一年》)

(9)沉璧以质。(《国语·晋语四》)

二是通过转喻发展为形容词。物体下沉的场景可能会引发这样的语用推理① 关于“语用推理语义化”,参吴福祥(2007)。 :物体如果沉到水底,一方面,物体的位置通常比较深;另一方面,物体可能比较重。“沉”于是由“沉没、下沉”引申为“深”和“重”义,可见,这种语义演变是一种由语用推理促发的转喻过程。例如② 部分例证取自《汉语大词典》,不一一指出,下同。 :

辅食这件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它只是宝宝生命历程中很小的一段,却影响着今后生活的很多方面,小到饮食习惯、餐桌礼仪,大到品行教养。

(10)决江疏河,洒沉淡灾,东归之于海,而天下永宁。(《汉书·司马相如传下》)

(11)注沉穴而海漏,射悬涂而电飞。(南朝宋·鲍照:《观漏赋》)

它们可以向两个方向演变:一是通过使役化,也即通过使动用法发展为及物动词;二是通过做定语、做不及物谓语的用法以及受程度副词修饰的途径,发展为形容词。前者是进一步强化其动作义,后者是进一步削弱其动作义。“破”类动词分别用于不及物状态动词、及物动词、形容词时,其相应的词义结构可以简单地表示为:

再由具体到抽象,引申为“程度深、深沉、低沉、感觉沉重、时间长”等义,这些意义的共同点是“深、长”。这是一种隐喻过程。例如:

(13)口辩者其言深,笔敏者其文沉。(《论衡·自纪篇》)

(3)加强对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延伸,促进多种模式的循环发展。目前很多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比较单一,仅仅停留在单项或者双向流通的过程之中,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推广新的发展模式,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并使用,从而实现农业循环经济的更加充分发展。

(14)尔时众生食地味已,身体沉重,光明即灭。(《摩诃僧祇律》卷1)

(15)忽忽的火燎胸膛,身沉体重难回项,口干舌涩,声重言狂。(《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闺怨佳人拜月亭》)

(16)忠年老血衰,箭疮痛裂,病甚沉重。(《三国演义》第83回)

以上做谓语。以下做定语。

(17)去秋以来,沉雨跨年。(晋·郭璞:《省刑疏》)

(18)托飘风之习习,冒沉云之蔼蔼。(晋·陆机:《行思赋》)

(19)叨职未久,首岁便婴疾笃,尔来沉痼,频经危殆,弥深忧震。(《南齐书·褚渊传》)

(20)良以休运甫开,沉疾方被,虽宿恩内积,而安私外简。(《宋书·萧思话刘延孙传》)

(21)勉从天帝诉,天上寡沉厄。(唐·李贺:《汉唐姬饮酒歌》)

(22)沉谋藏未露,邻境帖无喧。(唐·贾岛:《寄沧州李尚书》)

“沉”的“分量重”义稍晚于“深”义。例如:

(38)晚俗浮丽,历兹永久,每思惩革,而民未知禁。(《南齐书·武帝纪》)

(24)恰道罢见太师铁锁沉枷在身。(《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东窗事犯》)

本段文字第一句是论点句,第六句是结论句。第一句是从人际交往难以回避的矛盾中对朋友的价值做出定位;第六句从情感体验方面指出朋友的独特价值,这种价值正照应了论点句中的“矛盾”(“当你在他人眼中举止失常时,至少还能有人理解你的心境”)。

(25)那人正低了头走,肩膀上行李又沉,走得满头大汗。(《儿女英雄传》第14回)

(二)浮

(26)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那里犟的过他?(《红楼梦》第40回)

(36)日暮且回去,浮心恨未宁。(唐·孟郊:《游石龙涡》)

“沉”用于比较句比较晚,清代才见到。例如:

“浮”的本义是“漂在液体表面或空中,漂浮”,是不及物动词,可做定语和谓语。例如:

(27)足游浮云,背凌苍天,尾偃天间,跃啄北海。(《晏子春秋·外篇第八》)

而且,教研室(系)主任是由学院选择直接任命,没有行政级别,没有足够的经济补贴,办公条件也不够到位,教学活动开展的软硬件实力受限,也经常受到同行教师的抵触,工作积极性受压,更谈不上专业建设与教学研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对教学和教学管理非常不利的事情。

(28)放余辔兮策驷,忽飙腾兮云浮。(《楚辞·九思·伤时》)

不及物动词“浮”也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通过使动用法发展为及物动词。例如:

(29)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战国策·燕策二》)

二是通过做定语和做不及物谓语转变为形容词。转变的过程中,转喻发挥了重要作用。漂在空中的物体给人的印象可能是比较轻,这是一种语用推理促发的转喻过程,语用推理语义化的结果就是“浮”引申出“轻”义。例如:

(30)先时者必长以蔓,浮叶疏节,小筴不实。(《吕氏春秋·审时》)

(31)重类应沉,而南海有浮石之山;轻物当浮,而柯有沉羽之流。(《抱朴子内篇·论仙》)

第二例正是这种语用推理的证据。“浮”再通过隐喻,由具体到抽象,修饰“学、说、文、词、心、俗”等抽象名词,语义上相应变为“浮躁、轻浮、浮薄、浅薄、空虚”等义,既可以做定语,也可以做谓语。例如:

(32)是以明君修政作壹,去无用,止浮学事淫之民壹之农。(《商君书·农战》)

(33)所以然者,听奸臣之浮说,不权事实。(《韩非子·存韩》)

(34)其弟子日益愚蔽无知,反多入浮文,使君洽眩乱。(《太平经合校》卷97)

(35)先帝诏书,禁人上事言圣,而间者章奏颇多浮词。(《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第二》)

小结:“沉”本是不及物动词,意思是“沉没、下沉”,后来向两个方向发展:(1)在上古时期通过使动用法发展为及物动词(使……沉下去);(2)东汉以后发展为形容词,义为“深、程度深、深沉、低沉、感觉沉重、时间长”,可以做定语、做谓语、受程度副词修饰。六朝以后,“沉”又由引申出“分量重”义,但是用得比较少,到近代汉语时期才逐渐增多。在转变过程中,先是通过转喻起变,然后通过隐喻扩散。

(37)直躬易媒孽,浮俗多瑕疵。(唐·白居易:《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

(23)肌丰而力沉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风骨》)

(39)贵戚子弟未经戎役,至于衔杯跃马,志逸气浮。(《魏书·路恃庆传》)

《说文》:“沈,陵上滈水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谓陵上雨积停潦也。古多假借为湛没之湛,如《小雅》‘载沈载浮’是。”《说文》:“湛,没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书浮沈字多作湛。湛沈古今字。‘沉’又‘沈’之俗也。”由此可知,“湛”是古字,“沈”是今字,“沉”又是“沈”的俗字。“湛”的意思是“沉没”,本为不及物动词。

考虑现有管理制度约束力量有限,矿业权人违法成本低的情况,建议整合部门信息,促进互享互通,搭建统一平台,建立全领域信用体系。下一步,借机构改革之机,将“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名单”限制和禁入范围由国土领域扩大到自然资源领域,时机成熟时,进一步将其扩大到其他生产生活领域,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完善管理机制,注重源头防控的同时,增加违法成本,降低政府管理成本,以全领域的限制准入有效促进管理效率提升,带动政府管理的全面升级。

(40)人生浮且脆,鸩若晨风悲。(南朝宋·鲍照:《松柏篇》)

当“浮”的上述意义凝固以后,语义泛化,搭配面更广泛,又可以修饰一些具体名词,义为“不必要的、四处漂泊的、在外流浪的、外露的”等义。例如:

1.3.2 分子生物学鉴定 (1)提取拮抗菌株ax2的DNA。(2)用通过引物进行18srDNA PCR扩增。(3)电泳检测PCR结果并回收产物。

(41)盖不以本臧给末用,不以民力共浮费。(《汉书·毋将隆传》)

基于视觉注意机制,在D+W模型基础上加入区域对比度特征,建立了一种包含视差、宽度及对比度信息的立体图像客观评价模型.根据显著信息及视差信息提取感兴趣区域划分前后景.提取相应的视差信息、宽度信息及对比度信息,定量分析这些特征对视觉舒适度的影响.并通过最小二乘法做曲线拟合分析得出舒适度模型,并检验模型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较好地反映了人眼的视觉感受,性能较原模型有大幅度提升.

目前rGERD的治疗尚无肯定的长期疗效,而导致rGERD治疗失败的原因是多因素的,如患者依从性差、PPI快代谢、抑制胃酸不足、不正确的用药时间、解剖异常、精神心理异常[10,11],为此各国研究者努力探索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法,在药物、内镜和外科手术等方面制定了多种治疗策略,目前各种疗法尚缺乏长期有效有证据。

(42)旅雁方南过,浮客未西归。(南朝宋·鲍照:《吴兴黄浦亭庾中郎别》)

(43)其犁不着处,斸地令起,斫去浮根。(《齐民要术·种桑柘》)

(44)浮人若云归,耕种满郊岐。(唐·李白:《赠徐安宜》)

近代汉语时期,“浮”的“轻浮、浮躁”程度义更加凸显,可受程度副词修饰,也可构成复音词。例如:

(45)愿子笃实慎勿浮,发愤忘食乐忘忧。(宋·苏轼:《代书答梁先》)

(46)因说科举所取文字,多是轻浮,不明白着实。(《朱子语类》卷109)

(47)若论前日之事,意是姑娘太浮躁了些。(《红楼梦》第30回)

(48)苏小姐只等他正式求爱,心里怪他太浮太慢。(钱锺书:《围城》)

(49)那些不着边际的话。那太浮浅了!(老舍:《四世同堂》)

(50)有些知青思想一直很浮动,总惦着返城。(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

小结:“浮”在上古是不及物动词,义为“漂浮、浮动”,可以做定语和谓语;上古时期“浮”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发展为及物动词(使……浮),二是经过语用推理促发的转喻过程,发展为形容词,义为“轻”;再通过隐喻,由具体到抽象,引申出“浮躁、轻浮、浅薄、空虚”等义,可做定语和谓语。到中古时期,“浮”进一步虚化,引申出“不必要的、四处漂泊的、在外流浪的、外露的”等义。近代汉语时期,形容词“浮”的程度空间彰显无疑,能接受多个程度副词的修饰。

(三)透

“透”的本义是“跳跃”。《说文新附·辵部》:“透,跳也。”本是不及物动词,可带处所宾语。例如:

(51)飞泳骋透,胡可根源。(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

(52)哀猿透却坠,死鹿力所穷。(唐·杜甫:《泥功山》)

(53)妃知不免,乃透井死。(《南史·梁元徐妃传》)

引申为“奔走、逃走”。例如:

(54)放水一激,急踰三峡,事穷奔透,自然沉溺。(《南齐书·垣崇祖传》)

(55)史进、石秀等六人,不曾透得一个出来,做一堆儿都被射死在关下。(《水浒传》第118回)

“透”经常带处所宾语,于是引申为“通过、穿过、透过”,发展为及物动词。例如:

(56)孟虬等继至,虏乃散走,透河死者甚多。(《宋书·颜师伯传》)

(57)头中锋铓陪垅土,血溅戎尸透战袄。(《敦煌变文·张议潮变文》)

再引申为抽象义“透漏、显露”。例如:

(58)其父王更切堤坊(提防),恐虑透漏。(《敦煌变文·太子成道变文四》)

(59)远柳绿含烟,土膏才透,云海微茫露晴岫。(宋·韩玉:《感皇恩》)

由“透过、穿过”进一步引申为“达到充分的程度”、“彻底、清楚”义,发展为形容词。演变的原因也是由于语用推理:某物体若要穿过、透过另一物体,必须深入到比较充分的程度才能实现。形容词“透”多做谓语和补语,不做定语。例如:

(60)某看此甚久,终未透彻。(《五灯会元》卷20)

(61)一则资质浑厚,却于道理上不甚透彻。(《朱子语类》卷115)

(62)截银河,侵北斗,抦押栏杆光冷透。(《敦煌变文·双恩记》)

(63)若看得透,道上座有来由。(《五灯会元》卷10)

(64)刘知远频冷笑,忙呼左右。准备列群刀,一言说透。(《刘知远诸宫调》)

(65)东坡《刑赏论》大意好,然意阔疏,说不甚透。(《朱子语类》卷130)

(66)每一次看透一件,便觉意思长进。(《朱子语类》卷104)

(67)只见那小仙报道:“师父,油锅滚透了。”(《西游记》第25回)

小结:“透”产生于六朝以后,本义是“跳跃”,是不及物动词。后来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在中古时期“透”通过带宾用法发展为及物动词(通过、穿过、透过);二是在唐宋以后,表示“透过、穿过”的动词“透”通过语用推理,引申出“达到充分的程度”义,发展为形容词,能够做谓语、受程度副词修饰。进一步则引申出“彻底、清楚、极”等程度义。

(四)飘

本义是“疾风、旋风、回风、暴风”,名词。《说文》:“飘,回风也。”《尔雅·释天》:“回风为飘。”郭璞注:“旋风也。”《诗·大雅·卷阿》:“有卷者阿,飘风自南。”毛传:“飘风,回风也。”《诗·小雅·何人斯》:“彼何人斯,其为飘风。”毛传:“飘风,暴起之风。”

“飘”由名词引申为动词,义为“轻柔的物体在空间飞扬、浮动、飘荡”,是不及物动词。例如:

(68)夫谷之雨,犹复云雨之亦从地起,因与疾风俱飘。(《论衡·感虚篇》)

(69)氛旄溶以天旋兮,蜺旌飘而飞扬。(《后汉书·张衡传》)

(70)往年龙舟飘荡,隔在南岸,圣躬蹈危,臣下破胆。(《三国志·魏书·鲍勋传》)

(71)旌盖飘摇,远涉淮、泗、风尘惨烈,无乃上劳?(《南齐书·宗室传》)

上述例子中,“飘”搭配的当事是具体名词“谷”、“蜺旌”、“龙舟”、“旌盖”等。

(72)此生飘荡何时定,一缕鸿毛天地中。(唐·白居易:《风雨晚泊》)

(73)布知是貂蝉,神魂飘荡。(《三国演义》第8回)

(74)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道此人必来游说。(《三国演义》第43回)

上述例子中,“飘”搭配的当事是抽象名词“此生”、“神魂”、“丰神”,“飘”包含“不稳定、飘逸、不可捉摸”的意思。“飘”的词义由具体到抽象,是通过隐喻的手段实现的。这时的“飘荡”、“飘洒”已经接近于形容词,但还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再如:

(75)其人性本虚飘,言过其实,巧于词色,善于言谈。(《金瓶梅》第33回)

(76)高干大这回是太飘了。(欧阳山:《高干大》第十章)

(77)赵府的全眷都很焦急,打着呵欠,或恨阿Q太飘忽,或怨邹七嫂不上紧。(鲁迅:《阿Q正传》)

(78)所以我们看晋人的画象和那时的文章,见他衣服宽大,不鞋而屐,以为他一定是很舒服,很飘逸的了,其实他心里都是很苦的。(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79)“进来!”温都太太很飘洒的说。(老舍:《二马》)

上述例子中,“虚飘、飘、飘忽、飘逸、飘洒”等词搭配的当事虽然既有抽象名词“人性”,也有具体名词“高干大”、“阿Q”、“温都太太”和代词“他”,但是“飘”并非表示这些当事名词或代词代表的事物在空中飘荡或浮动,而是更加抽象,主要是描述人的性格、声音的特征及说话的方式等等,这时,“飘”及其组成的复音词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已经由不及物动词演变为形容词。

小结:“飘”在上古本是名词,义为“暴风、回风、旋风”。中古时期,通过名动引申发展为动词,义为“轻柔的物体在空间飞扬、浮动、飘荡”。近代汉语时期,通过概念隐喻过程,“飘”的词义由具体到抽象,并构成复合形容词“飘荡”、“飘洒”等。现代汉语时期,“飘”的词义进一步虚化,用来描述人的性格、声音的特征及说话的方式等等,“飘”及其组成的复音词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

(五)吵

“吵”产生于唐代,本义是“喧哗、喧嚷”,是不及物动词。如《敦煌变文·董永变文》:“人生在世审思量,暂时吵闹有何方?”引申为“争吵”,常见的组合是“吵闹”、“闹吵”、“争吵”、“吵嚷”。如《敦煌变文·金刚丑女因缘》:“推得精怪出门,任他到舍相抄(吵)。”此外,“吵”还构成状态形容词“吵吵”、“闹吵吵”。

“吵”由动词“争吵、吵闹”义发展出形容词义“声音嘈杂扰人”,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例如:

(80)这个地方太吵,睡不着。(曹禺:《日出》第一幕)

(81)早上外面又吵,没睡好。(王朔:《浮出海面》)

(82)大哥,什么事?这么吵?(冯向光:《三晋春秋》)

为什么“吵”能够发展为形容词呢?我们推测可能也是由于语用推理导致的结果。试看:

(83)任你吵得地暗天昏,我只我行我法。(《儿女英雄传》第34回)

(84)他本想忍一个盹儿,可是听外面吵得太凶了,只好勉强的走出来。(老舍:《四世同堂》)

(85)若赶上办丧事,那就不单交通要断绝,而且大锣大鼓的敲打三天三夜,吵得连死人都睡不安,而活人都须陪着熬夜。(老舍:《民主世界》)

(86)柔嘉想自己把方家种种全跟姑妈说谈过,幸亏她没漏出来,否则鸿渐更要吵得天翻地覆,他最要面子。(钱锺书:《围城》)

(87)有时还会吵得面红耳赤,破口大骂。(王朔:《浮出海面》)

(88)还要谈军需品的分配份额,杨重和艾克吵得很厉害。(王朔:《你不是一个俗人》)

(89)通常马利华是不撕稿子的,平常也就是吵到摔砸个锅碗瓢盆的程度。(徐坤:《热狗》)

(90)小姑娘们激动地同声回答起来,吵成一片,结果一句也听不清。(刘心武:《班主任》)

从以上句子可以看出,“吵”具有两个特点:(1)程度严重,如前4例;(2)场面嘈杂混乱,如后4例。由于“吵”经常用于这样的情景,就会引发这样的一种语用推理:如果出现争吵,可能吵的程度比较重,场面也比较嘈杂。这种语用推理语义化后,“吵”在词义上就发生转变,显现出一定的程度义,因而可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在我们检索的语料中,共找到25例“大吵”的例子,只找到2例“小吵”的例子,说明“吵”的词义结构中的确包含“程度重”的意思在内。这2例是:

(91)追算不清,可能赔上小吵一次。(钱锺书:《围城》)

(92)可是婚后不时有大争小吵。(池莉:《一丈之内》)

小结:“吵”本是动词,义为“喧哗、喧嚷”,是不及物动词。引申为“争吵、吵闹”,再经语用推理,语义上演变为“声音嘈杂扰人”,可以做谓语、受程度副词修饰。现代汉语时期才开始这样的转变。

(六)闹

“闹”始现于汉魏佛经,唐代比较常见,意思是“吵闹、争吵”,是不及物动词。例如:

(93)人众总闹,以火投薪。(《生经》卷2)

(94)闹翻扬子渡,蹋破魏王堤。(唐·白居易:《三月三日祓禊洛滨》)

(95)诸人莫闹,听说些些。(《敦煌变文·茶酒论》)

(96)人生在世审思量,暂时吵闹有何方?(《敦煌变文·董永变文》)

由“吵闹、争吵”义引申为“喧闹、嘈杂”义,发展为形容词。演变的机制当和“吵”类似。可以做定语、做谓语、受程度副词修饰。例如:

(97)夜寒眠半觉,鼓笛闹嘈嘈。(唐·韩愈:《潭州泊船呈诸公》)

(98)金甲朎胧,银鞍焕烂,腾踏山林,奔波闹乱。(《敦煌变文·伍子胥变文》)

(99)中者兜率陀天,不寂不闹。(《敦煌变文·八相变一》)

(100)出家儿心地本清凉,怎禁得直恁般闹攘。(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四折)

(101)想这一场,胡主仗,你家热闹我凄凉。(《新校元刊杂剧三十·散家财天赐老生儿》)

(102)怎走的街尘闹杂,有甚观瞻。(明·汤显祖:《紫钗记·玉工伤感》)

以上做谓语,既有单用的,也有组成复合词的。

(103)高枝闹叶鸟不度,半掩白云朝与暮。(唐·严武:《题巴州光福寺楠木》)

(104)看取开眼贼,闹市集人决。(唐·寒山:《诗》之二四三)

(105)将写下的数张字纸,抛向帅府前左右街市闹处。(《水浒传》第108回)

以上做定语。以下受程度副词修饰:

(106)已上之天则极泰,已下之天则极闹。(《敦煌变文·太子成道经》)

(107)我闻长安甚闹,你还知否?(《五灯会元》卷5)

(108)闻说长安甚大闹,汝还知也无?(《祖堂集》卷4)

(109)内人神经衰弱,打牌的声音太闹,所以不打。(钱锺书:《围城》)

小结:“闹”本为不及物动词,义为“吵闹、争吵”,引申为“喧闹、嘈杂”义,功能上具备形容词的三项典型分布(做定语、做谓语、受程度副词修饰)。转变过程在唐代已经完成。

(七)重

孙玉文(2007:102)对“重”的变调构词有详细研究,现略述如下:

“重1”的变调构词脉络为:原始词,义为重叠起来,动词,直容切(平声)。滋生词,义为重量大,与“轻”相对,形容词,直陇切(上声)。“重1”的变调构词,周秦已经存在;唐五代开始,“重”的上声一读已变成去声,因为此时汉语全浊声母已变成了去声,跟“重2”滋生词混同。由“重量大”一义词义构词,义为重量,名词。由“重量大”一义词义构词,义为倚重、看重、吝惜,动词,是意动构词。

“重2”的变调构词脉络为:原始词,义为重叠起来,动词,直容切(平声)。滋生词,义为增加、加上,动词,柱用切(去声)。由“重”的“增加、加上”一义词义构词,构成下列新词:(1)义为频繁多次、反复,形容词。(2)义为更加、又,副词。(3)义为行军或旅行时由部队或个人携带的物资或家属、财产,名词。因为是“加”在集体或个人上面的,故得滋生。“重2”的变调构词当来自上古。“重”的“增加、加上”一义以及“频繁多次”、“更加”等义后来在口语中消失了;又因为以上诸义跟平声读法相近,故后人变读为平声,不读去声。

由以上分析可知,“重”由动词(义为“重叠起来”,读平声)滋生出两个形容词:一个义为“重量大”,读上声;另一个义为“频繁多次、反复”,读去声。因此,我们将“重”作为动词转为形容词的例子。

小结:“重”的语义演变可以用转喻来解释。一方面,把某些物体“重叠起来”可以引发这样的语用推理:如果物体重叠在一起,可能分量比较重;另一方面,重叠物体一般需要反复多次才能完成。这种语用推理使得“重”凝固了“重量大”和“频繁多次、反复”等语用义。在语法功能上,表示“重量大”义的形容词在先秦已经由动词转变而来,具备形容词的4种典型语法分布,是最典型形容词。

(八)堵

“堵”是古代计算墙壁面积的计量单位名。《说文》:“堵,垣也。五版为一堵。”引申指“墙壁”,如《庄子·盗跖》:“为欲富就利,故满若堵耳。”成玄英疏:“堵,墙也。”然后由“墙壁”义引申为“堵塞、阻挡”,这是通过转喻实现的,因为“墙壁”的功能之一就是“阻挡”。“堵”在语法功能上相应变为及物动词。例如:

(110)最后才教张飞去堵截夏侯惇二十个败卒,还叫他立下文状。(《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诸葛亮博望烧屯》)

(111)这妖精把前门堵了,一定有个后门出入。(《西游记》第86回)再通过隐喻手段,由具体到抽象,“堵”的对象扩展到说话者的言语。例如:

(112)老爷听了就生了气,说二爷拿话堵老爷。(《红楼梦》第48回)

(113)他们不愿说话,愤怒堵住他们的口;不说,心中又要爆裂。(老舍:《蜕》)

动词“堵”又通过由语用推理促动的转喻过程发展出“闷、憋气”义和“(交通)拥堵”义。推理过程是:如果口被堵或者心被堵,则一定处于憋闷或惊慌状态;车辆被堵或者道路被堵,那么路上的交通状况一定很糟糕、很拥堵。这些语用推理语义化的结果就导致“堵”的词义结构里面凝固了“闷、憋气”义和“(交通)拥堵”义。例如:

(114)我简直的没话可说,心里头一劲儿地要笑,又有点堵得慌。(老舍:《柳屯的》)

(115)我要不跟他说说,心里堵得慌。(《现代汉语词典》)

(116)父亲还说,觉着心里被什么堵得都快透不过气儿了。(梁晓声:《冉之父》)

(117)胸口也有些堵。(方方:《暗示》)

以上例句中,前3例中的“堵”还是状态动词,最后一例中的“堵”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已经演变为形容词。不过,“堵”还不能做定语,不能说“一条堵街”、“堵车都熄火了”,如果一定要做定语,则必须加标记,说成“一条很拥堵的街”、“堵住的车都熄火了”。

小结:“堵”由量词(计算墙壁面积的计量单位)发展为名词(墙壁),然后名动引申,引申出“堵塞、阻挡”义。此义再经由隐喻,形成“堵嘴”、“堵口”等组合,实际上并不是用实物把嘴或口堵住,而是通过某种努力阻止对方发表意见。“堵塞、阻挡”义又经过语用推理促动的转喻,发展出“闷、憋气”义和“(交通)拥堵”义,当表达此义的“堵”可以接受程度副词修饰时,就演变为形容词了。不过它还停留在非定形容词阶段。

(九)挤

“挤”的本义是“推挤(使坠)”、“排挤(使出)”(释义根据《汉语大字典》)。《说文》:“挤,排也。”《广雅·释诂三》:“挤,推也。”《正字通·手部》:“挤,推之使坠也。”本是及物动词。例如:

(118)汉军却,为楚所挤。(《史记·项羽本纪》)

由上述动作义虚化,引申出抽象的“陷害、排挤”、“毁坏、损伤”义。例如:

(119)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是好名者也。(《庄子·人间世》)

(120)刘氏孤弱,王氏擅朝,排挤宗室。(《汉书·薛宣朱博传》)

“挤”原本表示“推”义,为何引申出“拥挤”义(动词义)呢?试看:

(121)帝与王伏至四更,露水又下,腹中饥馁,相挤而哭。(《三国演义》第3回)

(122)次日,徐州百姓,拥挤府前哭拜曰:“……”(《三国演义》第12回)

上例中的“相挤而哭”,肯定不能理解为“相推而哭”,相反是“相拥而哭”的意思;“拥挤府前”也不能理解为“拥推府前”。我们知道,“推”的结果是使分开、使分离,“挤”的结果是使靠拢、使靠紧,二者正好相反,如何能这样用呢?我们认为,动词“挤”由“推”义发展为“拥挤、挤在一起”义,可能是通过转喻实现的。“挤”可以是“在一起互相推”。后来,“互相推”义淡化,“在一起”义突出,这其实是用部分代表整体的转喻手段。也可以解释为忽略某个中心义素而突出另一个修饰性义素的引申途径。“很多人在一起”不就是动词“挤”或“拥挤”的词义吗?

动词“挤”或“拥挤”又经过如下的语用推理发展出形容词义,即:如果很多人在一起互相推挤,则场面一定比较拥挤。这种语用推理导致“挤”的词义结构中逐渐包含了“拥挤”义(形容词义)。这种语用推理能够发生,是由于“挤”常常用于一些典型场景。例如:

(123)拜寿的挤破了门了,快拿面来我们吃。(《红楼梦》第62回)

(124)这一挤,挤得张亲家老爷没地方儿站。(《儿女英雄传》第40回)

(125)除夕,街上挤满了人。(老舍:《北京的春节》)

(126)但从火车上下来的人,却吵成一片,挤成一堆。(庐隐:《秋光中的西湖》)

(127)这车厢仿佛沙丁鱼罐,里面的人紧紧的挤得身体都扁了。(钱锺书:《围城》)

(128)我们归心如箭,只好认晦气坐上去,车内当然挤得很了。(凌叔华:《登富士山》)

(129)船小人挤,一路上只听见嚷:“……”(钱锺书:《围城》)

当表示“拥挤”义的“挤”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时,表明它已经具备一定的程度义,语法功能上相应地变为形容词。例如:

(130)因为这边略略的挤,便觉得那边十分的疏了。(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131)硬座车厢里很热、很味儿、很挤。(铁凝:《遭遇礼拜八》)

(132)十三个人在船上实在太挤了!(沈从文:《老伴》)

(133)我告诉他,拖车太颠太挤,何妨坐头等。(郑振铎:《悼夏丐尊先生》)

小结:“挤”本义是“推”、“排”,引申为抽象的“陷害、排挤”、“毁坏、损伤”义。表示“排”、“推”的动词“挤”通过转喻发展为“(很多人)拥挤、挤在一起”义,仍然为动词。后者再通过语用推理语义化的转喻过程发展出形容词义“拥挤”,可以做谓语、受程度副词修饰。形容词用法出现于现代汉语时期。

三、结论

汉语动词通过语用推理语义化的途径发展为形容词,这是形容词产生的途径之一。以上9个动词中,既有及物动词,如“重、堵、挤”;也有不及物动词,如“飘、吵、闹”;还有本为不及物动词,后通过使动用法发展为及物动词的,如“沉、浮、透”。这9个动词向形容词的演变,我们认为它们都是通过语用推理语义化的途径发展为形容词的。比如,“沉”本是不及物动词,意思是“沉没、下沉”,由此义发展为“深”义和“重”义,似乎不是“结果状态焦点化”的结果。这里涉及到的语用推理是:下沉的东西位置可能比较深,分量可能比较重,这种语用推理语义化的结果就导致“沉”的词义结构中凝固了“深”义和“重”义,其他各义基本上都是这两个意思的发展变化。“浮”发展为“轻”义,也是语用推理的结果:漂浮的物体分量可能比较轻。“透”由“透过、穿过”义引申为“达到充分的程度”、“彻底、清楚”义,可能也是由于语用推理。其他6个动词“重、堵、挤、飘、吵、闹”也都可以用语用推理来解释。

[参 考 文 献]

[1]黄正德.从“他的老师当得好”谈起[J].语言科学,2008,(3).

[2]古川裕.“起点”指向和“终点”指向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解释[M]//徐烈炯,邵敬敏.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一).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3]宋亚云.汉语作格动词的历史演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4]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研究(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6]吴福祥.汉语方所词语“後”的语义演变[J].中国语文,2007,(6).

[7]影山太郎.动词语义学[M].于康,张勤,王占华,译.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8]张国宪.现代汉语形容词功能与认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9]David R.Dowty.Word Meaning and Montague Grammar[M].Dordrecht: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79.

[10]Kenneth Hale,Samuel Jay Keyser.On Argument Structure and the Lexical Expression of Syntactic Relations[M]//The View from Building 20:Essays in Linguistics in Hornor of Sylvain Bromberger.Cambridge,MA:MIT Press,1993.

[11]Kenneth Hale,Samuel Jay Keyser.Prolegomenon to a Theory of Argument Structure[M].Cambridge,MA:MIT Press,2002.

[12]C.-T.James Huang.Logical Relations in Chinese and the Theory of Grammar[M].Dordrecht:Fofis Publications,1982.

[13]C.-T.James Huang.Wo pao de kuai and Chinese Phrase Structure[J].Language,1988,(2).

[14]C.-T.James Huang.Complex Predicates in Control[M]//Richard K.Larson,Sabine Iatridou,Utpal Lahiri,James Higginbotham(eds.).Control and Grammar.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2.

[15]C.-T.James Huang.Verb Movement and Some Syntax-Semantics Mismatches in Chinese[J].Chinese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1994,(2).

[16]C.-T.James Huang.On Lexical Structure and Syntactic Projection[J].Chinese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1997,(3).

[17]Ray Jackendoff.Semantics Structures[M].Cambridge,MA:MIT Press,1990.

[18]Richard K.Larson.On the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J].Linguistic Inquiry,1988,(3).

[19]Richard K.Larson.Promise and the Theory of Control[J].Linguistic Inquiry,1991,(1).

[20]Beth Levin,Malka Rappaport Hovav.The Formation of Adjectival Passives[J].Linguistic Inquiry,1986,(4).

[21]Beth Levin,Malka Rappaport Hovav.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Causative Verbs in English[J].Lingua,1994,92.

[22]Beth Levin,Malka Rappaport Hovav.Unaccusativity:At the Syntax-Lexical Semantics Interface[M].Cambridge,MA:MIT Press,1995.

[中图分类号] H0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4799(2019)06-0118-09

[收稿日期] 2018-06-03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资助项目:14ZDB09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8BYY14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资助项目:15JJD740001

[作者简介] 宋亚云(1974-),男,湖北孝感人,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汉语史研究。

[责任编辑:熊显长]

标签:;  ;  ;  ;  ;  ;  

语用推理语义化与古汉语中一类形容词的产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