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形成品德不良的原因及矫正对策研究论文_李蕾

小学生形成品德不良的原因及矫正对策研究论文_李蕾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小学 255100

一、小学生自身的某些心理因素是形成品德不良的原因,这些原因包括

1.不健康的个人需要。

学生脱离实际过分追求高消费、虚荣心重,或者追求低级的性刺激,都可能导致过错行为或品德不良行为。但是学生的某些合理的,尤其是基本的心理需要,如自尊需要、情感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等,长期得不到满足,或遭到剥夺,会盲目寻找补偿,如心理性的低级需要、畸型的物质或精神需要,从而导致产生不良品德行为。

2.消极的情绪体验。

部分学生爱憎颠倒、好恶颠倒、喜结伙、重“义气”,被集体所冷落、受歧视,自尊心受到损伤,这么多的失败和挫折都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再加上青少年情感强烈,易冲动,自控力弱,这些都可能导致过错行为、品德不良行为。

3.人际关系的不正常。

有的孩子缺乏家庭温暖,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养成自我中心主义,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有的同学与教师关系紧张,对立情绪严重;有的与集体关系不好,感到孤寂苦闷;有的学生在外另找“伙伴”,加入“团伙”等。这些人际关系的不良倾向,都可能成为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

4.不良行为习惯。

不良行为若未能得到及时地矫正,反而侥幸得逞,这些不良行为就会同个人私欲的满足进一步联系起来,经过多次重复,建立动力定型,形成不良习惯,从而成为继续产生品德不良行为的直接原因。此外,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强烈的好奇心、盲目模仿的心理都可能使一些中学生产生过错行为或不良品德行为。

小学生品德不良心理倾向的预防与纠正。小学生的可塑性较大,自尊心较强,只要教师弄清情况、了解原因,采取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方法,学生的品德不良行为是可以预防矫正的。

二、通过我们的实验研究表明,学生不良品德的预防和矫正可以分为以下阶段和步骤

1.激发学生改变不良品德行为的强烈动机。

具有不良品德行为的学生一般比较自卑,人际关系较差,但他们自尊心强,作为教师应该理解、尊重和关心他们,使他们产生“自新”的愿望,帮助他们树立自己的信心,达到这个目的,有赖于以下几个方面:

(1)消除情绪障碍,改善人际关系。

(2)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促进不良品德行为的转化。

不良品德行为的学生开始认识到错误,有了改正错误的愿望,并在行为上转变。转变过程可能有反复,教师应该积极关注,不仅要导之以行,更要持之以恒,养其成性。实践证明以下方法比较有效:

(1)环境调整法。环境的适当调整更换,有利于学生去掉旧习惯,巩固新习惯。

(2)活动矫正法。不良品德行为是在不健康的活动中形成的。用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文艺型活动、体育型活动、劳动型活动、行为养成型活动可以消除学生不良品德行为,巩固新的行为。

(3)行为强化法。运用多种强化法,巩固新的道德行为。既要重视外部强化,又要重视内部强化;既要多用正强化对正确行为给予肯定奖赏,也要恰当运用负强化、多错误给予否定批评;既要及时强化,也可适当运用延缓性强化。

(4)榜样引导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模仿性特强,榜样对矫正不良品德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注意榜样人物对学生的亲切性、可学性与感染性,增强学生对榜样的理解、认同与效法。

(5)行为考验法。考验是一种信任的表示,可以激起学生的尊严感,从而坚定改正不良品德行为的意志力。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要一个有过偷盗行为的工学团学生带着枪,骑着马为工学团取钱,以考验与锻炼他的意志力。教师可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自我考验,但是要将坚强意志的考验与冒失蛮干区分开。此外,教师还应及时运用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来强化不良品德行为学生矫正期间的行为,从而帮助学生改变旧行为,建立新的品德行为,促使其稳定化、习惯化、个性化。

三、实验收获主要有

1.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学习情绪,教给了学生一些情绪调控的方法,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2.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全面提高了他们的心理素质,并在课堂学习中有效地运用教学教育措施,促进了小学生会调节情绪,能够保持稳定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在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中能愉悦、稳定地投入学习。

3.进一步更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指导矫正学生的品德不良行为,必须要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具备指导学生进行矫正的能力。这给实验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动力,没有现成的方法,没有可参照的模式,只有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思考,不断地钻研, 大胆地实践。

4.培养了深厚的师生感情。在实验中,教师从培养师生之间深厚的情感入手,亲近学生,关心学生,以满腔热情去融化他们“冰冷”的心。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长期坚持这样做,使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真心诚意,把教师看作是知心人。实验教师用感人的事例和深刻的道理教育学生,入情入理,学生入心,他们听得进,记得住,想得深,改得快,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论文作者:李蕾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8月总第3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  ;  ;  ;  ;  ;  ;  ;  

小学生形成品德不良的原因及矫正对策研究论文_李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