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 湖南醴陵 412200
【摘 要】目的:探究将依达拉奉联合超早期溶栓治疗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按照计算机随机选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4例。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加以整理,其收治时间均介于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超早期溶栓治疗进行治疗。治疗完成后对其采用NHISS进行评分,且选用Barthel指数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更优;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数据较对照组来说明显更优,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超早期溶栓治疗和依达拉奉进行联合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NIHSS评分,提升Barthel指数,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急性脑梗死状态,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依达拉奉;超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
在基础性疾病覆盖率增高的基础上,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发率相对较高。急性脑梗死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其具有发生突然、死亡率高、致残率高、治疗难度大等多种特点[1]。在临床研究中发现,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占据了脑卒中的2/3。但是,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发现,单纯的药物治疗或者溶栓治疗运用效果较差[2]。在我院临床工作中提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用依达拉奉联合超早期溶栓治疗治疗。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计算机随机选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4例。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加以整理,其收治时间均介于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脑梗死的相关诊断标准,且均行核磁共振和CT检查进行确诊[3];所有患者无其他严重的精神性疾病或者器质性疾病;患者以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照组——男女患者各有26例、18例,年龄范围为41~77岁,平均年龄(61.29±3.21)岁;
实验组——男女患者各有28例、16例,年龄范围为40~76岁,平均年龄(61.27±3.12)岁。
所有患者入院时均符合超早期溶栓治疗时间,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入院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医生需要根据初步诊断,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确诊。在确诊后,根据患者组别采用对应的治疗方案。
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之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超早期溶栓治疗治疗。选取依达拉奉30mg,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
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超早期溶栓治疗方案,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用药剂量为0.6-0.9mg/kg,初始剂量选总用药量10%,并在一分钟以内推注完毕,其余剂量在60分钟内通过静脉泵入方式进行溶栓治疗。
1.3 评价指标
1.3.1 采用美国卫生研究院提出的卒中量表——NIHSS量表,对患者的急性脑梗死状况进行观察。
1.3.2 采用Bzrthel指数对患者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且实验组占据明显的优势;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明显(P<0.05),其实验组占据明显的优势。详见下表。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比较(,分)
3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这种疾病发病急促并且致死率较高。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必须要加强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3]。从病理学上看,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多是因脑部血管存在阻塞,使得神经细胞的供氧与供血缺失,进而出现凋亡和坏死的现象,诱发脑局部坏死。随着缺血缺氧时间的延长,这种疾病的影响也会逐渐加深[4]。故而,在临床治疗中提出,必须要快速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脑部血液循环的恢复,避免急性脑梗死结局的恶化。
依达拉奉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新型自由基清除剂,这种药物相对分子量较小,具有高度的血脑屏障通过率,能够有效刺激前列环素的生成过程,进而降低患者的炎性介质生成量。溶栓治疗是应用纤溶酶原激活剂一类的溶栓药物,直接或间接的使血栓中的纤维蛋白溶解,从而使被阻塞的血管再通,这种治疗方法称为溶栓治疗,近年来一种应用广泛的脑梗死治疗方案,这种治疗方案主要对患者闭塞血管通过溶解血栓再开通,以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5]。溶栓治疗包括静脉溶栓和动脉溶栓,动脉溶栓需要采用手术方案进行治疗,需要在患者股动脉进行穿刺,直接将药物进行注射,存在较大的风险,而静脉溶栓则是在上肢直接建立静脉通道,对溶栓药物进行静脉滴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且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由于急性脑梗死发病急促,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时尽可能选择超早期进行用药治疗,这样能够保证患者的病症发展得到控制,避免对患者的脑组织造成不可避免的损伤[6]。
综上所述,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超早期溶栓治疗和依达拉奉进行联合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NIHSS评分,提升Barthel指数,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急性脑梗死状态,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周曾,李美英,凤兆海,苏建华,汤华萍.超早期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2017,41(11):1164-1165.
[2]常霞.超早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04):160-162.
[3]陈宝龙,李俊杰,等超早期脑梗死溶栓治疗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临床观察[J].空军医学杂志,2012,28(02):78-80.
[4]林力. 超早期动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心源性脑梗死24例[A]中国药理学会,2009:2.
[5]张新宇. 超早期静脉rt-PA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研究[A]中华预防医学会,2006:1.
论文作者:赖丽琼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患者论文; 溶栓论文; 脑梗死论文; 实验组论文; 达拉论文; 静脉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