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实施中要把握的五个关系--从“晋南宋对峙”课程教学谈起_新课标论文

新课程标准实施中要把握的五个关系--从“晋南宋对峙”课程教学谈起_新课标论文

落实新课标应该把握的五种关系——从“金与南宋的对峙”一课教学谈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南宋论文,五种论文,新课标论文,一课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教学过程简评

师:前边学习了元朝与北宋,元朝灭了北宋,又出现了南宋和其他的民族,如金。金政权建立在寒冷的地区,他们是一个好斗的民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金与南宋的对峙。

(历史事实是有联系的,教师的导语把新学与旧知串起来,让学生明白学习是有一个顺序的,起到了引入的作用。但是,学习这部分知识有什么意义?学习过程当中将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则是导语应该制造的“包袱”,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课的进程才有了始动力,课堂的效率才会有高涨的热情保障。从这节课上看,教师导语的设计就显得不足了。)

教师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识记“三个一”,即一个战役、一个人物、一个和议;学习岳飞不计荣辱的精神。

(这样的目标虽然简练,但模糊不具体,也没有发展性,没有把学生潜在的能量作为实现目标的最大保证,因而也就失去了激励功能,其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质量的高低也就成了一个问号。)

教师布置自学提纲:

(1)金的建立,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民族。

(2)辽与北宋的灭亡,包括时间、人物、原因。

(3)南宋的建立,包括时间、地点、人物。

(4)岳飞抗金。

(5)宋金和议。

(布置自学提纲是落实新课标的行动之一,表明教师眼里有学生,欲把“以学为本,先学后教”的思想贯彻下去。但从提纲的顺序和内容上看,只是书本历史事实片段的简单移植,提纲的引导价值不大;没有概括性的问题,让学生动脑子思考的内容缺乏,提纲的开发价值不大;没有体现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提纲的增效价值不大。一份好的自学提纲应当由主要的问题、设计的意图、问题的价值等三方面构成,突出精炼、深刻、有趣的特点。)

学生自学5分钟后,教师开始按照课文的顺序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提问,比如:为什么起国名为“金”?辽为什么灭亡?每当一个学生回答后,教师问其他学生是否同意,学生同意后就进入下一个问题。

(教师按照这样的形式去做,肯定能够完成本节课“教”的任务,但使得预习提纲的布置和学生的预习成为一种走过场,真到上课的时候还是教师讲,预习与上课变成了两张皮。这不仅是对学生劳动的不尊重,导致师生互动质量在低水平上重复,更重要的是妨碍了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教师的做法给了学生一个消极的暗示:自学了也没用,还得听教师讲。另外,学生的答案以其他学生同意的多少为评判依据,则又是忽略教师作用的做法了。即使学生都认可,教师也应该用简洁的语言把问题的答案作一强调,因为毕竟学生的回答流畅性和简约性不足,并不利于其他学生对这部分信息的加工与编码,不利于减轻他们的记忆负担。现今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出现了忽左忽右的倾向:要么教师“一言堂”,要么“大撒把”。反映在哲学层面上,即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上只讲对立不讲同一。不论哪种情况,都与新课标的要求相悖。)

教师让学生把课下搜集到的关于岳飞的资料读一读。学生读毕,开始下一个环节,就郾城大战提问。

(让学生读有关材料的做法是一个资源共享的好举措,教师的意图很好。但是,学生读材料时连基本的断句都不会,教师对此却置若罔闻,反映出教师学科整合的意识淡薄。对学生的学习而言,“读”是一个最基本的方法,应该贯穿于所有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新课标的要求之一就是关注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大语文学科的建设。)

教师用课件示意郾城大战的经过。

(这种做法很好,直观形象,利于学生记忆,是减轻学习负担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不能被课件限制了教师活动的空间,还是要把注意力放在对学生的关注上。)

师:假如你是宋高宗或者老百姓,将如何把握郾城大战的成果?

生:一面抗金,一面建立恐怖组织;

修筑工事,防止金再次进犯;

在临安享福;

…………

(这个环节具有开放性意味,把史实与现实结合,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也训练了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回答显示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很好,只是有的说法如建立恐怖组织等需要教师给予明确的拨正。)

师:但事实上宋高宗没有让岳飞乘胜追击,而是召回并杀了他,在秦桧的阴谋下与金议和。下面我们来学习宋金和议的内容。(过程略)

师:下面来欣赏两首诗词:林升的《题临安邸》和岳飞的《满江红》。(前者一带而过,重点在后者)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岳飞的《满江红》。

师:读得不错,这首词里面的“胡虏、匈奴”指代的是金,表达了岳飞驱虏报国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

(这个安排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但教师对这首词的着眼点放在了“胡虏、匈奴”那里,就失之偏颇了,应在“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上。教师这样处理,虽然贴上了本课所学的内容,但利用好词打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显得不够了。)

教师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把本课所学练了一遍。结束本课。

(环节的安排很实际,起到了巩固的作用,从当堂反馈的情况看,学生对基本的知识点掌握了。该让学生记住的必须记住,这不仅是应付考试的需要,而且也是发展的需要。没有积累,学生的发展就成了一句空话。)

二、引发的思考与讨论

在一节课上能够把新课标体现到什么程度,必须一分为二地对待,求全责备会落入教条主义的陷阱中去。这节历史课完成了基本的教学任务,也让人感觉出教师在新旧理念的交织与碰撞中所作的努力,这是一种可喜的态势。落实新课标不单是一节课的事,不单是历史学科的事。五年来,笔者在中小学课堂接触着各学科的教师,了解着各学科的课堂,发现了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既有意识上的,也有行为上的,而这些问题制约着新课改的伟大实践。笔者把这些问题归结为对五种关系的认识,把握好这五种关系,对于教师搭好新课标的知行转化之桥,尤为关键。这五种关系是:

1.学生学习的深刻性与热闹性。“以学为本”起码有两个层次,一是主体角色得到承认,二是主体作用真正发挥。给学生留出点时空,制造点麻烦,好让他们“活动活动”,这种做法是对第一个层次的形而上学式的注脚,要不得。表面上的热闹,浪费时间不说,学生也不解渴。关键是要把学生的思维激活,把学生的热情激起,把学生的注意集中。做到了这一点,学生的主动性才有保证,“学”的含金量才有成色,“学”的深刻性才有尺度,“学”的内容才有厚度。这才是真正的“以学为本”。哲学上讲内外因,心理学上讲认知,其生命基础就在于学生思维的能动性。

2.教师的服务性与权威性。教师的权威性体现为“先知”于学生,所谓的“先知”也只是教师对问题的答案先知于学生而已。然而,学生的心身状态以及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顺应新知的能力如何却又是教师未知的,若以那种“已知”应对这些未知,也就只见教师的“权威性”与教学结果的困难性、负担性和低效性了。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为学生学得轻松、学得高效进行服务的过程。服务性不排斥权威性,而且对权威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必须借助高深的素养提升权威性的内涵。权威性的作用归根结底还落脚在服务性上。

3.目标的生成性与完成性。教学目标是对教、学行为的一种规范与激励,目标的制定是一种对所学内容的初步认知加工过程,目标的明确则是一种对学生情绪与精力凝聚与激励的过程。所以,教学目标的生成本身就是学习过程不可或缺的环节,却被不少教师所忽略。往往是由教师例行公事般出示教学目标,不考虑学生是否认同,然后强行推开教学的过程。这种包办代替有悖于“以学为本”,与新课标的理念背道而驰。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目标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摆好目标的全面性与阶段性的关系。每一课时要放到每一单元去考虑,每一单元要放到每一学期去考虑。这样,既能整体建构目标,又能集中精力分步实施。目标的贪多求全往往导致行为的顾此失彼,效果低下。

4.文本的基础性与可塑性。文本承载的知识价值与能力价值是人类发展进程中智慧的结晶,其本身的经典性、简约性、严谨性也是培养学生良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最有效的载体,用好用足文本是起码的,也是新课标的应有之义。与此同时,文本成型的周期性又使得其中的部分结构或内容略显滞后,这要求教师在充分发挥文本作用的前提下,要对文本的有关内容进行必要的深度加工。加工的结果,能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纵向的深化与横向的加宽。唯本化与无本化倾向都不可取。

5.技术的工具性与辅助性。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使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但趋之若鹜的心态却又把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夸大而滥用。只要是准备课,首先想到的是做什么样的课件,而不是分析学情与建构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性本质必须好好把握,才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新课改欢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但是先进教育技术的运用并不等于改造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它在便捷、直观等方面的“赢利”应该转化为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更多关注,促使教师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来审视教学过程,要能促进教师行为更加人文化、精练化、高效化。这才是多媒体技术的生命意义所在。

从五种关系的角度看,新课标的标志是学习方式与质量的变革,根子却是教师素质的彻底改造,谁忽视了这一点,谁就会淹没在教育改革的洪流之中。

标签:;  ;  

新课程标准实施中要把握的五个关系--从“晋南宋对峙”课程教学谈起_新课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