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效的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是实现建筑企业投资利益的根本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做好质量控制工作,是工程建筑质量的保证,并且贯穿于建筑施工的整个环节。文章中结合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控制举措。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质量控制
前言:建筑业作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衡量标准,其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和控制方法都是不可忽视的过程。建筑工程的管理是实现建筑企业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实现社会发展过程中其协调统一发展的基础,更是对建筑企业长远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衡量标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施工的要求,在当前科学技术的促进之下,各种先进的理论和管理措施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不断的增加,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手段是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主要措施,是增加其发展前提的关键因素。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是设计到各个因素和学科的过程,其应用和综合各种理念进行分析,更新和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将施工项目当作一个整体加以系统管理,通过对各个施工环节和施工理论进行分析与总结控制其发展中的响应手段和响应措施。通过实现其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控制效果来增加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和施工周期,从而提高其社会经济效益。
1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
作为一项复杂的工程,建筑工程具有较大的工程量和人员流动性,具有众多施工工艺和设备,以具有较大的管理难度。目前,由于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不够合理科学,分包工程的工作范围也没有进行统一的划分和确认,所以不公平的范围划分经常出现,例如一些分包单位承担了大部分的工作,但其却不具有专业的资质。除此之外,也有许多问题存在与施工环节管理上,在人员、技术、材料和工序管理上较为混乱,许多安全事故都是由于管理人员不够重视而产生的,在加上其较弱的管理力度,会受到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不够合理科学,不能对目前工程管理的需要进行很好地满足,这也会作为一个风险存在于工程质量方面。
1.2 缺乏有利的监督
目前我国已经具有较为成熟的工程学监督体制,但仍然有许多问题存在其中,例如不完善的建立机制、工程承包形式监管存在漏洞等。在建筑工程发生安全问题的时候,难以确定负责人员,在进行施工时,分包企业也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从而在施工材料上动手脚。除此之外,由于不完善的建立机制的存在以及缺乏激励监理人员的机制等,会降低监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降低其工作效率,由于人为因素在监督的过程中往往出现各种各样的漏洞,从而造成工程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
1.3 技术方面的问题
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设备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创新,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新工艺和新设备,但由于部分企业不够重视新技术和资金方面存在问题,所以没有将先进行的新型技术引进来,或者是在将新技术引进之后没有采取措施培训施工人员,这就难以有效的应用新设备和新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经济利益时所有建筑企业都非常重视的,所以其在进行施工时会对经济效益和施工成本进行重点考虑,在选择建筑材料的时候也会优先考虑选择质量较差且价格便宜的材料,这对工程质量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在使用到建筑过程中时也容易出现安全方面的问题,从而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施工人员在施工经验和专业素养上都还达不到要求,这就是施工无法以施工标准为规范进行,这也是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的一大因素,会大大降低建设施工的效率。
2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2.1 对建筑工程管理机制进行完善
对施工质量控制和建筑工程管理进行加强需要依据某一制度和机制进行,所以需要对建筑工程管理机制进行及时完善,对管理水平进行提升。分包现象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非常常见。所以,需要协调施工环节和施工各个部门,榆次同时,还要明确施工范围和施工责任,统一施工中的责任和权力,对施工责任进行细化,从而落实责任制,以便在安全事故发生的时候能够将负责人员快速定位。除此之外,在进行分包的过程中,要防止过于细碎的分包,防止其阻碍协调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对施工中的工序管理进行加强,使得施工中的认为事物尽可能的减少,从而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保障。
2.2 对施工进度进行合理掌握
在进行建筑项目施工之前,需要将进度计划制定出来,确保其合理且科学,能够在实际中执行。相关人员需要充分全面的了解设计图纸,除此之外,为了对安装和土建的配合程度进行保障,在制定的过程中需要让安装人员也一同参与,从而对进度计划中的施工材料、施工设备和施工人数进行明确,细化进度计划,具体到每一周、每一月的总计划以及每一施工环节的计划。与此同时,在制定进度计划的过程中也不能将时间衔接得太紧,而是应该空余一段时间防止意外发生,从而保障在工期时间内施工人员能够将施工任务顺利、高效的完成。
2.3 对施工成本进行科学控制
施工单位应该在控制施工成本方面加强力度,在对施工质量进行保障的情况下,最大化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工程管理人员需要科学地控制每个环节的施工成本,将成本分析制度建立起来,对成本核算和预算的准确性进行保障,对施工过程的资源管理进行加强,从而对浪费资源的现象进行避免,对施工流程和技术进行优化,从而控制施工成本处于合理范围之内,对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保证。
2.4 各环节质量控制目标进行明确
对于各施工缓解的质量控制目标,管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明确,对质量验收标准进行制定,对工程整体质量进行提升。在采购施工材料的过程中,采购人员需要对材料进行保障,使其与设计图纸要求和国家安全标准相符合,试验检测是材料入库之前必须进行的,需要确认其质量与标准相符合后才能将其送入库中,进行使用,从而对主体结构质量进行保障[5]。在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保障,并尽量提升施工质量,而不仅仅只满足于质量标准的要求。
结语
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是利用各种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分析,采用相关的技术措施进行控制的过程,。通过综合当前各个学科和理论知识进行综合的分析,结合当前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出适应当前实际情况的管理规章和管理措施,是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做好预算、施工、管理,在施工中要时刻注意影响施工质量的各个隐患,科学管理,规范施工,是推动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当前建筑企业社会经济效益和发展的主要手段。
参考文献
[1]王凯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途径[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2.13
[2]赵冉旭.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有效策略[J].科技创业家2013.05.24
[3]于瑾佳.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提升的有效措施[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02.21
论文作者:李扬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8
标签:建筑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人员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