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边,西边,西边_国内宏观论文

西边,西边,西边_国内宏观论文

向西、向西、向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向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西部:让人民富起来

印象中的西部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身份代言,或是黄沙漫天、塞外风疾,或是漓江秋晚、春城飞花……更或者将有一天,在这里会崛起一个新的创业神话,一个新的硅谷奇迹。

中国西部地区通常是指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西藏、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等省、市、自治区。对于这些地区,有人用八个字“荒、远、边、穷、大、才、宝、美”来形容。

“荒”即是荒芜,相当多的地方未及开发,或是开发程度低。“远”主要是指交通不便,因交通不便,虽近在咫尺却似天涯。“边”是指边境线漫长,经济上就存在与交界国家经济往来的可能和便利。“穷”是指经济相对落后,从统计数字看,西部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大”是指地域广大,西部地区虽然只占全国所有行政区域的三分之一,但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面积中, 西部却占有540万平方公里。“才”是指西部地区虽然经济相对欠发达, 但人的基本素质普遍较高,“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中国不少顶尖的人才,“原产地”是中国西部地区,只是西部经济落后,人往高处走,目前未能较好留住人才。“宝”说的是西部广大地区资源丰富,矿产、林业、动植物等地上地下蕴藏无数宝藏。“美”是指自然环境、自然风光优美。

1978年,让有条件的地区先富起来;2000年,西部的春天已然来到

中国西部地区在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中,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曾经高出东部0.44%,从而使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逐步缩小。1978年,两地区的年人均收入相差不过200元左右。但随后在20 年改革开放时期,东部年均增长速度比西部高出四个百分点以上。1998年东部已达3600元,高出西部近3倍。对于东西部差异状况, 中国领导层是早有预见的。当初中央决定走改革开放之路,已认识到不可能齐头并进,只能放手让条件较好的东部沿海地区先行。

事实上,如今开发西部与当年相比主客观条件已不可同日而语了。(1)全国经济实力更强。到1999年10月底,国家外汇储备达到1250 亿美元。(2)西部自我发展能力加强。 过去三线建设的基业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培育了一批地方骨干或龙头企业。(3 )开发西部的经济需求更为迫切。东部发展到相当水平后,要开拓新市场及新投资出路。(4)实现双向开放。90年代苏联解体沿西面边界的西向开放也活跃起来,形成了双向开放的格局。

西部暂时的落后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

近4000多年来,中国西部地区地位从与东部平起平坐到不断下降,既有其自然因素,也有其社会因素。

(一)气候影响。近5000年来,中国的气候总的来看是日趋干旱,这在西北部地区表现尤为突出。明清时期中纬度的黄河流域普遍干冷。在西北地区,干旱与沙化趋势特别明显,水资源尤为缺乏,对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影响很大,特别对传统农牧业经济影响明显。汉代丝绸之路的繁荣和唐代陇右道的兴盛,是与当时气候相对湿润而河流水量充沛有关。当这些条件日趋恶化时,丝路就衰落了。

(二)区位与地貌的影响。内陆区位与海洋区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明显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沿海经济便在交通、资源等方面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唐宋以来的西部社会经济衰落和东部社会经济的大发展,正是体现这一种趋势。西部地区地貌复杂多山,在农业社会里,交通闭塞、信息不灵、土地资源不足,久而久之便造成了社会经济的落后。

(三)人口密度和人口质量的影响。明清以来素有“湖广填四川”之说,大量外省人口迁入,马铃薯、玉米、红薯等高产旱地作物的传入,使人口膨胀成为可能。当人口进一步膨胀后,农业生态破坏严重,农业产出减少,形成恶性循环。进入到工业经济时代后,这种格局一旦形成,由山地生物多样性而来的产出多样性优势往往利用不足,形成了一种人与资源不协调的结构性贫困。

西北地区历史上虽然总的人口密度十分低,但由于人口多是居住在关中平原、黄土高原和极少数沙漠绿洲,所以相对人口密度仍然较大,人口分布呈现不平衡的特点。

除了人口密度问题外,人口质量低也是一个制约发展的瓶颈。

人口质量首先表明在教育水平差,如民国初期,贵州省的教育经费只等于江苏吴县教育经费的一半,教育落后可见一斑!

西部:让世界走进来

国家目前正在大力推行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使人们看到了中国西部孕育的巨大商机。但是,中国西部的商机究竟体现在何处呢?

石广生一诺千金,优惠政策相继出台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石广生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家将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外商向中西部地区投资。

石广生说,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一、选择西部地区有优势的产业和项目,制订专门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这个目录中的项目享受《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鼓励类项目的优惠政策。

二、对设在西部地区的国家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在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满后的3年内,可以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三、外商投资企业在西部地区再投资项目,凡外资比例超过25%的,均可享受外商投资企业相应的待遇。允许在东部地区试点的开放领域和试点项目在中西部地区同时进行试点。

四、允许东部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到西部地区承包、经营、管理外商投资企业和内资企业。

五、西部各省区市省会或首府城市及直辖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可以经批准上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摩托罗拉、西门子、宝洁相继进入西部市场,美国老板笑问:“谁能够忽视这里诱人的投资回报。”

截止2000年初,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已经在四川投资三亿多美元,公司高级副总裁赖炳荣表示:“中国西部市场潜力巨大,跨国公司不会放弃这里的市场和诱人的投资回报。”

据外经贸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副司长胡景岩透露,有关部门正在加紧制定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并酝酿国家级开发区的建设。

政府最近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并把更多地吸引外商投资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这为外商到中国西部投资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地处西部的一些省区近来相继宣布,将优先发展公路、铁路、民用机场、电站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并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外商提供更为优惠的政策。

目前,中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开放了西部金融、保险、电信等十多个外商投资领域,并放宽了外商设立投资企业的条件和其持股比例等。中国欢迎外资银行到西部设立代表机构和营业性分支机构,鼓励外商投资农业、水利、交通、能源、原材料和环保等项目。

除了摩托罗拉,美国宝洁、德国西门子、日本丰田等近四十家跨国公司也已在四川省投资设厂,这个省外资企业已突破五千家。

多年来,中国西部省区一直努力寻求国际合作,发展经济。截至今年上半年,西部地区已成立了一万五千多家外资企业,投资总额约七百亿美元。

西部:让“凤凰”飞过来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由于我国西部地区人才资源短缺,“西部开发,人才先行”正成为各方共识。

人事部因势利导,“西部人才资源开发计划”应运而生

我国西部占国有土地面积的61%,但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仅为全国总量的15.5%;东部地区占国土面积的11%,却集中着占全国人才总量43.2%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且其中有344 万专业技术人才处于闲置状态,相当于全国3年的大学生培养量。可见, 鼓励人才参加西部地区建设,不仅是改变西部经济、社会落后状况的需要,而且还能合理调整人才分布结构,避免人才资源的浪费,使更多的人才找到用武之地。据此,人事部在2000年人事工作总体思路中,特别推出“西部人才资源开发计划”。

“西部人才资源开发计划”主要包括鼓励与吸引科技管理人才参加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政策上采取高工资、高待遇,可不迁户口,来去自由;组织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实施东西部人才对口支援;由全国科技精英组成“智囊团”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出谋划策;以大幅度减免税等优惠政策,鼓励、吸引东部地区人才带项目到西部投资创业。

目前,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究竟需要哪些人才呢?根据中央“西部开发计划”中的重点开发项目和西部地区现状分析,目前西部地区主要缺乏科技开发人员、投资创业人员、教育人才和中高级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

科技人才,需求迫切

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大量的自然资源尚未开发与利用。最近中央专门制定开发西部的重点投资项目目录,以吸引外商投资和国内科技人员带技术开发。因而西部建设中,科技开发人员是重中之重。

东西部在经济、生活、交通、信息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落差,导致众多投资创业者局限在沿海城市,但东部沿海城市自然资源有限,企业竞争也十分激烈。此次中央在财政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对众多投资创业人员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中央规定,凡属鼓励开发项目且在西部10多个省市区投资3年以上的企业,其税率可按15%征收。

教育落后也是西部地区的普遍现状。发展经济,教育先行。西部地区需要大量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据悉,教育部、人事部目前正在拟定鼓励优秀大学生及东部地区发达城市年轻教师参加西部开发建设的新政策。

此外,中高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投资人才、交通运输业人才、信息人才及旅游开发人才等,均属西部地区经济建设中较为紧缺的人才。

科技管理人才,“孔雀向西飞”

我国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东部沿海地区大开发,先期的起点不高,除了基础设施包括开发区建设外,新建、扩建企业大都是传统型企业和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因而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力,是以文化技术层次较低的体力型打工仔、打工妹为主,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民工潮”。

近年,当东部沿海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后,部分体力型劳动者被清退返乡。我国正在开始的西部大开发,先期要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上一批重大骨干工程项目。并且大开发的起点高,将抓住我国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时机,根据国内外市场变化,从各地资源特点和自身优势出发,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有市场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

因此,西部大开发除利用本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及人才外,主要是将采取积极措施从国内外引进各类人才。一类是由组织委派支援的党政领导型人才,一类是企业管理型人才,再一类是科技型和技能型人才。这些人才或具有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建设的领导才能和经验,或具有较高的企业管理水平和能力,或具有规划设计、科技开发应用、产品开发创新的才能。

流入科技成果资金,东西部一拍即和

西部大开发具有物产资源优势,但仍需采取多种形式更多地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东部沿海地区经过20年的经济技术开发建设,已成为经济发达地区,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丰富的人才资源,都需要寻求新的发展出路。这正与西部大开发一拍即合。

东部沿海地区将选择西部作为新的投资方向,就地利用西部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进行工程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新产品项目的开发或直接投资创办企业,使西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市场机制,西部开发中的重要一课

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我国较早进入市场经济的地区。东部人的市场意识、商品观念和经商能力很强。如温州人号称“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可以说温州人经商是无孔不入。

西部大开发本身就是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实施中,公路、铁路、民航、水利、电力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重大骨干工程项目要上马,农业结构要调整优化,工业要加快调整、改组和改造步伐,旅游等第三产业要大力发展,这都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东部人绝不会袖手旁观。

因此,东部沿海将会有大批商人伴随着涌动的商潮流向西部,渗透到西部大开发的各个领域,从事工程项目承包建设、基建材料、机械设备和各类消费品的销售,以及开办商店超市、餐馆、发型设计室、桑拿浴室、装饰装璜部、家电维修部等商业服务类企业。可见,这种西去的“经商潮”与东进的“民工潮”是不能等同的。

西部大开发将引来“孔雀西部飞”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别,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推动全国经济的更大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东西部地区都要对即将出现的“孔雀西部飞”现象引起重视,制定和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尤其是要大力培育和发展西部劳动力市场,运用市场机制引导劳动力在地区之间的合理流动,并为“孔雀西部飞”创造有利的条件,提供栖息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本刊记者 曹宇综合报道

西部开发大事记

9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要顾全两个大局”的地区发展战略。一个大局是,东部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先发展起来,中西部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即到本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全国就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中西部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去年6月17日, 江泽民总书记在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抓住世纪之交历史机遇,加快西部地区开发步伐”,并提出了加快西部地区开发的总原则,即“把加快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同保持政治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结合起来,把西部发展同实现全国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在国家财力稳定增长的前提下,通过转移支付,逐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在充分调动西部地区自身积极性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引导,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等投入开发,有目标、分阶段地推进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去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敲定对西部进行大开发的战略决策。

去年12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在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像当年搞特区那样,加快西部地区大开发。”

今年1月,西部地区开发会议圈定重点, 相关部委在政策和项目上重心西移。

3月5日,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对于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月6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今年要迈出实质性步伐。

美国西部开发史

在边疆开发的例子中,以美国对其西部的开发最为典型。1776年美国独立时,只据有大西洋沿岸地区,面积约40万平方英里。但它作为英国的殖民地,一开始就建立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已有175年的发展史,而它的西部,是6.5倍于当时美国本土的“处女地”,1748 年在弗吉尼亚州俄亥俄土地公司的组建,可视作美国开始从西部开发的标志,但后来由于英王的阻止而进展迟缓,直到美国独立后才正式启动。1784、1785和1787年制定的三个土地法,是美国开发西部的纲领:一是宣布西部土地国有化,二是决定将公地向自由移民开放,三是规定在西部建立的新州必须采取共和制,并不得实行强迫劳动。西部的开发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它先将西部土地收为国有,然后又廉价出售给自由移民,并将公地出售与土地授予和承认“先占权”相结合,使农地开发与牧业开发、矿业开发、市镇开发、交通建设得以并举、互动,从而赋予19世纪美国的经济革命以“暴发式”的特征。成千上万独立农民得以在如此广阔的土地上不受任何封建残余束缚地自由发展,并以自由土地开发为中心形成农业、矿业、城镇和铁路全面开发的格局,构成了美国西部开发的经典时期。这个大规模的拓殖运动,即使仅就其基本的和主要的过程而言也绵延了100多年, 伴随美国经济与整体发展中的成年时期即工业化的始终,对边疆的开发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长期起作用,并与这个国家各方面的发展进程如此息息相关,这样的例子在整个世界历史也是罕见的,甚至是绝无仅有的。

到19世纪末,已实现美国人口中心、农业中心、工业中心的西移,同时把美国由一个弱小的国家推上世界经济大国的宝座,1895年其工业总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从发展过程看,美国西部的开发可分为三个阶段:农业开发阶段(1750—1850)、工业开发阶段(1850—1950)、科技开发阶段(1950年至今),其开发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渐深化,由浅层开发而至深层开发。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发展重心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新英格兰、中西部和加利福尼亚可以被看作这种转移的几个标志。

(叶川)

标签:;  ;  ;  ;  ;  

西边,西边,西边_国内宏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