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农业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注意事项;策略
1导言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水利工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农业灌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农业灌溉过程中,对水资源的消耗量十分巨大,为此农业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充分发挥农业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作用,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该技术的应用注意事项,并采取科学应用策略提升农业水利灌溉效果。
2农业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是农业大国,对农田水利的需求非常大。在我国,农田水利分布非常广泛,数量也非常多。农田水利建设施工涉及到很多的领域,并且我国农田水利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国家非常重视农田水利施工技术,每个地区之间的差距比较大,对于资源的配置提高了难度。传统模式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效率非常低,不能满足当前农业发展的需求,并且至今还没有构建出高效的水利工程体系,因此其灌溉效率依然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此外,在农田水利施工中,应当高度重视经费的合理使用。我国人口数量大,农业发展非常快,在农耕时代我国的农业水平已经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农田水利建设是非常大的工程,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农田水利设施比较落后,灌溉效率非常低,而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力投入修建水利工程,对农田水利的建设非常重视,我国农田水利工程不断增加,目前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农业社会经济的提高,离不开农业水利灌溉工程,随着农业的迅速发展,农业水利节水灌溉的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对于农业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具体的发展中,不同的农业水利灌溉技术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异,这种差异会妨碍农业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与发挥,所以我国农业水利灌溉工程在现实的发展技术中,对于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
3农业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策略
节水灌溉水利工程通俗来说就是在农业生产中如何高效节约地将水资源运输、输送到农作物根系活动层中,在现阶段的发展进程中,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从水进入农作物的根系途径可以分地面灌溉、喷灌、滴灌等。
3.1地面灌溉技术
地面灌溉是我国农业生产发展中最传统的灌溉方法,随着农业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地面灌溉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进,改进后的地面灌溉较传统的灌溉方法更加便捷,同时也更加节水。现代的地面灌溉技术有几大要素,分别是沟、畦规格,入畦流量,改水成数,这几种要素的科学合理组合就能在传统的地面灌溉基础上达到节水的效果,同时提升灌溉的均匀度和灌水效率。传统的地面挖沟输水常常会因为放水口渗水而造成水资源渗漏,不仅达不到良好的灌溉效果,还会造成水资源的流失,现代的地面灌溉通过采用明渠输水或闸门孔管放水就能有效地解决水渗透流失的现象。
3.2喷灌技术
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很多大规模的农业生产都开始采用喷灌式灌水技术,喷灌式灌水相较于地面灌溉极大地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了节水的目的。喷灌式灌水技术是通过专业的灌水设备将水通过压力输送到输水管道,然后经过喷灌喷头将水散成水颗粒均匀地散布到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中,喷灌灌水方式有两个明显的优点,一是节水程度高,二是灌溉均匀度高。但是这种灌溉节水的技术也有一定的限制,目前它的应用大多普及于旱作物的灌溉,适用于气候温暖的平原地区。
3.3滴灌技术
在很多干旱地区,由于水资源缺乏,农作物的生长受到严重影响,但是随着科技在灌溉水利工程上的不断应用,滴灌技术很好地解决了干旱缺水地区的农业灌溉问题。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使水通过直径约为10毫米的毛管,将水一滴一滴输送至农作物的根区土壤中,这种灌溉方法使得水资源的利用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五,具有十分高效的节水能力,但是这种灌溉节水技术也有它的缺点,那就是技术成本较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步行式灌溉技术
步行式灌溉技术具有成本低、适用性强的特点,在农业灌溉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在地形比较复杂的地区更为适用。针对较特殊农作物实施灌溉,步行式灌溉技术也能发挥其自身的作用,达到理想的灌溉效果。但相较于滴灌技术,步行式灌溉技术在灌溉范围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只能实现小规模的灌溉,而在大规模的灌溉中步行式灌溉技术则难以发挥作用。
3.5雨水蓄集利用技术
雨水蓄集利用技术主要应用于干旱地区,相较于滴灌技术以及步行式灌溉技术,雨水蓄集利用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小,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雨水蓄集利用技术有利于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并且能对防控水土流失起到一定的作用。应用该技术所需的设备成本相对较高,既需要安装储水设备,也需要建设相应的集水和输水管道,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除此之外,雨水蓄集利用技术还会受到气候状况的影响,一旦遇到旱季,降雨量较少,则该技术便难以发挥作用,因此,应用雨水蓄集技术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应用。
4应用农业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注意事项
4.1做好相关节水灌溉技术以及理念的推广工作
对于农村地区而言,很多的农田水利工程问题除了硬件以及软件的配套之外,还有就是人员的思想素质观念问题。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要做好农田灌溉技术的推广及理念的转变工作。这对于实际的农业生产、经济方向发展以及整体工程效率提升人员都有重要的帮助,应当用相对高级的思想和符合时代发展的理念来武装农民,使得他们能够真正地就相关的问题有自己的看法,提升实际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认可度,这对于实际业务的推进而言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础保障。
4.2采取因地制宜的应用措施
我国幅员辽阔,耕地面积较大,并且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特点等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也不相同。这就要求在应用农业水利节水灌溉技术过程中应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避免千篇一律的技术推广形式。
4.3加强对设备的维护
灌溉设备性能将直接影响农业水利节水灌溉技术作用的发挥。如果相关设备的性能不佳,先进的技术形式也无法真正发挥农业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作用。为确保相关设备的性能,需要加强对设备的维护,这不仅有利于提升相关设备的性能,而且有利于延长相关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而降低灌溉工程的成本,促进农民群众经济收益的提升。管道渗漏以及渠道渗漏问题还会对土壤产生不利影响,造成土壤肥力的流失,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在应用农业水利节水灌溉技术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对相关设备的维修,确保相关设备的性能,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节水灌溉的作用。
4.4注意提升节水灌溉技术的性价比
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不同的节水灌溉技术之间的成本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步行式灌溉技术的成本较低,灌溉效果不够理想;滴灌技术的成本较高,但灌溉效果较好。在实际的灌溉过程中,步行式灌溉技术的应用比较广泛,主要因其相关设备的成本较低,因此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5结束语
总之,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已经成为了农业生产发展中的重要环节,针对农业生产环境合理的选择运用节水灌溉方法是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重点。因此,水利工程相关部门有责任也有义务不断推进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为提升农业的发展环境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胡文忠.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J].智库代,2017(10):281,284.
[2]汪小伟.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J]南方农机,2017,48(1):58,61.
[3]青格勒巴图.浅析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6,36(10):52.
[4]赛衣旦·艾力.农业水利灌溉模式和节水技术措施的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15):55~56.
[5]温随群,刘辉.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28):231.
论文作者:张海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9
标签:技术论文; 农业论文; 节水灌溉论文; 水利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设备论文; 农田水利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