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生命拔节的历程——《数字编码》二次执教札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札记论文,历程论文,生命论文,数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笔者荣幸地在第四届全国青年教师风采展示活动中,进行二次执教.这对笔者来说,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
一、首次执教:在知识的原味解读中寻问
1.困惑于文本编排的模糊处——课时如何划分更合理
《数字编码》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例1和例2通过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码等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了解邮政编码的结构与含义,了解身份证号码中包含的简单信息,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例3和例4让学生通过两个实践活动(用数字或字母进行编码),加深对编码思想的理解.如果将例1和例2归为同一课,重点教学邮政编码的结构与含义,让学生了解身份证号码中蕴涵的简单信息和编码含义,那么课堂上会有时间让学生体验编码的简单方法吗?数的概念从编码的角度延伸之始,教学容量就如此之大,合理吗?
于是,我沉入文本世界.在与文本的不断对话中,一条明晰的课时划分路线渐渐浮出水面.
第1课时重在横向数学化.教材的例1与练习二十四第1~3题,侧重让学生初步感知数的另一种存在形式——编码,并了解邮政编码的组成,试着收集生活中的编码事例,初步感知编码思想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与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2课时侧重于纵向数学化.教材的例2以及例3,引导学生了解身份证号码蕴涵的简单信息和编码的含义,进一步了解编码方法以及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1课时只要求学生初步感知编码思想,知道邮政编码的结构与各段数字表示的意义即可.第2课时还要求学生了解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进一步学会运用编码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到了第3课时,教材的例4让学生给班级或学校图书馆的图书编上书号.与例3相比,例4复杂一些.除了数字,还可以利用字母,以及符号和数字的组合形式进行编码.
2.文本价值如何取舍——“教什么”更合情
这一单元主要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向学生渗透编码思想,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并通过实践活动加以应用.确定教学目标时,我查阅了当下最先进的数字编码的资料,力求跳出教材的禁锢,备出一节别出心裁的课.然而几天下来,我倍感心力交瘁.我意识到:连成人学习起来都很难理解的这些高科技产品信息,让五年级的学生来学习,实在是异想天开.于是我又另辟蹊径,让学生从生活中搜索编码事例.可是,一节课下来,学生忙于汇报课前收集到的编码事例中各个数字代表的意思,疲于穿梭在交流与倾听之间,热热闹闹地活动着,而编码思想依旧藏在数字的背后.于是,我请教了一位德高望重的专家,他中肯地告诉我:“这节课不是单纯地教身份证知识,也不是单纯地教编码思想.编码思想不是凭空抽象的,必须通过身份证号码这个载体来体现.”我如醍醐灌顶,如果只让学生忙于体验各种数字编码,走马观花,很可能会导致学生一看到数字便认为就是编码,这对于他们的发展来说是多么可怕的事!
于是,我回到教材和学生层面,重新定位这节课的教学内容.首先,重新解读教材.教材例2呈现“安检口”“办理储蓄卡”等情境图,让学生体会身份证号码的重要性,再通过小组活动认识身份证号码的组成.例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设计编学号的方案.很明显,教材的编排意图是以身份证号码、学号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比较、判断等活动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了解并初步掌握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其次,重新解读学生.我对部分学生课前收集信息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他们对身份证等生活中编码的认知仅停留在了解数字代表的含义的层面上,而对号码内隐的编排规则一无所知,更不用说感悟编排思想了.于是,我从教材的编排意图与学生的学习起点出发,以问题为主线,不断促进学生体验编码的科学性、规范性、唯一性与简洁性.
二、现场互动:在结构调整的取舍中叩问
第一次执教之后,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和莆田市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徐国裕共同带领与会的千余听课教师进行了现场互动研讨.
1.课堂回顾
首次执教基本上达到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课例回顾如下:
第一环节,以游戏情境为先导,自然引出课题.课前的游戏活动突出数除了基数、序数意义外,还可以用来编码,从而自然导出课题.
第二环节,以生活背景为支撑,引导学生感悟编码的重要性.我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编码实例,引出身份证号码,唤起他们对身份证的生活经验,并通过一则关于“身份证号码将作为医保的唯一识别码”的新闻让学生感悟身份证的重要性,从而引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第三环节,以数学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编码规则.我出示李清同学一家的身份证号码,引导学生先同桌交流身份证号码的知识,再进行全班交流.接着,我以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发现数字背后蕴涵的编码规则,如:“你能猜出哪一个是我班同学的身份证号码吗?你怎知道的”——教学出生日期码;“为什么月份这里还有个0呢”——突出编码规则的规范性;“猜一猜,为什么前面几个数字相同”——教学地址码;“谁说说这个同学是男生还是女生?你是怎么判断的”——教学性别码;“这后四位表示什么信息”“顺序码是什么意思?不要行吗”——突出顺序码的必要性,引导学生得出编码的唯一性.
第四环节,以编码解读为契机,引导学生感悟编码特点.我组织学生先解读身份证号码中的信息,再比较文字表达与编码的简洁程度,让学生体验编码的简洁性.接着,我组织学生先比较第一代与第二代身份证号码的不同之处,分析变化的原因,再让学生畅想第三代身份证编码的发展方向,体验编码变化与所要记录的信息之间的关系.
第五环节,以实践活动为抓手,引导学生掌握编码方法.我组织“猜一猜”“编一编”活动,先让全班交流需要收集的信息及编码方案,再放手让学生为指定的同学编学号.在汇报交流时,我引导学生再逐步总结编码的科学性、规范性、唯一性与简洁性.
第六环节,让学生再次欣赏生活中编码的图片,引导他们发现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以“数,人类科学的语言”结课.
2.现场互动
感谢听课教师对我的鼓励与支持.赞赏将激励我勇敢前行,批评将催促我不断改进.
教师1:数学是以训练思维为主要目的.在“猜一猜”环节,老师应该多追问:“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
教师2:数学味太浓了,对学生来说是不是太枯燥了?是否可以增加趣味性?比如,引入警察抓小偷的故事等.
教师3:这节课一直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看似一直在跟学生交流,实际上在剥夺学生的权利.
教师4:身份证号码的教学过程过于细致,其实学生的生活经验已经很丰富了,教师可以更放手些,没有必要浪费那么多的时间.
教师5:如果能让学生多说对身份证号码的了解,让其他学生多听,在听中了解,最后再引导学生总结,相信课堂气氛会更活跃、教学效果会更好.
教师6:蔡老师的课特别适合我们农村的学生!对于农村的学生,这样的课堂才有效、高效!
3.专家点评
在专家点评中,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肯定了初次执教的成功,并幽默地说:“将首次执教定位为A方案,那么我们可以继续来研究B方案.编码是赋予数字一定的意义、信息,我们应努力让数字自己张嘴说话.比如,要想查陈千举,我就不一个一个地找,而是根据号码一下子就找到.再比如,在图书馆,如果有人告诉你书在第三层第五间教室第二个走廊的第一个书架的第三层,你一下子就能找到.图书馆的书目检索正是这一用途.这些都体现了信息化设备、数字化社会的便捷.身份证要不要花这么多时间来探索?身份证是一种规定,可以直接告诉学生,把身份证号码的教学时间减减,把更多的时间用来编学号,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编码的有序性与唯一性,让数字张开嘴说话.这样,学生也会有话说.”
4.自我叩问
组委会为我收集了听课教师的反馈意见,并组织吴老师和徐老师小范围地为我的课堂把脉诊断.教学身份证号码无须花太多时间、教师牵引得过多,成为大家普遍的观点.
“反刍”的过程是痛苦的,“转身”的抉择是艰难的.在吴老师与徐老师的点拨下,我不停地问自己:首次执教虽然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相信学生走出课堂时对身份证号码的认知有了质的变化,也掌握了编码的简单方法.但是,这一切能以牺牲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扼杀他们的个性发展为代价吗?这种“以教定学”的课堂模式还能走多远?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亲历编码过程?如何站在学生的角度解读编码的作用与重要性?如何让数字自己张嘴说话?
思考良久,我终于完成了一次转身.
三、再次执教:在学生的认知世界中追问
对比前后执教的情况,我的教学从“以教定学”转向“以学定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有了更多的发展、探索的空间.
1.更换:适当调整,学生学得更主动了
课始,我采用了吴老师提供的“人工分信件”与“机器分信件”的视频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数字编码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及其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的显著优势.这比首次执教时课后才引导学生得出编码的重要性来得更加直观、巧妙和有效.本节课中,编码的重要作用是让学生通过视觉冲击力感受到的,而第一次执教时编码的作用是教师告知的,效果差别明显.
首次执教时,我引导学生先通过身份证号码这个载体感悟编码规则,再根据这样的编码规则设计学号.再次执教时,我采纳了吴老师和徐老师的建议,把“认识身份证号码”“与“编学号”两个环节调换了顺序.我先让学生尝试编一个属于自己的号码(即学号),再将编码的范围逐步从班级扩大到学校、区内乃至市内,让学生循序渐进地从自编的学号中发现如何体现编码的规范性、唯一性与简洁性.在编码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学得更主动了.编完学号,再学身份证号码时,学生学得比较轻松.
2.放手:适度放开,学生学得更积极了
首次执教时,无论是认识身份证号码,还是编学号,我都起着强烈的主导作用.尤其是编学号环节,我组织全班学生一起交流“如果要给我们学校的每个学生编一个学号,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在全班达成一致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一起“为我们学校五年(3)班的7号女同学编个学号”.这样,学生的思维跟着我的指令亦步亦趋,其个体创造力在无形中被扼杀了.而再次执教时,我抛出问题“你们能不能编一个在学校里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号码,让老师很快就能找到你”后,放手让学生探究,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编的学号有QT5714N、QT5704、050707N、200707112等.在他们汇报编学号的方法时,我适时评价,相机点拨,如“他所编的数字表达的意思是这样的,你们有不同的想法吗”“加入了性别码了,信息更齐全了”“用入学年份代替年级,有新的突破了”等,促进学生在“编”的过程中“悟”编码思想.当有个学生用“05”表示五年级时,另一个学生理直气壮地反问:“我们学校有10个年级吗?”在引导学生比较哪个编码最科学时,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我觉得用入学年份更好!”“因为年级用5的话,明年这个号就不能用了.”就这样,学生在无形中深刻体验到编码的规范性、唯一性以及时效性.
3.追问:如何做到趣味性与知识性和谐共生
有位教师提到应努力体现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如可以创设“警察抓嫌疑犯”或“假身份证被揭穿”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为了追求课堂的精彩,我也曾煞费苦心地这样设计过,但最终放弃了,主要考虑到以下几点:一是这会导致部分学生只关注情境的趣味性,影响后续学习;二是“警察抓嫌疑犯”这个情境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至少要花十几分钟的时间才能理清,时间成本过高;三是学生会质疑,假身份证一般是深谙身份证号码知识的“专业人士”仿造的,被揭穿不该是因为身份证号码本身的错误,而应该是身份证防伪等方面的技术不过关.能做到趣味性与知识性和谐共生,固然是锦上添花之事,但是如果只是想让情境成为课的包装,那么外表再夺目,也有可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我更愿意追求真实、朴实、扎实与充实的数学课堂!
四、专业成长:在不断反省中质问
再次执教之后,我仍然觉得有些地方没教好.
1.对数字编码的“序”的教学没有落到实处
首次执教时,我引导学生从身份证号码中的“顺序码”体验编码的“序”,从而引出编码的“唯一性”.再次执教时,在让学生修改自己的学号后,我应拿几个学号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这样,学生就能深刻体验到编码的“序”的重要性,比如哪个年段第几个班第几号,这样就能把专属于每个学生的座位号这个“顺序码”凸显出来,使认识身份证号码中的“顺序码”水到渠成.教学步伐只一步之差,教学效果却差之千里!
2.认识身份证号码的教学“瘦身”不够
不得不承认,对有些内容的不肯割舍反而成了”画蛇添足“.如果编学号的教学环节已经让学生体验到了编码的规范性、唯一性与简洁性,那么之后的身份证号码教学环节便可简单带过.这样,“猜刘星一家身份”与“破译密码游戏”环节就不会过于仓促.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生命拔节的历程虽然是艰辛的,然而能超越自我,拥有一种比昨天更高贵的生命形态,何尝不是一种享受?“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标签:身份证号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