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35)
摘要:从人工智能技术的本质上来看,其主要是对人类思维进行模拟的过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得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完善和成熟,对其进行研究具有很关键的现实意义。将该技术应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领域中,同样具有突出优势,其可有效解决自动化控制中的相关问题,提升运营效率、节约成本,可见其应用成效之显著。
关键词:人工智能;电气工程自动化;运用
引言
人工智能目前已不再局限于智能控制、图像识别以及语言识别。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可涵盖人工神经网络以及专家系统,自动分析信息数据并展开处理,对于电气工程而言,对其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效率性均有明显促进作用。以电气工程自动化为切入点,研究了人工智能的优势以及具体应用。
1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的优势
1.1操作便捷、效率高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领域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主要有3种形式,即专家控制、神经网络和模糊系统。在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过程中,可实现模拟量和开关量的实时采集,在不同的情况下,可结合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处理。另外,该技术还具备特殊事件的报警和监控功能,可对电气设备的相关参数进行实时监视。工作人员只需通过鼠标、键盘便可进行控制操作,对隔离开关灯和断路器等进行有效调整。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1.2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小
相比于以往的控制技术而言,人工智能技术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受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小,故阻力和制约也就比较少。例如,人工智能并不需要精准的动态模型,故无需受模型相关参数的限制,且在运行环境上也无过高要求。因此,人工智能技术相对来说较为稳定,在自动化控制领域中也具有较高的精准性。
1.3保障性能一致性
传统的控制方法以具体的设计以及特定的目标作为基础,因此按照特定对象的要求,通过该控制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控制效果,但是不能确保其他对象的控制效果。相对于传统控制方法来说,人工智能控制系统应用在电气工程中具有优良一致性的优势,在系统内将未知的数据输入可能获得较为准确的估值,还能忽略部分会产生影响的因素。所以,智能化设定程序可使产品规范性明显提升,为产品性能一致性提供保障。
1.4稳定性较好
传统控制器在实施模拟构建时常会受到不同数值类型计算、模型设置参数变化等多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电气自动化需要精确的动态模型便能开展人工智能设计,无需特定的环境或者参数,在极大程度上降低受到外界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运用
2.1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产生,主要是为了实现在无人看守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确保设备的高效、自主工作,且运行系统也可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远程操控下,实现高效运转,从而为自动化控制的实现奠定了良好基础,与此同时,也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空间。若想实现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一般需满足以下原则:(1)人工智能技术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可最大限度的满足机械生产和相关工艺的控制需求。(2)要将满足控制要求作为基本目标,要求在自动化控制的过程中,实现耐用、简单、经济和安全等目标。(3)从经济性和技术性的角度出发,选择恰当的电器元件。(4)在自动化控制的过程中,需对质量和安全检测进行重点控制。(5)若生产技术条件允许,可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和应用,并确保应用和生产的便捷性。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过程中,主要包括专家系统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从多个角度保证了自动化计算的精准度,与此同时,也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物力和人力,应用效果十分突出,具有无限的市场发展前景。
2.2故障诊断技术
电气工程系统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很多故障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且很难对故障位置和原因进行精准判断和查找。而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则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且还可将该技术应用于电机和发电机的故障诊断工作中,目前应用十分广泛。电气设备故障具有非线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等特征,进而直接对设备故障诊断的精致性造成影响,虽然诊断的时间比较漫长,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借助专家系统和模糊理论,实现了故障诊断精度和速度的双重保障。
目前,随着我国对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力度的不断加大,其应用领域也在日益扩展。电气工程自动化对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增长、工业发展等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而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其中,可最大限度地凸显自动化生产的优势和价值。从该技术自身角度来看,其具有便于管理、操作便捷、信息检索无误等特征,可确保设备的高效、稳定运转,提升产品质量,优化设备的自动化性能。总之,该设备的市场应用前景无限,且价值显著,可促进我国自动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推动电气工程产业的科学进步,造福于人类社会。
2.3应用于操作监控
人工智能可及时监测关键设施模拟量数据以及实际开关状态,发挥事故报警越线以及状态变化事件报警的效果,根据相关进展情况记录该系统在运行期间的系列事件,并对在线分析负序量进行计算。人工智能系统的应用能集成声光、语音、电话图像等模式,并同时性或者选择性的报警。技术工作者可以依靠智能化技术对隔离开关、断路器等进行现场控制或者远程控制,还能对励磁电流进行有效的调整,根据顺序有效的记录,使录播模拟量故障的功能变为现实。
结束语
人工智能应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相较于传统人工控制而言,明显提升了工程效率并降低了人力资源投入。电气工程新技术的研发以及应用,自动化管理迫在眉睫。人工智能是社会高速发展的产物,应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中是必然趋势,有助于电气工程更具智能化。
参考文献:
[1]娄卉芳,尤勇,刘世业.促进人工智能运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方法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14-15.
[2]田迎新,薛海霞.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分析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前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5):255.
[3]张桂昌.探究当前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J].通讯世界,2015(19):247-248.
论文作者:王妍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6
标签:人工智能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自动化控制论文; 应用于论文; 过程中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0期论文;